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总结的前提
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
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具体写作,可先议论,然后由专人写出初稿,再行讨论、修改。最好由主要负责人执笔,或亲自主持讨论、起草、修改。
总结前要充分占有材料。最好通过不同的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有关情况,或者把总结的想法、意图提出来,同各方面的干部、群众商量。一定要避免领导出观点,到群众中找事实的写法。
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小坝小学庹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习作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素材,离开了生活,学生的习作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显得空洞无力,无话可说而且没有生命力。特别是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录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对于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显得尤为重要。
观察是积累习作材料的前提,如果没有仔细观察,没有抓住事物的特点,没有用心去体会,是不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情真意切的文章的。只有平时注意积累,习作才会有丰富的材料,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多种形式的习作练习,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逐步提高。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察自己的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父母则可称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一天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家里。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的物质环境、家人的个性特征、家庭成员的情趣喜好等,从而促进他们对自己家庭的认识、理解和热爱。
1、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的物质环境。
虽然城市和农村的家庭环境有天壤之别,但是各有各的特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很多家庭都修起了小洋楼,建起了养殖厂,屋内的摆设也焕然一新,有的家庭还添置了摩托车、拖拉机甚至大卡车、小轿车。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观察自己或其他家庭住宅的外观、室内的装饰、家具陈设等,并通过新旧对比,写出自己家庭在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富足的境况。
还让学生留心自己家里什么时候买了新电视机、爸爸新买了摩托车或大卡车、家里盖起了新房子、购买了电脑等,让他们观察这一天全家的心情、语言、神态以及自己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作为一个作文的素材和小练笔。
2、引导学生了解家人的个性特征和生活情趣。
学生的家人是伴随他从出生到成长的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但学生作为孩童,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只是一味地接受着长辈的关爱,在家人的亲近与呵护中成长,认为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要让他们说出家人的个性特征、生活情趣,父母的生日等,大部分学生未必能够做到,也不会去了解,他们认为只要父母记住自己的生日就行了,很少有孩子会去关注父母的生日。在作文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等亲属,让他们有意识的去了解长辈的生日,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祝贺,再观察大人的反映,可以让学生在关爱他人方面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了解长辈们的生活、工作状况、起居习惯、待人处世的态度等,抓住这些方面的典型事例,写成日记或记人叙事的作文;
还可以留意家人在平时相处中所发生的高兴、不高兴的事,生活中喜、怒、哀、乐的不同感受,一家人玩耍、游戏、喜庆、旅游等方面的情况,从这些生活琐事或趣事中,体会到家庭生
2 活的丰富多彩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对他人的关心。
二、观察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在这里学习、游戏、成长。在学校发生的很多事情往往会让学生终生难忘,我们应该启发他们珍惜并且特别留心观察这阶段的生活。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
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和同学,那么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事就是学生见得最多、也感受最深的事例。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这种交往,并以此为基础、积累这方面的题材。
2、引导学生观察课间活动和学校的常规活动。
学生在校的活动,除上课以外,每个课间都是学生的自由天地,也是他们放松自己、尽显个性的时间。他们在课间尽情玩乐,展现了孩子好动、天真可爱和顽劣的一面。他们会开展跳绳、踢毽、跳皮筋、打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的活动,即使是偶尔的追逐打闹、恶作剧等也是他们的性格使然、性情所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在作文教学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间师生的活动,会发现每个十分钟都有一两处引人注意的地方,每个游戏中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每个同学都在游戏中表现了自己放松和孩童的一面。再选择一两处进行重点描写,尽量写得详细些,也不乏为写人记事或者场面描写的好例子。
除了课间活动外,学生参与的由学校组织开展的常规性集体活动也是相当多的,如: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天的课间操、每周的主题班队会等,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得到的情感体验不尽相同,如果
3 引导学生随时观察,随意练笔,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
人是社会的人,小学生生活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里,虽然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明确,但他们已经在用稚嫩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了。他们有一种极强的好奇心,我们利用这种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1、从小处着手,观察凡人小事。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行走于街头、漫步在小路或者坐车、逛商店等都可以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事情,或让人发笑、或令人气愤、或引起人深思。如果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随时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也不乏为练笔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2、着眼与周围的大事。
国家也好,家乡也好,经常会发生一些重大事件,如:铁路的开通、飞机场的修建、新的旅游景点的开发以及重大庆典活动等等,都可以为我们的写作积累素材。可以引导学生去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也可以通过传媒观看了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观察中不断地获取新的写作题材,也可以从小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关心家乡的习惯。
3、留心观察民风民俗。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以来,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如:除夕守岁、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傣族的泼水节、土家族喜庆时跳摆手舞等,每逢节日,不管城
4 市还是乡村都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我们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针对节日的情景进行观察,必定会令学生得益匪浅,既令自己心生愉悦,同时又受到民族文化熏陶。
通过以上途径的观察,开放了学生习作的题材范围,不是把学生的题材限制在课堂内,让他们死记硬背课本上的东西,或者凭空去胡编乱造、无病呻吟,或者毫无感情地模仿他人,而是让学生把自己生活、学习中的真实事例、真情实感作为写作的内容。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周记、观察笔记、随笔等,随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付之笔端,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也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每天一句话”或者口语交际课上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加深自己对事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每隔一段时间,班上的学生把自己积累的材料进行一次交流总结,互相补充,取长补短,自己建立一个材料库。学生写作文时就可以从自己的材料库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学生习作取之有物,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
如何写好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文体。新闻记者使用调查报告的形式,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扶持先进,指导工作,或通过揭露反面典型,批评落后,引以为戒。由于调查报告与现实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调查报告的分类
调查报告的分类有多种,可以从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分为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历史进程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也可以从涉及的范围层次上分为宏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中观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微观问题的调查报告;
也可以从调查研究的侧重点上分为澄清事实型调查报告、思路启发型调查报告、可行对策型调查报告;
还可从调查研究的方式上分为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等。
实际写作中往往有些交叉,比如反映新生事物与总结典型经验的两种调查报告可能混为一体,有些问题中观与宏观也分不太清楚。因此,调查报告怎么写要从效果出发,怎么有利于反映主题说明问题就怎么写。
调查报告的结构
调查报告的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常见的是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三大部分。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一般是写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经过、特点和意义。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一般是先写成绩效果,而后把经验做法归纳几条,再从理性思考上提出带规律性的认识。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除讲清问题外,还要分析原因,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帮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改进工作。
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的写法上关键是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贯穿始终,统率全文。调查报告要告诉读者什么,目的明确了,主题不跑偏,报告才显得有“劲”。如调查报告《车场24小时》,从公交工人“半夜即起”写到“夜深回场”,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上海公交工人24小时的工作情况,由于写作中突出了“特种车”、“新风车”等重点材料,写得具体生动,调查报告主题与材料达到和谐统一,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在写作中,要详细地占有材料。写调查报告,调查研究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对所调查事物内在规律的理论认识是写不好调查报告的。怎样写调查报告?这里有两条要基本做到的:一是收集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政策规定、研究成果,二是深入基层了解事情的全过程,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如笔者写的调查报告《水利化、机械化、科学化刘家堡乡形成现代农业雏形》,作者一方面很好地做了理论准备,专门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另一方面,作者在该乡一蹲就是半个月,每个村都住了一夜,把有关情况吃透了,所以写出的调查报告很受好评。
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调查报告不是材料的堆砌和罗列,而是通过研究分析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以推动指导当前的实际工作。因此材料割舍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下一番由表及里的改造创作工夫,得出合乎实际的正确结论。
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主题。对此,包括新旧对比、正反对比、今昔对比、成败对比等。对比往往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主题。恰当地运用数字,尤其是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情况下的统计数字,往往可以增强调查报告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直接说明主题的效果。而确凿的统计数字,比起千万言的空洞说教来,其效果不知好多少倍。大量建立在统计数字基础上的真实材料,准确地说明一项工作、一个问题、一项政策、一种事物的来龙去脉,向人们揭示出它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调查报告的要旨所在。
要了解读者需求。写调查报告是为了影响读者,产生指导意义,因此必须明确要写的调查报告是给谁看的。比如党政机关写的调查报告,大部分是为同级或上级领导决策服务的,要求站在一定的高度,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见解和思路,使领导从中了解真实情况,受到启迪,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水平。调查报告一旦失去针对性,无异于放了“哑炮”。
另外题目是调查报告的眼睛。题目应准确明了,把报告的基本内容反映出来,少用关于XXX的调查之类的平俗题目。段落小标题要与大标题有机呼应,每段的开头结尾和中间衔接,要运用精练的概括性语言。
写辞职报告好还是申请好(共3篇)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共3篇)
调查报告提纲(共6篇)
在医院提前一个月辞职报告怎么写(共3篇)
写调查报告格式(共17篇)
相关热词搜索: 调查报告 写好 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