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消毒与清洁护理的效果分析

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消毒与清洁护理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5-08-02 13:00:17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探究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消毒和清洁护理对尿路感染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82例留置尿管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Foley氏硅胶尿管。所有患者在导尿前均无糖尿病等泌尿系统疾病,观察组在导尿后采用清水擦洗尿道口,对照组则采用0.5%的碘伏消毒液,2次/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尿道感染,皮肤损伤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无症状菌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肤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的清洁水擦洗尿道口对尿道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不会刺激皮肤,并且能减少尿道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消毒

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在尿管的选择、尿管留置时间、密闭引流系统、应用抗生素情况、尿道口护理等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尿路感染的几率[1]。为探究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消毒和清洁护理对尿路感染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来我院治疗的82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清水和碘伏消毒液擦洗患者的尿道口,取得不错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82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来自神经外科11例,普外科12例,骨科18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为(45.3 4.8)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来自神经外科14例,普外科13例,骨科14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46.4 4.3)岁。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征得本人同意后进行本次研究。入选标准:患者在导尿前均无糖尿病等泌尿系统疾病,且留置导尿管时间在1w以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导尿时间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Foley氏硅胶尿管进行导尿,更换1次/w集尿袋,并保持所有患者的一天进水量在2500ml以上[2],导尿操作由相应护士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首先将治疗巾铺在患者臀下,戴上卫生手套,另取长棉签蘸取0.5%的碘伏消毒水或清洁水,擦洗患者的尿道口和会阴部,同时对靠近尿道口的导尿管进行清洁;②清洁完成后,对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检查,着重检查尿道口出现的异常分泌物或引流物,如有发现应及时清理并记录报告医生;③之后将治疗巾移除,用清洁毛巾盖住尿道口,保持干燥和清洁并防止其与被褥接触。集尿袋内尿量到达500ml时倒出尿液,操作要注意保持袋口密闭,防止松脱,并进行详细记录。其中观察组在导尿后采用清水擦洗尿道口,对照组则采用0.5%的碘伏消毒液,2次/d。

1.3采样方法 在患者进行导尿的第3d以及第7~10d和第14d分别采取患者的中段尿进行培养,要严格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对尿液进行相关处理,进行尿内细菌的定量计数。

1.4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在每次进行护理时都需填写表格,表格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床号,体温,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尿液性质、尿道口分泌物等。

1.5判断标准 尿路感染:根据WHO相关诊断标准,当患者存在菌尿,且体温≥37.8℃以及白细胞≥1.4×109/L,符合上述3个标准时诊断为尿路感染。

1.6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通过SPSS 17.0 For Windows 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通过(x±s)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各时间段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组患者在导尿第3d无症状菌尿发生5例,导尿第7~10d发生6例,导尿第14d发生7例;对照组患者在导尿第3d无症状菌尿发生7例,导尿第7~10d发生9例,导尿第14d发生10例,实验组的无症状菌尿总发生率为43.9%低于对照组的总发生率6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各时间段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导尿第3d尿路感染发生3例,导尿第7~10日发生4例,导尿第14日发生2例;对照组患者在导尿第3d尿路感染发生3例,导尿第7~10日发生3例,导尿第14日发生4例,实验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2.0%低于对照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4.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的各时间段皮肤过敏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导尿第3d皮肤过敏发生0例,导尿第7~10d发生0例,导尿第14d发生1例;对照组患者在导尿第3d皮肤过敏发生3例,导尿第7~10d发生5例,导尿第14d发生8例,实验组的皮肤过敏发生率2.4%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洁水护理尿道口不会增加尿道感染几率 对留置尿管的患者采用碘伏消毒液,新洁尔灭等消毒药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的现象,原因为这些护理消毒液能够影响皮肤表面的酸碱平衡,表面吸附物等,从而导致尿道口的正常菌群失衡,降低自身的抗感染能力[3]。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采用碘伏消毒液,新洁尔灭等消毒药反而会增加患者尿道感染的几率,采用清水擦洗的效果会更好[4]。

3.2减少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因素 采用硅胶导尿管,做到密闭的引流系统,更换1次/w尿袋能够明显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本研究中,患者的进水量保持在2500ml/d以上以及更换1次/w尿袋,都能明显减少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的几率[5]。

本研究选取来我院治疗的留置尿管患者,分别采用清水和碘伏消毒液擦洗患者的尿道口,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无症状菌尿发生率以及皮肤过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严格执行防止医院感染、尿路感染的各项措施,用清洁水代替消毒剂类护理液进行留置尿管患者的尿道口周围护理,不会增加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且没有不良刺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翁玲玲.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消毒与清洁方法对尿路感染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4, (7):168-169.

[2]钟天茜.患者留置尿管尿道口的消毒和清洁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 (7):263-263.

[3]谭秋华,聂芳,冯锦芳等.男性留置尿管患者采用温水清洁尿道口对泌尿系逆行感染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33):3107-3109.

[4]留建妹.碘伏与新洁尔灭预防长期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1, 20(21):70-71.

[5]陈蓉.中药会阴护理方法在留置导尿中风女性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 (4):364-365.编辑/许言

相关热词搜索: 留置 消毒 护理 患者 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