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鲁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鲁教版选修3

时间:2025-08-02 05:53:21 浏览次数:

 最 新 最 新 K 1 2 资 料 资 料

 阶段验收评估(三)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旅游景观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

 解析:选 A 四川九寨沟具有美学价值;东非大裂谷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具有科学价值。

 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是评价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可行性开发的决定条件之一。据此回答 2~4 题。

 2.下列关于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价值很高,其开发效益一定高 B.旅游资源的价值受功能的影响 C.根据某一旅游资源的功能可确定其开发方向 D.一般来说,艺术价值高的旅游资源一般表现为科学考察方向 3.旅游资源的本身价值除了资源的价值、功能和特色外,还表现为(

 ) A.旅游区内的交通状况 B.旅游区的吃、住条件 C.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 D.景观的特色 4.关于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这些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的组合判断,正确的是(

 ) ①美学价值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 ④经济价值 ⑤社会价值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2.C 3.C 4.D 第 2 题,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效益不仅取决于资源的特色和价值,还与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有关。旅游资源的功能受价值影响,而功能可决定其

 2 最 新 最 新 K 1 2 资 料 资 料 2 开发方向。一般来说,艺术价值高的旅游资源一般表现为观光方面的功能。第 3 题,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既包括资源的价值、功能和特色,开发时还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第 4 题,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具有建筑美学、科学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观的经济价值,旅游收入是埃及的经济支柱之一。

 读以下图表材料,完成 5~7 题。

 材料一 黄山位置图。

 材料二 黄山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市场所占比重表。

 地 区 比重/% 地 区 比重/% 安 徽 18.5 北 京 14.7 广 东 11.1 上 海 9.6 福 建 4.3 江 西 4.3 湖 南 2.1 广 西 1.5 山 东 1.3 山 西 1.1 江 苏 12.6 湖 北 2.8 浙 江 9.6 河 北 1.5

 5.若要建设一批高档的旅游宾馆,最合适的地点是(

 ) A.黄山

  B.黄山区 C.歙县

  D.黄山市 6.从材料二分析,影响黄山旅游客源的主要因素是(

 ) ①经济条件 ②距黄山的距离远近 ③黄山的知名度 ④黄山的水陆交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黄山与齐云山(道教名山)、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千岛湖等旅游景点相距不远,这表明黄山旅游区(

 ) 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较好 B.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

  C.交通位置及通达性较好 D.市场距离较近 解析:5.D 6.A 7.A 黄山市距离黄山 80 km,但有便利的国道相连,同时黄山市处在铁路与国道的交通枢纽位置,利于游客到来;黄山市作为旅游城市,旅游环境和基础配套设施也较好,适宜建高档旅游宾馆。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安徽、江苏、上海、北京和广东是主要客源地,这些客源地有两大特点:距离黄山较近或经济条件较好。该地区除了黄山这一旅游资源外,还有其他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表明黄山旅游区有较好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

 旅游景观欣赏是人类通过对旅游资源观察而获得的内心感受。因此欣赏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自然、人文两大因素制约,二者完美结合,才能获得最佳欣赏效果。下图中 A 点为影响旅游者出行因素的影响程度。据此完成 8~9 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者出游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 A.市场距离

  B.游览价值 C.旅游环境

  D.交通通达性 9.影响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的集群状况

  B.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C.资源的质量

  D.市场距离 解析:8.B 9.C 第 8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A 点离游览价值最近,说明旅游者出游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游览价值。第 9 题,影响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的质量。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读图,回答 10~11 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700~1 100 km 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 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

 4 最 新 最 新 K 1 2 资 料 资 料 4 11.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吸引力主要集中在 1 800 km 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量累计百分比约为(

 ) A.25%

  B.43% C.68%

  D.80% 解析:10.C 11.D 第 10 题,客源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距三亚 700~1 100 km范围内的地区中以广东经济最为发达,客源优势最为明显。第 11 题,由图中可得出客流量累计百分比。

 12.布达拉宫每日开放 6.5 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 850 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解析:选 C 旅游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了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这是布达拉宫限制游客数量的主要原因。

 13.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解析:选 D 从右图可以看出,北京的旅游收入比值、人次比值都最高,其旅游实力最强。上海属于旅游强市,大连的旅游人次比值小于西安;大连以自然风光为主,西安以人文景观为主。

 下面是我国某一旅游风景区的规划地图,该旅游风景区规划的主要景点有“山顶观日出”“尼湖风光”“远眺尼湖”“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古寺揽幽”等。据此完成14~15 题。

 14.“银河飞瀑”景点、“漂流探险”景点应分别位于(

 ) A.⑤⑥

  B.⑥⑤ C.②⑥

  D.⑤③ 15.“山顶观日出”是该景区重要的景点,下列四个假日中山顶日出时间最早的是(

 ) A.五一劳动节

  B.国庆节 C.春节

  D.元旦 解析:14.A 15.A 第 14 题,⑤⑥两处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地带,可能有河流分布;且⑤处有两条等高线交会,是陡崖,有瀑布;⑥处的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惊险刺激。第 15 题,一年之中,我国的夏至日这一天日出最早,四个假日中日期越接近夏至日,日出越早。

 二、综合题(共 70 分) 16.读我国西部地区某村镇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1)据图知,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至少 4 个)(4 分) (2)为了发展该地的旅游业,拟在 A、B 两条线路中选一条修建公路,请据图中信息分析两条线路的优缺点。(6 分) (3)分析该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说明原因。(5 分)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本地有地质地貌景观:石林与雪山;水域风光:湖泊;人文活动:傣族风情等。第(2)题,从线路长短、占用耕地面积、建设成本高低等方面比较。第(3)题,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要相适应。

 答案:(1)雪山、湖泊、石林、傣族风情。

 (2)A 线路短,建设成本低,但经过农田,占用耕地多。

 B 线路长,建设成本较高,但少占耕地,且有助于游客顺次游览各景点,不会造成人流、

 6 最 新 最 新 K 1 2 资 料 资 料 6 车流的拥挤。

 (3)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要相适应。

 该地有石林、高山,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极易造成生态破坏。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2016 年清明小长假,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景区接待游客 11.39 万人次、门票收入 576.19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111.32%、91.65%。

 材料二 下图为天柱山所在区域图。

 (1)地质公园具有特殊的地质科学意义,具有较高的________价值和________价值。(4分) (2)据图分析天柱山风景区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6 分) 解析:第(1)题,地质公园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第(2)题,从旅游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交通通达性及客源市场分析。

 答案:(1)科学 美学 (2)旅游资源价值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靠近长三角;客源市场广阔等。

 18.南京市的旅游景点很多,其中明孝陵等人文景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南京市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南京市的旅游 资源多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如果游览南京文化古迹,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3 分) (2)南京市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条件?(4 分) (3)现在,中山陵等部分景点已免费对公众开放,并且计划未来会有更多的景点免费开放。这种举措会对南京市产生哪些主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分)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和旅游信息的收集途径。第(2)题,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主要优势体现在数量多、种类多、品质好,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开发;从旅游市场分析,该地区经济发达,旅游需求较高;从交通和接待能力分析,该地区交通便利,接待能力较强。第(3)题,从经济方面分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服务、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增加当地收入。从社会方面分析,通过扩大市民的休闲场所,提升休闲质量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答案:(1)人文 网络 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 (2)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品质高;南京经济发达,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充分;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旅游需求人口多;交通便利。

 (3)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游客在南京的停留时间,增加当地收入。

 还景于民,提高居民的休闲质量。

 19.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 年 12 月 3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 997 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居既是中国北方汉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试举例说明平遥古城的旅游价值。(6 分) (2)为了提高平遥的游客接待能力,扩大环境承载量,能否建一批豪华宾馆和大型停车场?为什么?(4 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方法等相关知识。题中提供了平遥古城的地理位置及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具体表现,因其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分析其价值时应主要从其历史、文化、科研等方面入手。评价其开发条件要紧密结合其地理位置去分析。

 答案:(1)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

 8 最 新 最 新 K 1 2 资 料 资 料 8 学价值、经济价值。

 (2)不能。如果建一批豪华宾馆和大型停车场,势必会造成对环境以及文物古迹的破坏,这样做既浪费资金又影响旅游环境,所以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 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区十多年前还是一个落后的边远乡村,随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大规模旅游开发,当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陵源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1)武陵源在开发旅游资源、管理旅游资源中出现的失误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分) (2)下列说法及措施中正确的是(多选)(4 分)(

 ) A.武陵源的旅游规划应以“旅游开发”为主,保护为辅 B.武陵源的开发应将“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放在首位 C.武陵源应制定“山上保护现有自然遗产,山下建设未来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战略 D.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应建成“民族化、园林化、精品化”景区 解析: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体现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性;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应统筹安排,注意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答案:(1)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 人为因素破坏了自然风貌 (2)BCD 21.读皖南某古村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 分) 某古村落是黄山脚下一个著名的旅游点。目前,旅行社设计的古村落游览线路主要涵盖了村落的一部分,线路上分布有饭店、旅馆,以及手工艺雕刻,茶叶、古董等商铺。其实,村落另一部分还有更具特色的名人名居、田园风光,由于这些景点没有纳入游览线路,这里的街巷年久失修,居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劳务输出和种植业。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古村落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4 分) (2)针对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重新设计了一条新游览线路(见图)。根据游览资源开发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阐述新游览线路的意义。(5 分) (3)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中“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分析新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6 分) 解析:皖南古村落因其典型的古代徽派建筑风格,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图中看原游览线路并没有将众多的古村落中的景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使游览效果大打折扣,新的游览线路弥补了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在旅游发展中应注意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古村落建筑的有机保护。

 答案:(1)问题:未能串联起古村落东、西部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村内游览线路出现了回头路。

 (2)意义:促进了该村落东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全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3)问题:出入口相距较远;出口没有停车场;东部旅游商业点少;东部部分街巷失修;这些给游客带来不便。

 措施:在出入口之间设置内部摆渡车;在出口附近新建停车场;整修街巷;增加商业点,鼓励村民从商。

相关热词搜索: 旅游资源 选修 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