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中考物理“新冠肺炎”专题专练:专题05: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

2025-09-03人已围观

中考物理“新冠肺炎”专题专练:专题05: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
  题 专题 05 :综合篇 一、选择题 1.(2020·福建初三)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全国各地“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令世人赞誉。对图抗疫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液化现象 B.戴口罩能阻止病毒的分子运动 C.测温枪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D.负压救护车内的气压比车外大 2.(2020·山东初三)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都包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病人输液将药液压入人的静脉中,利用到了大气压 B.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时,是充分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C.方舱医院给病人配备了电热毯,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测量体温的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2020·江苏初三)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下列在防疫中涉及物理学知识方面的说法中正确是(

  )

  ①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车内气压低于车外大气压 ②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车外气压低于车内大气压 ③防疫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测体温,不接触测温方式利用了红外线 ④防疫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测体温,不接触测温方式利用了紫外线 ⑤杀菌消毒,利用了红外线 ⑥杀菌消毒,利用了紫外线 ⑦新冠病毒的直径为 0.1μm,人眼能看见

  ⑧新冠病毒的直径为 0.1μm,人眼看不见 A.①③⑥⑧ B.①④⑤⑦ C.②③⑤⑦ D.②④⑥⑧ 4.新冠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播与复制能力,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交流,飞沫传播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下面关于飞沫、新冠病毒、原子核、分子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 分子 原子核 飞沫

  B.飞沫 原子核 新冠病毒

  C.原子核 新冠病毒 飞沫

  D.飞沫 新冠病毒 分子 原子核 5.(2020·福建初三)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B.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 100μm 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36V D.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 200g 6.(2020·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 50N 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 5003dm

  C.人体密度约为 1g/3cm

  D.单个新冠病毒(2019-nCoV)的质量为 5g 7.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战役中,需要对人的体温进行检测(如图甲)。如图乙是一款测温仪,它是通过测量额头辐射的红外线热辐射来显示被测对象的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是电磁波 B.它的功率大约 100W C.一次检测的体温如丙图,说明被检测人发烧了 D.医用杀菌灯也是利用红外线

  二、填空题

  8.(2020·江苏初三)新冠病毒 COVID-19 的直径约为 100nm,合________m。非接触式测量体温的体温枪和热成像测温仪都是利用_______来工作的,医护人员长时间穿防护服时眼罩的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会出现水雾。

  9.(2020·山东初三)(1)国际计量大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更准确地定义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其中频率的单位是______;瓦特是____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2)如图,飞机起飞初期会出现漂亮的翼尖涡流拉线,原因是飞机机翼的特殊形状,使流经上表面的流体流速________(选填“快”或“慢”),压力较低,翼面下的气流就绕过翼尖流向翼面上,形成一种螺旋式的漩涡,漩涡中心气压突然降低,带来温度的骤降,于是翼尖涡流里面的水蒸气就_____成小水珠,形成拉线;

  (3)在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期间,出入小区、工作场所,都要通过一种红外线体温测度仪测温,它是利用______ (选填“人体”或“测温仪”)发出的红外线来测温的,期间防疫人员要定期洒消毒液消毒,操作后一会儿,周围没有喷洒消毒液的地方也闻到了这种药味,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10.(2020·上海初三)如图所示的“负压病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既能保证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还能在特殊装置下,实现将病房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专门通道排放到固定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医护人员交互感染,为防控提供了最“硬核”的支撑。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从空气流通的角度分析,“负压病房”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到室外的原因是____。

  ②假设将被污染的空气通入特制的电热丝容器内进行高温消毒,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能。请举一个与此过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生活实例。____。

  ③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

  A.漏气的气球 B.烧煮中的高压锅 C.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D.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11.(2019·江苏初三)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负压救护车(如图所示)因其作用突出,被称作“生命的摆渡车” 。其最大特点是负压,即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利用真空泵将车内空气通入特制的电热丝容器内进行高温消毒后排出,以避免更多的人交叉感染。车上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安装了消毒灯、供氧接口等。

  (1)新冠病毒直径约 100nm,合______m,可被高温杀死;电热丝高温消毒的过程,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__效应; (2)车内消毒灯是利用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消毒的,车载导航系统是通过___波来传递信息的; (3)下列物体中,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__。

  ①冲完气的汽车轮胎

  ②万米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③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三、资料分析题 12.(2020·北京初三)请阅读《“口罩心脏”——熔喷无纺布》并回答题。

  “口罩心脏”——熔喷无纺布 医用口罩至少包含 3 层无纺布,其中位于中层的熔喷无纺布,是口罩能够实现过滤功能的核心“心脏”,它具有出众的吸附和过滤能力。

  熔喷布使用的是熔融态的聚合物(比如聚丙烯),在高压的作用下熔融态的聚合物从具有很多细小喷口的模具中喷出来。如图所示,熔喷法织造布的生产流程一般是由聚合物溶入、熔融排出、过滤计量、喷丝成网、卷取、辊压、施加静电荷的驻极等一系列操作组成,成为最终的熔喷布成品。

  如图所示,熔喷布空隙这么大,怎么过滤环境中尺寸约为 100纳米的新冠病毒呢?病毒无法独立存在,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分泌物和打喷嚏的飞沫,飞沫的大小在 5 微米左右,这是其一。其二,熔喷布生产工艺中有一步是“驻极处理”,使聚丙烯网状纤维带上足够量的电荷。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就会被静电吸附在熔喷布表面,无法透过。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后,中国制造,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国内熔喷无纺布的需求较小,全国年产能为 5.35 万吨。为了填补口罩市场供应缺口,我国某石化企业的一个生产基地迅速建设了 2条熔喷布生产线,每天可生产 6 吨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文章内容及图中的信息判断,医用熔喷布纤维直径的范围大约是(____)

  A.0.5cm~10cm

  B.0.5mm~10mm

  C.0.5μm~10μm

  D.0.5nm~10nm (2)生产一片医用平面口罩需要使用约 1 克熔喷布,如果文中提到的生产基地生产的熔喷布原料全部用来制造医用平面口罩,一天可以制造_______片医用平面口罩; (3) 下列选项用到的原理与“驻极处理”后的熔喷布能够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____)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

  B.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除灰尘 C.扫地机器人吸灰尘

  D.利用声波清理手机扬声器的灰尘 (4)常用作驻极材料的聚丙烯纤维原料来自石油资源,不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聚乳酸(PLA)从玉米等谷物中获得,是一种生物降解性材料。其废弃后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且焚烧时,不会散发出毒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请你从新材料或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

  13.(2020·江西初三)为了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驰援

  各类物资到疫情灾区,瑞瑞同学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各类物资进行了硏究:

  (一)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而口罩的“心脏”就是熔喷布,它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由聚丙烯制造而成,是一种静电纤维;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由于______,会被吸附在表面,让病毒无法透过。

  (二)酒精 浓度为 75%的酒精可以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脂质分子包膜,从而可以迅速杀灭病毒。酒精燃点__________(选填“低”或“高”),容易发生________(选填一种物态变化),使用时要注意避开明火,也不宜大面积喷洒太多酒精,这容易导致空气中的乙醇浓度升高,引起火灾。

  (三)红外线测温仪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接收人体的红外线热辐射,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到检测器上,检测器会把辐射功率转换为电信号,在电子屏幕上显示出来。

  (1)红外线是_________波中的一种,随着_______升高,物体的红外线热辐射能量越强,从而测温仪可以测出不同人的体温; (2)“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到检测器上”,由此可推断,光学系统中用到了的光学元件是________。

  (四)负压救护车 疑似病人确诊后通过负压救护车送到定点的医院接受治疗。负压救护车内的负压装置,使车内气压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车外气压,让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再让受污染的空气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

  14.(2020·北京初三)请阅读《温度计及其现代发展》并回答题。

  温度计及其现代发展 2020 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世界,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各大医院设置体温监测点,合理、安全分诊发热患者。各小区、路口、商场、车站都安排了体温监测,排查疑似病例。

  真正把体温测量用于临床诊断的是德国医生冯德利希在 1858 年提出并实施的。当时水银温度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因为温度计离开人体,一遇冷空气,指示的温度就降下来。英国医生阿尔伯特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在温度计的水银管里造一处狭道,体温计放在嘴里水银

  柱上升到实际体温刻度,取出后水银柱在狭道处断开,使狭道以上的部分始终保持体温示数。这样便诞生了医用体温计,如图所示。

  为什么会采用水银作为介质呢?主要不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小,体积相同时,水银的质量较大,计算表明,同体积的水银,酒精,煤油,升高 1°C吸收的热量接近相等。主要原因是水银的内聚力大,不浸润玻璃,能在收缩时在缩口处断开,从而实现离开人体读数。同时,水银的密度大,比同体积的酒精或煤油的惯性大,保证它能在使用前被甩回到玻璃泡内。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了电子体温计,如图所示。现在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液晶直接显示体温,有的可以精确到 0.01 °C。

  温度计经过了四百多年的发展,早已不局限于体温测量,已经成为一门分门别类科学—温度计量学。1821 年物理学家塞贝克将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电流回路,如图所示。不同材料的导线首尾相连形成两个金属接触点,把其中的一个接触点 B 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另一个接触点 A 保持低温,环路里产生电流。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 A 和 B 间的温度差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根据这个道理制造出了热电偶温度计,它能直接放入高温炉里测温,如图所示。

  辐射温度计也能测量上千摄氏度甚至上万摄氏度的高温。它通过光学方法测定物体的辐射,进而得知物体温度。新式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又叫”测温枪”,如图所示,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里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那个物体的温度。除了可以方便

  地测量体温,这种奇妙的“手枪”还可以测量从零下几十摄氏度到上千摄氏度范围内的温度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常见医用体温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医用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介质,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 A.水银的比热容小 B.水银的内聚力大 C.水银的毒性对人体不产生影响 (3)如图所示的探针式食品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可能与___________的工作原理相同; A.水银体温计

  B.热电偶温度计

  C.辐射温度计 (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将____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请写出至少一种具体的方法)

  15.(2020·长沙湘一立信实验学校初三月考)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疫情,让防病毒口罩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市面上的口罩种类很多,在这些口罩中医用外科口罩以及 N95 级口罩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病毒的作用。那么其防病毒的原理是什么呢? 这两种口罩的核心过滤层均由一层熔喷非织造布构成,该熔喷非织造布是一种以聚丙烯为材料,由许多纵横交错的纤维以随机方向层叠而成的膜,纤维直径范围在 0.5~10μm,相比较病毒的大小,熔喷非织造布的纤维间空隙依旧很大。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尺寸很小,在100nm左右,但是病毒无法独立存在,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分泌物和打喷时的飞沫,而飞沫的大小在 5μm左右。熔喷非织造布可通过多种过滤机制实现对飞沫等的过滤,纤维空隙可起到筛的作用,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根据飞沫颗粒的大小和气流速度,纤维可通过多种机制捕捉合病毒飞沫惯性碰撞——存在较大的惯性的大颗粒遇到过滤纤维时,由于其惯性而无法改变方向,因此会撞击纤维并附着在纤维上拦截——当颗粒沿着气流运动,碰巧与纤维表面接触时,容易跟随气流移动的史等尺寸题粒与过滤纤维接触,被纤维拦截扩散——粒子尺寸极小时受随粒子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控制,运动方向脱离气流方向,碰

  到纤维时被吸附静电吸引——当纤纤维上存在时上的对粒会产生静电粘附。

  (1)“新冠病毒”疫情给人们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_____变小(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新型冠状病毒尺寸很小,在 100nm左右,约等于_____m (3)有关口罩纤维捕捉食病毒飞沫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存在较大的惯性的大颗粒”说明质量大的颗粒受到的惯性作用大 B.“容易随气流移动的中等尺寸颗粒”气流速度越快,气体压强越大,所以颗粒易与气流一起移动 C.“当粒子尺寸极小时,受随机粒子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 D.“当纤维上存在静电荷时,纤维上的静电荷对颗粒会产生静电粘附。”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6.(2020·江苏初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近年来,多旋翼无人机发展迅速。由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强,广泛应用在航拍领域、交通管理等方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图所示为某品牌四旋翼无人机,它采用 4 个电机带动旋翼(螺旋桨)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力的同时获得升力。该无人机设有一键起降和返航、空中悬停等功能,携带的摄像机可以进行高清拍摄并实时把信号传到遥控器显示器,它还拥有 GPS 卫星定位系统。下表是该无人机的部分参数:

  无人机型号 DJ-精灵 4 电源额定电压 15V 最大起飞海拔高度 5000m 电池容量 5000mA·h 最大上升速度 6m/s 电动机工作电压 12V 最大下降速度 2m/s 悬停时每个电动机功率 50W 最大水平速度 16m/s 电动机数量 4 停放地面总接触面积 20cm 2

  整机质量 2kg

  (1)螺旋桨转动,向下推动空气,使得直升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说明______; (2)根据上述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受非平衡力

  B.无人机在悬停时不消耗电能

  C.遥控无人机、卫星定位都是通过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无人机在拍摄地面图像时减小悬停高度可以使图像变大 (3)电动机在工作时要保持其两端电压为 12V 不变,通过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来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从而改变电动机的功率,每一个电动机连接一个电调,那么电动机和电调的连接方式是_____(并联/串联);若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电动机和电调的两端,则电动机和电调的功率之比为______。

  题 专题 05 :综合篇 一、选择题 1.(2020·福建初三)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全国各地“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令世人赞誉。对图抗疫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液化现象 B.戴口罩能阻止病毒的分子运动 C.测温枪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D.负压救护车内的气压比车外大 【答案】A 【解析】

  A.护目镜上的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正确; B.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戴口罩不能阻止病毒的分子运动,故错误; C.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故错误; D.负压救护车,即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故错误。

  故选 A。

  2.(2020·山东初三)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都包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病人输液将药液压入人的静脉中,利用到了大气压 B.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时,是充分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C.方舱医院给病人配备了电热毯,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测量体温的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案】B 【解析】

  A.给病人输液时,瓶内气压与针头处药液压强之和大于病人静脉中的压强,从而将药液输入病人体内,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时,由于针筒外的气压高于针筒内的气压,从而使药液被大气压入针筒内部,该过程利用了大气压强,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电热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银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2020·江苏初三)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下列在防疫中涉及物理学知识方面的说法中正确是(

  )

  ①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车内气压低于车外大气压 ②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车外气压低于车内大气压 ③防疫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测体温,不接触测温方式利用了红外线 ④防疫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测体温,不接触测温方式利用了紫外线 ⑤杀菌消毒,利用了红外线 ⑥杀菌消毒,利用了紫外线 ⑦新冠病毒的直径为 0.1μm,人眼能看见 ⑧新冠病毒的直径为 0.1μm,人眼看不见 A.①③⑥⑧ B.①④⑤⑦ C.②③⑤⑦ D.②④⑥⑧ 【答案】A 【解析】

  负压车让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保持空气流动,根据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即车内气压低于车外大气压; 每个物体会发出红外线,温度越高,红外辐射也越强; 紫外线波长短,频率高,所以能量大,可以杀菌消毒; 病毒直径在纳米级别,人眼不可见; 故①③⑥⑧正确。

  故选 A。

  4.新冠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播与复制能力,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交流,飞沫传播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下面关于飞沫、新冠病毒、原子核、分子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 分子 原子核 飞沫

  B.飞沫 原子核 新冠病毒

  C.原子核 新冠病毒 飞沫

  D.飞沫 新冠病毒 分子 原子核 【答案】D 【解析】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它的尺度最大;新冠病毒是由分子组成,其尺度在100nm 左右,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正确的排序是:飞沫、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

  故选 D。

  5.(2020·福建初三)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B.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 100μm 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36V D.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 200g 【答案】A 【解析】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7℃,故 A符合题意; B.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 100nm,故 B 不符合题意; 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220V,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2020·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 50N 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 5003dm

  C.人体密度约为 1g/3cm

  D.单个新冠病毒(2019-nCoV)的质量为 5g 【答案】C 【解析】

  ABC.水的密度是 1.0×10 3 kg/m 3 ,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 1.0×10 3 kg/m 3

  =1g/3cm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左右,体重约为 G=mg=50kg ? 10N/kg=500N,体积约为 V=m?=3 350kg1.0 10 kg/ m ?=0.053m=503dm

  故 AB 不符合实际,C 符合实际; D.单个新冠病毒(2019-nCoV)的质量在几飞克到几十飞克,1 飞克是1510 ?g,故 D不符合实际。

  故选 C。

  7.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战役中,需要对人的体温进行检测(如图甲)。如图乙是一款测温仪,它是通过测量额头辐射的红外线热辐射来显示被测对象的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是电磁波 B.它的功率大约 100W C.一次检测的体温如丙图,说明被检测人发烧了 D.医用杀菌灯也是利用红外线 【答案】A 【解析】

  A.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是电磁波,故 A正确; B.测温仪的功率一般不超过 10W,故 B 错误;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7℃左右,丙图人体温度为 36.9℃,说明被检测人没有发烧,故 C 错误; D.医用杀菌灯是利用了紫外线可以杀菌,故 D错误。

  故选 A。

  二、填空题 8.(2020·江苏初三)新冠病毒 COVID-19 的直径约为 100nm,合________m。非接触式测量体温的体温枪和热成像测温仪都是利用_______来工作的,医护人员长时间穿防护服时眼罩的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会出现水雾。

  【答案】10 -7

  红外线

  内

  【解析】

  [1]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 100nm=100×10 -9 m=10 -7 m [2]非接触式体温枪和热成像测温仪都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3]医护人员长时间穿防护服时,眼罩内表面会出现水雾,这是因为人呼出的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罩,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眼罩的内表面,于是会出现水雾。

  9.(2020·山东初三)(1)国际计量大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更准确地定义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其中频率的单位是______;瓦特是____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2)如图,飞机起飞初期会出现漂亮的翼尖涡流拉线,原因是飞机机翼的特殊形状,使流经上表面的流体流速________(选填“快”或“慢”),压力较低,翼面下的气流就绕过翼尖流向翼面上,形成一种螺旋式的漩涡,漩涡中心气压突然降低,带来温度的骤降,于是翼尖涡流里面的水蒸气就_____成小水珠,形成拉线;

  (3)在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期间,出入小区、工作场所,都要通过一种红外线体温测度仪测温,它是利用______ (选填“人体”或“测温仪”)发出的红外线来测温的,期间防疫人员要定期洒消毒液消毒,操作后一会儿,周围没有喷洒消毒液的地方也闻到了这种药味,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赫兹

  功率

  快

  液化

  人体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1)[1][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瓦特是功率的单位。

  (2)[3]飞机的机翼上方是凸起的,飞行时由于这一特殊形状造成机翼上方空气流快、压强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使飞行在空中飞行的升力。

  [4]水蒸气变成小水球,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此过程为液化现象。

  (3)[5]人体较普通物体温度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较强,红外线体温测度仪就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温的。

  [6]消毒液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规则运动,故在离喷洒消毒液地点附近的区域也可以闻到消毒液的气味。

  10.(2020·上海初三)如图所示的“负压病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既能保证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还能在特殊装置下,实现将病房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专门通道排放到固定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医护人员交互感染,为防控提供了最“硬核”的支撑。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从空气流通的角度分析,“负压病房”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到室外的原因是____。

  ②假设将被污染的空气通入特制的电热丝容器内进行高温消毒,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能。请举一个与此过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生活实例。____。

  ③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

  A.漏气的气球 B.烧煮中的高压锅 C.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D.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答案】室外新鲜空气能向室内流动,而室内被污染空气不能直接向室外流动

  内能

  电热水器烧水

  C

  【解析】

  ①[1]由所给材料可知,“负压病房”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到室外的原因是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既能保证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

  ②[2][3]电热丝容器内进行高温消毒,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此过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生活实例即电热的利用,常用的电热器均可,如电热水器烧水、电饭锅做米饭等等。

  ③[4] A.漏气的气球,足球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 A不符合题意; B.烧煮中的高压锅,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 B 不符合题意; C.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故 C 符合题意; D.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外界空气流水大压强小,所以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1.(2019·江苏初三)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负压救护车(如图所示)因其作用突出,被称作“生命的摆渡车” 。其最大特点是负压,即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利用真空泵将车内空气通入特制的电热丝容器内进行高温消毒后排出,以避免更多的人交叉感染。车上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安装了消毒灯、供氧接口等。

  (1)新冠病毒直径约 100nm,合______m,可被高温杀死;电热丝高温消毒的过程,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__效应; (2)车内消毒灯是利用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消毒的,车载导航系统是通过___波来传递信息的; (3)下列物体中,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__。

  ①冲完气的汽车轮胎

  ②万米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③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答案】1×10 -7

  热

  紫外线

  电磁

  ③

  【解析】

  (1)[1]新冠病毒直径约 100nm=100×10 -9 m=1×10 -7 m [2]电热丝工作时,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即电能转化为内能。

  (2)[3][4]由于紫外线能杀毒和消菌,所以消毒灯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车载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3)[5]①充完气的汽车轮胎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符合题意。

  ②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外大气压小于机舱内的气压,不符合题意。

  ③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符合题意。

  三、资料分析题 12.(2020·北京初三)请阅读《“口罩心脏”——熔喷无纺布》并回答题。

  “口罩心脏”——熔喷无纺布

  医用口罩至少包含 3 层无纺布,其中位于中层的熔喷无纺布,是口罩能够实现过滤功能的核心“心脏”,它具有出众的吸附和过滤能力。

  熔喷布使用的是熔融态的聚合物(比如聚丙烯),在高压的作用下熔融态的聚合物从具有很多细小喷口的模具中喷出来。如图所示,熔喷法织造布的生产流程一般是由聚合物溶入、熔融排出、过滤计量、喷丝成网、卷取、辊压、施加静电荷的驻极等一系列操作组成,成为最终的熔喷布成品。

  如图所示,熔喷布空隙这么大,怎么过滤环境中尺寸约为 100纳米的新冠病毒呢?病毒无法独立存在,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分泌物和打喷嚏的飞沫,飞沫的大小在 5 微米左右,这是其一。其二,熔喷布生产工艺中有一步是“驻极处理”,使聚丙烯网状纤维带上足够量的电荷。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就会被静电吸附在熔喷布表面,无法透过。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后,中国制造,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国内熔喷无纺布的需求较小,全国年产能为 5.35 万吨。为了填补口罩市场供应缺口,我国某石化企业的一个生产基地迅速建设了 2条熔喷布生产线,每天可生产 6 吨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文章内容及图中的信息判断,医用熔喷布纤维直径的范围大约是(____)

  A.0.5cm~10cm

  B.0.5mm~10mm

  C.0.5μm~10μm

  D.0.5nm~10nm (2)生产一片医用平面口罩需要使用约 1 克熔喷布,如果文中提到的生产基地生产的熔喷布原料全部用来制造医用平面口罩,一天可以制造_______片医用平面口罩; (3) 下列选项用到的原理与“驻极处理”后的熔喷布能够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____)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

  B.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除灰尘

  C.扫地机器人吸灰尘

  D.利用声波清理手机扬声器的灰尘 (4)常用作驻极材料的聚丙烯纤维原料来自石油资源,不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聚乳酸(PLA)从玉米等谷物中获得,是一种生物降解性材料。其废弃后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且焚烧时,不会散发出毒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请你从新材料或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

  【答案】C

  6×10 6

  B

  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解析】

  (1)由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医用熔喷布纤维直径的范围大约为 0.5μm~10μm。

  故选 C。

  (2)每天可生产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的质量为 66t 6 10 g m ? ? ?

  一天可以制造医用平面口罩的数量为 666 10 g6 101g/ 1g/mn ? ? ?片 片片 (3)由题可知,“驻极处理”后的熔喷布能够吸附飞沫原理是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是利用了惯性除尘,故 A项不符合题意; B.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除灰尘的原理是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 B 项符合题意; C.扫地机器人吸灰尘是利用吸尘器产生的吸力来除尘的,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D.利用声波清理手机扬声器的灰尘原理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 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有: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13.(2020·江西初三)为了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驰援各类物资到疫情灾区,瑞瑞同学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各类物资进行了硏究:

  (一)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而口罩的“心脏”就是熔喷布,它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由聚丙烯制造而成,是一种静电纤维;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由于______,会被吸附在表面,让病毒无法透过。

  (二)酒精

  浓度为 75%的酒精可以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脂质分子包膜,从而可以迅速杀灭病毒。酒精燃点__________(选填“低”或“高”),容易发生________(选填一种物态变化),使用时要注意避开明火,也不宜大面积喷洒太多酒精,这容易导致空气中的乙醇浓度升高,引起火灾。

  (三)红外线测温仪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接收人体的红外线热辐射,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到检测器上,检测器会把辐射功率转换为电信号,在电子屏幕上显示出来。

  (1)红外线是_________波中的一种,随着_______升高,物体的红外线热辐射能量越强,从而测温仪可以测出不同人的体温; (2)“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到检测器上”,由此可推断,光学系统中用到了的光学元件是________。

  (四)负压救护车 疑似病人确诊后通过负压救护车送到定点的医院接受治疗。负压救护车内的负压装置,使车内气压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车外气压,让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再让受污染的空气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

  【答案】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低

  汽化

  电磁

  温度

  凸透镜

  低于

  【解析】

  [1]由聚丙烯制造而成,是一种静电纤维,带有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所以能吸引病毒的飞沫。

  [2]酒精使用时要注意避开明火,所以燃点较低。

  [3]酒精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容易发生汽化。

  [4]光属于电磁波,红外线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5]物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6] “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到检测器上”,即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

  [7]车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病毒分子不容易扩撒到外界。

  14.(2020·北京初三)请阅读《温度计及其现代发展》并回答题。

  温度计及其现代发展

  2020 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世界,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各大医院设置体温监测点,合理、安全分诊发热患者。各小区、路口、商场、车站都安排了体温监测,排查疑似病例。

  真正把体温测量用于临床诊断的是德国医生冯德利希在 1858 年提出并实施的。当时水银温度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因为温度计离开人体,一遇冷空气,指示的温度就降下来。英国医生阿尔伯特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在温度计的水银管里造一处狭道,体温计放在嘴里水银柱上升到实际体温刻度,取出后水银柱在狭道处断开,使狭道以上的部分始终保持体温示数。这样便诞生了医用体温计,如图所示。

  为什么会采用水银作为介质呢?主要不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小,体积相同时,水银的质量较大,计算表明,同体积的水银,酒精,煤油,升高 1°C吸收的热量接近相等。主要原因是水银的内聚力大,不浸润玻璃,能在收缩时在缩口处断开,从而实现离开人体读数。同时,水银的密度大,比同体积的酒精或煤油的惯性大,保证它能在使用前被甩回到玻璃泡内。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了电子体温计,如图所示。现在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液晶直接显示体温,有的可以精确到 0.01 °C。

  温度计经过了四百多年的发展,早已不局限于体温测量,已经成为一门分门别类科学—温度计量学。1821 年物理学家塞贝克将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电流回路,如图所示。不同材料的导线首尾相连形成两个金属接触点,把其中的一个接触点 B 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另一个接触点 A 保持低温,环路里产生电流。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 A 和 B 间的温度差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根据这个道理制造出了热电偶温度计,它能直接放入高温炉里测温,如图所示。

  辐射温度计也能测量上千摄氏度甚至上万摄氏度的高温。它通过光学方法测定物体的辐射,进而得知物体温度。新式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又叫”测温枪”,如图所示,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里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那个物体的温度。除了可以方便地测量体温,这种奇妙的“手枪”还可以测量从零下几十摄氏度到上千摄氏度范围内的温度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常见医用体温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医用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介质,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 A.水银的比热容小 B.水银的内聚力大 C.水银的毒性对人体不产生影响 (3)如图所示的探针式食品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可能与___________的工作原理相同; A.水银体温计

  B.热电偶温度计

  C.辐射温度计 (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将____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请写出至少一种具体的方法)

  【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

  B

  B

  见解析所示

  【解析】

  (1)体温计是液体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水银是因为水银的内聚力大、不浸润玻璃,能在收缩时在缩口处断开,从而实现离开人体读数。

  (3)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辐射温度计是利用红外线,热电偶温度计是利用温度差,使回路电流大小发生改变而测温,故选 B。

  (4)由题知:A 和 B 间的温度差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故可把冰块放入烧杯中,使水的温度降低,增大 AB 两端温度差。

  15.(2020·长沙湘一立信实验学校初三月考)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疫情,让防病毒口罩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市面上的口罩种类很多,在这些口罩中医用外科口罩以及 N95 级口罩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病毒的作用。那么其防病毒的原理是什么呢? 这两种口罩的核心过滤层均由一层熔喷非织造布构成,该熔喷非织造布是一种以聚丙烯为材料,由许多纵横交错的纤维以随机方向层叠而成的膜,纤维直径范围在 0.5~10μm,相比较病毒的大小,熔喷非织造布的纤维间空隙依旧很大。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尺寸很小,在100nm左右,但是病毒无法独立存在,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分泌物和打喷时的飞沫,而飞沫的大小在 5μm左右。熔喷非织造布可通过多种过滤机制实现对飞沫等的过滤,纤维空隙可起到筛的作用,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根据飞沫颗粒的大小和气流速度,纤维可通过多种机制捕捉合病毒飞沫惯性碰撞——存在较大的惯性的大颗粒遇到过滤纤维时,由于其惯性而无法改变方向,因此会撞击纤维并附着在纤维上拦截——当颗粒沿着气流运动,碰巧与纤维表面接触时,容易跟随气流移动的史等尺寸题粒与过滤纤维接触,被纤维拦截扩散——粒子尺寸极小时受随粒子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控制,运动方向脱离气流方向,碰到纤维时被吸附静电吸引——当纤纤维上存在时上的对粒会产生静电粘附。

  (1)“新冠病毒”疫情给人们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_____变小(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新型冠状病毒尺寸很小,在 100nm左右,约等于_____m (3)有关口罩纤维捕捉食病毒飞沫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存在较大的惯性的大颗粒”说明质量大的颗粒受到的惯性作用大 B.“容易随气流移动的中等尺寸颗粒”气流速度越快,气体压强越大,所以颗粒易与气流一起移动 C.“当粒子尺寸极小时,受随机粒子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 D.“当纤维上存在静电荷时,纤维上的静电荷对颗粒会产生静电粘附。”说明带电体有

  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答案】响度

  10 -7

  D

  【解析】

  (1)戴上口罩后,声音的传播受到阻碍,会使他人听到你的声音响度变小。

  (2)1nm=10 -9 m,可得 100nm=10 -7 m。

  (3)A.惯性不是力,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 A错误; B.由流体压强规律可知,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 B 错误; C.布朗运动时小颗粒,越小效果越明显,肉眼可见,不属于分子范畴,故 C 错误; D.“纤维上的静电荷对颗粒会产生静电粘附”,可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 D正确。

  故选 D。

  16.(2020·江苏初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近年来,多旋翼无人机发展迅速。由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强,广泛应用在航拍领域、交通管理等方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图所示为某品牌四旋翼无人机,它采用 4 个电机带动旋翼(螺旋桨)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力的同时获得升力。该无人机设有一键起降和返航、空中悬停等功能,携带的摄像机可以进行高清拍摄并实时把信号传到遥控器显示器,它还拥有 GPS 卫星定位系统。下表是该无人机的部分参数:

  无人机型号 DJ-精灵 4 电源额定电压 15V 最大起飞海拔高度 5000m 电池容量 5000mA·h 最大上升速度 6m/s 电动机工作电压 12V 最大下降速度 2m/s 悬停时每个电动机功率 50W 最大水平速度 16m/s 电动机数量 4 停放地面总接触面积 20cm 2

  整机质量 2kg

  (1)螺旋桨转动,向下推动空气,使得直升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说明______; (2)根据上述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受非平衡力

  B.无人机在悬停时不消耗电能

  C.遥控无人机、卫星定位都是通过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无人机在拍摄地面图像时减小悬停高度可以使图像变大 (3)电动机在工作时要保持其两端电压为 12V 不变,通过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来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从而改变电动机的功率,每一个电动机连接一个电调,那么电动机和电调的连接方式是_____(并联/串联);若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电动机和电调的两端,则电动机和电调的功率之比为______。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串联

  4∶1

  【解析】(1)[1]四旋翼无人机,当电机带动旋翼(螺旋桨)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它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升力。

  (2)[2] A.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相对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 A错误; B.无人机在悬停时电动机仍在工作,每个电动机功率为 50W,仍要消耗电能,故 B 错误; C.频率大于 20000Hz的是超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地球大气层以外真空中,无法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以传递信息,遥控无人机、卫星定位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 C 错误;

  D.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拍摄地面图象时减小悬停高度即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所成的像也变大,故 D正确。

  故选 D。

  (3)[3]由题意知,每一个电动机连接一个电调,通过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来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从而改变电动机的功率,说明电调对电动机是有影响的,故电动机和电调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4]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调两端的电压 15V 12V 3V U U U ? ? ? ? ?电调 电动机 则电动机和电调的电压之比12V 4 3V 1UU? ?电动机电调

  由 P UI ? 得,电动机和电调的功率之比4 1P U I UP U I U? ? ?电动机 电动机 电动机电调 电调 电调

  相关热词搜索:

  专题

  肺炎

  中考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