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口语交际六

口语交际六

时间:2025-08-01 18:12:50 浏览次数: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课时目标:

 1、 通过看连环画讲故事 ,教育学生要热爱读书。

 2、 学会观察连环画的方法,能理解图意,按顺序讲清图意,并能创造性地续编故事。

 3、 培养学生订址倾听和正确评价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埃.奥.卜劳恩的画像。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他是德国著名的连环漫画家,他的漫画充满温情和幽默,其代表作《父与子》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系列亲情漫画,你们想看一看吗?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连环漫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父与子》系列漫画之一。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学习这个连环漫画。

 二、创设情境,指导交流 1、观察图画,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五幅图)同学们请观看这几幅图,想一想,这几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由看图。

 (3)指名学生简单概括几幅图的意思。

 2、观察图意,分图说话。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A 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B 他们可能是在准备吃一天中的哪一餐饭? C 饭菜丰盛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D 把图意生动、具体地人去叙述出来。(板书:准备吃饭)

 (2)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a 大家看看第二幅图,父亲去干什么? b 上的孩子在干什么?他的姿势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板书:喊孩子吃饭)

 c 指名把二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

 (3)课件出示第三幅图 a 察这幅图,说一说孩子干什么去了?父亲在干什么? b 学生观察后,指名说一说。(板书:儿子进屋去吃饭)

 (4)课件出示第四幅图 a 观察图画,母亲和孩子在干什么? b 还有个椅子上为什么打个问号?父亲去哪儿了? C 指名完整说一说图意。(板书:空位子)

 (5)课件出示第五幅图 a 师:图中母亲的手指着外面,她可能在说什么? 生:她在问,孩子,你爸爸干什么去了? 生:我想他在看书。

 师:父亲看书忘了吃饭,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父亲看书入了迷。

 b 指名完整的把图意讲清楚。(板书:母亲的疑惑)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你们能按要求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课件出示要求:a 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b 内容要连贯,吐字要清晰,语言要生动有趣。c 别人讲时,自己要认真听,知道讲的哪幅图的内容。

 (2)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同桌之间互相补充。

 (3)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学生自由举手,教师选取 2 至 3 名学生讲一讲。

 (4)你觉得自己说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再指名学生评价。

 三、再创设情境,续编故事 1、同学生看懂了前面五幅图的意思,可是第六幅图是空白的,根据前五幅图的图意,想象第六幅图可能会是什么内容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

 引导:(1)从第五幅图中妈妈手指着外面,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2)妈妈手指着外面,面对着孩子,好像在说着什么,她会说些什么呢?指名汇报

 (3)想一想第六幅图会是什么内容呢?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到各小组听听学

 生的发言,相机点拨。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原作中的图片:同学们,看一看埃.奥.卜劳恩原创作品中第六幅图的情景,和你想的一样吗? 2、续编故事,完整叙述。

 (1)点名学生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一听?(第六幅图的内容可以用原作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象的来讲。)如果讲的故事完整、有新意,可得到“最佳故事奖”听的同学要认真,如果评价或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可以被评为“最佳听众奖” (2)学生自由举手,教师指名到讲台上讲故事。

 (3)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最佳故事奖”和“最佳听众奖”。

 课堂小结:

 同学们,埃.奥.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系列漫画通俗有趣,是儿童喜爱的漫画作品。请大家课后再找一找他的其他作品看一看吧!

相关热词搜索: 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