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各方面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财务部分,所以各个企业或事业单位对专业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逐步增加。但是目前而言,大部分刚从学校毕业的会计专业人才,都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在校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综合能力较低,在寻找工作时往往无法达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招聘标准。高等院校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具体需求,并相应调整会计专业人才教改方案,才能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文章首先分析目前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现状,并提出相应教改参考措施。
一、社会会计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毕业季都会发现很多用人单位表示有招聘会计人才的需求,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量也一直位列我國各类人才需求量 的前十,所以总体而言,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仍然是十分巨大的。其次,由于会计是实践性职位,所以各类单位在进行会计人才招聘过程中会首要考虑是否有过相关工作经验,其次才是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学历和在校成绩等因素,所以经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满意程度。另外,在关于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素质的相关调查过程中,用人单位关注的首要因素是会计人员的财务核算能力,是否能完成财务最基本的记账、报账以及相关税务事项。同时用人单位也希望会计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沟通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至于证件方面,用人单位希望会计人员至少能够拿到初级会计证书,至于难度极大的CPA证书反而没有硬性要求,当然如果能够尽快拿到CPA证书,是一个极佳的加分项。
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和企业的需要,高等院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市场经济变化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目前的会计专业进行改革,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会计人才。下面是针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根据上文分析,可以知道大多数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人才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特别是实践能力。然而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只是重视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所以高校应该就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做出具体的改革。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措施: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教师要适当地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给予学生更多锻炼操作能力的机会,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个具体的公司案例以及财务数据,让学生自主进行公司财务分析,并就分析结果做出具体的决策,让学生能够自己接触到知名的公司,激发学生学习财会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真正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分析目前的社会财经热点问题,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然后在课下给学生相关资料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边界,让学生时刻保持对最新的财会知识的学习。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三,学校要积极邀请会计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办讲座,主要分析当前财务会计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为学生答疑解惑。学校还应加强与各大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聘请用人单位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来校讲学,主要向学生介绍当前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会计专业,丰富会计教学的内容,提升会计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2.重视实践教学。
由于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学校必须要重视专业实践教学,特别是课外实践教学。教师要首先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向学生介绍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带领学生亲身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校内实训过程中,要重视与理论课程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审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等。将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结,向学生展示具体形象的操作,真正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让学生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第二,校外实训,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充足的课外实训时间,真正能够落实到位。实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实习单位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校外实践内容。当然,学校也要对学生的校外实训进行严格的监管,时刻保持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有效避免弄虚作假的现象。
三、总结
总而言之,学校在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市场实际需求,特别是要重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将理论结合实际,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会计人才,为社会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探究 会计专业 启示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