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企业基层行政组织面临问题及对策

企业基层行政组织面临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5-08-03 11:58:05 浏览次数:

 企业基层行政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 2

  ———————————————————————————————— 作者:

 ———————————————————————————————— 日期: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新时期企业基层行政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基层行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基层行政组织作用,对于企业内部的改革和增强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的改革时期,给企业基层行政组织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对基层行政组织来说,这既是一次组织观念的转变,又是一场深刻而严峻的考验,也是促进企业基层行政管理难得的契机。

 在新形势下,企业基层行政组织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呢?通过调查学习,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个别企业基层行政组织,对管理工作放松了,真正在行政管理手段上下的功夫不多、不深、不细。“以包代管”、“以改代管”、“以转代管”、“以罚代管”问题较普遍。

  主要是一些长期从事企业基层行政工作的领导,对于基层行政工作的地位从以生产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转变不太适应。同时,在企业内部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基层行政组织的主要领导担当一把手过程中,基层行政主要领导遇到有关人事、奖惩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时,不注意及时和所在的党组织通气,这样就造成了误会和矛盾,影响了基层行政组织班子的团结,使基层党组织不能很好地配合行政,围绕生产经营、增强活力开展活动,这样,使基层行政组织的整体功能有所下降。

 2、 企业基层行政组织的管理方法单调、老化,传统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有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再加上社会大气候的影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响,使基层行政组织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这主要是一些基层行政组织把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化,认为行政管理手段就是管、卡、压。虽然上述做法在基层行政管理中起过作用,那只能说是在旧体制中的管理办法。但是在改革开放,搞活大中型企业的今天,仅有这些做法是不够的。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奢求也越来越高。基层行政组织的工作也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不断增强企业基层行政组织的吸引力。

 3、 个别基层行政组织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遵、有令不行、特别是现场管理抓的不好。

 这主要是一些基层行政领导认为:现在企业都在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生产经营是第一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各项规章制度差不多就行。产品一出,工资给工人一发就算了。现场管理有时间就抓一抓,没有时间等验收时突击一下就行了。由于现场管理不能很好地给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没有实际效果,效益上不去,因而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这些片面认识造成了个别基层行政组织基础管理差的状况。

 4、 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一些基层行政组织的职工,没有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八小时以内睡大觉、调侃,领导见了望而不管,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使基层行政组织的威信有所下降。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随着改革开放,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风起云涌,第二职业的可观效益以及追求实惠的心理趋势,使一些职工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日趋严重,从而导致职工工作不安心,领导出现尴尬无可奈何的局面。

 基层各行政组织应如何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增强行政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先进事迹组织的作用,实现职能转变的顺利过渡呢?我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第一:加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者核心。

  加强企业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是发挥行政组织作用的首要条件,形成 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基层行政组织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哪个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好,哪能里的管理工作就活跃,职工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基层行政组织管理制度坚持不好,基层行政组织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主要具备以下四点:

 1、基层行政组织班子要健全。

 行政组织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定期改选班子,打破领导终身制,能上能下。要把那些政治坚定、事业心强、作风正派、有群众威信、开拓型的党、政、工、团主要负责人吸引到行政班子中来,要把生产一线的优秀工人充实到班子中来。同时,必须使领导班子达到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从而在基层行政组织的各项管理中都能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发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展的坚强核心。

 2、基层行政领导班子要团结。

  一个基层行政领导核心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各领导之间的团结。基层行政组织应当相互支持、相互通气、团结一致,共同承担行政压力,共同完成任务,把行政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3、企业基层行政组织分工要明确。

 在基层行政组织要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各领导要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各有侧重,同时,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考核,树立识大局顾大体的思想,工作中相互支持、信赖、尊重,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

 4、企业基层行政组织奖惩要分明。

 基层行政组织要根据分工情况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工作,对取得成绩的领导要给予奖励;对工作不认真和犯错误的领导要进行帮助和教育。奖惩分明才能是非分清,调动行政组织各领导的积极性,不断激励他们做好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5、基层行政组织机构要精简。

 对企业中的各级行政机构重新审核,不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机构,坚决撤、并,对一些需要增加的机构,必须增加。撤销那些因人设事的岗位,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做到行政机构精炼,管理人员个个身上有担子。

 5、 办公手段要现代化。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基层行政组织要在经济信息飞速发达的今天,实现办公自动化势在必行。应改变过去用于手写文件、处理信息、打字复印等工作为采用复印机、小型电脑等,逐步扩大传真机的应用范围,建立信息网络。

 第二:加强领导,保障考核制度顺利实施。

 难度较大的管理工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没有过硬的队伍,没有相应保障措施,就不可能持久下去。我认为:1、行政领导当好考核队伍带头人。首先是亲自抓,应深入班组、工段,了解考核情况,处理有关问题,这样加大了考核力度和严肃性;其次是带头做。在指导考核工作的同时,自觉把自己列入被考核之中,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检查,以身作则。2、建立过得硬的考核队伍。把业务技术精、思想作风好、责任心、事业心强,坚持原则的同志,充实到考核岗位。做到不但敢管,而且善于管,既能坚持按标准处罚,又能做到主动做好罚后的过细的思想教育工作,以理服人。

 第三,基层行政组织积极与基层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取得基层党组织的配合,党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企业生产经营,要贯穿于深化改革的全过程。

 在新时期,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扣住生产经营目标,围绕基层行政组织的各项工作,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的难点,结合职工群众中的热点,积极开展工作。从而从思想政治工作在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解决问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我厂的钢结构车间党支部,密切配合车间行政工作,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建立了以党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党员做群众思想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党组织强有力的政治优势。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坚持谈心、家访,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去年这个车间在生产现场管理、班组管理等各项行政工作中,独树一帜,出现了生产蒸蒸日上的好局面。总之,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密切配合基层行政,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为企业的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保证。

 第四,切实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基层行政组织的日常工作经常化、有序化。

 基层行政组织如果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行政管理无制度可循,无制度可依,就好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基层行政组织肯定不会有吸引力、凝聚力,更谈不上战斗力。因此,要把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下一番苦功,不严格考核、奖罚是很难见成效的。基层行政组织必须建立健全以下主要制度:

 1、企业基层行政组织的方针目标管理制度。

 方针目标管理制度是基层行政组织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的有效形式,是全体职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基层行政组织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方针目标管理制度。在确定方针目标的同时,尽量使目标量化,便于管理。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反馈制度以及定期自查制度,便于及时掌握方针目标的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出对应措施,确保方针目标的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实效。

 2、基层行政组织的经济责任制及分配管理制度。

 这是企业基层行政组织对企业职工进行统工统酬管理的心要形式和最重要的考核管理制度。我认为,这个管理制度的执行,是尊重和保障企业职工的权利,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应当实行工效挂钩的分配办法。要求将劳动纪律表现,完成任务状况、安全状况、质量状况、成本消耗、业务建设及设备能源消耗都纳入百分责任制考核管理中。做到:“人定岗、岗定责、责定额、额计分、分计酬”。如对干部实行不同级别的职务津贴和职称津贴,聘用则有,不聘没有的原则要把握好;职工中奖金的距离要拉开、拉大,真正体现向苦、脏、累、险一线倾斜的原则。这样,使广大职工看到岗位致富的可能性,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企业效益这个“蛋糕”做大,个人的收入就会水涨船高。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基层行政组织在坚持执行责任制考核制度过程中,应随着工资、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而完善经济责任制及分配管理制度。

 3、健全完善奖励制度。

 在转换经营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中,必将出现一批优秀岗位技师,岗位能手,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他们的成果,应给予效益奖励。这就要求基层行政组织在奖励制度上很下功夫。这个制度执行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积极性问题,关系到企业人才去留的问题。我认为,让有成果有贡献的人才,多劳多得,有名有利。特别是知识分子,该重奖的坚决重奖,真正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力”的方针落到实处。这是增强现代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的根本保证,是责、权、利三位一体的真正体现。

 4、建立行政管理监督网络组织制度,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对于基层行政组织来说,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监督网络组织至关重要。它不仅对基层行政管理者的行政工作进行监督,提高行政效率;而且也是行政组织为政清廉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企业里,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职工参加企业管理是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做为基层行政组织要经常性地召开职工代表会,认真听取职工对行政组织各项工作提出的问题、建议,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也要不定期的向职工代表大会及时汇报、总结阶段性的各项工作,增加透明度。只有当基层行政组织与民主监督网络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关系。那么企业的基层行政组织的威信和正气得到提高和弘扬。

 第五,基层行政组织注重基础管理,抓好生产现场管理。

 基础管理就是我们基层行政组织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真正做到按照规程办事,按照制度去执行,那么新时期面临的各项管理就有了牢固的、可靠的基础保障。这一管理是必不可少、马虎的。基层行政组织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认真、细致的在基础管理上下些功夫。特别是现场管理上,要扎扎实实。因为生产现场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环境,它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文明生产提供了根本保证。所以生产现场管理是给基层行政整体发挥作用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因此,那些为应夫验收抓一抓突击一下的基层行政领导的想法是错误的。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第六.基层行政组织领导抓住职工“逆反心理”,严于律已,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主纲能动性。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内部变革,特别是三项制度的改革实现,会给职工带来一定的“阵痛”。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基层行政领导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要经受住改革开放的各种考验。廉洁奉公,严于律已,秉公办事,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及时掌握职工情绪,特别是青年职工,抓住“逆反心理”,时时处处要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逐步认识,提高岗位责任心、使命感、责任感。同时担负起企业的重担,服从大局,自觉发挥出主观能动作用。

 基层行政组织,还要经常在职工中开展“比、学、赶、帮、带”的竞赛活动。如“青工技术比武”、“老工人献绝技”活动等都是围绕着生产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而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的行产积极性,不断推动基层行政组织的发展与活力,为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做出各自的努力。如我厂基层行政组织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进,紧紧围绕经济效益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先后开展:“转产攻关当先锋”、“工作质量全优、产品质量全优”、“降成本,增效益”等竞赛活动取得了实效。

 综上所述,在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增强企业活力为重要课题的新形势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发挥企业行政作用,基层行政组织只有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搞好内部管理,提高职工爱岗创优意识,不断增强基层行政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适应行政机制改

  o f ru ra l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p ro te ctio n o f d rin k in g w a te r so u rce s in ru ra l a re a s b y th e e n d o f th e d e lim ita tio n o f th e sco p e o f p ro te ctio n , co m p le te w ith w a rn in g sig n s, iso la tin g n e tw o rk p ro te ctio n fa cilitie s 革的正常运行,不被时代所淘汰。

 因此,新时期,加强企业基层行政管理对企业基层行政组织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刻不容缓的。

相关热词搜索: 对策 基层 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