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考试教学考试
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心得体会
2025-09-08人已围观
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心得体会
片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形式非常灵活;
检查教学情况、评价教学水平、进行教学研讨、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均可采用,不但具有教研作用,而且具有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功能。。
近年来,片段教学几乎与“说课”形影不离,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基本素质和展示教师教学才华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片段教学的内涵
所谓片段(片断)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二、片断教学的特点
1.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
——说它是局部的,它只是截取某一课中的某一个局部的教学内容 ——说它是虚拟的,它是在一种虚拟的课堂空间中进行 2.片断教学不同于“教学片断” 3.片断教学不同于“说课” 4.与说课关系密切
三、片段教学的类型
1.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
——节选类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
——专题类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
2.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
——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者提供真正的课堂,教者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在事实上更频繁地被使用。
3.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
——自定型是由教者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
——他定型则由他人(专家、评委、组织者)指定选题,教者按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教研活动多采用自定型片段教学,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展示教师的风采。竞赛活动和评价工作多采用他定型片段教学,临时抽签,当场限时准备,依次上课,以检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其高下优劣。
四、片段教学的要求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执教者首先要树立“大学科”“大课堂”的教育新理念,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学科学习的起点。其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单元和本课的知识点,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第三,如果片段教学前要求说课,那么教者可先用一些时间简要介绍片段教学设计,然后用较多时间进行片段教学(一般可按规定时间安排)。教者要善于创设(虚拟)课堂教学情境,力求教学生动、简练,富有流动感和层次感。如果要求片段教学后进行说课,那么片段教学就可以用足给定的时间。下面具体说一说怎样进行片段教学:
1、体现崭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在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片段教学,必须表现新的教学理念。比如教学目标,就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
教学方法,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能满堂灌;
教学内容,也要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而不能老生常谈。只有用新理念来指导片段教学,才跟得上教育教学新形势,片段教学才有学术价值。
2、注重片段教学设计
片段教学的内容或由教者自定,或由评委指定,但无论如何,都要吃透教材,做好片段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时胸有成竹,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其中最应重视的是教法和步骤,教法可以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是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步骤则是教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安排好步骤可以使教学过程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导入语设计、问答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等,还可以考虑将平时自行设计、制作并已被教学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实验仪器、可动式幻灯片等道具溶入教学片断之中,使之增色添彩。
3、善于虚拟教学情景
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真正的学生,教者必须虚拟教学情景,让教学逼真地进行到底。教师可以让某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某生回答,停顿片刻后,通过评析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还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给人臵身其境的感觉。虚拟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再现真切的教学情境,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
4、注意运用教学语言
既然片段教学是教学活动,不是说课,也不是课后总结,所以语言应注意准确性,如"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准备采取的方法"在片段教学时候是十分忌讳的。特别要强调的是,片段教学要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要像上课那样,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教者要把听评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他们带入你的课堂教学中去,使之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感受到你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虽然片段教学不能像真实的课堂上那样进行操作,但是你要用好教学语言让听者犹如身臵课堂之中。
5、及时调整自己心态
片段教学中的角色与说课中的角色不同,与讲课中的角色也不尽相同,这种角色的移位需要教者迅速适应,而且在片段教学实施过程中因其虚拟性也需要较强表演能力,因此片段教学时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片段教学中的角色里去。
6、努力展示自身素质 如同说课和课堂教学一样,片段教学也能展示教者的基本素质。你可以用板书来表现书法功力,你可以用范读来表现朗读水平,你可以用广征博引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你还可以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获取评委的好感,进而感染评委,引起评委的共鸣,最终获得评委的好评。
五、片段教学的误区
1、片段教学与说课脱钩
片段教学固然可以单独进行,但经常与说课结伴偕行,一般说来,说课在先,片段教学在后,说课是片段教学的蓝本和依据,而片段教学则是说课设想的实施过程,二者关系密切。但许多教师把两者割裂开来,说课归说课,片段教学归片段教学,不能用说课的理论来指导片段教学,也没有用片段教学来证明说课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2、片段教学与说课杂糅
片段教学与说课是属于两个范畴的活动。说课是静态的研究,而片段教学是动态的实施。片段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因此它的核心不在于说理,不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而在于教学步骤的实施,教学计划的实现。但不少教师仍然不知二者的区别,在片段教学时只是简单复述说课中的“说教学程序”这个环节,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不断强调和解释教学的目的和依据,把片段教学与说课混合起来。
3、无法虚拟课堂的双边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读、讲、议、练等活动来完成。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缺少学生这一主体,有些执教者便淡化或放弃师生的双边活动,代之以满堂灌的教法,而不懂得以虚拟的双边活动来表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4、不把教学设计当作一回事
备课写教案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毋庸臵疑的。但设计片段教学方案似乎一直被人忽视,大多数人都把精力放在说课稿的准备上,以致造成在说课时头头是道,在片段教学时仓促混乱的尴尬情况。不打无准备之战,片段教学同样需要备课,需要做好教学设计。
5、没有掌握好片段教学时间 如果片段教学与说课同时进行,往往出现说课用时过多,片段教学时间不够的现象,这与重说课轻片段教学有关;
如果单独进行片段教学,往往出现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的情况,这是因为教学内容和节奏没有调控好。
六、片段教学的评价
评价片段教学应注意做到三点:一看导向性,是否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从教学和科研方向上去评,给教师指出努力的方向。二看客观性,即从教师、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客观地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给教师以激励作用。三看整体性,既要依据片段教学内容去分项评析,又要从整体上给片段教学下结论,写评语,更要指导教师、培训教师,使之尽快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所以评者也应做必要的准备。
评价的关键是制定和把握科学的评价标准,优秀的片段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明确。能从一节课乃至一个单元,并联系选题的特点来确定片段教学的目标,能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具体明确。
2、教材分析透彻。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能准确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教法科学实用。教学的总体设计合理,富有新意,表现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学程序的设计科学,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转换、收束等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突破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法设计的依据科学,教学手段的选用有助于提套课堂教学效率。板书设计精要、简洁、艺术。
4、教学对策恰当。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能力训练到位。训练目的明确、具体,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训练题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训练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而言之,好的片段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性强,层次清楚,语言简明扼要,有改革意识,有见地,有特点。
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大坦学校 叶月仙
摘 要:本文遵循英语词汇的教学原则,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学生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以求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能以较轻松的心情较快地识记单词并掌握它们,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方方面面,也有各种各样的创新和发展,各具特色。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 键 词:词汇教学;
方法 ;
技巧;
同义词;
近义词;
读音;
系统思维;
构词法;
情景教学;
兴趣;
语境
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词汇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应把词汇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词是语音,音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又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元。离开词汇的学习,任何语言的习得都是徒劳无功的。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英语水平的高低。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影响着英语教学的质量。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对于起步阶段的七年级学生尤为重要。现在 英语教学重点集中在语用、语篇、交际能力和学习策略研究等方面,而语音、语法、
词汇,语言的三大要素的地位似乎日趋下降。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许多学生都遇到“过不了词汇关”这一问题。词汇教学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词汇量的掌握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空中楼阁,英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词汇量的大小也制约着听力理解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合理有效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词汇系统的知识网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词汇量是制约英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了解词义识记单词,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从初一开始我就以词汇教学为重点,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单词,主要方法如下:
(一)音形义综合高效的教学指导
1.对同义词、近义词、或“神似”或“貌似”的词组之间进行比较辨析、选择运用是学习词汇的难点,也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方法。英语中一词含有若干词义的词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选择较为常用的词来进行归类,分别从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和在习语中的意义等三个方面归纳比较。例如:
leave Shanghai for Hongkong (离开); leave the children at home(把留在); leave my notebook in the dormitory(遗忘); leave the door open (使处于某种状态); leave sb.sthhttp://www.performandhealth.com/jiaoxuekaoshi/2022/0603/ leave sth.with sb.(委托)。
2 .多音词大体又可分成三类:①一词二音,词义不变,如:either,mobile,
detail; ② 读音随词性的变化而变化,其词义基本不变:separate, record。
③读音随词性、词义的变化而变化:content, wind, tear 即不
同词形的词其读音相同。对于这类词的复习最好用编句子的形式复习巩固。如:
① The two of us went to the park too.② I caught a hare with a fine coat of hair.③ Can you find a way to weigh the elephant.
3 .音、形、义结合起来教单词。记单词实际上是记词的发音,拼写,含义,应该结合一起记,如
all-tall-wall-fall-small win-wind-windy-windon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常提醒学生字母组合的发音,培养学生按读音规则来记忆拼法、听读音猜拼写和看生词猜读音的能力。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拼读规则。如通过take 和grade 让学生得出字母a 加一个辅音字母再加一个不发音的e的读音规则,然后给学生一些单词,如cake, face, race, lake, plane等,让他们看次读音或听词拼写。
4.正确的读音是学好词汇的前提。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习单词必须先知其音和义,再由音带形,音形义综合记忆,让学生熟练掌握,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及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则。例如:在单词上划音节,注重音进行拼读。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对于较长、发音较规则的单词效果尤为明显。开音节name,date,time中的元音字母读作字母本身的音,闭音节词bag,dask,sit,dog等元音字母读短音,同时也要注意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组合,r音节的发音规律。另外,借助于实物或简笔画等教学,先让学生听音,然后用实物知其义,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产生深刻的印象,比较形象直观快捷方便,学生易接受。例如:我在教“schoolbag”,借助于学生们的书包说:“Boys and girls,please look at this,what is it in my hand?It is a schoolbag.This is a schoolbag.You are students,and every student has a schoolbag.Yes,you see Li Min has a black schoolbag,Lin Tao has blue schoolbag.You all
have schoolbags.We have learnt the word school,but bag is a new word.Now,please,read after me bag bag schoolbag.”又如教“elephant”时我说,The cla,I am going to drow an eleplant on the blackboard.Yes,an eleplant,eleplant.look,I have drawn a pieture of an eleplant,now,read after me,eleplant….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并且对单词的记忆牢固,不易
(二)以旧带新,系统的思维方式
虽然英语词汇量庞大,但是词汇的语音构词,语义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很明显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旧带新,新旧联系,新旧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系统思维,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语法知识也逐渐加深,采用系统思维的教学方式,对扩大词汇量是很有帮助的。在教动词时联想到第三人称单数,如:go—going,teach—teaching等。过去式,如:do—did,go—went等,即过去分词的变化形式。教形容词和副词时,联想到该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规则。这样较快的扩大学生的视野并提高他们运用这些词的能力。以旧带新,在教“meal”时我说:“We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t seven in the morning.and have lunch at noon,so we have three meals a day.Breakfast is the first meal.Lunch is the second meal,and supper is the last meal of a day.”
(三)构词联系法 1.词缀
扩大词汇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掌握构词法,教授构词法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自学单词。培养自学能力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经常指出新旧单词中词缀对词汇的词类、词义的影响,让学生根据构词法基础知识来归纳、判断和记忆单词。虽然中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构词法,但
常用的词缀构词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大显其能。作为语言中最为敏感和活跃的词汇,其变化是日新月异,新词新义层出不穷。掌握了基本的构词法,学生面对大量的新词汇时也不会手足无措。词缀教学法完全是“授之以渔”的方法。
如:teach-teacher-teaching
think-thinker-thinking 语义联系:break-fast-breakfast
under-stand-understand
2.运用构词法
英语构词通常有派生(如careful)﹑ 合成(如blackboard)和转化 (如hand n.→ hand v.)三种形式。学生尤其要掌握派生词的规律。派生词是由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前缀与后缀的不同词性和词义。在对一些词汇进行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以它们为词根,通过加前缀或后缀转化为其它词。如courage一词,加前缀可变为 encourage, discourage; encourage 加后缀又可变为 encouragement。
用这种方法,学生可记忆一连串的词汇。而学生的兴趣也特别浓厚,还觉得既省时又省力,记得快而牢,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3.归类记忆。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有一定数量词汇,可用分类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学习用品,交通工具人物等分类;
把日期,时间,地点的名称归类,同音异形的词;
根据词性归类:如动词,形容词,名词等。
(四)情景教学法
结合情景和上下文进行教学,将单词放在情景中进行教学,既能理解其意义,又有利于单词在交际场合的正确使用,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情境进行猜词的能力。教学中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能为教单词而教单词。在教动词时更应结合课文来进行。让学生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学习词汇,达
到记忆的目的。如:在教与生活有关的词时,我把教室里学生们所见到的东西都贴上英语标签,并罗列出学生生活中能用得到的词贴在班里。录上音,让学生随时听到见到,一听就能拼写出单词,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五)激发学习兴趣
在所有的学习方法中,激发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一种。词汇教学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词汇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高压政策,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学生中滋生厌学情绪。因此在七年级的单词教学中,应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作为七年级英语教学的重点。总之,在起步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把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1.重视起始年级字母教学在实践中我发现,许多记忆单词存在困难的学生,字母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比如许多学生把m和n,i和r分不清,在拼写单词时总会出错,把name拼成mane,shirt拼成shrit等。同时,许多学生将字母发音和书写联系不起来。影响单词的记忆。英语作为一种字母语言,所有的单词都是由26个字母构成。字母学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单词记忆,在教授26个字母时,把字母教学的中心放在字母在单词中发音规律上,引导学生观察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一般读音。字母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由辅音到元音的循序渐进过程。注意新单词的直观教学方式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2.利用实物、图片、卡片、简笔画、动作等手段进行词汇教学。实物、图片、卡片、简笔画动作等有很强的直观效果,如再结合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且加强词汇掌握的深度,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造句法
利用造句练习来掌握词汇的用法,让学生作用单词造句的练习,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并掌握词义,搭配及用法。因为在应用中学习词汇孤立地教学词汇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在句子中,在一定的情景中,在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活动中教学词汇,才能实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标。
4.图表教学法
有时一个个词汇之间会因缺乏联系而显得凌乱难记。但通过谚语、对联、诗歌或顺口溜等方式将各个独立的词汇联系起来,就便于记忆。
5.联想教学法
联想就是由一个词想起另一个词,由当前正在学习的新知识想起曾经学过的旧知识。注意在应用中学习词汇孤立地教学词汇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在句子中,在一定的情景中,在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活动中教学词汇,才能实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标。
6.在阅读中扩大词汇量
记忆单词是为听﹑说﹑读﹑写服务的,同时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运用所学词汇,又能起到巩固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应帮助学生选好阅读材料,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在保证阅读量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词汇的复现率。阅读训练能强化词汇记忆与扩大词汇量;
而词汇量的增加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3.应用记忆。学生学习记忆单词的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记忆大量的单词,课余时间也要不断的巩固,加强记忆,通过课外读物巩固和丰富自己的词汇。口﹑耳﹑眼﹑手并用 记忆单词时,我们要用眼观察,看清词形,掌握其结构特点,看清音标,分析读音规则,进
行试拼,了解词义,词性;
用耳听,听录音,检查试拼是否正确,边听边读,按单词音节的划分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进行拼读,做到集中注意力,边读边写,边写边想。注意多渠道的输入、多形式的输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动用各种器官识记单词,尽量做到通过耳听、口说、眼看、手写来学习词汇。
总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确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让学生用眼睛注视词的拼写特点,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写,用脑想词义,强化记忆,也为英语教师进行其它英语知识,技能的训练,扫除了一大障碍。又让学生从被动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在轻松快乐中学习,记忆,把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结合起来,达到显著记忆效果,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陈桂珍 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N],英语辅导报 2005/01/8(2) 郭香娟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12月.胡亚萍 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N] 学英语 2009/02/6(3) 李阳.《疯狂英语》[M].中山大学音响出版社出版,2004年 3月 魏海霞 浅谈《新目标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Z] 教育联盟网 袁红英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J], http://www.dawendou.com/Post/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35 1994/04/12 赵宝斌.《谈一谈英语学习》[Z] (on English Learning).(English Pizza Land )英语比萨网.` 郑天生 杨照华.《中考必胜英语》出版地: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年10月.
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历史高效课堂
武
军
高效课堂是今年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学习。
历史学科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到底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高效高果呢?这一直是我们这些历史教师不停地琢磨、探讨的。
一、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为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的阶段我们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要有机的结合。特别是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所以在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该背的内容你也要会背诵;
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上课中,经师生碰撞,你再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
课后更要备“课后课”, 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抓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一个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给他,过了没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给他,如此反复,他始终依赖于你,……但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学会了取水这一技能,也就不会依赖于你了。因此,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三、借鉴别人的东西,是最快的途径。
应该坚持听校内外其他教师的公开课或常规课,同学年的教师互相听课。各级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课堂要随时开放。要充分利用博客和网络这个研讨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博客发表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学方法,开阔自己的教学思维,学习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搞好教学课堂的实效。
四、加强课堂上的管理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因为糟糕的纪律之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学生有溜号、睡觉等现象,要及时纠正。其实想要控制学生也很简单,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去。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紧跟老师。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想要成绩,你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愿意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什么方法只要有效就行,学生能学到东西就行。
②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尽量不让他们拉后腿。最好是能稳定住他们的情绪,想办法不让他们在考试中落队。其实所谓的补差,就是“治懒”。
③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必须让学生记笔记,让学生动起来。把书由“厚”变“薄”;
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从而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学习效果。
五、无论怎样高效,最直接的检验结果还是体现在试卷上。要答出一份满意试卷,培养答题技巧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规范性训练。
六、养成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的习惯(这种方法最好在好学生中提倡) 错题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整理错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在总结中前进,没有总结,只能停滞不前。整理出有价值的错题好题,总结出学习经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们的历史老师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新做法的尝试者,因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篇1:“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谈“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经过三天的“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学习,了解到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致趋向——学生起主导作用,老师起启发作用。
我认为学习应该从兴趣点开始,对于一个知识点,应该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点,这样就可以快乐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对游戏,娱乐新闻或一些奇葩事件等等都能做到过目不忘呢?我认为就是兴趣,所以说兴趣是做关键的。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所以我们 应该将兴趣与学习的知识点相联系。比如语文课堂案例中引用游戏关卡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生字词、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这样既玩了游戏,也学到了知识点。通过开设各种特色节日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固然是学习的动力,而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竞争无所不在,压力也无处不存。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学生就会进步!
像课堂案例一样,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合理分配。我认为强弱分在一组并不理想,如若一个小组有优等生有差生,那么这个差生会有些自卑以至于不想参与小组的讨论,老师让回答问题他就捡现成的答案来回答,并不代表他自己也吃透了这个知识点。这样就会造成两极分化,优的越来越优,差的越来越差。所以应该把优等生放在一个小组,差的放在一个小组,这样差的没有人给他们讨论答案,所以就自己开始探究问题。而优等生的小组内部都是优等生,就
会形成竞争对手,也不会造成优等生倒退。在老师提问时尽量把机会多给差等生的小组,看差等生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好,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样使得差等生会逐渐减少,以至于没有。
而且,我认为双班主任制度是非常好的,可以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单班主任制的“独裁专制”。有哪些问题可以商量探讨,尽量以完美的解决方式解决问题。班主任的选择更为重要,我认为班主任不应该让主科老师做,因为主科的课时比较多,如果在做班主任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准备课程,不能专心会造成二者都不得兼顾。而副科课时相对较少,空余时间比较多些,可以参与班级的管理。
关于“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我认为做到了人人都主动参与其中,并都能快乐的学习与工作。首先我们看到课堂案例,就有一种很感动,因为看到孩子们在课堂非常的开心,他们在享受课堂的幸福。从课堂的这个“六步法”呢,让孩子们有说的机会,有思考的空间,更有自主探究的空间,而且关于课堂的时间分配:8分钟的讨论,12分钟的自学探究等,我觉得也是挺科学的。我们感觉到这是一种非常规范的,可操作性的,也是体现高校课堂的这种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这一实质。如“学习小组讨论”、“学生互相评论”等形式,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表态发言,说心中所想、写心中所思。在广泛交流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比较中见真假比较中见优劣,比较中求进步。这也体现了“尊 重
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分为六个步骤——“创设问题→自主探究→讨论解疑→展示提升→总结顿悟→当堂检测”。此模式的六个步骤承上启下,环环相扣。
首先,“创设问题”可以锻炼学生主动地的去发现问题,从问题的根源出发,能够看到本质;
其次,“自主探究”是锻炼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讨论解疑”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
“展示提升”能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总结顿悟”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然后,最重要的是“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更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个别辅导。
另外,“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是注重给学生知识,而是注重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别人金块,不如给别人点石成金的点金术。
在课堂上学生占主导地位,但在学生表达自己的同时老师应该给予一定个鼓励,及时做出好的评价,给学生更强的自信心,从而增加学生的动力。当学生有错误时应该让自己发现问题,以免觉得尴尬而导致对下面的学习有影响。
不过,在中学运用“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教学法时,要注意几点:
1.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好,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爱护每个学生,更要鼓励、欣赏后进生,发现闪光点就表扬他们。否则,课 堂难以生动活泼,学习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2.既要坚持全过程引导学生这一原则,又要灵活运用操作方法:低年级多“扶”一点(如教一二年级),高年级(三、四、五年级)多“放”一点;
学生基础差或教学难度特别大时,就多“扶”一点;
学生基础好或教学难度小时,就多“放”一点;
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多,教师就多讲一点;
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少,就少讲一点;
学生自学后没有不会的,老师就不讲。科目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不同,运用时可有所变动,一切从实际出发,怎么教效果好就怎么教。
3.三年级以后运用“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教学法,就要比一二年级相对自由一些。给学生看书、练习的时间比小学长一些,辅助环节的时间要少一点,教师的过渡语要少一些,教师的讲要少一点,尽量节省时间,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突破重点、难点,不可使学生的读书、练习、更正、讨论走过场。
4.注意三年级的衔接,三年级是小学中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老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困生老师要积极地辅导与引导,对于优等生要积极的鼓励。
5.要注意学科与学科的联系、渗透,如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对待其它各科的题意,清楚题干要求,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找出答案。多上一些课外课,比如阅读课,劳动课,手工课,剪纸等,从小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我们学校现在处于刚刚起步的时期,我认为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变,应该认清自我,这样才能真正的上进。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自学能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同学自学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不会根据先学指导看书解决问题。我们要为学生写清思路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在书中找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提高课堂效率。“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在提问过程中要根据提问的对象出题,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提问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然后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再评判正确与否,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或到黑板上演练,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比较宽,无论如何都不能代办。
然后,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就如校长所说的,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到严谨,这是我们目前还欠缺的,今后要不断提醒自己,课堂还需要规范语言,用专业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算理,将各知识点融会贯通。
最后,不丢下任何一名学生。学生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程度差异,而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多关注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他们错了,告诉他们没关系,多鼓励他们,增强信心。
总之,“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还只是在尝试中,
【篇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心得体会】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之
心得体会
通榆十中 王杨杨
一、提升知识魅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的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魅力。如利用flash制作精美的化学反应原理的动画、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动画,并在动画中突出显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等。实践证明,课堂效应比其他方法都好。在教学加上自己的语言技巧,并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一套较完美的教学体系。在提升化学知识魅力、激发起学生乐学兴趣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时刻激发和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跟着老师的知识和兴趣走,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化学学习中来。
二、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化学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化学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新 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化学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④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 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避免师生间的感情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
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化学竞赛、辩论,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 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提高作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待作业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精心编选
在布置作业时,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和考纲的要求精心编选,适量布置,而很少用现成的试卷。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了三套试卷,或一套试卷分为三个作业方案。即同一套试卷分为共同题和选做题,具体说,就是a类学生(学业水平差的学生)只做基础题,力求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
b类学生(学业水平中等的学生)做基础题和稍有难度的题目;
c类学生(学业水平
好的学生)完成全部。做到分层出题,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阅”字或写上某个日子,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鉴于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次都能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当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因为知识是连贯的,如果不及时反馈,就会使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反馈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讲解,集体订正;
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采用单独面批解决。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4建立和用好错题本
【篇3: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文昌华侨中学 王妙婧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焕然一新,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关注课堂实效,关注动态生成,关注过程体验,关注学生发展,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
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以简洁的语言说清了教育的目标。同时,我国相关部门也明确了基础教育的目标。而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学生成长重要、直接的教育作用。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领袖,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成为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帮助者,成为学生最初信念的唤醒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发掘者,成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设计者,成为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者,成为学生人生健康发展的奠基人。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举止,甚至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一点点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进而影响其一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反思总结,我要把自己原来没有关注的课堂教学环节重新重视起来,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的。
1.除精心备课外,激情上课。试想当教师满怀激情去上课时,给学生带来的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影响。这一方面我有较多欠缺。也许是工作时间长了,有惰性了,也对学生和工作缺乏一种耐心。
2.课前组织相当重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绪拉到课堂上来,这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3.巧妙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最好结合生活实际,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一开始就有兴趣想要跟你学,但要注意简要,不能绕太远,否则会适得其反。
4.上课不是自己讲的很累,而是盯学生很累。我们现在上课知识讲解不是问题,关键是学生接没接受。学生接受了课堂效率就高。首先营造低压力、高挑战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特别是课堂上对违纪学生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绪)。其次,与学生保持目光、语言甚至是肢体上的交流,对易走神的学生,提出问题后用眼光扫视一眼,如果他在听,及时给予赞许的眼光,或是在讲课期间走到教室中间或后面,及时提醒没认真学习的学生。我们可以想一想:老师讲的再怎么天花乱坠,学生走神了,哪有什么效率,简直就是白搭,也就是帮学生克服分心因素。通过反复实践,我发现讲课过程中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也能提醒学生提高注意力。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千万不要为了讲完课就忽视这个问题,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很重要。
5.不放过任何一个后进生,后进生懒散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别人。不放过他们,并可以用后进生都学会了来激发其他人的学习。我记得魏书生说过:“教室”应取为“学室”。怎么能让学生愿意学,怎么监督他们学好,这是有效课堂的核心。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们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们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
读《课堂教学技巧》心得体会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要“活”,要“动”,传统的课堂秩序和管理也应注入新的内涵和形态。教师在课堂上尤其要注重教学策略。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了《课堂教学技巧》一书,很有启发。
作者肯尼斯.莫尔(Kenneth D.Moore)是美国新墨西哥东部大学教育和技术学院的主任,同时也是俄克拉荷马州教师教育者协会的主席,致力于教育改革和正确性评价等领域已经有25年,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发表了大量科教论文,他是美国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的先驱者。以前也看过有关课堂教学的一些文章,往往都泛泛而谈,非常的空洞,而这本书所呈现的正是作者将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中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技巧的过程。他将课堂教学技巧分为教学之前的技巧、教学之中的技巧和教学之后的技巧。按照这个结构分为四个部分:计划教学、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以及教学工具。第一部分关注的是教学前的备课环节,详细介绍了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怎样根据学生差异制订教学计划,如何创建支持性的课堂氛围,以及如何撰写教学目标等等。他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整合课程、课外活动等几个部分,非常细致的进行了讲解,其中介绍了一般教学策略和举了详细特例所采用的特殊教学策略,几乎把所有的课堂类型中运用到的教学策略都涵盖到了,让我受益良多。第二部分关注的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技巧。强调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强化与巩固的技巧、课堂提问的技巧和课堂管理的技巧。第三部分关注的是教学评价的技巧,帮助教师通过系统观察等方式有效评估学习效果。第四部分则梳理了使用教学工具的技巧,解析了教师应掌握的教学媒介工具及在课堂上的实际应用。
通过读《课堂教学技艺》一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第
一、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锤炼扎实的专业功底,涉略广泛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首先,我们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必须烂熟于心,能做到信手拈来。同时,在课堂这个教育的主阵地上,我们不仅是 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因此,我们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
第二、坚持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备课。备课,是教师最基础的专业修养,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备好课,并不在于你有写多长、多详细的教案,而在于你对本节课的思考有多深。备课包括:备自己—设计好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案;
备学生—研究学生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备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容量及教学过程等;
备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充分把握学生情况和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本节课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备课的设计方式可谓变化无穷,但只要我们肯动脑 筋,多思考、多钻研,就能不被教材所束缚,不被教参所左右,从而备出有创造性的课。
第
三、拥有年轻的教学心态和燃烧的上课激情,营造令人愉快的课堂氛围。有位教育专家在一所中学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最想对老师说的话是什么?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极为相似:希望老师不要板着脸孔说话,不要重复与罗嗦。两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击中了课堂教学的要害。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一直板着面孔讲授枯燥的知识点、传授空洞乏味的道理,这样阴沉、单调、沉闷的气氛,将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怎样使他们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引起愉快的感觉?首先是教师要对学科要有热爱的态度,这种热爱会传导给学生,教师上课时的激情,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使学生从教师那充满激情的话语中,体味出他们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浸润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就也能拥有学习的激情。我们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教师不仅是一个长者,更是一个智者,有宽阔的视野,有年轻的心态,课堂上富有激情,焕发的是诱人的青春活力,师 生才能和睦相处,亲密无间。
第四、灵活处理教学计划。教师上课应该根据情况时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因为学生的思路是我们事先无法完全估计到的。我们以为学生会朝着这个方向想,可是他们却想到了另一个方向。在这样的时候还按着原来的计划讲课,那就是无的放矢了。如果要引导学生思考,那就不能死搬教案。教师只能跟着在学生后面走,不断地告诉他怎么样才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如果他走的道路有点偏离既定的轨道,也不要紧,只要能通过教师及时的引导达到教学目的就行了。只有让学生在思维的 天地里养成了纵横奔驰的习惯,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才会得到发挥和培养。真的好课,是不拘一格不执一端的,是行云流水,任其自然。
第五、机智解决临时状况。意外事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随时都可能发生,比如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比如外界环境对课堂的干扰等等。对临时发生的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够真实地反映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时候课堂上的一些意外事件,如果进行当堂处理,既会影响上课时间,又不一定能查得水落石出;
如果不予理睬又会损害教师的威信,甚至会让事态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化解。当影响不大的意外事件发生时,教师并不要中断教学活动,而是用含蓄、简洁的方法悄悄提醒当事人,以达到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使教学活动按计划进行。当然,教师采取宽容的态度,既不是软弱,也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而宽容能促使学生自我教育,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反省,使学生体会到教 师的爱心与良苦用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能达到这一目标,结合这本书我给自己提了三个要求: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对课标和教材应该有全面而透彻的理解,并且还应该对所教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要有优化的教学设计,最后就是身心状态一定要调整好。
二、灵活有效的把握课堂组织
这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教学组织的能力,通过向其他优秀教师虚心请教,阅读教育书籍等方式不断累积和丰富组织教学的经验和技能水平。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是让人受益终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在学习中认真观察,经常开展合作学习的习惯等。
《课堂教学技巧》告诉了我们处理细节的很多方法,我会在将来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复习、应用、回忆自己曾经学过的各种技巧,把握好教师生涯中的每一个课堂!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楚,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提高。有位教育家说过“每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琴师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让我们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走进课堂,做一名琴师,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弹奏出动人的乐曲吧!
教学技能技巧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技巧心得体会(共5篇)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培训心得体会(共6篇)
小学写字教学方法和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组织技巧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方法
心得体会
技巧
教学
片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形式非常灵活;
检查教学情况、评价教学水平、进行教学研讨、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均可采用,不但具有教研作用,而且具有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功能。。
近年来,片段教学几乎与“说课”形影不离,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基本素质和展示教师教学才华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片段教学的内涵
所谓片段(片断)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二、片断教学的特点
1.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
——说它是局部的,它只是截取某一课中的某一个局部的教学内容 ——说它是虚拟的,它是在一种虚拟的课堂空间中进行 2.片断教学不同于“教学片断” 3.片断教学不同于“说课” 4.与说课关系密切
三、片段教学的类型
1.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
——节选类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
——专题类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
2.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
——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者提供真正的课堂,教者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在事实上更频繁地被使用。
3.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
——自定型是由教者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
——他定型则由他人(专家、评委、组织者)指定选题,教者按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教研活动多采用自定型片段教学,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展示教师的风采。竞赛活动和评价工作多采用他定型片段教学,临时抽签,当场限时准备,依次上课,以检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其高下优劣。
四、片段教学的要求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执教者首先要树立“大学科”“大课堂”的教育新理念,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学科学习的起点。其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单元和本课的知识点,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第三,如果片段教学前要求说课,那么教者可先用一些时间简要介绍片段教学设计,然后用较多时间进行片段教学(一般可按规定时间安排)。教者要善于创设(虚拟)课堂教学情境,力求教学生动、简练,富有流动感和层次感。如果要求片段教学后进行说课,那么片段教学就可以用足给定的时间。下面具体说一说怎样进行片段教学:
1、体现崭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在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片段教学,必须表现新的教学理念。比如教学目标,就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
教学方法,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能满堂灌;
教学内容,也要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而不能老生常谈。只有用新理念来指导片段教学,才跟得上教育教学新形势,片段教学才有学术价值。
2、注重片段教学设计
片段教学的内容或由教者自定,或由评委指定,但无论如何,都要吃透教材,做好片段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时胸有成竹,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其中最应重视的是教法和步骤,教法可以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是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步骤则是教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安排好步骤可以使教学过程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导入语设计、问答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等,还可以考虑将平时自行设计、制作并已被教学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实验仪器、可动式幻灯片等道具溶入教学片断之中,使之增色添彩。
3、善于虚拟教学情景
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真正的学生,教者必须虚拟教学情景,让教学逼真地进行到底。教师可以让某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某生回答,停顿片刻后,通过评析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还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给人臵身其境的感觉。虚拟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再现真切的教学情境,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
4、注意运用教学语言
既然片段教学是教学活动,不是说课,也不是课后总结,所以语言应注意准确性,如"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准备采取的方法"在片段教学时候是十分忌讳的。特别要强调的是,片段教学要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要像上课那样,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教者要把听评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他们带入你的课堂教学中去,使之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感受到你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虽然片段教学不能像真实的课堂上那样进行操作,但是你要用好教学语言让听者犹如身臵课堂之中。
5、及时调整自己心态
片段教学中的角色与说课中的角色不同,与讲课中的角色也不尽相同,这种角色的移位需要教者迅速适应,而且在片段教学实施过程中因其虚拟性也需要较强表演能力,因此片段教学时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片段教学中的角色里去。
6、努力展示自身素质 如同说课和课堂教学一样,片段教学也能展示教者的基本素质。你可以用板书来表现书法功力,你可以用范读来表现朗读水平,你可以用广征博引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你还可以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获取评委的好感,进而感染评委,引起评委的共鸣,最终获得评委的好评。
五、片段教学的误区
1、片段教学与说课脱钩
片段教学固然可以单独进行,但经常与说课结伴偕行,一般说来,说课在先,片段教学在后,说课是片段教学的蓝本和依据,而片段教学则是说课设想的实施过程,二者关系密切。但许多教师把两者割裂开来,说课归说课,片段教学归片段教学,不能用说课的理论来指导片段教学,也没有用片段教学来证明说课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2、片段教学与说课杂糅
片段教学与说课是属于两个范畴的活动。说课是静态的研究,而片段教学是动态的实施。片段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因此它的核心不在于说理,不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而在于教学步骤的实施,教学计划的实现。但不少教师仍然不知二者的区别,在片段教学时只是简单复述说课中的“说教学程序”这个环节,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不断强调和解释教学的目的和依据,把片段教学与说课混合起来。
3、无法虚拟课堂的双边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读、讲、议、练等活动来完成。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缺少学生这一主体,有些执教者便淡化或放弃师生的双边活动,代之以满堂灌的教法,而不懂得以虚拟的双边活动来表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4、不把教学设计当作一回事
备课写教案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毋庸臵疑的。但设计片段教学方案似乎一直被人忽视,大多数人都把精力放在说课稿的准备上,以致造成在说课时头头是道,在片段教学时仓促混乱的尴尬情况。不打无准备之战,片段教学同样需要备课,需要做好教学设计。
5、没有掌握好片段教学时间 如果片段教学与说课同时进行,往往出现说课用时过多,片段教学时间不够的现象,这与重说课轻片段教学有关;
如果单独进行片段教学,往往出现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的情况,这是因为教学内容和节奏没有调控好。
六、片段教学的评价
评价片段教学应注意做到三点:一看导向性,是否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从教学和科研方向上去评,给教师指出努力的方向。二看客观性,即从教师、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客观地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给教师以激励作用。三看整体性,既要依据片段教学内容去分项评析,又要从整体上给片段教学下结论,写评语,更要指导教师、培训教师,使之尽快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所以评者也应做必要的准备。
评价的关键是制定和把握科学的评价标准,优秀的片段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明确。能从一节课乃至一个单元,并联系选题的特点来确定片段教学的目标,能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具体明确。
2、教材分析透彻。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能准确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教法科学实用。教学的总体设计合理,富有新意,表现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学程序的设计科学,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转换、收束等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突破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法设计的依据科学,教学手段的选用有助于提套课堂教学效率。板书设计精要、简洁、艺术。
4、教学对策恰当。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能力训练到位。训练目的明确、具体,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训练题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训练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而言之,好的片段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性强,层次清楚,语言简明扼要,有改革意识,有见地,有特点。
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大坦学校 叶月仙
摘 要:本文遵循英语词汇的教学原则,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学生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以求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能以较轻松的心情较快地识记单词并掌握它们,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方方面面,也有各种各样的创新和发展,各具特色。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 键 词:词汇教学;
方法 ;
技巧;
同义词;
近义词;
读音;
系统思维;
构词法;
情景教学;
兴趣;
语境
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词汇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应把词汇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词是语音,音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又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元。离开词汇的学习,任何语言的习得都是徒劳无功的。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英语水平的高低。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影响着英语教学的质量。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对于起步阶段的七年级学生尤为重要。现在 英语教学重点集中在语用、语篇、交际能力和学习策略研究等方面,而语音、语法、
词汇,语言的三大要素的地位似乎日趋下降。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许多学生都遇到“过不了词汇关”这一问题。词汇教学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词汇量的掌握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空中楼阁,英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词汇量的大小也制约着听力理解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合理有效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词汇系统的知识网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词汇量是制约英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了解词义识记单词,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从初一开始我就以词汇教学为重点,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单词,主要方法如下:
(一)音形义综合高效的教学指导
1.对同义词、近义词、或“神似”或“貌似”的词组之间进行比较辨析、选择运用是学习词汇的难点,也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方法。英语中一词含有若干词义的词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选择较为常用的词来进行归类,分别从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和在习语中的意义等三个方面归纳比较。例如:
leave Shanghai for Hongkong (离开); leave the children at home(把留在); leave my notebook in the dormitory(遗忘); leave the door open (使处于某种状态); leave sb.sthhttp://www.performandhealth.com/jiaoxuekaoshi/2022/0603/ leave sth.with sb.(委托)。
2 .多音词大体又可分成三类:①一词二音,词义不变,如:either,mobile,
detail; ② 读音随词性的变化而变化,其词义基本不变:separate, record。
③读音随词性、词义的变化而变化:content, wind, tear 即不
同词形的词其读音相同。对于这类词的复习最好用编句子的形式复习巩固。如:
① The two of us went to the park too.② I caught a hare with a fine coat of hair.③ Can you find a way to weigh the elephant.
3 .音、形、义结合起来教单词。记单词实际上是记词的发音,拼写,含义,应该结合一起记,如
all-tall-wall-fall-small win-wind-windy-windon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常提醒学生字母组合的发音,培养学生按读音规则来记忆拼法、听读音猜拼写和看生词猜读音的能力。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拼读规则。如通过take 和grade 让学生得出字母a 加一个辅音字母再加一个不发音的e的读音规则,然后给学生一些单词,如cake, face, race, lake, plane等,让他们看次读音或听词拼写。
4.正确的读音是学好词汇的前提。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习单词必须先知其音和义,再由音带形,音形义综合记忆,让学生熟练掌握,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及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则。例如:在单词上划音节,注重音进行拼读。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对于较长、发音较规则的单词效果尤为明显。开音节name,date,time中的元音字母读作字母本身的音,闭音节词bag,dask,sit,dog等元音字母读短音,同时也要注意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组合,r音节的发音规律。另外,借助于实物或简笔画等教学,先让学生听音,然后用实物知其义,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产生深刻的印象,比较形象直观快捷方便,学生易接受。例如:我在教“schoolbag”,借助于学生们的书包说:“Boys and girls,please look at this,what is it in my hand?It is a schoolbag.This is a schoolbag.You are students,and every student has a schoolbag.Yes,you see Li Min has a black schoolbag,Lin Tao has blue schoolbag.You all
have schoolbags.We have learnt the word school,but bag is a new word.Now,please,read after me bag bag schoolbag.”又如教“elephant”时我说,The cla,I am going to drow an eleplant on the blackboard.Yes,an eleplant,eleplant.look,I have drawn a pieture of an eleplant,now,read after me,eleplant….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并且对单词的记忆牢固,不易
(二)以旧带新,系统的思维方式
虽然英语词汇量庞大,但是词汇的语音构词,语义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很明显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旧带新,新旧联系,新旧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系统思维,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语法知识也逐渐加深,采用系统思维的教学方式,对扩大词汇量是很有帮助的。在教动词时联想到第三人称单数,如:go—going,teach—teaching等。过去式,如:do—did,go—went等,即过去分词的变化形式。教形容词和副词时,联想到该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规则。这样较快的扩大学生的视野并提高他们运用这些词的能力。以旧带新,在教“meal”时我说:“We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t seven in the morning.and have lunch at noon,so we have three meals a day.Breakfast is the first meal.Lunch is the second meal,and supper is the last meal of a day.”
(三)构词联系法 1.词缀
扩大词汇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掌握构词法,教授构词法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自学单词。培养自学能力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经常指出新旧单词中词缀对词汇的词类、词义的影响,让学生根据构词法基础知识来归纳、判断和记忆单词。虽然中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构词法,但
常用的词缀构词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大显其能。作为语言中最为敏感和活跃的词汇,其变化是日新月异,新词新义层出不穷。掌握了基本的构词法,学生面对大量的新词汇时也不会手足无措。词缀教学法完全是“授之以渔”的方法。
如:teach-teacher-teaching
think-thinker-thinking 语义联系:break-fast-breakfast
under-stand-understand
2.运用构词法
英语构词通常有派生(如careful)﹑ 合成(如blackboard)和转化 (如hand n.→ hand v.)三种形式。学生尤其要掌握派生词的规律。派生词是由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前缀与后缀的不同词性和词义。在对一些词汇进行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以它们为词根,通过加前缀或后缀转化为其它词。如courage一词,加前缀可变为 encourage, discourage; encourage 加后缀又可变为 encouragement。
用这种方法,学生可记忆一连串的词汇。而学生的兴趣也特别浓厚,还觉得既省时又省力,记得快而牢,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3.归类记忆。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有一定数量词汇,可用分类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学习用品,交通工具人物等分类;
把日期,时间,地点的名称归类,同音异形的词;
根据词性归类:如动词,形容词,名词等。
(四)情景教学法
结合情景和上下文进行教学,将单词放在情景中进行教学,既能理解其意义,又有利于单词在交际场合的正确使用,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情境进行猜词的能力。教学中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能为教单词而教单词。在教动词时更应结合课文来进行。让学生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学习词汇,达
到记忆的目的。如:在教与生活有关的词时,我把教室里学生们所见到的东西都贴上英语标签,并罗列出学生生活中能用得到的词贴在班里。录上音,让学生随时听到见到,一听就能拼写出单词,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五)激发学习兴趣
在所有的学习方法中,激发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一种。词汇教学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词汇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高压政策,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学生中滋生厌学情绪。因此在七年级的单词教学中,应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作为七年级英语教学的重点。总之,在起步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把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1.重视起始年级字母教学在实践中我发现,许多记忆单词存在困难的学生,字母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比如许多学生把m和n,i和r分不清,在拼写单词时总会出错,把name拼成mane,shirt拼成shrit等。同时,许多学生将字母发音和书写联系不起来。影响单词的记忆。英语作为一种字母语言,所有的单词都是由26个字母构成。字母学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单词记忆,在教授26个字母时,把字母教学的中心放在字母在单词中发音规律上,引导学生观察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一般读音。字母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由辅音到元音的循序渐进过程。注意新单词的直观教学方式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2.利用实物、图片、卡片、简笔画、动作等手段进行词汇教学。实物、图片、卡片、简笔画动作等有很强的直观效果,如再结合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且加强词汇掌握的深度,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造句法
利用造句练习来掌握词汇的用法,让学生作用单词造句的练习,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并掌握词义,搭配及用法。因为在应用中学习词汇孤立地教学词汇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在句子中,在一定的情景中,在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活动中教学词汇,才能实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标。
4.图表教学法
有时一个个词汇之间会因缺乏联系而显得凌乱难记。但通过谚语、对联、诗歌或顺口溜等方式将各个独立的词汇联系起来,就便于记忆。
5.联想教学法
联想就是由一个词想起另一个词,由当前正在学习的新知识想起曾经学过的旧知识。注意在应用中学习词汇孤立地教学词汇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在句子中,在一定的情景中,在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活动中教学词汇,才能实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标。
6.在阅读中扩大词汇量
记忆单词是为听﹑说﹑读﹑写服务的,同时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运用所学词汇,又能起到巩固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应帮助学生选好阅读材料,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在保证阅读量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词汇的复现率。阅读训练能强化词汇记忆与扩大词汇量;
而词汇量的增加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3.应用记忆。学生学习记忆单词的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记忆大量的单词,课余时间也要不断的巩固,加强记忆,通过课外读物巩固和丰富自己的词汇。口﹑耳﹑眼﹑手并用 记忆单词时,我们要用眼观察,看清词形,掌握其结构特点,看清音标,分析读音规则,进
行试拼,了解词义,词性;
用耳听,听录音,检查试拼是否正确,边听边读,按单词音节的划分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进行拼读,做到集中注意力,边读边写,边写边想。注意多渠道的输入、多形式的输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动用各种器官识记单词,尽量做到通过耳听、口说、眼看、手写来学习词汇。
总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确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让学生用眼睛注视词的拼写特点,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写,用脑想词义,强化记忆,也为英语教师进行其它英语知识,技能的训练,扫除了一大障碍。又让学生从被动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在轻松快乐中学习,记忆,把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结合起来,达到显著记忆效果,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陈桂珍 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N],英语辅导报 2005/01/8(2) 郭香娟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12月.胡亚萍 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N] 学英语 2009/02/6(3) 李阳.《疯狂英语》[M].中山大学音响出版社出版,2004年 3月 魏海霞 浅谈《新目标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Z] 教育联盟网 袁红英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J], http://www.dawendou.com/Post/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35 1994/04/12 赵宝斌.《谈一谈英语学习》[Z] (on English Learning).(English Pizza Land )英语比萨网.` 郑天生 杨照华.《中考必胜英语》出版地: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年10月.
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历史高效课堂
武
军
高效课堂是今年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学习。
历史学科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到底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高效高果呢?这一直是我们这些历史教师不停地琢磨、探讨的。
一、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为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的阶段我们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要有机的结合。特别是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所以在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该背的内容你也要会背诵;
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上课中,经师生碰撞,你再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
课后更要备“课后课”, 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抓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一个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给他,过了没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给他,如此反复,他始终依赖于你,……但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学会了取水这一技能,也就不会依赖于你了。因此,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三、借鉴别人的东西,是最快的途径。
应该坚持听校内外其他教师的公开课或常规课,同学年的教师互相听课。各级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课堂要随时开放。要充分利用博客和网络这个研讨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博客发表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学方法,开阔自己的教学思维,学习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搞好教学课堂的实效。
四、加强课堂上的管理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因为糟糕的纪律之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学生有溜号、睡觉等现象,要及时纠正。其实想要控制学生也很简单,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去。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紧跟老师。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想要成绩,你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愿意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什么方法只要有效就行,学生能学到东西就行。
②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尽量不让他们拉后腿。最好是能稳定住他们的情绪,想办法不让他们在考试中落队。其实所谓的补差,就是“治懒”。
③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必须让学生记笔记,让学生动起来。把书由“厚”变“薄”;
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从而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学习效果。
五、无论怎样高效,最直接的检验结果还是体现在试卷上。要答出一份满意试卷,培养答题技巧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规范性训练。
六、养成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的习惯(这种方法最好在好学生中提倡) 错题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整理错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在总结中前进,没有总结,只能停滞不前。整理出有价值的错题好题,总结出学习经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们的历史老师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新做法的尝试者,因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篇1:“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谈“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经过三天的“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学习,了解到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致趋向——学生起主导作用,老师起启发作用。
我认为学习应该从兴趣点开始,对于一个知识点,应该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点,这样就可以快乐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对游戏,娱乐新闻或一些奇葩事件等等都能做到过目不忘呢?我认为就是兴趣,所以说兴趣是做关键的。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所以我们 应该将兴趣与学习的知识点相联系。比如语文课堂案例中引用游戏关卡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生字词、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这样既玩了游戏,也学到了知识点。通过开设各种特色节日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固然是学习的动力,而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竞争无所不在,压力也无处不存。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学生就会进步!
像课堂案例一样,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合理分配。我认为强弱分在一组并不理想,如若一个小组有优等生有差生,那么这个差生会有些自卑以至于不想参与小组的讨论,老师让回答问题他就捡现成的答案来回答,并不代表他自己也吃透了这个知识点。这样就会造成两极分化,优的越来越优,差的越来越差。所以应该把优等生放在一个小组,差的放在一个小组,这样差的没有人给他们讨论答案,所以就自己开始探究问题。而优等生的小组内部都是优等生,就
会形成竞争对手,也不会造成优等生倒退。在老师提问时尽量把机会多给差等生的小组,看差等生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好,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样使得差等生会逐渐减少,以至于没有。
而且,我认为双班主任制度是非常好的,可以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单班主任制的“独裁专制”。有哪些问题可以商量探讨,尽量以完美的解决方式解决问题。班主任的选择更为重要,我认为班主任不应该让主科老师做,因为主科的课时比较多,如果在做班主任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准备课程,不能专心会造成二者都不得兼顾。而副科课时相对较少,空余时间比较多些,可以参与班级的管理。
关于“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我认为做到了人人都主动参与其中,并都能快乐的学习与工作。首先我们看到课堂案例,就有一种很感动,因为看到孩子们在课堂非常的开心,他们在享受课堂的幸福。从课堂的这个“六步法”呢,让孩子们有说的机会,有思考的空间,更有自主探究的空间,而且关于课堂的时间分配:8分钟的讨论,12分钟的自学探究等,我觉得也是挺科学的。我们感觉到这是一种非常规范的,可操作性的,也是体现高校课堂的这种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这一实质。如“学习小组讨论”、“学生互相评论”等形式,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表态发言,说心中所想、写心中所思。在广泛交流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比较中见真假比较中见优劣,比较中求进步。这也体现了“尊 重
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分为六个步骤——“创设问题→自主探究→讨论解疑→展示提升→总结顿悟→当堂检测”。此模式的六个步骤承上启下,环环相扣。
首先,“创设问题”可以锻炼学生主动地的去发现问题,从问题的根源出发,能够看到本质;
其次,“自主探究”是锻炼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讨论解疑”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
“展示提升”能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总结顿悟”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然后,最重要的是“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更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个别辅导。
另外,“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是注重给学生知识,而是注重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别人金块,不如给别人点石成金的点金术。
在课堂上学生占主导地位,但在学生表达自己的同时老师应该给予一定个鼓励,及时做出好的评价,给学生更强的自信心,从而增加学生的动力。当学生有错误时应该让自己发现问题,以免觉得尴尬而导致对下面的学习有影响。
不过,在中学运用“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教学法时,要注意几点:
1.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好,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爱护每个学生,更要鼓励、欣赏后进生,发现闪光点就表扬他们。否则,课 堂难以生动活泼,学习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2.既要坚持全过程引导学生这一原则,又要灵活运用操作方法:低年级多“扶”一点(如教一二年级),高年级(三、四、五年级)多“放”一点;
学生基础差或教学难度特别大时,就多“扶”一点;
学生基础好或教学难度小时,就多“放”一点;
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多,教师就多讲一点;
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少,就少讲一点;
学生自学后没有不会的,老师就不讲。科目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不同,运用时可有所变动,一切从实际出发,怎么教效果好就怎么教。
3.三年级以后运用“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教学法,就要比一二年级相对自由一些。给学生看书、练习的时间比小学长一些,辅助环节的时间要少一点,教师的过渡语要少一些,教师的讲要少一点,尽量节省时间,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突破重点、难点,不可使学生的读书、练习、更正、讨论走过场。
4.注意三年级的衔接,三年级是小学中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老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困生老师要积极地辅导与引导,对于优等生要积极的鼓励。
5.要注意学科与学科的联系、渗透,如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对待其它各科的题意,清楚题干要求,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找出答案。多上一些课外课,比如阅读课,劳动课,手工课,剪纸等,从小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我们学校现在处于刚刚起步的时期,我认为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变,应该认清自我,这样才能真正的上进。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自学能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同学自学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不会根据先学指导看书解决问题。我们要为学生写清思路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在书中找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提高课堂效率。“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在提问过程中要根据提问的对象出题,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提问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然后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再评判正确与否,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或到黑板上演练,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比较宽,无论如何都不能代办。
然后,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就如校长所说的,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到严谨,这是我们目前还欠缺的,今后要不断提醒自己,课堂还需要规范语言,用专业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算理,将各知识点融会贯通。
最后,不丢下任何一名学生。学生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程度差异,而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多关注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他们错了,告诉他们没关系,多鼓励他们,增强信心。
总之,“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还只是在尝试中,
【篇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心得体会】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之
心得体会
通榆十中 王杨杨
一、提升知识魅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的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魅力。如利用flash制作精美的化学反应原理的动画、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动画,并在动画中突出显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等。实践证明,课堂效应比其他方法都好。在教学加上自己的语言技巧,并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一套较完美的教学体系。在提升化学知识魅力、激发起学生乐学兴趣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时刻激发和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跟着老师的知识和兴趣走,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化学学习中来。
二、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化学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化学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新 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化学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④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 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避免师生间的感情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
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化学竞赛、辩论,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 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提高作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待作业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精心编选
在布置作业时,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和考纲的要求精心编选,适量布置,而很少用现成的试卷。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了三套试卷,或一套试卷分为三个作业方案。即同一套试卷分为共同题和选做题,具体说,就是a类学生(学业水平差的学生)只做基础题,力求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
b类学生(学业水平中等的学生)做基础题和稍有难度的题目;
c类学生(学业水平
好的学生)完成全部。做到分层出题,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阅”字或写上某个日子,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鉴于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次都能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当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因为知识是连贯的,如果不及时反馈,就会使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反馈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讲解,集体订正;
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采用单独面批解决。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4建立和用好错题本
【篇3: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文昌华侨中学 王妙婧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焕然一新,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关注课堂实效,关注动态生成,关注过程体验,关注学生发展,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
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以简洁的语言说清了教育的目标。同时,我国相关部门也明确了基础教育的目标。而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学生成长重要、直接的教育作用。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领袖,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成为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帮助者,成为学生最初信念的唤醒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发掘者,成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设计者,成为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者,成为学生人生健康发展的奠基人。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举止,甚至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一点点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进而影响其一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反思总结,我要把自己原来没有关注的课堂教学环节重新重视起来,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的。
1.除精心备课外,激情上课。试想当教师满怀激情去上课时,给学生带来的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影响。这一方面我有较多欠缺。也许是工作时间长了,有惰性了,也对学生和工作缺乏一种耐心。
2.课前组织相当重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绪拉到课堂上来,这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3.巧妙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最好结合生活实际,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一开始就有兴趣想要跟你学,但要注意简要,不能绕太远,否则会适得其反。
4.上课不是自己讲的很累,而是盯学生很累。我们现在上课知识讲解不是问题,关键是学生接没接受。学生接受了课堂效率就高。首先营造低压力、高挑战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特别是课堂上对违纪学生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绪)。其次,与学生保持目光、语言甚至是肢体上的交流,对易走神的学生,提出问题后用眼光扫视一眼,如果他在听,及时给予赞许的眼光,或是在讲课期间走到教室中间或后面,及时提醒没认真学习的学生。我们可以想一想:老师讲的再怎么天花乱坠,学生走神了,哪有什么效率,简直就是白搭,也就是帮学生克服分心因素。通过反复实践,我发现讲课过程中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也能提醒学生提高注意力。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千万不要为了讲完课就忽视这个问题,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很重要。
5.不放过任何一个后进生,后进生懒散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别人。不放过他们,并可以用后进生都学会了来激发其他人的学习。我记得魏书生说过:“教室”应取为“学室”。怎么能让学生愿意学,怎么监督他们学好,这是有效课堂的核心。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们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们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
读《课堂教学技巧》心得体会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要“活”,要“动”,传统的课堂秩序和管理也应注入新的内涵和形态。教师在课堂上尤其要注重教学策略。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了《课堂教学技巧》一书,很有启发。
作者肯尼斯.莫尔(Kenneth D.Moore)是美国新墨西哥东部大学教育和技术学院的主任,同时也是俄克拉荷马州教师教育者协会的主席,致力于教育改革和正确性评价等领域已经有25年,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发表了大量科教论文,他是美国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的先驱者。以前也看过有关课堂教学的一些文章,往往都泛泛而谈,非常的空洞,而这本书所呈现的正是作者将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中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技巧的过程。他将课堂教学技巧分为教学之前的技巧、教学之中的技巧和教学之后的技巧。按照这个结构分为四个部分:计划教学、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以及教学工具。第一部分关注的是教学前的备课环节,详细介绍了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怎样根据学生差异制订教学计划,如何创建支持性的课堂氛围,以及如何撰写教学目标等等。他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整合课程、课外活动等几个部分,非常细致的进行了讲解,其中介绍了一般教学策略和举了详细特例所采用的特殊教学策略,几乎把所有的课堂类型中运用到的教学策略都涵盖到了,让我受益良多。第二部分关注的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技巧。强调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强化与巩固的技巧、课堂提问的技巧和课堂管理的技巧。第三部分关注的是教学评价的技巧,帮助教师通过系统观察等方式有效评估学习效果。第四部分则梳理了使用教学工具的技巧,解析了教师应掌握的教学媒介工具及在课堂上的实际应用。
通过读《课堂教学技艺》一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第
一、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锤炼扎实的专业功底,涉略广泛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首先,我们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必须烂熟于心,能做到信手拈来。同时,在课堂这个教育的主阵地上,我们不仅是 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因此,我们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
第二、坚持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备课。备课,是教师最基础的专业修养,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备好课,并不在于你有写多长、多详细的教案,而在于你对本节课的思考有多深。备课包括:备自己—设计好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案;
备学生—研究学生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备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容量及教学过程等;
备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充分把握学生情况和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本节课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备课的设计方式可谓变化无穷,但只要我们肯动脑 筋,多思考、多钻研,就能不被教材所束缚,不被教参所左右,从而备出有创造性的课。
第
三、拥有年轻的教学心态和燃烧的上课激情,营造令人愉快的课堂氛围。有位教育专家在一所中学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最想对老师说的话是什么?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极为相似:希望老师不要板着脸孔说话,不要重复与罗嗦。两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击中了课堂教学的要害。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一直板着面孔讲授枯燥的知识点、传授空洞乏味的道理,这样阴沉、单调、沉闷的气氛,将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怎样使他们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引起愉快的感觉?首先是教师要对学科要有热爱的态度,这种热爱会传导给学生,教师上课时的激情,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使学生从教师那充满激情的话语中,体味出他们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浸润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就也能拥有学习的激情。我们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教师不仅是一个长者,更是一个智者,有宽阔的视野,有年轻的心态,课堂上富有激情,焕发的是诱人的青春活力,师 生才能和睦相处,亲密无间。
第四、灵活处理教学计划。教师上课应该根据情况时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因为学生的思路是我们事先无法完全估计到的。我们以为学生会朝着这个方向想,可是他们却想到了另一个方向。在这样的时候还按着原来的计划讲课,那就是无的放矢了。如果要引导学生思考,那就不能死搬教案。教师只能跟着在学生后面走,不断地告诉他怎么样才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如果他走的道路有点偏离既定的轨道,也不要紧,只要能通过教师及时的引导达到教学目的就行了。只有让学生在思维的 天地里养成了纵横奔驰的习惯,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才会得到发挥和培养。真的好课,是不拘一格不执一端的,是行云流水,任其自然。
第五、机智解决临时状况。意外事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随时都可能发生,比如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比如外界环境对课堂的干扰等等。对临时发生的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够真实地反映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时候课堂上的一些意外事件,如果进行当堂处理,既会影响上课时间,又不一定能查得水落石出;
如果不予理睬又会损害教师的威信,甚至会让事态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化解。当影响不大的意外事件发生时,教师并不要中断教学活动,而是用含蓄、简洁的方法悄悄提醒当事人,以达到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使教学活动按计划进行。当然,教师采取宽容的态度,既不是软弱,也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而宽容能促使学生自我教育,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反省,使学生体会到教 师的爱心与良苦用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能达到这一目标,结合这本书我给自己提了三个要求: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对课标和教材应该有全面而透彻的理解,并且还应该对所教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要有优化的教学设计,最后就是身心状态一定要调整好。
二、灵活有效的把握课堂组织
这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教学组织的能力,通过向其他优秀教师虚心请教,阅读教育书籍等方式不断累积和丰富组织教学的经验和技能水平。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是让人受益终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在学习中认真观察,经常开展合作学习的习惯等。
《课堂教学技巧》告诉了我们处理细节的很多方法,我会在将来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复习、应用、回忆自己曾经学过的各种技巧,把握好教师生涯中的每一个课堂!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楚,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提高。有位教育家说过“每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琴师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让我们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走进课堂,做一名琴师,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弹奏出动人的乐曲吧!
教学技能技巧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技巧心得体会(共5篇)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培训心得体会(共6篇)
小学写字教学方法和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组织技巧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方法
心得体会
技巧
教学
上一篇:教学新秀,学校评语十九篇范本
下一篇:教学查房带教老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