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考试教学考试
高考评卷教学启示学习心得体会
2025-09-08人已围观
高考评卷教学启示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高考评卷体会
6月10日中午报到,晚上7点半开会,听领导讲述评卷精神,会后直接参加评卷培训。我获知所评的题目是18题写作。
11日上午领会了专家关于写作题评分细则后开始试评,一直到12日下午才转入正评。18日上午基本结束评卷工作。在这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高考评卷的紧张、负责、严谨的工作风格。现将我参加评卷来几天的感受及体会汇报如下。
一、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
(1)评卷教师的身份,本次参加山西高考评卷九科教师2000多名,只有500多名是来自一线的教师,作文一道题就抽走120多人,基本都是十年教龄以上,最低职称也是中教一级。可见领导对写作题的重视和负责程度。
(2)试评时间之长,别的题目组或直接开评,或短时间试评,惟有写作题试评了一天半,讨论,辩论,辅导,补充,力求给学生最公正、最负责的分数。
(3)认真、严谨、紧张、有序的评卷工作。每人每天限定工作量,多方面核定评卷质量,每隔一小时通报小组数据和个人数据,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评卷质量。
二、有关写作题的一点体会。
(1)审题要准。本次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审题即是审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汇是“规则”“习惯”“争论”尤其是材料第二段的那句话“”是关键中的关键。它考查学生的思辩能力,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学生能否辨证地认识、分析,能否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看法。本次评卷立意为其次,观点的思辩性为重点。再看看一直以来作文题目的内容会发现,热点问题冷处理、政治问题擦边球,建议教师和学生平时多关注国内外重要新闻和重大事件,多关心周围老百姓生活、民生、民态,并且能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2)材料作文的特征切不可忘记。评卷发现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作文中完全没有提到材料,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大忌,一律36分处理。另外如何做到有机结合材料,则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有机结合材料48分打分,希望引起重视。
(3)议论文文体特征的明确性。
(4)培养作文亮点。明确观点的题目即为亮点,严谨的论证结构即为亮点,典型新鲜、具有时代性的论据即为亮点,大气恢弘的语言即为亮点,整齐漂亮的书写即为亮点。一个亮点可以加分2-5分,亮点多可以累计。即使是中等立意的作文亮点多的话,可以上升为优秀作文。
(5)出现的其他一些小问题不容忽视。抄袭本试题中的阅读材料问题,卷面做标记问题,答题与题目的位置问题,字数问题,题目为英文的问题等等。
三、关于2014高考语文新课表卷的改革的看法
(1)人文性的体现。不仅有作文题明显的表现,从名句填空题的改革和17题的变化,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考题更加注重了人文性的考查。
(2)作题难度的加大。成语题一改几十年的辨析对错考查方式,变为近义辨析,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常见成语的使用和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对相近成语的辨析能力,无形中增大了学生作题难度。
(3)写作题的又一种呈现方式。使用小短文的形式改变了往年对17题的考查, 专家认为它不仅是增加了作题难度的问题,更表现出17年语文考题改革的一个趋向。专家认为17年语文试卷分值会增加大180-200分,试题最大的变化就是17题将会转为又一道写作题,两道写作题的分值会有80分-100分。
(4)主观题的客观化。专家明确指出作文评卷就是要把主观题客观化,仔细研究其它各道题的评分细则,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个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作题和讲题时一定要把揣摩命题意图、掌握作题技巧、和规范答题作为重点来训练。(这些题的评卷老师大多不是一线教师,他们在评卷时抠之又抠、细之又细)
(5)完善评卷工作。端正评卷态度,投入评卷热情,规范评卷行为(偏题作文30分,跑题作文15分),细化评卷标准,使评卷切实发挥对学生作题的指导作用。
四、专家的建议。
(1)建议给学生深沉作文教学。考场优秀作文一贯以两点取胜。其一是写作才气,能感受到学生较深的写作功力扑面而来;
其二是写作之巧,“借力打力”,角度巧、材料巧、论证巧。建议教师在无法完全把握学生思想前提下,可以在平时培养学生的亮点写作。
(2)着手创意写作的宣传和训练。专家推测2017年高考语文写作题的第二道题应该就是创意写作题。创意写作概念源于美国,是目前国内外报社、各大学非常流行的一门课程。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涵盖以虚构和非虚构在内的所有文学形式,如小说、诗歌、戏剧、电影脚本、回忆录等。创意写作训练以培养作家为主要目的,目前市场上的创意写作训练由知名作家任教,采用工作室和作品研讨的方式小班授课,提供各种创作经验和方法指导。创意写作书系(13本),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理念、视角和实战经验。《一年通往作家路》是人民大学出版社所引进的美国创意写作丛书中较为浅显的一本写作指导书籍,内容初读较为明易,章节编排层次感很强,使得平白的指导内容联结为完整的训练体系,实用性很强。
这一套创新写作丛书,据出版社介绍,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关于美国创意写作的一套丛书,从思维到技法,多少弥补了国内写作指导用书的空白。
惠晓丽 2014-6-25
高考作文评卷小结
戴延礼
本人参加了2011年、2012年的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具体情况小结如下:
一、作文入手分:
2011后45分,2012后46分。
二、每份试卷评分时间:
2011年和2012都差不多,平均为40秒的样子,快的达到十六七秒每份。所以综合看来,有限的时间内顾及不了那么多的细则,评卷教师对作文的印象好坏才是最重要的。
三、对作文印象:
1.卷面整洁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字不论写得好坏,但如果不整洁,心理上的扣分很严重;
2.标题与原材料的紧扣程度;
3.选材与主题的紧扣程度;
4.字数满不满的问题,虽说是不足50字扣一分,但实际远远不止。
总的来说,有好印象的作文,即使不是太令人满意,分数也不会低到哪儿去;
而高分作文,就是从好印象作文中产生的。
四、加分点:
1.结构完整,而且是必须完整;
2.点题要准确,不厌其烦也行;
3.语言文采是必须的,这也是高分作文的必备要素;
4.要有自己的观点,这是最重要的;
5.立意要准确;
6.亮点。
五、扣分:
1.字数不满;
2.残卷扣得很严重,一般在25分以下;
3.言论不当;
4.偏离题40-36分或更低,跑题30分以下;
5.沾边作文,最多不超过40分,最低可达30分;
6.记叙文得分不是太高;
7.抄袭肯定格杀勿论,尤其要强调的是,把本次考试的大小阅读或其它材料抄进去,必痛杀;
六、体会:
1.卷面必须整洁,字好坏是其次;
2.和原材料必须紧扣,并且能让评卷教师一眼看穿,最好不要让他慢慢地去思考你写得切题不切题;
3.有时候,实在都找不到写的了,抄原材料在作文中充字数也可以将就,但万不得已,千万不要为之;
4.明显明朗的主题,明显保证基本分,明朗加分;
5.高分作文在基础好的学生中产生,应在文采、语言、创造亮点、提炼新观点上下功夫。
从高考评卷看地理综合题应试策略
金沙一中
邓明曦
0
7、0
8、09年贵州文综地理综合题得分率分别为65%,42%和64%,说明我省考生文综在地理主观题方面提分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注重考试的“技术”,是最后阶段增分的有效手段。
一、高考文综评卷的一些原则
1、给学生找分,所以高考中应尽量做完所有的题目,不留空白。
2、按点给分,这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得分点的个数,如12分,3个或4个点,如果你的回答点数不够,就要找齐得分点,同时,不能在同一得分点上反复重复作答。
3、不管逻辑关系,即评卷时只看对不看错,因此,学生应该尽量联系题意作答。
4、错、别字一般不扣分,所以做题时应大胆作答。
5、适当扩张解释,考生应尽量联系、联想作答,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答出来。
6、统一尺度。
二、考生在高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审题,不犯方向性错误
例如:问自然不能答成人文,问有利不能答成不利等。
2、术语的准确性,应该使用教材上的术语,不要生造,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将教材上的术语完整记一遍。
3、关键性词语,作为一种高级的技巧,可以猜想出某题可能会有哪些关键词语出现在答案中,试着训练会有出奇的效果。
4、立场问题,避免中性答案即不加评价的答案。
5、全面性与完整性,很多考生丢分在这上面。
6、关连性,应该回答与设问有关的内容,否则就是离题万里了。
三、高考状元们的经验
贵州省2006年高考文科状元黄厚瀚文科综合成绩为273分,单科成绩在90分以上,他就特别强调答题的技巧:如答题格式、语言的表达、书写的规范性、要点与要点关系的处理以及各类地理简答题的答题思路等。
吉林省2007年高考文科状元孙一丁,文科综合成绩为281分,她说:“我觉得第一轮的时候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在第二轮的时候注重知识架构,整个知识结构的完整。第三轮的时候,你要注重答题方法。我觉得这是三个重点到时候应该侧重。”
从上面两位同学的说法来看,会学和会考是取得高分两个基本条件,不能偏废。
所谓会考,当然是要我们同学通过各种考试,建立自己的考试方法模式,并重视考试的“技术性”问题,才能在同等的学习程度上,在分数上领先一步。
四、怎样做一个考试的高手
考试是一个“技术活”,考试的高手们都有各自
的“绝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2、教材是胜利之本。
3、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研究试题、评卷甚至命题者的心态)。
4、谋定而后动,在答题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千万不能勿忙作答。
5、灵活与机械是一个程序性问题,要学会灵活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是“意外”的问题。
6、宁静方能致远,要有良好的考场心态。
7、诗外的功夫,养成通过地理以外的知识来寻找答题的切入点。
8、不能没有联想,很多考题都可以联想生活实际来寻找答题切入点。
9、破除定势思维,自己在多次考试过程中已经被证明的不好的方法要尽量改变。
高考评卷教学启示 心得体会(共13篇)
会考试卷对教学启示
物理试卷讲评教学启示
启蒙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大自然启示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
评卷
高考
启示
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
2014年高考评卷体会
6月10日中午报到,晚上7点半开会,听领导讲述评卷精神,会后直接参加评卷培训。我获知所评的题目是18题写作。
11日上午领会了专家关于写作题评分细则后开始试评,一直到12日下午才转入正评。18日上午基本结束评卷工作。在这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高考评卷的紧张、负责、严谨的工作风格。现将我参加评卷来几天的感受及体会汇报如下。
一、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
(1)评卷教师的身份,本次参加山西高考评卷九科教师2000多名,只有500多名是来自一线的教师,作文一道题就抽走120多人,基本都是十年教龄以上,最低职称也是中教一级。可见领导对写作题的重视和负责程度。
(2)试评时间之长,别的题目组或直接开评,或短时间试评,惟有写作题试评了一天半,讨论,辩论,辅导,补充,力求给学生最公正、最负责的分数。
(3)认真、严谨、紧张、有序的评卷工作。每人每天限定工作量,多方面核定评卷质量,每隔一小时通报小组数据和个人数据,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评卷质量。
二、有关写作题的一点体会。
(1)审题要准。本次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审题即是审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汇是“规则”“习惯”“争论”尤其是材料第二段的那句话“”是关键中的关键。它考查学生的思辩能力,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学生能否辨证地认识、分析,能否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看法。本次评卷立意为其次,观点的思辩性为重点。再看看一直以来作文题目的内容会发现,热点问题冷处理、政治问题擦边球,建议教师和学生平时多关注国内外重要新闻和重大事件,多关心周围老百姓生活、民生、民态,并且能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2)材料作文的特征切不可忘记。评卷发现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作文中完全没有提到材料,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大忌,一律36分处理。另外如何做到有机结合材料,则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有机结合材料48分打分,希望引起重视。
(3)议论文文体特征的明确性。
(4)培养作文亮点。明确观点的题目即为亮点,严谨的论证结构即为亮点,典型新鲜、具有时代性的论据即为亮点,大气恢弘的语言即为亮点,整齐漂亮的书写即为亮点。一个亮点可以加分2-5分,亮点多可以累计。即使是中等立意的作文亮点多的话,可以上升为优秀作文。
(5)出现的其他一些小问题不容忽视。抄袭本试题中的阅读材料问题,卷面做标记问题,答题与题目的位置问题,字数问题,题目为英文的问题等等。
三、关于2014高考语文新课表卷的改革的看法
(1)人文性的体现。不仅有作文题明显的表现,从名句填空题的改革和17题的变化,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考题更加注重了人文性的考查。
(2)作题难度的加大。成语题一改几十年的辨析对错考查方式,变为近义辨析,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常见成语的使用和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对相近成语的辨析能力,无形中增大了学生作题难度。
(3)写作题的又一种呈现方式。使用小短文的形式改变了往年对17题的考查, 专家认为它不仅是增加了作题难度的问题,更表现出17年语文考题改革的一个趋向。专家认为17年语文试卷分值会增加大180-200分,试题最大的变化就是17题将会转为又一道写作题,两道写作题的分值会有80分-100分。
(4)主观题的客观化。专家明确指出作文评卷就是要把主观题客观化,仔细研究其它各道题的评分细则,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个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作题和讲题时一定要把揣摩命题意图、掌握作题技巧、和规范答题作为重点来训练。(这些题的评卷老师大多不是一线教师,他们在评卷时抠之又抠、细之又细)
(5)完善评卷工作。端正评卷态度,投入评卷热情,规范评卷行为(偏题作文30分,跑题作文15分),细化评卷标准,使评卷切实发挥对学生作题的指导作用。
四、专家的建议。
(1)建议给学生深沉作文教学。考场优秀作文一贯以两点取胜。其一是写作才气,能感受到学生较深的写作功力扑面而来;
其二是写作之巧,“借力打力”,角度巧、材料巧、论证巧。建议教师在无法完全把握学生思想前提下,可以在平时培养学生的亮点写作。
(2)着手创意写作的宣传和训练。专家推测2017年高考语文写作题的第二道题应该就是创意写作题。创意写作概念源于美国,是目前国内外报社、各大学非常流行的一门课程。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涵盖以虚构和非虚构在内的所有文学形式,如小说、诗歌、戏剧、电影脚本、回忆录等。创意写作训练以培养作家为主要目的,目前市场上的创意写作训练由知名作家任教,采用工作室和作品研讨的方式小班授课,提供各种创作经验和方法指导。创意写作书系(13本),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理念、视角和实战经验。《一年通往作家路》是人民大学出版社所引进的美国创意写作丛书中较为浅显的一本写作指导书籍,内容初读较为明易,章节编排层次感很强,使得平白的指导内容联结为完整的训练体系,实用性很强。
这一套创新写作丛书,据出版社介绍,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关于美国创意写作的一套丛书,从思维到技法,多少弥补了国内写作指导用书的空白。
惠晓丽 2014-6-25
高考作文评卷小结
戴延礼
本人参加了2011年、2012年的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具体情况小结如下:
一、作文入手分:
2011后45分,2012后46分。
二、每份试卷评分时间:
2011年和2012都差不多,平均为40秒的样子,快的达到十六七秒每份。所以综合看来,有限的时间内顾及不了那么多的细则,评卷教师对作文的印象好坏才是最重要的。
三、对作文印象:
1.卷面整洁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字不论写得好坏,但如果不整洁,心理上的扣分很严重;
2.标题与原材料的紧扣程度;
3.选材与主题的紧扣程度;
4.字数满不满的问题,虽说是不足50字扣一分,但实际远远不止。
总的来说,有好印象的作文,即使不是太令人满意,分数也不会低到哪儿去;
而高分作文,就是从好印象作文中产生的。
四、加分点:
1.结构完整,而且是必须完整;
2.点题要准确,不厌其烦也行;
3.语言文采是必须的,这也是高分作文的必备要素;
4.要有自己的观点,这是最重要的;
5.立意要准确;
6.亮点。
五、扣分:
1.字数不满;
2.残卷扣得很严重,一般在25分以下;
3.言论不当;
4.偏离题40-36分或更低,跑题30分以下;
5.沾边作文,最多不超过40分,最低可达30分;
6.记叙文得分不是太高;
7.抄袭肯定格杀勿论,尤其要强调的是,把本次考试的大小阅读或其它材料抄进去,必痛杀;
六、体会:
1.卷面必须整洁,字好坏是其次;
2.和原材料必须紧扣,并且能让评卷教师一眼看穿,最好不要让他慢慢地去思考你写得切题不切题;
3.有时候,实在都找不到写的了,抄原材料在作文中充字数也可以将就,但万不得已,千万不要为之;
4.明显明朗的主题,明显保证基本分,明朗加分;
5.高分作文在基础好的学生中产生,应在文采、语言、创造亮点、提炼新观点上下功夫。
从高考评卷看地理综合题应试策略
金沙一中
邓明曦
0
7、0
8、09年贵州文综地理综合题得分率分别为65%,42%和64%,说明我省考生文综在地理主观题方面提分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注重考试的“技术”,是最后阶段增分的有效手段。
一、高考文综评卷的一些原则
1、给学生找分,所以高考中应尽量做完所有的题目,不留空白。
2、按点给分,这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得分点的个数,如12分,3个或4个点,如果你的回答点数不够,就要找齐得分点,同时,不能在同一得分点上反复重复作答。
3、不管逻辑关系,即评卷时只看对不看错,因此,学生应该尽量联系题意作答。
4、错、别字一般不扣分,所以做题时应大胆作答。
5、适当扩张解释,考生应尽量联系、联想作答,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答出来。
6、统一尺度。
二、考生在高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审题,不犯方向性错误
例如:问自然不能答成人文,问有利不能答成不利等。
2、术语的准确性,应该使用教材上的术语,不要生造,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将教材上的术语完整记一遍。
3、关键性词语,作为一种高级的技巧,可以猜想出某题可能会有哪些关键词语出现在答案中,试着训练会有出奇的效果。
4、立场问题,避免中性答案即不加评价的答案。
5、全面性与完整性,很多考生丢分在这上面。
6、关连性,应该回答与设问有关的内容,否则就是离题万里了。
三、高考状元们的经验
贵州省2006年高考文科状元黄厚瀚文科综合成绩为273分,单科成绩在90分以上,他就特别强调答题的技巧:如答题格式、语言的表达、书写的规范性、要点与要点关系的处理以及各类地理简答题的答题思路等。
吉林省2007年高考文科状元孙一丁,文科综合成绩为281分,她说:“我觉得第一轮的时候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在第二轮的时候注重知识架构,整个知识结构的完整。第三轮的时候,你要注重答题方法。我觉得这是三个重点到时候应该侧重。”
从上面两位同学的说法来看,会学和会考是取得高分两个基本条件,不能偏废。
所谓会考,当然是要我们同学通过各种考试,建立自己的考试方法模式,并重视考试的“技术性”问题,才能在同等的学习程度上,在分数上领先一步。
四、怎样做一个考试的高手
考试是一个“技术活”,考试的高手们都有各自
的“绝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2、教材是胜利之本。
3、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研究试题、评卷甚至命题者的心态)。
4、谋定而后动,在答题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千万不能勿忙作答。
5、灵活与机械是一个程序性问题,要学会灵活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是“意外”的问题。
6、宁静方能致远,要有良好的考场心态。
7、诗外的功夫,养成通过地理以外的知识来寻找答题的切入点。
8、不能没有联想,很多考题都可以联想生活实际来寻找答题切入点。
9、破除定势思维,自己在多次考试过程中已经被证明的不好的方法要尽量改变。
高考评卷教学启示 心得体会(共13篇)
会考试卷对教学启示
物理试卷讲评教学启示
启蒙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大自然启示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
评卷
高考
启示
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
上一篇:高考美术班高二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高考题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