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病理教学标本是病理实验教学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文章对病理教学标本的收集与制作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病理教学;标本;收集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672-8602(2015)04-0585-02
目前,病理教学中收集和保存高质量病理大体标本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然而这项工作确有其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制作病理大体标本的意义
病理示教大体标本是人体脏器病变的直观展示,它真实反映某一脏器疾病在不同时期及不同程度的形态特征,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为确保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提高病理专业技术水平和病理质量,收集、整理和制作各种病理大体标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影像和图谱资料的丰富及传播日益迅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逐步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在此情况下,是否还需要收集和制作病理大体教学标本并使用标本进行教学,成为各医学院校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使用标本进行教学是必要的。在基层医院病理科,不少低年资病理医师苦于缺乏足够的病理教学材料,难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及技术,以至于对如何进行规范病理检查、如何对病变形态进行观察识别及客观确切地描述,感到一片茫然,这势必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加强规范大体检查,对提高病理和临床各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病理教学标本的收集
病理教学标本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临床病理检验获得,二是通过尸体解剖获得。教师只有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才有可能通过这两条途径获得标本。在收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根据病理学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个有心人,既要有意识地收集不同疾病的病理标本,也要收集在同一疾病中不同病理类型的标本。例如子宫平滑肌瘤,要分别收集子宫黏膜下、子宫肌壁间、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的标本;又如肺癌,要分别收集肺门型、周围型、弥漫型肺癌的标本;再如胃癌,要分别收集溃疡型、弥漫型、息肉型胃癌的标本等。通常一家医院的标本来源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与多家兄弟医院之间的联系,多与他们沟通,一旦有了合适的标本,一定要及时进行收集。标本收集后要随时做好登记和临床病例资料的整理工作,以便于档案管理及供学生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之用。对于一些少见或罕见的病理标本,如囊泡肝、阴囊象皮肿、石胎、法罗氏四联症合并粟粒性肺结核、主动脉与肺动脉完全易位并动脉导管未闭、颅咽鼓管瘤、胰腺多囊性囊腺瘤、中脑畸胎瘤等,这些标本虽然一般不作为教学标本使用,但也可作为病理资料以供陈列,或作为第二课堂的教学资源使用。
三、大体标本的制作
收集到的原始标本,只有充分暴露病变部位、病变特点的标本才能作为教学标本使用。我们制作大体标本的原则是:尽量保留标本病变形态的完整性以及充分暴露病变部位。无论是来自于临床病理检验的标本还是来自于尸体解剖的标本,首先要满足病理诊断报告的需要,其次再考虑其能否为教学所用。因此,如果我们认定某标本可以为教学所用时,在大体标本取材时就要做到巧妙地选取病灶部位,既要满足病理诊断报告的要求,又要注意不要过多地破坏病灶。有时为了保持病变形态的完整性,我们甚至采取在取材后再进行适当缝补的办法,使病变的标本能保持原来的形状。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标本,我们在取材时,先小心切取诊断所需的部位,然后将切口巧妙缝合,这样就能保持溃疡病灶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了。在大体标本的制作中,除了要保持病变形态的完整性外,同时还要注意充分暴露病灶部位。对于某些病变隐藏在器官内部的标本,如肺动脉某一分支血栓栓塞的标本,血栓堵塞在肺动脉的管腔内,若不剪开血管壁,学生则无法直接观察到其病变特征,因此,我们在制作标本时要依次剪开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管壁,以充分暴露肺动脉管腔内的血栓,必要时也可以做适当的缝合。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清楚直观地看到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形态特点,还能促进学生理解患者猝死的发生机制。
四、切片标本的制作
1、继素切片栎本病变的过渡发展关系
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从形态学的改变来说,从正常的细胞转化成恶性肿瘤细胞,它经历了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不典型增生、腺瘤以及腺癌等几个阶段。又如结肠腺癌,要呈现出这种典型的病变移行经过,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切片标本前先要进行初筛,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若有符合教学要求的病变,再精心取材,确保使学生在结肠腺癌的教学切片标本中,既能观察到正常的结肠腺体上皮,也能观察到呈不典型增生的上皮以及腺癌等形态变化。再如子宫颈原位癌,同样的,我们要确保在教学切片标本中能够观察到正常的宫颈上皮、呈不典型增生的宫颈上皮以及子宫颈原位癌的形态特点。
2、切片标本原发病变与并发症共存的统象
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某些并发症,为了能使学生在切片上观察到原发病变及其并发症共存的病灶,我们首先要明确病例资料,物色好病例,然后再仔细观察大体标本进行取材。例如慢性胃溃疡,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我们首先要掌握临床资料,如患者是否曾出现过出血的并发症,然后在取材时留心观察溃疡病灶周围是否有出血灶,以确保我们切取的材料符合教学要求,即在显微镜下既能观察到溃疡底部的四层结构(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组织层),又能在溃疡的边缘观察到有小静脉破裂出血,在血管的横断面可见血栓形成并堵塞血管腔的现象。当学生观察这张切片标本时,既可以学习溃疡病灶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点,又可以加深其对并发症——出血的理解,进而再深入理解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3、经素切片标本病变的整体性
实验的目的是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因此,在切片标本取材时,我们同样要注意尽量顾及病变的全貌。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取材时取动脉横断面,这样,既可以观察动脉组织的三层结构,又可以完整地观察到斑块的理论结构和斑块向其管腔突人的程度,从而让学生联系病变的分级,并将理论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又如风湿性心脏病,当病变累及心脏的全层时,取材时要注意取心脏三层的病变,心内膜要取病灶的疣状赘生物,心肌要取风湿小体的病变,心外膜要取纤维素、淋巴细胞、浆液等炎症渗出物较多的病变。这样,心脏各层中存在的不同病变特点,不同的病变所导致的不同的结局和不同的临床表现都有了材料展示,做出如此好的切片标本,学生的病理实验学习当然能事半功倍了。
结语
总之,我们在制作每一张病理教学标本时,要尽量做到充分显示其病变特点,密切联系临床病例资料,使学生在观察标本时,不仅能获得感性认识,还能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不仅能开阔视野,还能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相关热词搜索: 病理 标本 浅谈 收集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