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某某市某某区道路交通PPP项目乔家塔-安国寺-十里村公路工可可研报告

某某市某某区道路交通PPP项目乔家塔-安国寺-十里村公路工可可研报告

时间:2025-08-02 11:54:31 浏览次数:

  目

 录

 第一 章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 1-1 1.2 编制依据 ...................................................... 1-1 1.3 研究过程 ...................................................... 1-2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 1.5 建设的必要性 .................................................. 1-3 1.6 主要结论 ...................................................... 1-4 1.7 问题及建议 .................................................. 1-8 第二 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 输 发展现状及规 划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 2.2 项目影响区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 2-2 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 2-7 2.4 拟建项目在地区公路网中的作用 ................................ 2-10 第三 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 测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 3-1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 .............................................. 3-2 3.3 交通量预测 .................................................. 3-3 第四 章

 技术标 准

 4.1 技术标准的选择 .............................................. 4-1 4.2 技术标准论证 ................................................ 4-1 4.3 技术标准 .................................................... 4-2 第五 章

 建设方 案

 5.1 建设条件 .................................................... 5-1 5.2 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 5-11 5.3 建设项目起终点 .............................................. 5-11 5.4 推荐方案概况 ................................................ 5-15 第六 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 措

 6.1 投资估算 .................................................... 6-1 6.2 资金筹措与运用 .............................................. 6-3

  第七 章

 经济评 价

 7.1 评价依据和方法 .............................................. 7-1 7.2 评价方案设定 ................................................ 7-1 7.3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 7-1 7.4 评价结论 .................................................... 7-20 第八 章

 实施方 案

 8.1 工程实施方案 ................................................ 8-1 8.2 建设工期安排与实施计划 ...................................... 8-3 第九 章

 土地利用评 价

 9.1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 .............................. 9-1 9.2 推荐方案占用土地、主要拆迁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 ................ 9-4 9.3 用地资金 .................................................... 9-4 9.4 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影响 ...................................... 9-4 9.5 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符合性 .......................... 9-4 9.6 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 ........................................ 9-4 第十 章

 工程环境影响分 析

 10.1 沿线环境特征 .............................................. 10-1 10.2 推荐方案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 .............................. 10-2 10.3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 10-4 10.4 结论 ...................................................... 10-5 第十一 章

 节能评 价

 11.1 建设期耗能分析 ............................................ 11-1 11.2 运营期节能 ................................................ 11-1 11.3 对当地能源供应的影响 ...................................... 11-4 11.4 主要节能措施 .............................................. 11-4 11.5 节能评价 .................................................. 11-5 第十二 章

 社会评 价

 12.1 社会影响分析 .............................................. 12-1 12.2 互适性分析 ................................................ 12-2 12.3 社会风险分析 .............................................. 12-3 12.4 社会评价结论 .............................................. 12-3

  第十三 章

 风险分 析

 13.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 13-1 13.2 风险程度分析 .............................................. 13-2 13.3 风险对策 .................................................. 13-6 第十四 章

 安全专 篇

 14.1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目的及意义 .............................. 14-1 14.2 公路安全保障实施原则 ...................................... 14-1 14.3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判定原则及标准 ............................ 14-1 14.4 本项目实施路段的调查情况 .................................. 14-2 14.5 设计方案 .................................................. 14-2 14.6 设施设计 .................................................. 14-4 14.7 问题及建议 ................................................ 14-5 第十五 章

 问题与建 议

 15.1 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建议 ...................................... 15-1

 1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山西省加快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设, 推进“六大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 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景点也由 过去的大景区向特色农村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以及扶贫旅游转换。同时, 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绿色产业,成为国家和山西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 对于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 意义重大。继 2014 年某某院出台《某某院关于促进旅游改革的若干意见》后, 2015 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我省“十

 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目标为:“到 2020 年,力争全省旅游经济总收入、人均出游 率、旅游就业三项主要指标比 2015 年翻一番。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擎,顺应旅游消费升级、旅游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着力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强优势,推动旅游业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安国寺,位于某某市西 10 公里的乌崖山麓的一个石洼之中。周围山峦耸立, 绝壁悬崖,群山环抱,松柏丛生,郁郁葱葱。尤使人惊叹的是突兀石上,忽生怪柏,盘根外露。那林中异状万千的嶙嶙怪石,如伏如蹲,如走如奔。在石林之间又有遍生的野草山花,如锦似绣,竞相争艳,寺内水源丰富,清泉长流不息,为了改善景区周边道路通行条件,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乡村出行条件,受某某区交通运输局的委托,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本项目进行了实地勘踏,对以上工程依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及道路使用功能,经过分析、比较、测量、计算后,编制了《某某市某某区乔家塔-安国寺-十里村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报告编制主要依据

 (1)交通运输部 2010 年 4 月颁布的交规划发[2010]178 号《公路建设项目

 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2)交通运输部标准 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交通部标准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4)交通部标准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5)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编报 2016 年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建议计划的通知。

 (6)国办发〔2014〕55 号《某某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

 (7)交公路发[2003]206 号《交通部关于印发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8)交公路发[2004]372 号《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9)吕交建管发〔2015〕53 号《某某市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10)《某某市“十三五”农村路网改造及贫困地区道路建设项目工可报告编制指导意见》。

 (11)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

 1.3

 研究过程

 2016 年 12 月中旬,我公司相关人员抵达现场,深入实地调查目前旧路的现状情况,收集地方经济发展资料,包括沿线各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划,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交通运输网络现状和规划,矿产资源开采,生态环境,建设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在 1:1 万地形图上布线并进行了现场踏勘,沿旧路进行实地调查在实地进行了重点地段的工程和地质调查工作,对沿线水文、地质、环境、筑路材料等进行了调查收集。

 2016 年 12 月下旬,项目组开始内业工作,分析研究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现状,预测区域未来交通、经济发展,预测远景年度拟建项目各路段交通量,提出项目建设标准、规模及初步方案,测算项目投资及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以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于 2017 年 1 月完成拟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 建设的必要性;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3. 交通量分析预测; 4. 技术标准; 5. 建设方案; 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 经济评价; 8. 实施方案; 9. 土地利用评价; 10.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1. 节能评价; 12. 社会评价; 13. 风险与分析; 14. 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15. 问题及建议。

 1.5

 建设的必要性

 (1)是适应旅游发展新特点加快农村旅游公路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旅游消费呈现出消费群体日益扩大的趋势,而目前我省广大人民群众收入较低,假期较短,那些花费较少时间和经费即可游览的风景名胜对其吸引力较大。为此,旅游向郊区化、短期化发展。人们对双休日逐渐习惯和开发,旅游逐步从长线向郊区短线延伸,因此一日游、两日游这种短期的旅游活动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种各样的农家乐、度假村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抛下一周的紧张和都市的浮华,来到郊区吃农家饭,参加田园劳动,欣赏山水风光,追求自然、清醇和土朴。为此,对景点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提出了高的要求。山西省大型旅游景区的交通设施建设已具备完善,但居民可就近消费的农村特色旅游等较小景点因旅游线路少、交通不便,而影响了游客的感受,急需提升农村旅游公路整体服务水平。

 (2)是实施全面脱贫目标需要。

 4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现行”交通运输业是支撑经济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道路交通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由于项目建设区域内路况差,交通受阻, 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进出难,流通不够,造成当地经济不良,群众生活比较贫困。

 为促进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扶持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现市区及乡镇领导争取专项资金对既有农村路网进行改造。该项目的实施,对拉动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扶持群众致富十分必要。

 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通过扶贫开 发将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中和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某某区作为省级重点贫困县, 由于交通不畅,当地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出行不便,减少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农产品输出困难,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交通条件差,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下。项目实施是和沿线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一件实事,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

 (3)是旅游景区开发发展的需要。

 安国寺位于某某区西 12 公里处,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寺院建筑、古城堡建筑为一体的文物旅游景区。一代廉吏于成龙出仕前在安国寺读书励志 6 载,后成大业,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某某市某某区有关部门透露, 该区将把一代廉吏于成龙曾经读书的安国寺,建成全省第一个廉政教育基地。十里铺至安国寺通村公路目前损毁严重、路面较窄,无法满足车辆通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及改善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实施利国利民,于村镇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所以本项目应尽早立项建设。

 1.6

 主要结论

  1.6.1

 交通量调查

  本项目作为完善某某区农村公路网功能的特点,交通量预测是在考虑拟建项目的功能特点,在预测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对拟建公路交通量进行预测。

 5

 拟建公路主要为沿线农村居民出行服务,同时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建设的,因此路段交通量主要为正常增长的趋势交通量,不考虑其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的影响。

 路段交通量增长率的取定,是根据某某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及农村公路发展的特点综合确定的,从而得出拟建项目各特征年的交通量。

 拟建项目远景交通量预测值

 单位:标准小客车/日 表 1—1 年度 2018 2020

 2025 2032 2037 交通量 679 785 1052 1460 1722

  1.6.2

 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表见表 1-2。

 表

 1 1- -2 2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位 采用值 1

 公 路 等 级

 准四级 2

 设计速度 km/h ≤20 3

 路基宽度 m

 6.5 4

 车道宽度 m

 2×3 5

 路肩硬化宽度 m

 2×0.25

  6

 平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20 最小值 m

 7

 停车视距 m

 20 8

 最大纵坡 %

 13.8 9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10 洪水频率 路基、小桥涵

 1/25 1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

  1.6.3

 建设规模

 某某市某某区乔家塔-安国寺-十里村旅游公路,长 10.12 公里,为利用旧路拓宽改造,路线方案唯一。主要工程数量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防

 6

 护工程、涵洞工程、平面交叉、安全设施等。主要工程数量见表 1-3。

 表

 1 1- -3 3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推荐方案 备注 1

 路段类别

 旧路改造

 2

 路线长度 km 10.12

 3

 土石方 1000m 3

 304.134

 4

 排水及防护工程 1000m 3

 15.876

 5

 水泥砼路面 1000m 2

 32.32

 6

 水泥砼路面 1000m 2

 67.71

 7

 涵 洞 道

 34

 8

 平面交叉 处

 8

  9

 占 地 亩

 69.08 新增用地 10 波形梁护栏 米

 3900

 11 总投资 万元 3918.01

 12 平均每公里投资 万元 387.1934

 1.6.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1 1 、投资估算( 见表

 1 1- -4 4 )

 表

 1 1- -4 4

 拟建项目投资估算表

 编号

 项目名称

 起讫桩号

 里程

 ( km )

 总造价

 (万元)

 每公里造价

 (万元)

 1

 乔家塔—梁家墕 K0+000~K5+095 5.095

 1806.0575 354.4764 2

 十里村—安国寺 K5+095~K10+119 5.024

 2111.9525 420.3727

 合计

 10.119

 3918.0100 387.1934

  2 2 、资金筹措

  根据建设单位意见,由政府及相关投资企业通过 PPP 融资模式解决。3 3 、工期安排

 根据建设单位的工程计划,某某区同期实施的工程项目较多,且开工时间不一,因此,初步拟定本项目施工期为 21 个月,具体工期安排如下: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 年 1 月

 7

 施 工 图 设 计:2017 年 2 月-2017 年 3 月施

 工

 期: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12 月 1.6.5

 经济评价

 本项目的农村公路改造包括窄路拓宽工程和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两个方面,项目的实施给公路所有者和公路使用者会带来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项目主要服务对象为沿线的村庄,交通量较小,统计数据不宜采集和统计分析,因此,国民经济评价仅进行定性分析。

 实施改造后,能更好地满足项目沿线居民的出行需求,节省使用者的时间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同时,道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社会效益显著。

 总之,对现有农村公路的改造,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农村交通运输发展的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社会公众的现实需求,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1.6.6

 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

 1 1 、土地利用

 本项目为旧路改造工程,本项目总长 10.119Km,全部为路基工程,占地 8.872 公顷,平均每公里占地 0.877 公顷/公里,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四级公路的用地指标。

 2 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是服务于某某区 1 个街道办、1 个镇和 2 个乡,包括城北街道办、吴城镇、坪头乡和交口乡,公路的建设能够改善当地交通,带动沿线经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对公路沿线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应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并做好被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修复工作,或创造新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实现环境保护和公路建设并举。

 3 3 、节能分析

 公路节能是指在完成相同生产运输任务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

 8

 能源的消耗量减少,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主要包括建设期的节能和公路运营期的节能。

 本项目为现有农村公路的改造工程,由于其包含的各个子项目的规模均相对较小,在建设期间消耗的能源较小,同时在运营期间的节约能源也只是在减少交通拥挤,且节约的能源有限,因此项目实施在节能方面并未产生大的变化,因此本项目不进行节能评价。

 4 4 、社会评价

 因本项目建成运营,区域内的交通环境和投资环境将大大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将更趋合理,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步伐,其社会效益显著。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内的乡、镇、村居民、乡镇企业,以及当地政府都对本项目的实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期待。

 1.6.7

 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本项目安全生命防护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环保、有效”的原则和思路, 主要是针对路段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完善,避免只侧重被动防护而盲目设防或过度设防,造成环境及景观的破坏,包括路侧险要的防护处理,急弯、平面交叉处理、标志、标线、城镇段处理等。

 交通安全设施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提出交通工程管理的配套措施和技术保证,使其具有工程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车辆频繁刹车,造成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路面破损严重,为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应加强公路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密切关注路面及标志标牌等交安设施的状况,保障公路完好、畅通, 保证行车安全、快捷。其他交通工程设施的选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和标准规范等基本原则。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从前期工可报告开始重视,坚持“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理念,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按照规范要求,结合路网与公路条件、环境条件进行总体设计,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主体和其它设施之间应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切实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大力推进公路安全综合治理。

 1.7 问题及建议

 1、本项目全部为村道,穿村道路较多,公路建设期间会影响到村民的出行,

 9

 因此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程及临时通行路线,避免给沿线居民生活造成较大的噪声污染和生活出行不便; 2、项目经过农民耕地周边,施工时要避免对耕地造成破坏,同时减少植被的破坏,注意山区森林防火,保护沿线生态环境; 3、为了避免过往车辆和人员不影响工程施工,建议施工期间设置修建公路公告、警示标志,使车辆合理绕行;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某某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北与忻州市毗连,南与临汾市接壤,东隔汾河与晋中、太原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现辖 2 市 10 县 1 区,市政府驻某某区。拟建项目全部位于某某市某某区境内,为乔家塔-安国寺-十里村旅游公路工程,涉及改造里程长度约为 10.119 公里。

 2.2.2 项目影响区划分

 根据项目对地区经济、交通运输和交通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资流动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地区社会经济、交通现状、路网状况和行政区划,将项目影响区划分为 1 个直接影响区,6 个间接影响区。具体划分见表 2—1。

 拟建项目影响区划分表

 表 2—1 分 区 简 称 范 围 直接影响区 1

 某某区 某某区 间接影 响

 2

 某某东区 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和孝义市 3

 某某南区 石楼县、交口县、中阳县、柳林县 4

 某某北区 方山县、临县、兴县、岚县及以北地区 5

 太原区 太原市、阳泉市及河北省以东地区

 10

 区

 6

 晋南区 晋中市、长治市、临汾市、运城市及以南地区 7

 陕西区 陕西省及以北地区

  2.2 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2.2.2 经济社会现状

  2.2.1.1 某某 市 某某 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① 行政区划 某某区位于山西省西部,某某山脉中段西侧,北接方山、临县;南连中阳; 东与交城、文水、汾阳市接壤;西同柳林县毗连。地处某某市中部腹地,是某某市行政公署驻地。区境内东西长 44 公里,南北宽 30 公里,总面积 1324 平方公 里。某某区 2014 年底人口总数为 33.0 万人。

 ② 自然资源 某某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初步发现和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矿、铁矿、铅锌矿、铜矿、锗、稀土以及石灰岩、白云岩、萤石、石棉、钾长石、石膏、石墨、高铝粘上等十几种,在种类较多的矿产资源中尤以煤为主。某某区煤层处于河东煤田东,离柳矿区中部。广泛分布于县境西部,呈南北向的上窄下宽的葫芦形状。南北长约 20 公里,东西宽 5—1 5 公里,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煤 系地层平均总厚度 154.37 米,共含煤 17 层,平均总厚度 12.66 米,含煤系数 8.2%,估计总储量为 32 亿吨以上,总储量占离柳矿区总储量 72 亿吨的 44%。县境内不仅煤层层数多,稳定可采煤层厚度大,储量丰富,煤质优良,而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是某某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

 区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乔木、灌木、花卉、药用植物、真菌植物等五大类,其中可供大量采集的中草药就达 300 余种,有药用和食用的真菌主要有:木耳、蘑菇、地耳(地谷垒),猪苓、马勃等。云顶山偶尔可见到珍贵的猴头。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禽类、爬灰、小生动物、昆虫等五大类。

 ③旅游资源 某某市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现存的古文化遗址有乔家沟龙山丈化遗址, 上安村商代文化等六处遗址。还有北齐内长城遗址、黄芦关遗址、吴城遗址、旧城址、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址。建筑有安国寺、天贞观、宝丰山古建筑群、金阁寺、金林寺、千佛寺、丈庙、圣母庙、众神庙 古墓葬有东汉古墓、清代古墓群、知州邹寿墓、安国寺清代和尚墓群。名胜有白马仙洞、丈冠果树、唐槐。革命丈物有烈士楼、烈士陵园。九里弯战斗遗址、油房坪

  11

 12

 战斗遗址、段家焉战斗遗址.某某市的旅游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某某安国寺,位于某某市某某区西 10 公里的乌崖山麓的一个石洼之中。周围山峦耸立,绝壁悬崖,群山环抱,松柏丛生,郁郁葱葱。尤使人惊叹的是突兀石上,忽生怪柏,盘根外露。那林中异状万千的嶙嶙怪石,如伏如蹲,如走如奔。在石林之间又有遍生的野草山花,如锦似绣,竞相争艳。寺内水源丰富,清泉长流不息。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据碑记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曾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地。代宗以佛牙二枚赐与昌化,置铜塔贮之,今寺中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贮放佛牙之处。当地还流传有昌化公主迎佛骨的故事。该寺依山势而建,整体布局错落有致,亭台楼阁、殿宇禅房比比相连。寺主院分上下两层,偏院分内外两进,共四处院落。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铜塔楼、钟鼓楼、万佛阁、关帝阁、观音楼、十王殿、洞宾楼,又有于清端公祠、于莱公祠、于成龙读书楼,还有莱公别墅、石牌坊、砖塔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刹安国寺,雄居于乌崖山中,以其形胜殊异,风景优美著称。内有三十二景可供游人观赏。若逢夏季,气候清爽,真乃避暑胜地。多少年来有不少仕宦达官、显赫名流、墨客骚人汇集于此,也曾孕育过历史清官于成龙这样的时政英才。这座清雅古寺,四季鸟语花香,游人、香客络绎不绝。这处融自然风景与古建为一体的名胜,已成为革命老区的一颗晶莹夺目的明珠。

 ④某某区经济发展状况 在“十二五”时期,某某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及早谋划,按照“大城区、大园区、大民生、大生态、大环境”五大建设的工作格局,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抓城乡统筹,建设“美丽某某”;抓民生改善,建设“幸福某某”,努力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15 年某某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75.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2.2 亿元,第 二产业 22.6 亿元,第三产业 50.6 亿元,人均 GDP 为 22791 元。相对于 2000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 15.6%。某某区历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见表 2—2 和图 2—1 某某区经济指标发展示意图。

 13

 某某 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

 表 2—2 项目 年份 人口 (万人)

 GDP (亿元)

 第一产业

 (亿元)

 第二产业

 (亿元)

 第三产业

 (亿元)

 人均 GDP

 (元 / 人)

 2000 23.5 8.6 0.4 4.1 4.2 3654 2001 23.7 9.7 0.2 5.1 4.4 4086 2002 23.9 12.4 0.5 7.1 4.8 5163 2003 24.2 14.7 0.5 9

 5.2 6080 2004 24.3 22.3 0.6 12.1 9.7 9237 2005 24.6 27.3 0.6 16.4 10.3 11181 2006 24.8 32 0.6 20.3 11.1 12896 2007 24.9 37.2 0.7 21.8 14.7 14989 2008 25 42 0.9 24.7 16.4 16793 2009 25.1 46.6 1.1 27.5 17.9 18576 2010 25.3 50.6 1.3 29.7 18.8 20327 2011 26.8 70.5 1.5 35.5 33.5 26306 2012 32.5 90.0 1.8 48.6 39.6 17597 2013 32.7 85.0 1.9 41.3 41.8 26096 2014 32.9 69.9 2.0 21.7 46.2 21336 2015 33.0 75.3 2.2 22.6 50.6 22791 增长率 2.3% 15.6% 11.9% 12.1% 18.0% 13.0% 注:①表中数据均为当年价; ②表中数据摘自《山西统计年鉴》。

 14

 图

 2 2 — 3 某某 区历年

 GDP 指标发展示意图

 2.2.2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2.2.2.1

 某某 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共建幸福家园为目标,以打造“四新某某”为路径,以“发展和服务”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转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宜居建设, 构建社会和谐,为把第三创业全面推向新阶段而努力奋斗。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必须坚持的原则为:坚持跨越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

 (2)发展目标 ①经济增长方面,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180 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 50 亿元,比“十二五”末 增长 1.6 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 500 亿元,年均增长 36%。

 ②经济结构方面,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争强。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逐步形成适应本区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特点的产业布局(2:53:45)。全区煤炭产量达到 1500 万吨以上,千万吨级高硫煤洁净利用项目、500 万吨级煤化工循环项目扎实推进,力争使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力争 2015 年三产增加值占全区 GDP 的比重稳定达到 45%以上。

 15

 ③改善民生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1000 元,年均增长 15%;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000 元,年均增长 23.75%。

 ④社会进步方面,城镇就业岗位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早 4.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 100%,农村新农合参合率到 100%。

 2.2.2.2

 项目影响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本报告对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指标的发展速度进行预测时,以项目影响区内各区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各区县的历史发展和经济现状为基础。预测主要利用整体控制法和回归分析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类比法等各种方法预测了项目影响区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详见表 2— 3 项目主要影响区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预测表。

 项目主要影响区社会主要经济指标发展速度预测表

 单 位 :

 % 表 2—3 地 区 2017~2020 2021~2025 2026~2030 2031~2040

 某某区 人口 0.75 0.6 0.5 0.45 GDP 9.5 8.0 6.5 5.5

  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2.3.1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

 2.3.1.1 综合运输网

 项目所在的某某区内的综合路网由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组成。

 境内铁路主要有太中银铁路和地方铁路孝柳铁路。其中太中银铁路全长 944 公里,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一条重要干线和连接我国华北、西北的快速便捷通道,横穿黄土高原,东起山西太原榆次编组站,西至宁夏中卫迎水桥编组站和银川站。设计标准为国铁一级,双线电气化,设计时速 200 公里,设计通过能 力 6000 万吨/年和客车 40 对/日,已于 2011 年初建成通车。主要承担的长距离的客货运输任务。孝柳铁路从介西支线的孝西站接轨,经汾阳、中阳至柳林县穆村止,全程 115.5 公里,全部在某某地区穿行,已开通 6 条支线。孝柳铁路是山西

 16

 省的 5 条地方铁路之一,该线主要以发运煤炭为主,主要承担某某地区和陕西榆林地区的煤炭和大量货物运输。

 公路作为某某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境内的公路干线主要有汾离高速公路、离军高速公路、某某环城高速公路、国道 307、国道 209、省道 340 等,以及众多的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共同组成新荣区的公路网。

 截止 2015 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980.7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2 条计 89.0 公里;国道干线 2 条计 123.9 公里,省道干线 1 条计 50.6 公里,县道计 127.7 公里,乡道计 166.4 公里,村道计 512.1 公里。全区有等级等级公路里程为 1061.8 公里,占总公路里程的 98.2%。2015 年底新荣区公路基本情况见表 2—4。

 2.3.1.2 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公路运输具有的“送达”或“集散”功能使其成为交通运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功能齐全的运输体系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它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性,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随着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又实现着快速性 “门到门”运输和被称为零库存的运输特点,促使着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

 某某 区公路现状表(2015 年底)

 单 位 :

 公 里表 2—4

 行政等级

 里 程 等 级 公 路

 等外路 小计

 高 速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合 计 980.7 935.8

 89.0 46.9 98.5 139.6 561.8 44.9 国 道 123.9 123.9

 52.0 25.6 40.4 5.8

  省 道 50.6 50.6 37.0 0.4 0.9 12.2

  县 道 127.7 127.7

  8.6 44.5 73.6 1.0

 乡 道 166.4 157.9

  6.6

 30.2 121.2 8.5 专用公路

  村 道 512.1 475.7

  5.7 12.6 17.7 439.6 36.5

  单位:公里 续 表 2—4

 离石区乔家塔 — 安国寺- - 十里村旅游公路

 17

 行政等级 有 铺 装 路 面 里 程

 简 易铺装路面

  未铺装路 面

 养 护 里 程

 晴雨通车里 程

 绿 化 里 程

 合计 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 合 计 782.3 259.1 523.2 143.1 55.3 980.7 972.4 192.3 国 道 123.9 123.1

 123.9 123.9 67.2 省 道 50.6 50.6

 50.6 50.6 19.0 县 道 56.9 53.0 3.8

 52.6 18.3 127.7 127.7 62.7 乡 道 87.0 13.8 73.3 59.4 20.0 166.4 158.1 40.2 专用公路

  村 道 463.9 17.9 446.1 31.1 17.1 512.1 512.1 3.2

 2.4

 拟改建路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1

 现有及相关公路概况

 项目起点位于某某区乔家塔村,接 G307;终点位于安国寺景区。既有道路无标准,无等级,现状具体情况如下:

 1、路线 项目既有道路 K0+000~K2+700 段沟谷开阔,地势平缓,路线利用旧路沿沟布线,纵坡较平缓;K2+700~K5+095 段为越岭路段,纵坡较大,多为 8%~14% 之间;K5+095~K10+119 段旧路沿地形起伏较大,翻越山岭,旧路技术指标及通行条件较差,路线最大纵坡约 10%~15%。

 2、路基路面 旧路 K0+000~K2+700 段为乔家塔过村路段,路基宽度为 4~5 米,为水泥砼路面,局部错台、断板、拱起等病害严重;K2+700~K10+119 段为原有村村通道路,路基宽度 3~4 米,路基局部沉陷、翻浆,边坡冲刷严重,已无路面结构。

 离石区乔家塔 — 安国寺- - 十里村旅游公路

 18

 2.4.2

 存在问题

 乔家塔- - 安国寺道路现状

 本项目原旧路由于排水设施的缺乏,加之年代久远,路基路面都存在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工程重点为排水及安全设施的增设以及对旧路路基拓宽和新建路面结构层,局部原有旧路面路段,针对不同的病害情况及严重程度,有针对性的拟定路面结构方案。

 全线无桥梁,涵洞数量不足,既有涵洞多为石拱涵,修建年代久远,孔径偏小,病害严重,不满足排水要求。

 原路限速、警告、禁令及指路标志不全。全线无标线,弯道路段路侧防撞设施不全,安全隐患多。项目组均进行了细致调查和记录,在设计中进行了已完善。

 2.5 拟建项目在地区公路网中的作用

 古刹安国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雄居于乌崖山中,融自然风景与古建为一体,偏院建有于清端公祠,是我省乃至全国廉政文化典型教育基地。安国寺已成为革命老区的一颗晶莹夺目的明珠。本项目走廊沿线民风民俗独特,自然风光旖旎,凸显了某某山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力的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拓展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区项目提供了交通便利,也为文化传

 离石区乔家塔 — 安国寺- - 十里村旅游公路

 19

  承、研究和保护文物提供了交通基础,是当代人了解历史,瞻仰先贤,欣赏美景的又一途径,对某某山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预测

 拟建项目为某某区乔家塔-安国寺-十里村旅游公路的改造工程。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某某区的路网布局,改善某某区的交通出行环境,提高某某区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带动某某区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项目交通量分析中,根据本项目公路为农村公路的特点分析构成本项目的交通规模。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

 现状交通量调查

 本项目为既有公路的改造工程,但由于目前该景区的规模相对较小服务的范围相对较小,车辆主要是来往于某某市区、乔家沟、安国寺等沿线的车辆。项目组收集了本项目现状的断面交通量,详见表 3—1。

 拟建项目断面交通量统计一览表

 表 3—1 货 车 客车 合计 小货 中货 大货 拖挂 小计 小客 大客 小计 绝对数 折算数 163 86 12 2

 263 200 7

 207 470 539

 3.1.2

 现状交通量分析

 (1)车型构成分析 本路段各车型交通构成比例见表 3—2 和图 3—1。可以看出,在汽车交通出行中,货车所占比例较大,占到总交通量的 56.0%,客车比例相对较小,占到总交通量的 44.0%。其中小客车所占比例最大,占到总交通量的 42.5%,其次为小货车,占到总量的 34.8%,大客车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仅为 1.5%,拖挂车所占比例最小,只有 0.3%。由于本项目靠近某某市区,且与国道 209 相接,客车比例相对较大。

 车型构成统计表

 表

 离石区乔家塔 — 安国寺- - 十里村旅游公路

 20

  3—2

 车型 客 车 货 车 小客 大客 小货 中货 大货 拖挂

 比重 42.5% 1.5% 34.8% 18.3% 2.5% 0.3% 44.0% 56.0% 注:表中数据为车辆的绝对数量百分比。

 图 图

 3 —1

 车型构成比例示意图

 (2)日昼比分析 通过对相关调查点的分析以及对熟悉地方的交通人员调查了解可知,项目影响区域路段的车辆出行以白天为主,主要为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夜间几乎无车辆出行。

 (3)货类分析 据调查,境内交通量主要是来往于沿线村镇、某某市区及安国寺旅游景区的车辆,货车运输货物以主要为一些矿建材料以及一些为景区服务的生活用品等。

 (4)车辆出行基本特征分析 客车出行中,以某某市区、乔家沟和安国寺为主要的出行起讫点,经走访调查远距离的客车出行所占比例不大,且主要为沿线村庄走访的客运交通流以及去往景区观光旅游的车辆。一方面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区域道路现状对远距离出行的影响;货车出行主要是将沿线区域的一些物资材料在周边区域进行分配,以中小型货车所占比例较大,所载货物也较杂。

 离石区乔家塔 — 安国寺- - 十里村旅游公路

 21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

 交通量预测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标准、工程建设规模及经济评价的基础。本项目作为完善某某乔家沟至安国寺景区旅游公路功能的特点,交通量预测是在考虑项目影响区内相关路网综合规划,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收集了解历史资料,调查区域交通组成,预测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对拟建公路交通量进行预测。

 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调查的资料分析,拟建项目作为某某区安国寺旅游景区与乔家沟、某某市区间联系的一条旅游公路,同时也是一条扶贫公路,不仅为千年旅游景区服务,同时也为沿线的居民出行服务,对带动旅游区及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建设的,因此本项目的修建将改善现有公路的服务水平,加强境内的资源运输,改善某某区的交通运输环境,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对其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预测年限内将产生部分正常增长的交通量通过拟建公路。

 另外,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区域沿线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交通体系发生深刻变化,诱增新的交通需求。因此,本项目远景交通量构成中必须考虑本项目的建设对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诱增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项目远景交通量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①正常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 ②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诱增交通量。

 3.2.2

 预测方法及步骤概述

 本项目为某某区乔家沟至安国寺景区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交通量预测采用交通经济相关分析的方法进行预测,即对拟建项目走廊带内的历史交通运输指标和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GDP、人口)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拟合较为密切的回归模型作为走廊交通发展预测模型;以项目主要影响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为基础,对未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得出项目主要影响区社会经济指标;在拟合的模型中对拟建项目走廊带内的交通运输指标进行预测,得到拟建项目的交通发展速度,以调查的基年交通量为基础,得到本项目未来的交通发展规模。

 离石区乔家塔 — 安国寺- - 十里村旅游公路

 22

  3.3 交通量预测

 3.3.1

 预测年限和特征年的确定

 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预测年限为公路建成后 20 年。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该项目 2017 年底建成。预测特征年为 2018 年、2020 年、2025 年、2032 年(建成后 15 年)和 2037 年,基年为 2016 年。

 3.3.2

 预测的依据

 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依据《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2010 年 4 月颁布)。

 交通量预测中采用的某某区区历年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统计资料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和某某区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历年路段交通量取自《山西省国省道交通量统计资料》,某某区公路网现状依据山西省公路局每年年底进行统计汇编的《山西公路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参考某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预测年限内各特征年路网结构及改善情况依据《山西省农村公路网规划》及某某区提供的公路网发展规划。

 3.3.3

 社会经济指标发展预测

 结合对项目影响区的历史社会经济研究分析,在进行交通量预测时对各影响区的经济发展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定量研究,选用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预测的主要指标,参考某某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远景规划,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各影响区社会经济指标增长率,具体详见表 3—3。

 某某 区社会经济指标发展速度预测表

 单位:%

 表

 3—3 年份 2017~2020 年 2021~2025 年 2026~2030 年 2031~2040 年 人口 0.75 0.6 0.5 0.45 GDP 8.5 7.5 6.5 5.0

 3.3.4

 相关模型建立

 为了建立公路交通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模型,本项目组对某某区历年公 路客货运量与历年社会经济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经过多种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后,

 离石区乔家塔 — 安国寺- - 十里村旅游公路

 23

  发现历年的客运量则与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口指标关系密切;货运量与国内生产总产值关系密切。经回归分析,得出相关模型见表 3—4。

 某某 区社会经济指标与交通运输指标相关模型表

 表 3—4 客 车 货 车 Y=-2139.75+7.88X 1 +6.33X 2

 R=0.90 Y=974.45+17.79X R=0.95 注:表中 X—第一、二产业合计(亿元),X 1 —人口(万人),X 2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Y—运输量。

 3.3.5

 趋势交通量预测

 通过以上模型,结合预测的各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值,以调查的基年交通量为基础,得到未来通道的趋势型交通量。考虑到拟建项目的功能定位为某某区的乡村旅游公路,主要为安国寺景区及等沿线居民的出行服务,同时考虑到通道内车辆出行目的、行程时间、运输成本等的影响,分析预测得出拟建项目推荐方案未来趋势型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 3—5。

 拟建项目趋势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标准小客车/日 表 3—5 年份 2018 2020 2025 2032 2037

 趋势型 623 713 964 1356 1606 3.3.6

 诱增交通量的考虑

 本项目的开通,对于地区经济将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从而又将诱增新的交通量产生。考虑到本项目作为旅游公路的特点,且主要为既有旧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产生的诱增交通量相对较小。参考相关项目的状况,并充分考虑本项目的自身特点,结合专家的意见按总体考虑取趋势型交通量的 10~5%,预测结果见表 3—6。

 拟建项目诱增交通量预测值

 单位:标准小客车/日 表 3—6

 离石区乔家塔 — 安国寺- - 十里村旅游公路

 24

 年度 2018 2020 2025 2032 2037 诱增型 56 71 89 104 116

 3.3.7

 交通量预测

 通过对项目未来趋势型和诱增型交通量的分析,综合上述结果得出拟建项目的总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 3—7,由表可知,拟建项目在预测远景年(建成后 15 年即 2032 年)的交通量为 1460 辆标准小客车/日。

 拟建项目远景交通量预测值

 单位:标准小客车/日 表 3—7 年度 2018 2020

 2025 2032 2037 交通量 679 785 1052 1460 1722

  第四章

 技术标准

 4.1

 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

 本项目技术标准的选择,主要根据公路使用功能、路网规划、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自然条件、交通量预测结果等因素,按照交通运输部颁...

相关热词搜索: 安国 道路交通 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