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阑尾炎手术时机的判定

阑尾炎手术时机的判定

时间:2025-08-02 18:00:25 浏览次数:

【摘 要】目的:分析123例阑尾炎切除术时机判定。方法:1999年~2010年123例阑尾炎,按发病的时间长短分为2组,7天以内组,8天以上组。结果: 7天以内组98例,手术切除95例(96.93%),除了3例(3.06%)切口感染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8天以上组25例,手术切除7例(28%)。 结论:7天以内发病的急性阑尾炎应选择手术切除。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切除;时机判定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471-01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阑尾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因此,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找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称为麦氏(Morris)点⑴,麦氏点是选择阑尾切口的重要标记,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情况占正常人群的千分之一,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十分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多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以开始即为慢性过程,阑尾壁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及慢性炎性细胞的侵润,多数病人阑尾腔有粪石或者阑尾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使官腔变窄,出现以下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⑵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 2、小儿急性阑尾炎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4、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5、AIDS/HIV感染病人的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方法。本院在1999年3月~2010年10月对123例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3例,男性25例,女性98例,年龄在8~35岁为60人,35~60岁63人,均已行手术治疗。那发病的时间长短分为7天以内组95例(77.23%),8天以上组为28例(22.76%)。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1.2.1 阑尾腔的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腔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约占60%,多见于年青人。粪石也是阻塞的原因之一,约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则是较少见的原因。由于阑尾管腔细,开口狭小,系膜短使阑尾粘膜仍继续分泌粘液,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1.2.2 细菌入侵 由于阑尾管腔的阻塞,细菌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粘膜上皮并使粘膜形成溃疡,细菌穿过溃疡的粘膜进入阑尾肌层。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了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最终造成梗死和坏疽。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1.3 临床表现

1.3.1 症状 ⑵ 腹痛 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约70~80%的病人具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

胃肠道症状 发病早期可有厌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程度较轻。有的病例可发生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全身症状 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发热,达38℃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会更高,达39℃或40℃。

1.3.2体征 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麦氏点(Morris)最为明显;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卫性反应,提示阑尾炎症加重,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等病理改变。但在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右下腹包块,如体检发现右下腹饱满,扪及一压痛性包块,边界不清,且有固定,因考虑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1.4 治疗方法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增多。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当然,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选择亦不相同。本院7天内组95例患者,92例(96.84%)行阑尾切除术,3例(3.15%)行单纯脓肿引流术。8天以上组28例,23例(82.14%)行阑尾切除术,5例(17.85%)行单纯脓肿引流术。

1.5 术后指导

由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它对胃肠道的干扰比较大,肠道功能恢复起来也很慢,通常如果患者术后六小时血压、脉搏、呼吸都正常,又无恶心、呕吐现象,就可以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四肢活动、做起,等到第二天就让病人下地进行适当活动,来减少尿潴留,并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从而对术后肠粘连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2 结果

本组阑尾切除病人全部七天痊愈出院,未行手术切除而单纯引流的病人好转出院。7天以内组平均住院7.52天,胃肠道恢复时间平均为2.05天。切口感染8例。8天以上组平均住院9.76天,胃肠道恢复时间为2.72天,切口感染6例。8天以上组与7天以内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延长了2.24天。胃肠道恢复时间延长了0.67天.本组所有病例无其他严重的后遗症及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及早行阑尾切除手术。因保守治疗的发病率高,加之给患者带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很多不利。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恐惧手术,过分依赖抗生素和一些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存在,有少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给手术后治疗和康复带来许多困难。

根据本组病例回顾性分析认为:在发病后7天内可以行手术切除阑尾。本组病例7天内组阑尾阑尾切除率达96.84%。由于阑尾动脉系回结肠动脉的分支,是一种无侧枝循环的终末动脉,当血循环障碍时易导致阑尾缺血坏死,在炎症未得到很好的及时控制时易坏死。治疗上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果阑尾已化脓穿孔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适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草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引流管。如果脓肿扩大,无局限趋势,宜开腹彻底清洗腹腔和盆腔后,再放置引流管引流。如阑尾暴露充分,也应切除阑尾,阑尾根部无溃烂者可行单纯结扎后荷包缝合残端。若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⑶。术后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由于阑尾脓肿多发见于发病后5~7天。本院认为阑尾炎发病后8天应放弃手术。

通过2组样本按手术的切除率、住院时间以及胃肠道恢复的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7天内组基本无差异,8天以上组有分析差异。我院认为病程在7天以内的阑尾炎可以行阑尾切除手术,病程超过7天应放弃行阑尾切除术。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35.1232-1237.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七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8,466-470.

[3] 张国虎,周庆贤.难以结扎的阑尾残端处理技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 (8) 487.

相关热词搜索: 阑尾炎 判定 时机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