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汤合清开灵分散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患者给予香砂六君汤配合使用清开灵分散片治疗。对照组20例服用吗叮啉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20%,总有效率75%。结论 香砂六君汤合清开灵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香砂六君汤;清开灵分散片;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中医将其归属于胃脘痛、腹痛范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闷痛、暖气、腹胀,时有呕吐、反酸、痞满、纳差、恶心、嘈杂反酸、烧心、或腹泻、便秘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年收集我院4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香砂六君汤合清开灵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消化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暖气或泛酸1年以上,胃镜或X线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证实为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为腹胀、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易饱、暖气、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等上腹部症状超过4周。经内镜检查排除溃疡病、活动性胃炎、食管炎、肿瘤、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病变。符合上述标准者共计40例,年龄27~58岁,其中男26例,女14例。将4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人。治疗组:20例患者其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6例、十二指肠球部炎3例。对照组20例患者其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8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7例、十二指肠球部炎5例。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清开灵分散片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吗叮啉片治疗。①服用清开灵分散片0.4 g/片,2~4片/次,3次/d治疗,3次/d饭前15 min服用;②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方药组成:木香10 g、杏仁10 g、陈皮10 g、茯苓15 g、法半夏15 g、白术各15 g、党参30 g;如胃寒痛甚加公丁、肉桂、荜拔、荜澄茄;如食积不化,嗳腐吞酸加神曲、焦楂、麦芽等,1剂/d,水煎,分3次温服;③服用吗叮啉片,10 mg/片,3次/d,饭前15 min服用。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2]。
2 结果
治疗组20例,痊愈1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20例,痊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无明显性别差异。慢性胃炎属中医胃院痛、腹痛、范畴,与脾关系极为密切。根据慢性胃炎的胃黏膜病理变化,我们认为类似于中医的“疮疡”,主要与热毒有关。常表现为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热毒郁积。故健脾和胃、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化痰是其治疗方法。
香砂六君汤以木香、砂仁理气健脾和胃;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和胃;陈皮、法半夏燥湿健脾,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白术,茯苓二药合用,补而不壅,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半夏、陈皮合用理气降逆和胃,燥湿除痰;胃寒痛甚加公丁、肉桂、生姜、荜拔、荜澄茄以增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诸药共用,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化痰通络。故香砂六君汤在临床中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清开灵分散片为纯中药制剂,主要有效成分为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其中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气寒味苦,苦入心,寒胜热,泻心火,除脾之湿热,清上焦,肝胆之火。栀子性味苦寒,泻三焦之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淤、利胆去黄。牛黄、水牛角清热解毒,金银花清胃热。故具有健脾和胃,清热解毒之功。
两药合用能够中和胃酸,抗消化性溃疡,双向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的作用。同时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液合成,保护胃黏膜修复与再生,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两组药物的对比,证明香砂六君汤合清开灵分散片治疗慢性胃炎取得很高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江鸿志,江华.消化不良的临床和分型.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1):9.
2 吴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0-294.
相关热词搜索: 疗效 观察 治疗 慢性胃炎 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