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我 我 de 好伙伴> 大班数学
活动由来:(设计思路)
近阶段,“上小学”成了我们大班孩子共同 de 热点话题,经常会听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讨论有关上小学 de 内容,我意识到:上小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 de 事情,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幼儿围绕上小学展开深入与全面 de 探究,使幼儿在期待上小学 de 情况下主动获得一些有助成长 de 生活经验?从这点出发,我开展了《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在主题开展 de 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大家以后所要上 de 小学并不相同,有 de 小朋友还准备搬家,因此逐渐萌发出要制作“毕业纪念册”来记住伙伴、方便同伴 de 联系 de 愿望。而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 de 问题,本次活动就是源于为制作毕业纪念册而引发 de。
本次活动让幼儿统计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等,在上次活动中孩子们已收集了每个幼儿 de 基本情况并做记录,但有些孩子很快便发现这些原始资料多而杂不便记忆和记录,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把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幼儿通过统计解决这一问题。在统计 de 过程中幼儿运用图画、文字、数字等符号进行记录,通过孩子们间 de 协商、分工、合作完成统计。由于原始资料较多加之我班幼儿对统计接触不多,故此活动将是对孩子合作能力 de 挑战同时也是孩子体验成功de 过程。
在今天 de 活动中幼儿可能有争论、有矛盾,更有不足 de 地方,但站在孩子 de 发展角度,我更多 de 注重活动过程,注重孩子们交往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 de 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提高,这才是我密切关注 de 问题。
目 目 de 要求:
1、通过统计伙伴 de 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等,初步建立统计 de 概念
2、积极寻找解决问题 de 方法
3、体验合作与成功 de 快乐。
材料准备:
1、
笔、难度不同 de 三种统计表等各若干
2、
黑板、幼儿生日、楼层、家庭成员等情况 de 分类记录表各一份。
3、
知识准备:初步了解自己和伙伴 de 生日等情况,并进行初级分类记录。
指导过程:
一、出示分类记录表,激发幼儿讨论
1、
提出问题:
“上一次小朋友一起想办法完成了这三张记录表,从记录表上可以知道小伙伴 de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
“有些小朋友又发现了新问题?”“他们想知道每个月一共有多少人过生日?可以用什么办法?”
2、
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说出用统计 de 方法解决问题“如何统计?”(引发幼儿思考:楼层、人口也能这样统计吗?)
二、幼儿自主选择图表完成统计
(一)、出示材料,鼓励幼儿自主选择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三种表格”
(二)、幼儿自主结伴统计,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合理 de 使用或设计统计表,思考解决问题 de 最佳方法)
三、分组验证
(一)提出要求:
1、在小组中可先自由验证,再推选出两位代表完成小组统计表供伙伴共同验证。
2、知道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de 方法。
(二)幼儿分组验证。
活动延伸:展示分类记录表与小组统计表让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发现新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