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射频消融术联合放疗治疗肺转移癌疗效探讨

射频消融术联合放疗治疗肺转移癌疗效探讨

时间:2025-07-31 11:55:06 浏览次数:

zoޛ)j馐#]5뮶7'-z;m׭uN?mv^u9Mv߾}Nu~}46M]4?M9{ߍ׮Ӿ6MzӆN4iDP6]My׾Q_]mv^uwɺ)$˭?vv]My׾x}~{ߞ:^u۾MN4umuw?M9uiDP	4E�$Q!05MQm4mdEiͶ/A	6计划,总剂量66~72 Gy。

1.4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行CT检查,并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1、2、3年的生存率。CT检查后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RECIST)评价疗效[1],该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ssion,CR )、部分缓解 (partial remission,PR)、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PD)4种状态。其中CR 为所有目标病灶完全消失,维持4周;PR 为影像检查测得的所有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少≥30%,维持4周;PD 为影像检查测得的所有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SD为影像检查测得的所有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 PR 或增加但未达PD。有效率=CR+PR。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0.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73.3%、44.4%、28.9%。较单纯放疗组相应的30.0%、2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有6 例出现少量气胸,未处理自行消失;2 例出现低热,术后2~5 d消失。而放疗毒性反应发生率除放射性食管炎外两组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射频消融术(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实体肿瘤微创治疗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疗程短﹑安全可靠﹑效果明显的特点[2]。该方法广泛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无法手术的肺部肿瘤,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今最为成熟的微创热损伤治疗技术[3]。该治疗是在CT引导下,用200~500 kHz的射频电流,使肿瘤内部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引起其组织内的离子震荡摩擦加热,产生高温(90~120℃)固化[4],进而杀灭恶性肿瘤细胞。肺部肿瘤的组织结构不同于正常肺组织,其含气量及血流量较正常肺部组织减低,RFA治疗会出现易聚热难散热的“烤箱效应”,因此采用RFA治疗肺肿瘤非常适合[5]。RFA对中晚期肺癌,可减轻瘤负荷,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

该研究结果显示肺转移癌RFA治疗后放疗1.2.3年生存率73.3%、44.4%、28.9%。居小萍等[6]用放射治疗治疗42例肺转移患者,共108个肺部病灶,1、2年生存率分别为 65.3%和32.8%。该研究较先前研究生存率增高,考虑原因可能是放射治疗过程中存在放射不敏感或放射抗拒的肿瘤细胞,单靠放疗难以取得好的疗效。而RFA治疗原理是利用局部加热毁损肿瘤细胞,其治疗效果与射频时的温度及治疗范围有关,而与肿瘤细胞放射抗拒无相关性;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缓解率,只要转移灶未累及肺门、气管等重要脏器,都可依靠转移瘤肿瘤的三维构象,在螺旋CT 的引导下从不同角度行多次射频治疗,尽量使肿瘤组织能达到完全消融的目的。有学者[7]研究表明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有效杀灭癌细胞,从而起到消除肿瘤的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结局。考虑原因可能是RFA使病灶发生凝固性坏死,清除免疫抑制因子的来源,解除宿主的使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热疗导致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暴露或改变,增强肿瘤的抗原性,加上大量坏死肿瘤组织碎片入血,以及热疗刺激热休克蛋白和炎症反应产生等原因,从而加强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肿[8]。因此RFA治疗后补充放疗能更有效的减轻肿瘤负荷,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疗效,较少远处转移机会。该研究显示治疗有效率(CR+PR)为7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宝东等[9]报道,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肺癌,客观缓解率(CR+PR)为73.5%,低于该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射频治疗后放疗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经皮肺穿刺RFA治疗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发生率大约为11%~52%,但气胸可以自行吸收[10]。该研究有6例发生气胸,发生率为13.3%,未经特殊处理,自动消失,与先前研究(11%~52%)相似。另一个并发症是的低热,原因可能是消融后坏死肿瘤导致的吸收热,一般3~5 d会自动消失。

综上所述,采用RFA联合放疗治疗转移性肺癌,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考虑该研究样本较小,下一步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王冰,于秀淳,许宋锋,等. 新辅助化疗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28例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4(1):4-9.

[2] 郭志远,付吕平,付志国,等.经皮射频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对比[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9):1386-1388.

[3] 张波,赵恒军.高温射频消融结合化疗在治疗肺部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6):88-90.

[4] 郭孟刚,李丽.热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44-46.

[5] Schneider T,Reuss D,Warth A,et al.The efficacy of bipolar and mult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ung neoplasms-results of an ablate and resect study[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3,39(6):968-973.

[6] 居小萍,张晓青,肖作平,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肺转移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1):58-60.

[7] 郑俏聪,张启红,敖永曦,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6):78-80.

[8] 闫景彬,闫秀梅,陈斌,等,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3):228-232.

[9] 刘宝东,支修益,刘磊,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肺癌杂志,2009,12(7):775-779.

[10] 曾川,张献全. 肺癌的射频消融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5,8(2):99-101.

(收稿日期:2016-01-15)

相关热词搜索: 放疗 消融 射频 疗效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