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授课人:
鹿城中学 璩晓丽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4、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2、讨论法、问答法和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握作者情感,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吸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教学难点】 1、吸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全民环保意识,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2、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态问题。
【设计思路】情境导入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探寻主旨---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罗布泊的相关资料。
3、搜集身边破坏环保的现象。
教师准备:搜集罗布泊过去现在的相关图片、信息,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欣赏腾格尔的《天堂》。
2、介绍罗布泊。(配合着音乐进行)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我的天堂。曾有这样一个人间的天堂-----罗布泊。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面,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那曾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 、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是人间的天堂!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3、读题目,你从题目中读到了了哪些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可能出现的答案) ① 罗布泊曾经是仙湖,但已经消逝了——内容 ② 作者为罗布泊的消逝深感惋惜——情感 ③ 作者会写到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写法 ④ 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萧瑟 sè 和煦 xù 干涸 hé 吞噬. shì 裸露 luǒ 戈壁滩 gē 庇.护所 bì 近在咫.尺 zhǐ 2、解释词语:
干涸 吞噬 沧海桑田 三、 学习探究,整体感知 请学生带着问题速读全文,小组合作探究:
1 、 用笔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 、 。
在书上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看能否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课件出示):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 交流、明确:
⑴ ⑴、罗布泊的过去 ①、学生读出能反映罗布泊过去的语句。
②、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欣赏,惊羡的语气。
③、看图片欣赏,情境再现。(教师诵读配合画面) 20 世纪 20 年代前,塔里木河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牛马成群,水丰草茂;
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满眼望去是遍地的绿色、黄色的麦浪;
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
野鸭在湖面玩耍,鱼鸥和小鸟欢愉的歌唱。微风里,夕阳下,乘舟而行,撒网捕鱼,日子如神仙般惬意闲适! ④、用简练的词句概括特点。(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生命绿洲) ⑵ ⑵、罗布泊的现在 (学法同上) (教师诵读配合画面) 如今的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 70℃,没有任何飞禽敢逾越罗布泊。曾经的仙湖、生命的绿洲,只留下昔日的河床在余辉中静默;
断了水的罗布泊草木植物全部枯死;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成片的死亡;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生命的顽强;
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乎在表明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助之手! ⑶ 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有两个:
(课件出示)
一是 20 世纪 20 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⑷、造成这些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11--13 段)——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
具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
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4 、 吸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
是人的介入,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可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
①齐读最后两段 ②结合图片了解青海湖、月牙泉的现状。
(课件出示) 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
月牙泉水域缩小,大有干涸之势。
③从以上悲剧中吸取的教训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四、探寻主旨,体味忧患。
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可能出现的答案) A、“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悲剧”指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又”表示再一次,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剧。这句话有力的谴责了人类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又有对悲剧产生的痛惜。
B、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五、拓展延伸、关注生态:(课件出示) 1、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生态恶化的事例?(出示图片) 学生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及见闻。
2、感受商南水灾(出示图片) 3、7.24 水灾能引起我们哪些思考? 学生充分发言 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六、作业:
①请你为“金丝峡大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②设计一些环保公益广告 七、板书板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过去 绿洲 痛惜 现在 荒漠 拯救生态环境 青海湖 缩小 呼吁 月牙泉 干涸
春晓教学设计
美丽小路教学设计
美丽黄昏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卢晓雨-毕业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璩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