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安全设施及安全条件预验收报告

安全设施及安全条件预验收报告

时间:2025-08-02 17:39:07 浏览次数:

 神木县大柳塔东川 矿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项目( 1.5 Mt/a )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

 ( ( 预) ) 验收报告书

  神木 县大柳塔东川 矿业有限公司

 2014 4 年

 1 11 月

 目

 录

  预验收报告编制小组人员名单………………………………………1 验收意见………………………………………………………………2 1.竣工验收必备条件…………………………………………………3 2.矿井开拓与开采……………………………………………………7 3.矿井通风系统………………………………………………………12 4.瓦斯防治系统………………………………………………………16 5.粉尘灾害防治系统…………………………………………………18 6.防灭火系统…………………………………………………………20 7.防治水系统…………………………………………………………23 8.电气工程系统………………………………………………………25 9.提升运输和空压机…………………………………………………29 10.安全监测监控系统…………………………………………………32 11.人员定位系统………………………………………………………35 12.紧急避险系统………………………………………………………36 13.压风自救系统………………………………………………………38 14.供水施救系统………………………………………………………40 15.通信联络系统………………………………………………………41 16.矿山救护保健、安全管理…………………………………………44

 东川 煤矿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预)验收报告书编制领导小组名单

  姓

 名

 职

 务

 验收内容

 工作职责

 组长 慕树枝 董事长 各系统及预验收报告书终审 报告书终审 副 组 长 刘忠义 矿

 长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何明亮 总工程师 技术层面全面审核 技术审核 成

 员 胡维良 安全副矿长 审查表一(设计必备条件、验收必备条件)

 本系统预验收并结论后编制报告书 唐 斌 生产副矿长 审查表二(矿井开拓与开采)

 本系统预验收并结论后编制报告书 陈泽鹏 通防科科长 审查表三、四、五、六、七、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瓦斯灾害防治、矿井通风、粉尘防治、防灭火、防治水、安全监控、六大系统)

 本系统预验收并结论后编制报告书 张新生 机电副矿长 审查表八、九〈电气、提升运输与空气压缩机〉 本系统预验收并结论后编制报告书 李志亮

 安全科科长

 审查表十六(保健与安全培训、安全定员、劳动定员)

 本系统预验收并结论后编制报告书

  - 1 - 神木县大柳塔东川 矿业有限公司 煤炭资源整合项目( 1.5 Mt/a )安全设施及条件

 竣工(预)验收意见

 神木县大柳塔东川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川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经过四年的建设,至 2014 年 2 月,矿井生产系统全部形成。2014年 5 月 26 日,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陕煤局复【2014】36号文件,批复我公司煤炭资源整合项目进行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期间,因竣工验收项目未完成和部分设备故障等原因,联合试运转延期 6个月(至 2015 年 5 月 26 日)。从矿井各大系统运行情况看,联合试运转基本正常,符合煤矿《开采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及变更设计的设计要求。矿井各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均设计合理、运转安全可靠,符合矿井投产标准,能够满足矿井正常安全生产的需要。

 2014 年 10 月 10 日,矿井成立安全设施及安全条件竣工(预)验收领导小组。按照不同分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照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标准,分别对各个系统进行了检查预验收。经验收矿井的开拓开采系统、通风系统、瓦斯防治系统、粉尘灾害防治系统、防灭火系统、防治水系统、电气工程系统、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机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六大系统及其它系统等安全设施及安全条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标准》和东

  - 2 - 川煤矿《开采设计》(变更)、《安全设施设计》(变更)设计要求,具备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条件。

 验收人签字:

 2014 4 年

 月

 日

  - 3 - 神木县大柳塔东川 矿业有限公司

 煤炭资源整合项目( 1.5 Mt/a )安全设施及条件

 竣工(预)验收 报告

 一、竣工验收必备条件

 (一)矿井概况

 东川煤矿是由原神木县大柳塔镇特麻沟蜂窝渠煤矿和乌兰色太村办煤矿两个地方煤矿整合扩大而成,属股份制企业。整合后井田东西长约 4.0km,南北宽约 4.5km,面积约 11.2297km 2 。设计资源储量 99.35 Mt;设计可采储量 69.62Mt。可采煤层为 3 -1 、5 -2上 、5 -2煤层三层煤,其中3 -1 煤层局部可采,5 -2上 煤层在井田南部局部可采,5 -2煤层为主采煤层,普遍可采,平均厚度 8.09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150 万吨/年,服务年限 33.2 年。

 东川煤矿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函[2007]167 号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榆林市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批准的整合矿井,整合区编号为 Z4。2009 年 9 月,委托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陕西莱德集团神木县东川矿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安全设施设计》, 2009 年 10 月 12 日取得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陕西莱德集团神木县东川矿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陕煤安局发【2009】185 号)。

 由于原《安全设施设计》中有部分设施与实际设备型号不符,东川煤矿已经委托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对东川煤矿安全设施设计中

  - 4 - 的设施进行变更。并出具了变更说明 东川煤矿委托陕西秦安煤矿安全评价事务有限公司对东川煤矿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安全验收评价,于 2014 年 10 月做出《神木县大柳塔东川矿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矿区范围是依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陕国土资矿划字[2008]170 号。矿区范围由 13 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 1160m 至995m 标高,整合后井田东西长约 4.0km,南北宽约 4.5km,面积约11.2297km2 。设计资源储量 99.35 Mt;设计可采储量 69.62Mt。可采煤层为 3 -1 、5 -2上 、5 -2煤层三层煤,其中 3 -1 煤层局部可采,5 -2上 煤层在井田南部局部可采,5 -2 煤层为主采煤层,普遍可采,平均厚度 8.09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150 万吨/年,服务年限 33.2 年。

 井田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共布置三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主采 5-2煤层,单水平开拓。其中主斜井倾角 16º,斜长 224.2m,主要功能为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煤炭,兼作进风井筒;副斜井倾角 5.5º,斜长 568.5m,主要功能为采用胶轮车进行人员、材料的辅助运输,兼作进风井筒;回风斜井倾角 20º,斜长 173.7m,是矿井的总回风井筒。

 井下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布置一个综采面、两个综掘面保证矿井生产能力。首采面为 5101 综采面,切眼长度 200m,顺槽长度 1700 m。

 矿井地质条件简单,无断层和大的褶曲。正常涌水量为 30m3 /h,最大涌水量为 50m3 /h。属瓦斯矿井, 煤尘有爆炸性危险,煤的自燃性属Ⅰ类容易自燃煤层。

  - 5 - 矿井在地面安装两台 FBCDZ№24 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即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二)、验收情况

  1.东川煤矿安全设施按照《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建设,矿井的开拓开采系统、通风系统、瓦斯防治系统、粉尘灾害防治系统、防灭火系统、防治水系统、电气工程系统、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机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六大系统及其它系统已基本形成。经过联合试运转的检测调试,并编制了报告,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2.2014 年 10

 月 17

 日,矿井单项工程质量认证,经煤炭工业陕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认证合格。矿井共划分单位工程 95 个,工程质量备案 86 个。

  3.东川煤矿已取得采矿许可证,证号 C6100002009111120041691 ,矿长已取得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取得安全资格证,部分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所有作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4.东川煤矿于 2012 年 10月 26 日由陕西省煤炭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出具了矿井瓦斯鉴定报告,并由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陕煤局发[2012]270 号文批复,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

  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于 2013 年 1 月 4 日,进行了 5-2 煤

  - 6 - 层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有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并出具报告,检验矿井煤尘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煤层。

 5.东川煤矿主要通风机、水泵、胶带输送机、空气压缩机、副井绞车等主要电器和机械设备由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进行了检测检验,出具了检验合格报告。

  6. 东川煤矿有由陕西秦安煤矿安全评价事务有限公司做出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 ( 三) ) 、存在的问题

 1.

 煤矿只有 5 人持有瓦斯检查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资格证,人数不足。

  ( ( 四) ) 、验收结论

 根据以上验收情况,东川煤矿的安全设施及安全条件基本符合《东川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设计要求,原则通过验收。

  (预)验收组组长:

  2014 年

 月

 日

  - 7 - 二、 矿井开拓、开采系统

 (一)设计概况

 矿井设计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三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主斜井装备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煤炭提升任务,副斜井运行无轨胶轮车担负矿井辅助运输任务,回风斜井为专用回风井。

 设计采用单水平分盘区开采全井田,水平标高为+1020m。井下水平大巷采用三巷式布置,即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和回风大巷。全井田共划分为四个盘区,即位于大巷北部的一、四盘区和大巷南部的二、三盘区。盘区间采用前进式、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顺序。首采盘区为井田北部的一盘区。

 矿井采用长臂分层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首采5101 综采工作面,推进长度 1700m,工作面长度 200m,采高 4.2m。

 巷道掘进配备两个综掘工作面,保证正常接续。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

 1、主斜井:井口标高 1076.88m,倾角 16°,斜长 224.2m,净宽 4.0m,表土层混凝土砌碹,支护厚度 350mm;基岩层为锚网喷支护,喷浆厚度 100mm。铺设阻燃型钢绳芯胶带输送机,带宽 800mm,功率 55KW;作为输送原煤、进风、行人等任务;敷设照明、通信电缆以及两趟排水管道,一趟空压管道,一趟洒水管。

  - 8 - 2、副斜井:为辅助运输斜井,井口标高 1076.39m,倾角 5.5°,斜长 568.5m,净宽 5.2m,表土层为混凝土砌碹,支护厚度 450mm;基岩层为锚网喷支护,喷浆厚度 150mm。采用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并兼作进风任务;敷设照明及通信电缆一趟、洒水管一趟。

 3、斜风井:井口标高 1080.754m,倾角 20°,斜长 173.7m,净宽4.0m,表土层为混凝土砌碹,支护厚度 350mm;基岩层采用锚网喷支护,喷浆厚度 100mm,担负矿井的总回风及安全出口的任务。

 副井井底附近设有管子道、水泵房、水仓与变电所等硐室,消防材料库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等设在 5 -2 煤层的皮带大巷和辅运大巷之间。

 5-2煤层盘区大巷东西布置,在井田向西方向平行布置三条大巷,分别为辅助运输大巷、主运输大巷、总回风大巷,大巷间距 40m,均沿煤层布置,三条大巷均采用矩形断面。

 5 -2 煤层采用长臂分层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5101 首采面已于 2014 年 10 月中旬采完,现开采 5102 综采工作面,推进长度 1700m,工作面长度 200m,采高 4.2m。

 (二)

 验收情况

 东川煤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水平标高为+1020m,矿井首采的5-2 煤层 5101 工作面布置在井田东北部。

 矿井在工业场地建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

 (1)主斜井井口标高1076.88m,倾角16°,斜长224.2m,净宽4.0m,表土层混凝土砌碹,支护厚度 350mm;基岩层为锚网喷支护,喷浆厚

  - 9 - 度 100mm。直墙半圆拱断面,井筒净宽 4.0m,净高 3.4m,净断面 11.9m2 ,主要担负矿井的煤炭运输,同时兼作辅助进风井和安全出口。装备1200mm 胶带输送机,敷设 1 趟φ108×4mm 消防洒水管路、1 趟φ108×4mm 压风管路、1 趟照明电缆、1 趟通讯电缆;井筒内两侧分别设有行人台阶和水沟。

 (2)副斜井井筒倾角 5.5°,斜长 568.5m,净宽 5.2m,表土层为混凝土砌碹,支护厚度 450mm;基岩层为锚网喷支护,喷浆厚度 150mm。。井筒净宽 5.2m ,净高 4.2m,净断面 18.9m2 ,井筒内底板铺设 300mm厚混凝土地坪,主要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进风和安全出口。敷设 1趟φ108×4mm 消防供水管路、2 趟φ75mm 排水管路、2 趟动力电缆、 2趟照明电缆,1 趟信号电缆、6 趟监控通讯电缆、1 趟束管监测管路。

 (3)回风斜井井筒倾角 20°,斜长 173.7m,净宽 4.0m,表土层为混凝土砌碹,支护厚度 350mm;基岩层采用锚网喷支护,喷浆厚度100mm,半圆拱形断面,井筒净宽 4.0m,净高 3.4m,净断面 11.9m2 ,井筒内设行人台阶和扶手,担负矿井总回风任务,同时兼作矿井安全出口。

 主斜井井筒和主运输大巷直接连通,形成 5-2煤层主水平主运输系统;副斜井井筒见 5-2 煤层后变平,通过井底车场与 5 -2 煤层辅助运输大巷形成辅助运输系统;回风斜井见 5-2 煤层后,直接和总回风大巷联通,形成通风系统。

  在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布置有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管子道和主副水仓。

  - 10 - 永久避难硐室、消防材料库设在 5 -2 煤层的皮带大巷和辅运大巷之间。

 主、副水仓、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管子道、消防材料库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

 验收工作面为 5102 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采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机采高度 4.2m,回采工作面设计长度200m,采用 ZH3200/12/25ZL 型整体顶梁悬移支架、 SGB620/40T 型刮板输送机、 SZB730/75 型转载机。两巷超前支护采用 DW2.8 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 HJB-1200 金属铰接顶梁一梁一柱双排加强支护,支护距离不小于 20m,巷道高度符合要求。

 验收时布置有 5103 运输顺槽 1 个综掘工作面,主运大巷延伸掘进一个综掘工作面。FBD№6.0-2×11 型局部通风机 2 台。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用锚网支护。主运大巷工作面采用锚网喷支护。

 采、掘工作面已编制作业规程,并履行了报批、贯彻程序。

 井下未设爆炸材料发放硐室。

 ( ( 三) ) 存在问题: :

 1.部分巷道有积水。

 2.工作面上端头支护须加强。

  ( ( 四) ) 验收结论

 经查阅资料、现场验收,东川煤矿开拓与开采的安全设施及条件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基本符合验收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 11 -

  系统验收人(签字)

 2013 年

 月

 日

 三、矿井通风系统

 (一)设计概况

 东川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150 万 t/a,工作面装备一个长壁式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井下各水平大巷均采用三巷式布置,“二进一回”通风系统,运输大巷、辅运大巷进风,回风大巷回风。回采工作面采用三巷式布置,胶带运输顺槽、辅助运输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回风。

 设计投产时矿井用风地点按一个综采工作面、二个综掘工作面、稀释无轨胶轮车尾气及独立通风硐室计算。

 设计确定矿井总风量为 54.0m3 /s。

 矿井通风容易时期(4-2 煤层工作面)井巷通风总阻力为 975.66Pa,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等积孔 2.06m2 ,通风属容易程度,矿井属于小阻力通风矿井;矿井困难时期(5-2 煤层工作面)井巷通风总阻力 1803.33Pa。困难时期等积孔 1.51m2 ,通风属中等难易程度,即中等阻力矿井。

 设计选用 2 台 FBCDZ—8—№17(B)2×110 型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式通风机,1 台工作,1 台备用。其风量范围为 2700~4000m3 /min,风

  - 12 - 压范围为 500~3000Pa,配带 YBFe315L1-6 型电动机,电机总功率 2×110kW,电压 380V,主轴转速为 980r/min。

 通风机露天放置,采用轨道固定方式安装。

 通风机采用反转反风,能在 10min 内改变巷道中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小于正常风量的 40%。回采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中央水泵房和中央变电所布置在进风风流中,采用全风压扩散通风。井下通风安全设施主要有风门、风桥、调节风门、调节风窗、测风站、密闭等设施。

 (二)验收情况

 1.主要通风机

 该矿在回风斜井风硐口安装2台FBCDZ-8-№17B型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1 台工作,1 台备用,电机功率 2×110kW,电压 380V。矿井通过主要通风机反转直接进行反风。

 2012 年 4 月 4 日,由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对该矿主要通风机进行了性能测试。主要通风机配电室有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

 2. 矿井通风

  (1)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已形成二进一回的通风系统,即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矿井目前总进风量 2801m3 /min,其中主斜井 1249m 3 /min、副斜井 1552m 3 /min;总回风量 2937m3 /min。井下主要用风地点配风量为:5-2 机修库120m3 /min ,4-2 煤层皮带大巷 1260m 3 /min,4-2 煤层辅运大巷 1380

  - 13 - m3 /min,炮采工作面 1920 m 3 /min,掘进工作面 480

 m 3 /min,采区变电所

 240 m3 /min。

  (2)2012 年 12 月 18 日,由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进行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通风总阻力 643.67Pa,等积孔 2.14,通风阻力满足要求。

  (3)矿井于 2012 年 9 月 25 日 9 时 07 分至 11 时 20 分进行了反风演习,通过风机反转方式实现了矿井通风系统反风。反风前矿井总进风2698. m3 /min,反风风量 1545m 3 /min,反风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 56.98%;实现风流反向时间小于 5 分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

 3.进风井

 (1)两个进风井均设有暖风装置,冬季入风温度在 2℃以上。

 (2)主斜井风速为 2.31

 m/s,副斜井风速为 3.23 m/s。

 (3)进风井井口都布置在没有粉尘、有害和高温气体侵入的地方。

 4. 回风井

 6.1

 风速 m/s,外部漏风率﹤5%,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5. 通风设施 (1)在回风井井口设置了防爆门,行人安全出口设置 2 道正反向风门。

 (2)目前井下设有 9 处永久测风站,4 处临时测风站。

 (3)井下共安装 4 道正反向风门。

 (4)

 井下共设置风桥 4 座。

  - 14 - 6.矿井配有 CFJD25 电子风速表 2 块、DAF 系列中、微速风表各 1块,CF-1 型电子翼轮式风速计 3 块。通风用仪器仪表由矿井通风科负责日常管理及维护,通风用仪表,定期送交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进行定期标校。

 7. 4202 主运输顺槽炮掘工作面设计风量为 6.1m3 /s ,现场实际配风量为 7.1m3 /s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8.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均实现了“三专两闭锁”,符合规定。

  9. 主要通风机房内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 ( 三) ) 存在问题: :

 1.采面回风顺槽回风绕道的风门有漏风现象 ( ( 四) ) 验收结论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现场抽查,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原则同意通过验收。

 系统验收人(签字)

  2013 年

 月

 日

  - 15 - 四、瓦斯防治系统

 (一)设计概况

 根据陕煤局发〔2008〕238 号——《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关于 2008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神源煤矿 CH 4 绝对涌出量:2007 年为 1.983 /min,2008 年为 0.00m 3 /min;CH4 相对涌出量:2007 年为2.28m3 /t,2008 年为 0.00m 3 /t。CO2 相对涌出量:2008 年为 3.66m3 /t,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三条,确定该矿为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

 设计在井下适当地点,5-2 皮带大巷、5-2 辅运大巷、5-2 回风大巷,4-2 皮带大巷、4-2 辅运大巷、4-2 回风大巷,都设置了主要隔爆水袋选用 GBSD—80 型水袋,容积为 80L;在采煤工作面的运输顺槽、辅运顺槽、回风顺槽,及掘进工作面的顺槽都设置辅助隔爆水袋,辅助隔爆水袋选用 GBSD—40 型水袋,容积为 40L。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没有瓦斯煤与瓦斯突出防突等现象,不设瓦斯抽采系统。

 (二)验收 情况

 1.2012 年 10 月,由陕西省煤炭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出具了 2012 年度矿井瓦斯鉴定报告,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0.52m3 /min,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 1.87m 3 /t,矿井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7m3 /min,矿井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 2.77m 3 /t,为瓦斯矿井。由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陕煤局发[2012]270 号文批准。

  - 16 - 2.矿井建立了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管理责任制及检查制度,配备了相关的检查仪器,瓦斯检查员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

 3.矿井配置了携带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16 台、光学瓦检仪 6 台、便携式多参数测定仪 3 台、矿用氧气报警仪 2 台、直读式测尘仪 1 台,共计 28 台(套)。

 4.通防科配置了 5 名专职瓦斯检查员,负责井下瓦斯检测工作。

 矿井的瓦斯检查日报和安全监测监控日报报送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审阅签字,每班检查瓦斯 2 次,各种瓦斯检查手册、台帐和记录牌板基本合格。

 5.矿井依照设计在井下相关地点设置了 12 组隔爆水棚,其中:主隔爆水棚 6 组,辅助隔爆水棚 6 组。

 (三)存在问题

 1.大巷隔爆水棚装水数量不足。

 2.瓦斯检查工没有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只有光学甲烷检测仪。

  ( ( 四) ) 验收结论

 经查阅资料、现场验收,神源煤矿瓦斯防治安全设施和条件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基本符合验收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同意通过验收。

  系统验收人(签字)

  - 17 -

 2013 年 11 月 23 日

  五、粉尘灾害防治系统 (一)设计概况

 神源煤矿开采的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设计在工业场地设置两座日用消防水池(容积 300m3 )、两座地面井下消防水池(容积 300m 3 )。消防洒水管路由主、副斜井各一趟敷设至井下,其中副斜井管道接往地面井下消防水池,主斜井管道接往地面日用消防水池,两趟管路通过闸阀相通。井下消防洒水水源来自井下排水处理后的复用水,不足部分由生活水源补给。

 从地面消防水池靠静压力沿主斜井(管径 DN100)和副斜井(管径DN100)分别送至井下各用水点(管径:DN100、DN50、)。在井下输送机、转载机、各转载点处设置喷雾洒水装置;进回风顺槽靠近上下出口 40m内、掘进工作面距迎头 50m 内设置分流净化水幕装置。

 设计在开拓巷道中设置主要隔爆水袋棚,在采掘工作面进、回风顺槽设置辅助隔爆水袋棚。主要隔爆水袋棚总水量 400L/m2 ,辅助隔爆水袋棚总水量为 200L/m2 。

 (二)验收情况

 1.矿井工业场地东北方向山坡上建有 2×300m3 、2×300m 3 的高位水池(目前四个水池采用管道连接),采用地下和地面构筑。

 2.井下消防、洒水共用管网,井下供水主管采用 DN100 无缝镀锌钢管自地面高位水池引出,经主斜井(DN100)、副斜井(DN100)敷设入

  - 18 - 井,沿 5-2 主运大巷和 5-2 辅运大巷分别经皮带上山和辅运上山至 4-2皮带大巷、4-2 辅运大巷进行敷设,管路均采用 DN100 的镀锌钢管。顺槽等支管采用 DN50 的无缝钢管架设至用水地点。

 在皮带斜井、5-2 主运大巷、4-2 皮带上山及皮带大巷每隔 50 米设一个 DN25 型给水栓;其他巷道每隔 100 米设一个 DN25 型给水栓。供水管路安装有 DN25 消防给水三通和截止阀门,用作井下消防灭火和洒水降尘。

 3.在井下胶带输送机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煤仓下口装煤点及工作面回风顺槽等处设置了手动式风流净化水幕。在井下各皮带机头、4201 回采工作面顺槽皮带机头、转载机头、刮板输送机头、掘进工作面皮带机头等各煤流转载点均设手动喷雾洒水灭尘装置。

 手动式风流净化水幕安设 18 道,主井、副斜井各 2 道,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各 2 道,三条顺槽各 2 道,掘进 2 道; 3.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作业采取湿式作业、粉尘检测、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4.矿井依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下主、辅运大巷、回风大巷等各安设有 1 处主隔爆水棚,在 4201 炮采工作面主、辅运顺槽、回风顺槽各安设 1 组辅助隔爆水棚。主隔爆棚按 400L/m2 配置,副隔爆棚按 200L/m2 配置。水棚架设长度:主隔爆棚每处不小于 30m,副隔爆棚长度每处不小于 20m。

 5.矿井配备了专职防尘人员,定期对井下巷道进行清扫和冲洗。

 6.配置了 CCX1000 测尘仪。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及时对井上下作业场

  - 19 - 所进行了粉尘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规定。

 7.地面生产系统防尘设施基本齐全。原煤转载点、落煤点以及其他容易产生煤尘的地点安装了洒水降尘装置和布袋式除尘器。

 (三)

 存在问题: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未安装到位,应按照安全设施设计要求补足并尽快投入使用。

 (四)验收结论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现场检查,矿井粉尘灾害防治系统基本符合《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煤矿安全规程》和验收标准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系统验收人(签字)

  2013 年 11 月 23 日

  六、防灭火系统

 (一)

 设计概况

 神源煤矿开采的煤层属易自燃煤层,煤尘有爆炸性。设计采用注氮防灭火为主,喷洒阻化剂与均压通风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并建立束管监测系统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在顺槽内设置工作面防火门。

  - 20 - 设计选用 DT/300 型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经输氮管路将氮气送向工作面注氮。

 阻化剂防灭火选用 BZ-2.4/4 型喷射泵,采用移动式系统,布置在顺槽内。药剂选用 MgCI 2 或者 CaCI 2

 设计选用 JSG-8 型矿井火灾预报束管检测系统,主要由气体采集、气体分析和数据处理三大部分组成。通过直径 6mm~8mm 的聚氯乙烯管将工作面回风、上隅角、采空区等处的气体抽吸到分析仪器,由分析仪完成对自燃发火标志气体的分析,微机对分析仪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提出预测预报。

 井下消防和洒水共用一个系统,在进回风顺槽口处设置 DN50 消火栓,运输大巷和运输顺槽内每隔 50m 设置一个 DN50 消火栓,辅助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辅助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内每隔 100m 设置一个 DN50消火栓。

 (二)验收情况

 1.矿井在工业场地建有容量为 300m3 的消防水池 2 个,容量为 300m 3的日用消防水池 2 个。水源来自井下排水处理后的复用水,不足部分由生活水源补给。井下消防供水管路符合设计要求。

 2.在 4-2 辅运大巷和 4-2 皮带大巷的联巷(距工作面 350 米)内安设一台 DT/300 型移动式注氮设备,采用 DN70 的无缝钢管沿工作面皮带顺槽架设到工作面。

 3.矿井采用喷洒阻化剂进行辅助防灭火,采用 BH- -5 40/2.5 型阻化多用泵。药剂选用 MgCI 2 或者 CaCI 2

  - 21 - 4.矿井采用 JSG-9 型煤矿自燃发火束管监测系统,能实现自动连续监测 8 种井下气体成分。从副井井口旁的束管监测室沿副井井筒铺设 9芯束管,然后经 5-2 回风大巷至 4-2 回风上山口引 3 条 1 芯束管到 4-2回风大巷口、采煤工作面回风口和回风顺槽隅角。

 5.矿井的开拓方式、巷道布置、支护形式、支护材料符合防火设计要求。

 6.井口房、风机房等建筑材料、井下主要井巷及机电硐室的支护材料均符合要求,井下需配备灭火器材的地点灭火器材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基本符合要求。

 7.在副斜井井口设置了防火门。在井下 4201 工作面二条顺槽分别设置了防火门(墙)。

 8.井上下分别设置了消防材料库,井上消防材料库设在主副斜井井口之间,井下消防材料库设在 5-2 主运大巷和辅运大巷之间。

 (三)存在问题

  井上、下消防材料库设置的灭火器材数量不足。

 (四)验收结论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验收,神源煤矿防灭火的安全设施及条件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基本符合验收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同意通过验收。

 系统验收人(签字)

  - 22 -

  2013 年 11 月 23 日

  七、防治水系统

 (一)设计概况

  井田内构造简单,无断层存在,构造裂隙、成岩裂隙不发育,风化类型仅在基岩表层发育。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属以裂隙充水为主的简单型,即二类一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5m3 /h, 最大涌水量为 15m 3 /h。

  设计在主水平 5-2 煤层底板内设主、副两水仓,水仓采用下延式环形布置,入水口位于 5-2 煤皮带大巷通道内,出水口回穿 5 -2 回风大巷至水泵房吸水井。主水仓长 126 米,副水仓 70 米,断面积 8m2 ,容量分别为900m3 和 500 m 3 .。水泵房内安均设有 3 台 80D12×7 型水泵,其中 1 台运行、1 台备用、1 台检修。在副斜井内敷分别设有 2 趟φ108×4 无缝钢管作为排水管路,一趟使用,一趟备用。

  ( 二)验收情况

 1.已由陕西煤炭科学研究所和西安科技大学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根据报告,神源煤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2.矿井工业广场场地标高为+1064.00m,考考乌素沟标高+1044.0m,主副井口标高为+1077m,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1075m.井口标高远高于洪水位线,不受洪水影响。并且在河堤修筑了防洪墙,防止洪水进入场地从井筒涌入井下。

 3.在主水平 5-2 煤层内设主、副两水仓,主水仓容积约 900m 3

 ,副水仓容积约 500m3 ,总计 1400m 3 。水仓采用下延式环形布置,入水口位于 5-2 煤皮带大巷通道内,出水口回穿 5 -2 回风大巷至水泵房吸水井。主

  - 23 - 水仓长 126 米,副水仓 74.4 米,断面积 8m2 ,容量分别为 900m 3 和 500 m 3 .。水泵房内安均设有 3 台 80D12×7 型水泵,其中 1 台运行、1 台备用、1台检修。在副斜井内敷分别设有 2 趟φ108×4 无缝钢管作为排水管路,一趟使用,一趟备用。满足矿井排水要求 中央水泵房、变电所出口设置防水、防火密闭门。排水系统已进行联合运转试验。

 4..矿井成立有以矿长为组长的防治水机构,采掘中能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方针,配备有 ZDY-750.、ZJL-150 各一台。编制有探放水作业规程,有 2 名持有探放水作业证的人员,需要进行探放水时,可进行探放水作业。

  5.该矿制定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 2013 年度防治水计划,有防治水措施。

 (三)存在问题

 1.矿井地表有塌陷裂缝,应加强地表塌陷观测,防止地表水溃入井下。

 2.井下探放水记录填写不规范 (四)验收结论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验收,神源煤矿防治水的安全设施及条件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基本符合验收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同意通过验收。

  - 24 - 系统验收人(签字)

  2013 年 11 月 23 日 八、电气工程系统

 (一)设计概况

 神源煤矿设计为双回路供电,两回电源均引自张家峁 10kV 开闭所10kV 不同母线段,用两回 LGJ-70 供电线路引至工业广场 10KV 变电所,线路长度 0.5Km。

 矿井总装机容量为 1801.75Kw;工作容量为 1436.25Kw,无功功率833.74KVAR,视在功率 1316.03KVA,无功补偿电容 360KVAR。

 地面工业场地 10/0.4KV 变电所安装 12 台 KYN28-12T 型高压开关柜组成 10KV 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安装 S 11 -630/10/0.4KV 型变压器 2台,低压侧安装 7 台 GGD 1 低压配电屏,直供下列主要负荷。

 ①主斜井驱动机房配电:两回 0.4V 电源选用 YJV 22 -1000 3×50+1×16mm²电缆引自工业场地 10/0.4kV 变电所。

 ②主通风机配电:两回 0.4V 电源选用 ZR-YJV 22 -1000-3×240+1×25mm²电缆引自工业场地 10/0.4kV 变电所。

 ③空气压缩机配电:两回 380V 电源选用 YJV 22 -1000-3×50+1×16mm²电缆引自工业场地 10/0.4kV 变电所。

 ④地面生产系统配电:两回 10KV 电源选用 YJV 22 -1000 3×50mm²电缆引自工业场地 10/0.4kV 变电所。

 ⑤工业场地动力、照明用电:其 380/220V 电源仍采用架空线网供给。

  - 25 - 井下装机容量 718.6Kw,工作容量为 646.6Kw。二回 10 KV 电源选用 MYJV 22 -10KV 3×50mm²电缆沿副斜井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变电所内选用 10 台 KYGC28-12 型矿用一般型高压真空开关柜,正常情况下以单母线分段方式分列运行。所内选用 2 台 KBSG-100/10/0.69kV 型变压器,5 台 KYD1 型矿用一般型低压开关柜,以 660V 供主排水泵、井底小水泵、大巷皮带机、给煤机、水仓清理绞车及井底各机电设备供电。

 采区变电所内选用 7 台 PBG—10 型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箱。变电所内选用二台 KBSG—315/10/0.69 型、160KVA,以 660V 电压分别给4-2 大巷皮带机、掘进设备、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以及井底各机电设备供电。该变电所内设矿用隔爆馈电开关 BKD16—350/660V 型两台; KBZ—200/660V6 台 ;KBZ—80/660V4 台 ; ZBX—4/660/133V、4KVA型矿用照明变压器综保装置一台。该变电所以 10KV 电压给采煤工作面及运输顺槽设备供电;在运输顺槽配电点设一台KBSGZY—T—400/10,400KVA, 10/0.69KV,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一台,专供采煤工作面及运输顺槽设备用电。

 井下照明:井底车场、运输巷、机电硐室均为固定照明,灯具选用节能型 LED 光源巷道灯。

 井下电气保护:设备选择均具有漏电、过流、接地保护,电气设备

  - 26 - 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外壳均采用单独、局部联网接地,主接地极设在井下主水仓,接地电阻不大于 2Ω。局部通风机设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二)

 验收情况

 1 1 .地面供配电

  神源煤矿为双回路供电,两回电源均引自张家峁 10kV 开闭所 10kV不同母线段,用两回 LGJ-70 供电线路引至工业广场 10KV 变电所,线路长度 0.708km。

 矿井在工业场地建 10/0.4kv 变电所一座,安装 KYN28-12 型高压开关柜 12 台,其中:进线 2 台,PT 柜 2 台,联络柜 2 台,电容柜 2 台。变压器出线 2 台,供井下 2 台。10kv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所内安装 S 11 -630/10/0.4KV 型变压器 2 台,安装 GGD 1 低压开关柜 7 台,其中进线两台;联络柜 1 台,其余 4 台为出线柜,0.4KV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供下列主要负荷用电:

 ①供主驱动机双回路 0.4kV 用电; ①供主通风机、副井绞车双回路 0.4kV 用电; ②供空气压缩机双回路 0.4kV 用电; ③供联合建筑双回路 0.4kV 用电,以满足监测监控、调度设备充电室等双回路供电要求; ④供地面水源井、水处理、机修车间、库房、宿舍、锅炉房及照明负荷用电。

  - 27 - 2. 井下供配电

  矿井井下实际装机容量约 (718)

 kw,工作容量约

 (646)

 kw。在井下副斜井井底车场左侧设中央变电所一座并和井下中央水泵房联合布置,双回路电源 10KV 电源采用 MYJV 22 -10KV 3×50mm²电力电缆引自地面工业场地 10/0.4kv 变电所不同母线段,变电所内安装 9 台KYGC28-12 型高压配电柜 10KV 系统组成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安装KBSG-100/10/0.69KV 变压器 2 台,安装 5 台 KYD1 型低压配电柜。以660V 电压给主排水泵、5-2 大巷皮带机、各井底配电点供电。

 采区变电所内安装型号为 PBG-400/10 高爆开关 3 台,PBG-200/10型高爆开关 4 台;KBZ-200/1140 型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 10 台,KBZ-400/1140 型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 2 台。ZBZ-4.0/1140/660 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一台。KBSG-315/10 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二台。该变电所直接供给掘进工作面的局扇、辅运上山的绞车还有 4-2 皮带的驱动机;并在 4-2 皮带运输大巷硐室内安设一台型号为KBSGZY-400/0.69 一台供采煤工作面的乳化泵站、顺槽皮带机、转载机还有刮板输送机供电及注氮机等主要设备。

 采用采煤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分开供电。在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双电源”“双风机”。

 (三)存在问题

 1.井下局部接地极安装不规范,应尽快整改。

 (四)

 验收结论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验收,神源煤矿电气系统安全设施及条件基本

  - 28 - 符合设计要求,并基本符合验收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同意通过验收。

 系统(工程)验收人(签字)

 2013 年 11 月 23 日

  九、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机

 (一)设计概况

 设计主斜井及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主斜井提升选用 TL80/15/75 型胶带输送机一台,主斜井皮带机运送长度 200m,倾角 16°,带宽 800mm,皮带强度 1600N/mm,输送量 150t/h,电动机型号

 电机型号 YK2-280S-4,

 功率 75kW。采用一套 KHP-153-Z 型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主井带式输送机采用头部单滚筒电机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布置在井口驱动机房内。

 5-2 运输大巷选用 DTL80/30/55.输送能力 300T/h,V=2m/s,减速机DCY250 型,带宽 800mm,电动机型号 YBK2-250M-4

 ,功率 55kW,电压等级 660/1140V。

 4-2 运输大巷选用 DSJ80/40/2*40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1 台,带宽800mm,带速 2.0m/s,皮带强度 1000N/mm,输送量 200t/h,电动机型号电机型号 DSB40-4 型,功率 2×40kW,电压等级 660/1140V。

  - 29 - 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用DSJ/40/80型可伸缩皮带,

 运输能Q=400T/h,

 带速 V=2m/s 辅助运输设计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选用 WC5(Ⅱ)型防爆胶轮车 2 辆,作为辅助运输,1 台为备用与检修。

 设计在地面设空气压缩机房一座,选用 LGB-10/8 型单螺杆压缩机3 台,排气量分别为 10m3 /min,排气压力 0.8MPa,电机功率分别为 55kW电压等级 380V。压风主管路选用φ100×4mm 无缝钢管,沿主斜井井筒敷设入井,向井下用风点供气。

 (二)

 验收情况

 主斜井及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主斜井、运输大巷及运输顺槽共安装胶带输送机 4 台,其中主斜井安装 DTL80 型带式输送机 1 台,运量 150T/h,带速 2.0m/s,电机型号 YK2-280S-4,

 功率75kW,减速机型号 DCY280-25。;5-2 运输大巷选用 DTL80/30/55.输送能力 300T/h,V=2m/s,减速机 DCY250 型,带宽 800mm,电动机型号YBK2-250M-4

 ,功率 55kW,电压等级 660/380V;4-2 运输大巷选用DSJ80/40/2*45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1台,输送量400 T/h,带速2.0m/s,电机型号 DSB40-4,功率 2×45 kW;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用 DSJ80/40/40型可伸缩皮带输送机 1 台,输送量 400T/h,胶带速度 2m/s,电机型号DSB40-4,功率 40Kw,减速机型号 JS40。每台胶带输送机各配备一套KHP-158-Z 皮带机综合保护装置,可实现运输系统胶带输送机的闭锁、

  - 30 - 急停和通讯,可实现运输系统设备单停和急停,对胶带输送可实现烟雾、防滑、跑偏、堆煤、温度、防撕裂保护;可实现各设备之间互控联控,故障监测、运行显示、运行报警等功能。

 矿井在 4201 炮采工作面安装 SGB-620/40T 型刮板输送机 1 台;SZB730/75 型刮板转载机 1 台,顺槽安装 DSJ80/40/40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1 台;将煤直接运至 4-2 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大巷带式输送机型号为 DSJ80/40/2*45 型,再将煤输送至 4-2 煤仓,经 5-2 大巷带式输送机运至井底煤仓通过主斜井皮带输送机至地面。

 副斜井采用绞车轨道矿车提升,绞车型号为 JTP12-55 型矿用提升绞车。电机功率 55KW.。电机型号 YTS280S,滚筒宽度为 1000 ㎜,直径为 1200 ㎜.钢丝绳直径为 20 ㎜.采用 HYGK 型绞车变频电控装置进行控制。副井坡度为 16°,提升采用 MG1.1-6B 矿车和 MPC3-6B 平板车提升材料和设备,每次最大提升最大质量为 3 吨。副井井筒安装有防跑车装置 ZDC30-2.2,阻车装置 ZZC660-12,防跑车装置防护装置 KXJ-660(380)ZD. 辅运上山采用绞车轨道矿车提升,坡度为 22°。其绞车型号为JTPB-1.2 型,电机功率为 55KW。绞车采用防爆变频电控。提升方式和副井相同。跑车防护装置与副井相同。

 在地面广场设空气压缩机房 1 座,采用 LGB-10/8 型单螺杆压缩机 3 台,,排气量分别均为 10.m3 /min、排气压力 0.8MPa,电机功率均为 55kW电压等级 380V。压风主管路选用φ100×4mm 无缝钢管,沿主斜井井筒敷

  - 31 - 设入井,向井下用风点供气。

 (三)存在问题

 1.副斜井、辅助运输大巷路标和警标数量不足。

 2、压风机房内散热不畅,机房温度过高。

 (四)验收结论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验收,神源煤矿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机的安全设施及条件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基本符合验收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系统(工程)验收人(签字)

 2013 年 11 月 23 日

  十、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一)设计概况 神源煤矿为低瓦斯矿井,所开采的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煤尘有爆炸性。设计选用 KJ70N 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 套,中心站设监控主机 2 台,1 台工作,1 台热备。主要由矿中心站设备 2 台,中心网络服务器、地面通信中心站 KJ70N-J1、传输接口、井下分站、传感器、传输电缆组成。地面中心站有监控主机 2 台、地面通信中心站 KJ70N-J1型 1 台、井下通信中心站 KJ70N-F1 型 1 台;井下分站 KJ70N-F1 型 10台。

 根据井下工作面的布置井下共设监测、监控分站 8 个,分别是井下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采区变电所、4-2总回风大巷、5-2总回风大巷、

  - 32 - 4-2总运输大巷、4-2总运输大巷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增加永久避难硐室、井下共设 9 个监测监控分站。

 共装备甲烷传感器 12 台、温度传感器 9 台、一氧化碳传感器 10台、二氧化碳传感器 6 台、风速传感器 7 台、负压传感器 2 台、风门开关传感器 4 台、设备开停传感器 4 台、烟雾传感器 2 台、馈电传感器 1台、水位传感器 2 台、电流传感器 1 台、电压传感器 1 台、粉尘传感器4 台、氧气传感器 2 台、湿度传感器 1 台、风筒传感器 2 台。

 (二)验收情况

 1.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选型、数量 (1)矿井安装 KJ70N 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 套,监控室安设监测监控主机 2 台。

 (2)矿井共安装 KJ70N-F1 型监测监控分站 13 台,分别安装在永久避难硐室、中央变电所、5-2 皮带大巷、5-2 回风大巷、4201 皮带顺槽口、回采工作面。

 (3)井下共布置甲烷传感器 12 台,一氧化碳传感器 10 台,二氧化碳传感器 6 台,氧气传感器 3 台,风速传感器 6 台,温度传感器 8台,烟雾传感器 3 台、水位传感器 2 台、负压传感器 4 台、风门传感器2 组、设备开停传感器 3 个。共计各类传感器 62 台(组)。其中采掘工作面配备情况为: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内(距工作面不超过 10m),分别设有甲烷、温度、CO、风速传感器各 1 个,回风隅角设甲烷、温度、CO传感器各一台。掘进工作面分别设有甲烷传感器 2 台,CO 传感器 2 台;在掘进工作面进风处设有局扇开停传感器和馈电传感器。

  - 33 - 2.甲烷传感器的动作数值:≥1.0%CH 4 报警 ,≥1.5%CH 4 断电,<1.0%CH 4

 复电。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回风巷和掘进巷道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总回风巷设有风速传感器,主要通风机安装有设备开停传感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

  (三)存在的问题

 1.传感器未定期进行调校。

 2.传感器安装数量不足。

  ( ( 四) ) 验收结论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验收,神源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基本符合验收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等有关规定,同意通过验收。

  系统验收人(签字)

  ...

相关热词搜索: 验收 设施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