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

时间:2025-08-01 06:06:22 浏览次数:

zoޛ)j2�L<]4
 h?4ISӔ�&2�S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8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8~74岁,平均54±6岁,其中高血压26例,高脂血症27例,糖尿病15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2岁,平均53±5岁,其中高血压22例,高脂血症21例,糖尿病1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符合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缺血表现,并在短时间内症状完全恢复(多≤1小时),CT排除脑梗死。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睡前服1次。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药物组成为当归、川芎、白芍、钩藤、鸡血藤、夏枯草、珍珠母、细辛等,4g/次,3次/日,口服;氟桂利嗪胶囊10mg,睡前服1次。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片0.2g/次,3次/日,口服;尼莫地平片20mg/次,3次/日,口服。两组均治疗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观察指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未再出现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也无出现脑卒中;TCD检测结果恢复正常。②显效:未再出现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也无出现脑卒中;TCD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③有效:未再出现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也无出现脑卒中;TCD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④无效:出现1次及以上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或是出现脑卒;TCD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脑血流量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提高,但两组间相比较,治疗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讨论

养血清脑颗粒由当归、川芎、白芍、钩藤、鸡血藤、夏枯草、珍珠母、细辛等组成,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功效。实验研究具主要药理作用是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缓解血管痉挛。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当归有抗血栓、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微循环作用;钩藤、夏枯草、决明子有降压、降血脂的作用。氟桂利嗪为选择性Ca2+拮抗剂,可阻止过量Ca2+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扩张,但选择性仅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较好,而对心肌血管作用较差。对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血管收缩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对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作用更明显。可抑制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钙超载,保护脑组织。二药联合有相互协同作用[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的同时,颈内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脑血流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未发生不良反应,说明养血清脑颗粒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TIA不仅有效,而且安全。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 疗效 发作 颗粒 养血 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