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有关教师读书心得(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教师读书心得 7 篇
新教师成长的途径有许多,可以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 活动,在观摩中学到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巧妙的教学环节的设计。
还可以通过微格教学,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可以通过专门的 培训以及教学反思来促使教师的成长。通过学习取得进步的方法 有许多,但必须通过转化实践,才能使这些理论和方法为自己所 用。如何更加高效地将别人的优点转化为自身拥有的技能呢?今 天我在读于永正老师的《重在“转化”》中找到了答案。
于老师在和一位校长谈话时,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学校的 老师几乎“轮训”遍了,有些骨干教师不止一次参加过“国培班”。
但有些教师进步很大,效果显著,有些老师去依旧故我,重复昨 天的自己。他不由地思考起这些问题。再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和其 弟子交谈的过程中,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转化有两种,一种 是把理念转化为行为,它需要创造,要付出相当的脑力、精力和 体力;另一种是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只要愿意 做,很容易取得成功。
对于第一种转化,他提到了他读叶圣陶先生关于“下水文”的 论什么,于是便运用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在备作文指导课的时 候,先写一篇“下水文”,等待学生写好了,师生共同分享文章, 这种“师生同写”的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起到了为人
师表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师傅李贺老师, 她才华横溢,对教学很有自己的见解,其所写的博客也十分精彩。
她也常常与学生在习作课上共同写文章,我相信在老师的带领下, 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更高涨。虽然我所教的是三年级,作文刚刚起 步,我觉得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去尝试,让学生也能在我的带动下 爱上作文,体会到作文中的乐趣。
对于第二种方法,于老师强调教师在学习一节课一个理论或 者一种方法时就是重在实践,先模仿,再在实施的过程中经过观 察,调整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前提是自己必须先踏出那 一步,如果没有转化的意识,新的东西永远不会被接纳。
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会得到一把好箭,而握在手里不能为自 己用的箭就不能成为好的箭。我们要把得到的箭射出去,物尽其 用,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射箭的本领——转化。要有转化的意识, 这样教学就会有所收获,要有转化的实践,这样的教学才能如活 泉一般,永远充满生机。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 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 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 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 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 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 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 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 想源泉。
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 教学工作中应该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 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 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 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 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 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教育健康、 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学,是什么?学习是感悟知识海洋中无止境的快乐。通过连 续性的学习培训,使我受益匪浅。领略到了专家名师的风采,学 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今天的努力决定你明天坐在哪里。这是让我十分敬佩的张恩 勇老师所说的话,使我铭记于心。他虽然年过半百,但心态和年
轻人一样,浑身时刻充满着蓬勃的激情和力量,无论是学识修养 的境界,还是随和的性格,都是一位在语文高考上深得考试精髓 的老兵。无论是散文和小说的解题技巧,还是仿写以及人生的加 减法,张老师的解题原则简单而有用,正所谓“大道源于自然”。
张教授在台上汗如雨滴,但他不以为然,依然激情的授课,这是 一种爱,更是一种情怀!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是最早的说法, 而在多次的学习中,我发现教师应有“一泓流淌不息的泉水”,张 教授的讲座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他用渊博的文化知识,给学生讲 得通俗易懂,使我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面对的也是一群对 知识充满渴望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这 使我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 才能胜任教育这份工作。
当然加强学习不仅仅只在专业方面,我想课外学习也是非常 重要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个人修为,才能在授课中信手捏 来,并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扩大学 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相信学习力 才是竞争力,只有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教育改革 的浪潮。
教学重在引导,重在指导,重在平时的积累。这几天通过视 频学习,首先我明白了对学生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性,反思了自己 在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
考:怎样让自己的课程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怎样培 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想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 力。
这几天总结的如何海量阅读、有趣的韵读方法都非常值得我 去借鉴。秋季的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精准教学,写作表达上引导学 生从经典阅读中领略表达方法,针对这一点,采取多种方法进行 思维训练,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写能力!
通过学习,我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 的实践经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信通过自 己的努力能够把学习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前进的内驱力,在自 己越来越优秀的同时一直引导学生浸润书香!
西点军校里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就是遇到军官问话, 只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 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据美 国商业年鉴统计,二战后,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西点军校培养 出来的董事长有 1000 多名,副董事长有 2000 多名,总经理,董 事一级的有 5000 多名。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 经营管理人才。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 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
没有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以激发一个 人最大极限的潜力。它是在强化我们要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 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
奋战在教育战线上如我一样的教师群体也确实存在一些寻
找借口的可能。在工作上缺少勇于负责的态度,一抓到底的决心, 追求完美的精神。搬出一些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上级,开脱自 己。因此,“没有任何借口”是踏实工作的原则,是完善人生的态 度,是奉献社会的精神。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多种深刻 的涵义。
首先是责任感,对自我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家长的责任、 学校的责任等,责任无处不在,就比如说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这 一件事来说,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也许在看这本书之前, 看到学生行为修养上的一个小过失会不以为然。但教师是园丁, 是培育下一代责无旁贷的任务。在祖国的明天和希望面前,你能 有什么借口吗。
其次,忠诚也是必不可少的,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那 些忠诚于集体、忠诚于国家的高素质人群,都是努力工作、不找 任何借口的群体。这也是组成一个优秀集体的基本元素。忠诚如 何体现?我认为只要在有生一天,那么我就要做到无愧于这份工 作,无愧于社会,经常反问自己一下,我努力了吗?我真的对得起 这份工作吗?当然,这不需要自欺欺人的答案。如果答案经常是 肯定的话,那么没有人会怀疑我的忠诚度。同时忠诚不仅是对国 家对组织的忠诚,更是对自我的一份忠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 须把工作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去感悟,去呵护,与之
同悲同喜,并通过完成一件件工作任务,去享受独有的乐趣。
没有任何借口所体现出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
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这是一个要自己全力以赴去 做事情的动力,追求成功并不把自己的失败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 认识,更不能让借口成为拖延的温床。我清楚的知道,工作上我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学习如何把一件事情作对,其次是 努力、正确的付出代价,努力地去实行,没有任何借口。
世界上最远,又最近的距离就是人的思想;改变你的思想,就 等于改变你的人生。《没有任何借口》给予我们的就是一种思想、 一种观念、一种习惯,是我们每一位优秀教师和追求成功的人所 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思想。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 太多这样和那样的借口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 今天家里事太多等等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 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事 情没有做,有借口。很多人现在都变成了借口专家我们为什么不 能去做我们决心去做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完美? 甚至有时候,我们连最基本的一些工作都完不成呢?当一些问题 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还会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一个人要干好自己的工作,不论做什么,都应该竭尽全力。
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 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
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孔子不仅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 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 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 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 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 想源泉。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 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 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 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 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 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 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 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个性是教育健康、 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 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 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 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 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 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 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 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 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 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 为老师无所不知。
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 印象。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 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 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 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 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 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 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 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
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
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 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 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 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 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 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
“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 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 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 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 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 感触颇多。最主要的是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学的习惯以及他敬 业的精神所感动。“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 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 行业,职业倦怠情绪大有人在。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 神空间越来越狭小,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在这种情况下,又 何谈幸福。
人人渴望幸福,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有许许 多多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
为了孩子们,也为了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认为应从以 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有自己的文化存款 “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幸福地活着。
是的,陶老师将他思考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所得,引 导老师们读书写作,从而唤醒了老师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使老师 们走上了终生幸福之旅。去感悟“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的幸 福境界。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 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才能获 得持久的幸福。
陶老师告诉我们他读书的一个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 福一生”。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
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同时,经典诵读还可以使你 宠辱不惊。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我的感受是多读 书、读好书,阅读经典,享受读书的幸福。
二、要充满自信,体验成功。
陶老师认为自信者的心理状态在任何境况下都是一道美丽 的风景。只要始终充满自信,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遭遇多少 波折,最终就一定能够成功。陶老师 60 岁了还在读书背书,并 且他认为他的记忆力非但不比 20__年前减退,反而有了不少增
强。他认为通过背诵,激活大脑,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出现奇迹。
在英语的教学中,有时候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背诵。在要求学生背 诵的同时,自己也和学生一起背,与学生比赛,相互促进,相互 提高,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作为教师一定不要说学生笨,时时 刻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如记忆力、书写、诵读、口语、听力等, 多鼓励表扬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基础,有了信心就会有成功体 验,在成功的体验中收获幸福。
三、宽容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初二学生正是不定性的时期,判断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学生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在成长的 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一名教师,对违纪学生、 不学习的学生、甚至逃学的学生,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们, 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耐心地帮 助他们改正缺点、不足,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 的育人环境。宽容并不是纵容,宽容也不是对学生的过错无原则 地袒护,而是以我们博大的胸怀去激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追求 进步,争取成功。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会宽容,也是为自己留 下一份轻松,一份快乐,一份幸福。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影响 着自己的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 会感到幸福。
相关热词搜索: 教师读书心得 心得 教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