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专题 03 :力学篇 一、选择题 1.(2020·江苏初二月考)“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同学们都期盼举办体育艺术节。假如失去重力,下列比赛项目:①100m 跑,②举重,③跳水,④铅球,将无法进行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0·福建初二期中)“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 1-2 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
A.惯性 B.速度 C.质量 D.重力 3.(2020·山西初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防控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产品一举成名,它就是体温监测的“哨兵”和“探子”——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在疫情防控 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红外测温仪机身的长度(
)
A.20μm B.20 mm C.20 cm D.20 dm 4.(2020·四川初三)3 月 22 日,2020 年成都双遗马拉松健康跑在青城山鸣枪起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胜阶段,1000 人参与的 6km健康跑将激发城市活力、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比赛中冠军平均速度可达 10m/s B.某男选手身高约为 160dm C.某男选手的质量约为 65kg D.某选手脉搏跳动 60 次所用时间约为 ls 5.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城市的环卫喷雾洒水车变身成消毒杀菌车,对主次干道喷酒消毒药水,对此过程中,匀速运动,消杀车整体的(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6.(2020·广东初三)2020 年 4 月 14日世界上唯一一架安·225“梦幻”运输机从天津飞抵波兰华沙。波兰外交部称,机上载有 2 家波兰公司从中国采购的 1050 立方米新冠病毒防护装备。包括 76 吨防护服、11 吨防护口罩和 19吨口罩。安·225“梦幻”运输机(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两翼装载了 6 台巨大的发动机,最大载量达到 250吨,满载情况下能连续
飞行 2500 千米,巡航速度为 800—850 千米/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满载时,在巡航速度下,能连续飞行的最长时间为 3.125h B.飞机满载时,在巡航速度下,能连续飞行的最长时间为 2.94h C.飞机所装载新冠病毒防护装备受到的重力为 1.06×10 3 N(取 g=10N/kg) D.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二、填空题 7.(2020·黑龙江初三)如图是一辆运送新冠肺炎患者的负压救护车,汽油机的_____冲程把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该车运送患者过程中车内气压_____车外的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从而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8.(2020·山东初三)2020 年新冠肺炎抗击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大批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完成消毒、送餐、送药等工作。在送餐过程中,餐盘相对于餐车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机器人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惯性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2020·福建初二期中)新冠肺炎抗击疫情期间。在病人转移急救时,救护车行驶中车身表面空气流动快,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车内空气会向外排出污染空气。而“负压救护车”车内有一个病人躺卧的“安全舱”,舱内气压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舱外气压,保证空气只能由舱外流向舱内,并在舱内杀菌处排出,保证医护人员安全,确保车外空气免受污染。
10.(2020·河北初三)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需要消毒,如图是一辆消毒车正在街道上消毒。消毒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并向外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
它的重力势能_____,机械能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司机相对于消毒车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1.(2020·辽宁初三)在欧洲新冠肺炎爆发的初期,留学生们纷纷乘飞机回国。为避免传染,机场工作人员在飞机停场时及时对飞机喷洒药水进行消毒。图甲的左下角是留学生小华乘飞机的情景,她从右侧舷窗看到“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
(1)以小华为参照物,旁边的同学是_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2)飞机内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这说明药液分子不停地做_________运动; (3)当小华从右侧舷窗看到“天地分界线”如图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_________(选填“斜向上爬升”或“斜向下俯冲”)。
12.(2020·陕西初三)“新冠”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当人吸气时,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_____,_____使含病毒的空气经鼻腔、气管进入肺中;感染病毒的患者咳出痰液后,病毒等又通过痰液的_____又回到空气中(填入物态变化名称)。
13.(2020·福建初二期中)专家介绍,75%酒精溶液能很好消杀新冠病毒。75%是指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占比(即:每 100 ml 酒精溶液中,酒精体积为 75 ml,水的体积为 25 ml;如图所示)。则 100 ml 的 75%酒精溶液中,酒精的质量是______g;75%酒精溶液的密度是_______kg/m 3 。(ρ 酒精 = 0.8×10 3 kg/m 3 )
三、实验题 14.如图所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完成以下问题。
(1)近期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中国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展现了大国担当,图(a)是防疫中常用的体温计,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甲使用前要甩一甩是利用物体具有____________;探究海波的熔化时的特点实验中应该选择温度计_________(选填“甲”、“乙”); (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s; (3)①如图所示,天平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平的铭牌如图乙所示,则天平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__g; 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橡胶垫圈,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_______________中央两侧摆动的幅度相同。
15.(2020·福建初三)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人们常用消毒液消毒。小雯同学为了测定某消毒液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2)先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消毒液,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如图甲,为_________g;然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体积如图乙,为_________mL;再用天平测量剩余消毒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31.6g。根据以上数据,可得消毒液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3 。
(3)小慧同学在家里也想做这个实验,但没有天平,于是她利用家里现有的器材进行实验,如图丙:
①将两个相同的小桶分别挂在均匀支架两端的 A、B 点上,已知 O是支架中点,AO=OB;②先将适量的被测消毒液倒入左边的小桶中;在右边的小桶中慢慢加入水,直至支架两端在水平位置__________为止; ③将小桶中的消毒液和水分别倒入量筒中,测得消毒液和水的体积分别为 V 1 、V 2 ;④消毒液密度的表达式 ρ=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水 )。
16.(2020·江苏初三)今年世界各国爆发了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短时间内防疫物资紧缺,小明准备将家中的酒精灯中部分酒精溶液(浓度为 95%)取出,调制成浓度为 75%的医用酒精用来消毒杀菌。浓度指的是酒精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纯酒精的密度取0.8g/cm 3 。
(1)小明决定先对酒精灯中酒精溶液浓度是否达标进行测量。他的操作流程中有以下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g; ③在空烧杯内倒入适量酒精溶液,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酒精溶液的总质量为 92.6g; ④将烧杯内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为了尽量减少测量误差,在操作中较合理的顺序为____,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酒精溶液的密度是____g/cm 3 ,根据信息可知:浓度为
95%的酒精溶液的密度为 0.81g/cm 3 ,由此鉴定酒精灯中酒精液体浓度是否达标的。
(2)有同学测量的酒精溶液密度与信息提供的密度相比偏大,造成该情况的原因分析中不可能的是____。
A.在测量操作中的顺序可能是①②③④
B.在步骤①中没有对天平进行校零就直接测量质量
C.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 D.测量过程中读数存在误差造成 (3)小华提议为了减弱液体残留对实验的影响,只用弹簧测力计和石块,分别测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G,分别浸没在水、酒精溶液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1 、F 2 ,则酒精溶液的密度为____(用题中字母,ρ 水 表示)。
(4)忽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小华组酒精溶液符合要求,若他从酒精灯中取出 30g 酒精溶液,则需要添加____g 纯净水才能将酒精溶液调至浓度为 75%(结果保留 2位小数)。
四、简答题 17.(2020·福建初二期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在防护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带子宽大的口罩还是选择带子很小的口罩?请用物理知识简单说明你的选择和原因。
18.(2020·江西初二月考)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白衣战士冲在了抗疫第一线,同时提醒大家尽可能离咳嗽或打喷嚏者远些。请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道理。
19.(2020·重庆一中初三)在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展现出大国担当。湖南长沙远大科技集团根据国家最新标准,从方案设计、机器人生产组装、集装箱打包、轮船运输、安装调试到投入使用,仅仅 20多天便向韩国出口了一整座医院。机器人生产车间内,机械臂安装在宽大的底座上。启动电源开关,巨大的机械臂在 AL 电脑系统控制下实现灵活转动。机械抓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实现稳当取放物体。整座医院空气系统实现了内部气压负20 帕,自动隔离病原微生物,只让外面新鲜空气可以进入病房。病房内照明系统和卫生间下水道排放系统工程都做得非常科学精致。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病房建在坚实而宽大的地基上,后续还可灵活加减增层,像“搭积木”一样增加病房模块,扩大收治容量。请根据以上材料及如图所示图片,找出一个相关物理信息,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机械臂安装在宽大的底座上; 物理知识: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2020·四川初三)智慧医疗技术“硬核”支援“新冠肺炎”防治。2 月 10 日某医院迎来了聪明的“导医工作者”,一导医机器人“晓医”如图所示。防疫科普、疾病分诊、问路指路、业务咨询、无惧病毒,导医机器人“晓医”无所不能。“晓医”的质量 40kg,高 150cm。它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走 36m,用时 1min,受到的牵引力大小是 150N。(取 g=10N/kg)求:
(1)机器人“晓医”受到的重力; (2)机器人“晓医”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1.(2020·江苏初三)抗击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如图所示,常熟某热心菜农用自重 M=15000kg 的货车将 m=5000kg的蔬菜运往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汉。该货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 0.02倍,每行驶 100km需消耗燃油 30kg、已知燃油的热值 q=5×10 7 J/kg,g=10N/kg。求:
(1)货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2)货车匀速行驶 100km发动机牵引力所做的功; (3)货车发动机的效率。(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22.为了充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章丘区比平日更加注重城区道路的卫生清洁保持工作。如图所示是一辆“大宇”牌洒水车,车自身质量 15000kg,罐体有效容积 8m 3 。完成一次洒水任务后,该车沿平直路面匀速返回,10min 从距驻地 10km处的位置返回,若返回途中洒水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是 1.2×10 4 N,g 取 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罐中装满水时,水的重力是多少? (2)该车返回时的速度多大? (3)返回途中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4)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3.(2020·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2020 年南京市体育中考测试即将开始,50米跑是小丽的短板,寒假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此项训练一直耽搁,自 3 月份我国疫情得到根本性的有效控制后,质量为 50kg 的小丽坚持每周末清晨骑自行车至玄武湖畔练习跑步,小丽家与玄武湖之间是一条长 2km的平直马路(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3cm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1)求车架材料的密度。
(2)求小丽在马路上骑行时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
24.(2020·山西初三)为防止疫情的蔓延和人群交叉感染,某物流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在武汉完成了智能配送的第一单:从仓库的仁和站出发,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该智能配送机器人设计的最大速度是 15km/h,空载质量 350kg,承载量可以达到 150kg。(g 取 10N/kg)
(1)若配送机器人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 6km,需要多长时间? (2)满载的配送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250cm 2 ,则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5.(2020·山西初三)为有效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某小区的志愿者利用无人机,观察小区周边的人员流动情况。
该无人机整机质量为 2 kg。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 面积是 20 cm 2 。
该无人机在某次高空人口流动监测过程中,以 5m/s的速度匀速上升 20 s。
求解下列问题:(g 取 l0N/ kg) (1)无人机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上升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忽略不计)
(2)该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题 专题 03 :力学篇 一、选择题 1.(2020·江苏初二月考)“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同学们都期盼举办体育艺术节。假如失去重力,下列比赛项目:①100m 跑,②举重,③跳水,④铅球,将无法进行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如果没有重力, ①人就不会对地面产生压力,此时脚与地面没有摩擦力,人无法行走,所以 100m跑无法进行; ②杠铃质量再大,受到的重力也为零,人就能很轻松举起它,所以举重无法进行; ③人跳起后,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将不再落回地面,所以跳水运动无法进行; ④铅球的重力为 0,投掷出去的铅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类运动将无法进行;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无法进行,故 D符合题意。
故选 D。
2.(2020·福建初二期中)“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 1-2 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
A.惯性 B.速度 C.质量 D.重力 【答案】A 【解析】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由于飞沫具有惯性会继续飞行。
故选 A。
3.(2020·山西初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防控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产品一举成名,它就是体温监测的“哨兵”和“探子”——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在疫情防控 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红外测温仪机身的长度(
)
A.20μm B.20 mm C.20 cm D.20 dm
【答案】C 【解析】人的大拇指的长度约为 L = 5cm,由图可知红外测温仪机身的长度约为大拇指长度的 4 倍,则红外测温仪机身的长度约为 4 4 5 20cm L L cm 故选 C。
4.(2020·四川初三)3 月 22 日,2020 年成都双遗马拉松健康跑在青城山鸣枪起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胜阶段,1000 人参与的 6km健康跑将激发城市活力、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比赛中冠军平均速度可达 10m/s B.某男选手身高约为 160dm C.某男选手的质量约为 65kg D.某选手脉搏跳动 60 次所用时间约为 ls 【答案】C 【解析】
A.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平均速度为 6m/s
左右,故 A不符合题意; B.某男选手身高应约为 160cm,故 B 不符合题意; C.某男选手的质量约为 65kg,符合实际,故 C 符合题意; D.脉搏跳动 60 次所用时间约为 lmin,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城市的环卫喷雾洒水车变身成消毒杀菌车,对主次干道喷酒消毒药水,对此过程中,匀速运动,消杀车整体的(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答案】D 【解析】消杀车对主次干道喷酒消毒药水,车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高度不变,质量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故选 D。
6.(2020·广东初三)2020 年 4 月 14日世界上唯一一架安·225“梦幻”运输机从天津飞抵波兰华沙。波兰外交部称,机上载有 2 家波兰公司从中国采购的 1050 立方米新冠病毒防护装备。包括 76 吨防护服、11 吨防护口罩和 19吨口罩。安·225“梦幻”运输机(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两翼装载了 6 台巨大的发动机,最大载量达到 250吨,满载情况下能连续
飞行 2500 千米,巡航速度为 800—850 千米/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满载时,在巡航速度下,能连续飞行的最长时间为 3.125h B.飞机满载时,在巡航速度下,能连续飞行的最长时间为 2.94h C.飞机所装载新冠病毒防护装备受到的重力为 1.06×10 3 N(取 g=10N/kg) D.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答案】A 【解析】
A.根据公式stv 知,当速度最小时,飞行时间最长为 2500km=3.125h800km/hstv
故 A正确,B 错误; C.新冠病毒防护装备的总质量为 576 11 19 106 1.06 10 kg m t t t t
新冠病毒防护装备受到的重力为 5 6 N1 1.06 10 kg 1 N .06 1 0 /kg 0 G mg
故 C 错误; D.机翼设计为“上凸下平”,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小,所以受到向上托的力,故D错误。
故选 A。
二、填空题 7.(2020·黑龙江初三)如图是一辆运送新冠肺炎患者的负压救护车,汽油机的_____冲程把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该车运送患者过程中车内气压_____车外的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从而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答案】做功
低于
【解析】
[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由于负压救护车行驶过程中空气在自由流动时由车外流向车内,说明车内气压小于车外气压,产生了由车外指向车内的压强差。
8.(2020·山东初三)2020 年新冠肺炎抗击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大批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完成消毒、送餐、送药等工作。在送餐过程中,餐盘相对于餐车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机器人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惯性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静止
不变
【解析】
[1] 餐盘相对于餐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餐盘相对于餐车静止。
[2] 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机器人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惯性不变。
9.(2020·福建初二期中)新冠肺炎抗击疫情期间。在病人转移急救时,救护车行驶中车身表面空气流动快,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车内空气会向外排出污染空气。而“负压救护车”车内有一个病人躺卧的“安全舱”,舱内气压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舱外气压,保证空气只能由舱外流向舱内,并在舱内杀菌处排出,保证医护人员安全,确保车外空气免受污染。
【答案】小
小于
【解析】
[1]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救护车行驶中车身表面空气流动快,压强小,车内空气会向外排出污染空气。
[2]负压救护车是利用负压技术使救护车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这样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
10.(2020·河北初三)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需要消毒,如图是一辆消毒车正在街道上消毒。消毒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并向外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_____,机械能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司机相对于消毒车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减小
减小
静止
【解析】
[1]消毒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并向外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消毒车所处位置的高度不变,但质量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2]消毒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并向外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3]司机相对于消毒车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司机相对于消毒车是静止的。
11.(2020·辽宁初三)在欧洲新冠肺炎爆发的初期,留学生们纷纷乘飞机回国。为避免传染,机场工作人员在飞机停场时及时对飞机喷洒药水进行消毒。图甲的左下角是留学生小华乘飞机的情景,她从右侧舷窗看到“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
(1)以小华为参照物,旁边的同学是_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2)飞机内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这说明药液分子不停地做_________运动; (3)当小华从右侧舷窗看到“天地分界线”如图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_________(选填“斜向上爬升”或“斜向下俯冲”)。
【答案】静止
扩散
无规则
斜向上爬升
【解析】
(1)[1]旁边的同学相对于小华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小华为参照物,旁边的同学是静止的。
(2)[2][3]飞机内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是因为药液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3)[4]飞机斜向上爬升时,小华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窗看到“天地分界线”左低右高,倾斜向下。
12.(2020·陕西初三)“新冠”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当人吸气时,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_____,_____使含病毒的空气经鼻腔、气管进入肺中;感染病毒的患者咳出痰液后,病毒等又通过痰液的_____又回到空气中(填入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减小
大气压
蒸发
【解析】
[1][2]当我们吸气时,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大气压使含病毒的空气进入肺中。
[3]痰液的蒸发使病毒又回到空气中,这样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13.(2020·福建初二期中)专家介绍,75%酒精溶液能很好消杀新冠病毒。75%是指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占比(即:每 100 ml 酒精溶液中,酒精体积为 75 ml,水的体积为 25 ml;如图所示)。则 100 ml 的 75%酒精溶液中,酒精的质量是______g;75%酒精溶液的密度是_______kg/m 3 。(ρ 酒精 = 0.8×10 3 kg/m 3 )
【答案】60
0.85×10 3
【解析】
[1] 100 ml 的 75%酒精溶液中,酒精的质量 m 酒精 =ρ 酒精 V 酒精 =0.8g/cm 3 ×75cm 3 =60g [2]水的质量 m 水 =ρ 水 V 水 =1g/cm 3 ×25cm 3 =25g
酒精溶液的密度 ρ=360g+25g100cmm mmV V 水 酒精=0.85g/cm 3 =0.85×10 3 kg/m 3
三、实验题 14.如图所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完成以下问题。
(1)近期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中国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展现了大国担当,图(a)是防疫中常用的体温计,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甲使用前要甩一甩是利用物体具有____________;探究海波的熔化时的特点实验中应该选择温度计_________(选填“甲”、“乙”); (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s; (3)①如图所示,天平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平的铭牌如图乙所示,则天平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__g; 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橡胶垫圈,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_______________中央两侧摆动的幅度相同。
【答案】液体的热胀冷缩
惯性
乙
99.8
杠杆的平衡条件,即
1 1 2 2Fl Fl
200
将游码归零
刻度盘
【解析】
(1)[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甩一甩,使水银回到液泡中,这是利用水银具有惯性甩一甩的过程中要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3]海波的熔点为 48℃,为保证温度计不损坏,因此应选择乙温度计。
(2)[4]由图像可知分针位于“1”,“2”之间靠近“2”一侧,秒针位于 39.8s 处,因此秒表的示数是 1min39.8s,即 99.8s。
(3)①[5]天平的本质是等臂杠杆,其工作原理为杠杆的平衡条件,即1 1 2 2Fl Fl 。
②[6]由图像可知,天平量程为 200g。
③[7][8]天平使用前应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取下橡胶垫圈,将游码归零,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或在中线两侧摆动幅度相同,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开始测量。
15.(2020·福建初三)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人们常用消毒液消毒。小雯同学为了测定某消毒液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2)先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消毒液,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如图甲,为_________g;然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体积如图乙,为_________mL;再用天平测量剩余消毒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31.6g。根据以上数据,可得消毒液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3 。
(3)小慧同学在家里也想做这个实验,但没有天平,于是她利用家里现有的器材进行实验,如图丙:
①将两个相同的小桶分别挂在均匀支架两端的 A、B 点上,已知 O是支架中点,AO=OB;②先将适量的被测消毒液倒入左边的小桶中;在右边的小桶中慢慢加入水,直至支架两端在水平位置__________为止; ③将小桶中的消毒液和水分别倒入量筒中,测得消毒液和水的体积分别为 V 1 、V 2 ;④消毒液密度的表达式 ρ=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水 )。
【答案】平衡螺母
62.2g
34
3 30.9 10 kg/m
平衡
21VV 水
【解析】
(1)[1]在正式测量前,需要将天平调平,大约分三步:一是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二是将游码归零,三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其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2]两个砝码的总质量为 60g,游码所对的值为 2.2g,故测出的总质量为 60g+2.2g=62.2g [3]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最低液面相平。30mL 与 40mL 之间分成 5 个小格,一格代表 2mL,故筒中液体体积为 34mL。
[4]烧杯与剩余液体质量为 31.6g,则倒入量筒中的液体质量为 62.2g-31.6g=30.6g 液体的密度为 3 3 330.6g= 0.9g/cm 0.9 10 kg/m34mLmV
(3)①[5]此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杠杆平衡,找出消毒液与水的重力、质量的关系,故应该加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6]杠杆平衡,且两个力臂相等,故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是相等的,即左右两端小桶与其中液体的重力相等。又因为是小桶是相同的,所以,桶中的消毒液重力与水的重力是相等的,消毒液与水的质量是相等的 即 = m m 水
根据质量、密度、体积三者间的关系有 1 2V V 水 消毒液的密度为 21=VV水 16.(2020·江苏初三)今年世界各国爆发了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短时间内防疫物资紧缺,小明准备将家中的酒精灯中部分酒精溶液(浓度为 95%)取出,调制成浓度为 75%的医用酒精用来消毒杀菌。浓度指的是酒精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纯酒精的密度取0.8g/cm 3 。
(1)小明决定先对酒精灯中酒精溶液浓度是否达标进行测量。他的操作流程中有以下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g; ③在空烧杯内倒入适量酒精溶液,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酒精溶液的总质量为 92.6g; ④将烧杯内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为了尽量减少测量误差,在操作中较合理的顺序为____,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酒精溶液的密度是____g/cm 3 ,根据信息可知:浓度为95%的酒精溶液的密度为 0.81g/cm 3 ,由此鉴定酒精灯中酒精液体浓度是否达标的。
(2)有同学测量的酒精溶液密度与信息提供的密度相比偏大,造成该情况的原因分析中不可能的是____。
A.在测量操作中的顺序可能是①②③④
B.在步骤①中没有对天平进行校零就直接测量质量
C.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 D.测量过程中读数存在误差造成 (3)小华提议为了减弱液体残留对实验的影响,只用弹簧测力计和石块,分别测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G,分别浸没在水、酒精溶液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1 、F 2 ,则酒精溶液的密度为____(用题中字母,ρ 水 表示)。
(4)忽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小华组酒精溶液符合要求,若他从酒精灯中取出 30g 酒精溶液,则需要添加____g 纯净水才能将酒精溶液调至浓度为 75%(结果保留 2位小数)。
【答案】59.8
①③④②
0.82
C
21G FG F水
9.88
【解析】
(1)[1]天平的读数应该是砝码的读数加上游码的读数,由图知,砝码的读数为 55g,游
码的读数为 4.8g,故天平的读数为 59.8g。
[2]测量质量第一步应该是调节天平,酒精溶液的质量倒入量筒前后烧杯和酒精溶液总质量的差值,故比较合理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④②。
[3] 酒精溶液的质量是酒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由图知酒精溶液的体积为 403cm
,故酒精溶液的密度 3392.6g 59.8g= =0.82g/cm40cmmv
(2)[4]A.在操作过程中先测出酒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再测空烧杯的质量,则酒精溶液的质量测得是准确的,但将酒精溶液倒入量筒的过程中,烧杯中会有溶液残留,导致体积测量较小,所以在测量操作中的顺序可能是①②③④,故 A不符合题意。
B.天平为较零就直接使用,会导致测量值大于实际值,则会导致密度偏大,故 B不符合题意。
C.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会使体积变大,故测量出的密度偏小,故 C 符合题意。
D.误差有可能导致测出来的密度偏大,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5]将石块放入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弹簧的拉力的合力与石块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故有 12gv F Ggv F G 水 排酒精 排 可得 21=G FG F 水 酒精 (4)[6]因为浓度指的是酒精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故 100%=75%mm酒精酒精水水 得 =9.88g m 水
四、简答题 17.(2020·福建初二期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在防护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你会选
择带子宽大的口罩还是选择带子很小的口罩?请用物理知识简单说明你的选择和原因。
【答案】见解析 【解析】应该选择带子宽大的,根据 p=FS,当压力一定时,宽大的口罩带子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所以长时间佩戴也能感到舒适。
18.(2020·江西初二月考)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白衣战士冲在了抗疫第一线,同时提醒大家尽可能离咳嗽或打喷嚏者远些。请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道理。
【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鼻腔和口腔的飞沫会以较大速度离开人体,飞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飞行一段距离,当飞沫中含有病毒时附近的人就更易被感染,故要离咳嗽或打喷嚏者远些。
19.(2020·重庆一中初三)在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展现出大国担当。湖南长沙远大科技集团根据国家最新标准,从方案设计、机器人生产组装、集装箱打包、轮船运输、安装调试到投入使用,仅仅 20多天便向韩国出口了一整座医院。机器人生产车间内,机械臂安装在宽大的底座上。启动电源开关,巨大的机械臂在 AL 电脑系统控制下实现灵活转动。机械抓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实现稳当取放物体。整座医院空气系统实现了内部气压负20 帕,自动隔离病原微生物,只让外面新鲜空气可以进入病房。病房内照明系统和卫生间下水道排放系统工程都做得非常科学精致。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病房建在坚实而宽大的地基上,后续还可灵活加减增层,像“搭积木”一样增加病房模块,扩大收治容量。请根据以上材料及如图所示图片,找出一个相关物理信息,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机械臂安装在宽大的底座上; 物理知识: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抓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实现稳当取放物体
物体间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解析】
[1][2]“机械抓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实现稳当取放物体”,此处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为“物体间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五、计算题 20.(2020·四川初三)智慧医疗技术“硬核”支援“新冠肺炎”防治。2 月 10 日某医院迎来了聪明的“导医工作者”,一导医机器人“晓医”如图所示。防疫科普、疾病分诊、问路指路、业务咨询、无惧病毒,导医机器人“晓医”无所不能。“晓医”的质量 40kg,高 150cm。它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走 36m,用时 1min,受到的牵引力大小是 150N。(取 g=10N/kg)求:
(1)机器人“晓医”受到的重力; (2)机器人“晓医”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1)400N;(2)90W 【解析】
(1) 机器人“晓医”受到的重力 40kg 10N/kg=400N = G mg
(2)机器人的速度为 36m 36m= =0.6m/s1min 60ssvt
机器人“晓医”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0.6m/s=90W 150N P Fv
即:(1)机器人“晓医”受到的重力 400N;(2)机器人“晓医”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90W。
21.(2020·江苏初三)抗击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如图所示,常熟某热心菜农用自重 M=15000kg 的货车将 m=5000kg的蔬菜运往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汉。该货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 0.02倍,每行驶 100km需消耗燃油 30kg、已知燃油的热值 q=5×10 7 J/kg,g=10N/kg。求:
(1)货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2)货车匀速行驶 100km发动机牵引力所做的功; (3)货车发动机的效率。(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答案】(1)4000N;(2)84 10 J ;(3)26.7% 【解析】
(1)货车的总重力 515000kg 5000kg 10N/kg 2 10 N G M m g
因为货车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 0.02 倍,则货车受到的阻力 50.02 0.02 2 10 N 4000N f G
(2)货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有 4000N F f 牵 则货车匀速行驶 100km发动机牵引力所做的功 84000N 100 1000m 4 10 J W F s 牵 (3)每行驶 100km需消耗燃油 30kg,则 燃油完全燃烧提供的热量为 7 930kg 5 10 J/kg 1.5 10 J Q mq 放 货车发动机的效率 894 10 J100% 100% 26.7%1.5 10 JWQ 放 22.为了充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章丘区比平日更加注重城区道路的卫生清洁保持工作。如图所示是一辆“大宇”牌洒水车,车自身质量 15000kg,罐体有效容积 8m 3 。完成一次洒水任务后,该车沿平直路面匀速返回,10min 从距驻地 10km处的位置返回,若返回途中洒水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是 1.2×10 4 N,g 取 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罐中装满水时,水的重力是多少? (2)该车返回时的速度多大? (3)返回途中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4)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1)8×10 4 N;(2)60km/h;(3)1.2×10 8 J;(4)2×10 5 W 【解析】
(1)罐中装满水时,水的体积等于罐体的有效容积,即 38m V V水 = = 由mV 可得,水的质量为 3 3 31 10 kg/m 8m 8000kg m V 水 水 水 水的重力为 48000kg 10N/kg 8 10 N G m g 水 水=
(2)该车返回时的速度为 10km60km/h10h60svt (3)因为汽车沿平直路面匀速返回,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41.2 10 N F f
则返回途中牵引力做的功为 4 4 81.2 10 N 1 10 m 1.2 10 J W Fs (4)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581.2 10 J2 10 W10 60sWPt 23. (2020·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2020 年南京市体育中考测试即将开始,50 米跑是小丽的短板,寒假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此项训练一直耽搁,自 3 月份我国疫情
得到根本性的有效控制后,质量为 50kg 的小丽坚持每周末清晨骑自行车至玄武湖畔练习跑步,小丽家与玄武湖之间是一条长 2km的平直马路(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3cm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1)求车架材料的密度。
(2)求小丽在马路上骑行时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
【答案】(1)1.8310 kg/m 3 ;(2)600N 【解析】
(1)车架材料的密度 =mV车架车架=6 34.5kg2500 10 m=1.8310 kg/m 3
(2)小明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 人 +m 整车 )g=(50kg+10kg)×10N/kg=600N 小明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小明骑行时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为 600N。
24.(2020·山西初三)为防止疫情的蔓延和人群交叉感染,某物流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在武汉完成了智能配送的第一单:从仓库的仁和站出发,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该智能配送机器人设计的最大速度是 15km/h,空载质量 350kg,承载量可以达到 150kg。(g 取 10N/kg)
(1)若配送机器人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 6km,需要多长时间? (2)满载的配送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250cm 2 ,则它
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0.4 h;(2)2×10 5 Pa 【解析】
(1)根据svt 可得,配送机器人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 6km所需的时间 6km0.4h15km/hstv
(2)满载时配送机器人的重力 (350kg 150kg) 10N/kg 5000N G mg
静止时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则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 54 25000N2 10 Pa250 10 mF GpS S 25.(2020·山西初三)为有效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某小区的志愿者利用无人机,观察小区周边的人员流动情况。
该无人机整机质量为 2 kg。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 面积是 20 cm 2 。
该无人机在某次高空人口流动监测过程中,以 5m/s的速度匀速上升 20 s。
求解下列问题:(g 取 l0N/ kg) (1)无人机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上升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忽略不计)
(2)该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2×10 3 J;(2)1×10 4 Pa 【解析】
(1)由公式svt 可知,无人机匀速上升的距离 5m/s 20s 100m s vt
无人机受到的重力
2kg 10N/kg 20N G mg
无人机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F =G = 20 N 无人机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
W = Fs = 20 N×100 m = 2×10 3
J (2)
无人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G= 20 N 无人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 S=20 cm 2
= 2 ×10 -3
m 2
无人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3 220N1 10 Pa2 10 mFPS
相关热词搜索: 专题 肺炎 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