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农村中民间文化的作用

新农村中民间文化的作用

时间:2025-08-02 15:48:51 浏览次数:

[摘 要]我国的民间文化丰富多样,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民间文化的作用也开始凸显。本文从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新农村中民间文化的作用,并给出了一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法,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民间文化;新农村文化;作用;建设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民间文化发源于民间,不同地区的民间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加之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存在的民间文化更显得丰富多样。民间文化一般是被划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比如常见的杂技、皮影、传说、神话等等。农村的民众大多是一口相传延续和发展着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对我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城市文化的丰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新农村中民间文化的价值

1.1 民间文化的创造者正是新农村的建设者

我国现在流传的民间文化是由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创造并传承而来的。农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激情,让民间文化富有不一样的生命力,使其流传至今仍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一种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因为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现在我国提倡的新农村的建设者。因此民间文化的作用非同小可,不容小觑。农民们质朴勤劳,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民间文化一点一点地传承着,让我国的文化没有流失,农民们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的民间文化有很多,比如在2016年5月6日上映的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便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种。这部影片中描写的正是在一个名叫无双镇的地方,吹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这种民间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对于那些在生活中远行故去者的深切悼念和人生评价。这部《百鸟朝凤》电影名字其实就是指的唢呐曲。电影将这一首曲子饱含的感情通过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唢呐这种快要被人们遗忘的民间文化和艺术。民间文化在这时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永远记得来自哪里,根在哪里。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这一些肩负着传承民间艺术和文化的农民们也肩负着建设新农村的责任,在生活中农民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改进技艺、增强艺术水平,让民间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和喜欢。新农村也渐渐凸显了其“新”的特点,根植于农民生活中民间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存在并会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这样合理利用民间文化这种具有优秀特质的社会意识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显得极为重要。

1.2 民间艺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

民间文化的传承是依靠全部的农民,但是在这中间也有一部分的民间艺人起着比其他农民更为明显的作用。他们在新农村中是一种主要的力量,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民间艺人大多一直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地方,通过耳濡目染了解和熟悉着自己所在区域的民间文化,并潜心学习掌握了各类民间艺术。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承担起了发扬民间文化的责任,使民间文化变得更加富有特色更加富有生命力。

民间艺术包括很多种,比如常见常听到的民间舞蹈、传说、民谣、杂技等,还有打鼓说书、舞龙舞狮、年画、木刻、刺绣、剪纸、皮影等等。这些民间艺术有些学起来比较难,需要学习者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发扬和传承的过程中还要承担压力和孤独。民间艺人通过走街串巷,通过吆喝呐喊,不断影响着周围的人,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新农村的建设或许会影响一些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但是只要还有优秀的民间艺人存在,民間艺人作为民间文化的传承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作为农村新发展的主角会受到各界的支持,让民间文化刻上时代的印记。我国国务院也一直非常重视民间文化的作用,对于民间文化的价值也具有高度肯定的态度。一直以来就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民间文化活动,要号召民众积极参与,努力成为发展和传承民间文化,开展民间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

1.3 民间文化的活动是新农村的一部分

我国的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农村文化生活与城市文化生活比起来显得有些枯燥、粗糙、甚至有些乏味,一些年轻人正是因为民间文化的这一些特点,不愿意学习民间艺术,不能承担起传承民间文化的责任。因此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们带着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们不断更新文化和思想,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

就我国的民间文化产生来看,主要是来自于传统的农耕生产,由于农耕生产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农村中的节日文化,基本上一年十二个月每一个月都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比如正月贺新春之后中旬有元宵节猜谜语、花灯表演等。二月则是龙抬头,每个地区有不同的习俗,有些地方习惯给小孩剃光头。三月则有清明节,扫墓祭祖。四月则是四月八家家发。五月份有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在农村非常多,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有赛龙舟、吃粽子、吃鸭蛋等等。六月则有一句顺口溜六月六晒洪陆。七月中旬的鬼节。八月份有中秋节,在我国中秋节习俗非常多,赏月、吃月饼等等。九月九重阳节登高采菊。十月要祭祀太阳。十一月则有谷神的节日。十二月的腊八节,最后则是春节。以上这些节日都是农民们在生产生活中根据需求以及生活经验而渐渐发展来的,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才形成了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就是这些可以让农村建设热闹开展的民间文化,民间艺人们在新农村建设开始阶段、过程中以及成功之后都可以开展民间文化活动让新农村的气氛更加浓厚。

1.4 民间文化是新农村的文化根基

民间文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其产生于本土,具有非常不一样的生命力。民间文化不仅是对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反映,还是表现一个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并且按照新时代的具体要求,针对农村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还有社会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则是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并且要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目标。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民间文化作用就是利用自身的传统形式,联系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这个肥沃的土地之上,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农村。让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让民间文化在未来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新农村中民间文化作用的发挥办法

2.1 以创新的方式促进民间文化的发展

民间文化的发展创新需要通过农民这一民间文化的主体努力才能实现,农民不仅仅是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在追求民间文化创新和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好农民这一主力军的力量和作用。在转变了思想之后努力明确目标,让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发挥,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集中主要力量完成新农村建设。并且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能遗失了民间文化,而是要让民间文化更加符合当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需要。具体分析当前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和民间文化的发展状态,可以总结出三个办法,促进民间文化的创新发展。

2.1.1 建设民间文化队伍要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

每一个地区的农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民间文化发展状态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特色,积极组织建立符合实际的民间文化团体组织。一些地区有一些风土民情和习俗都具有明显的特色,比如腰鼓、根雕,当地的民间艺术家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及政府的帮助,积极创建老年艺术团、业余剧团、根雕艺术小组等。另外还可以根据掌握了不同民间艺术的人年龄划分成青年艺术团和老年艺术团,两者在日常的民间文化发展中各自发挥作用,通过合理利用民间文化,在其影响下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

2.1.2 增加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合作演出机会

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合作演出的机会和质量都不高,需要相关专业人士积极给予指导和支持。目的是将民间文化中一些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去除,一定要使其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对于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合作演出时,一些专业的剧作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民间艺术的特点,创作具有代表特色的剧本。若是在民间文艺表演团体演出中,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了符合我国精神文明要求的好剧本,政府可以给予资金奖励,还可以购买剧本版权,使其可以有更大的传播空间,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优秀的民间文化的存在。

2.1.3 要积极培养民间文艺表演人才

我国的文化部门和文化厅可以帮助民间文艺表演变得越来越优秀,可以利用政府的力量将民间文艺表演与我国的一些优秀的艺术学校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民间艺人们和民间文艺表演的人们获得训练的机会。而对于艺术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随之解决,可以鼓励或者提供给艺术学校学生到民间文艺表演团体中就业的机会。如此一来就可以不断发展和创新民间文艺,使民间文艺表演的水平逐渐发展到与我国专业文艺工作者一个标准之上。

2.2 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注入时代精神

我国在发展新农村时要注意始终坚持立足于民间文化,并将时代特色精神注入到传统的民间文化中。民间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优势要合理利用,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2.2.1 针对民间文化要注重挖掘与保护结合

农村中民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以及新农村的主要建设们要团结起来积极开发和利用已经存在的具有优秀特质的民间文化,通过合理的方式不断促进民间文化的创新,为民间艺术表演建立合适的平台,根据地区民间文化的特色举办表演活动。

2.2.2 要将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量结合

为了让民间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凸显出来,传承者们要注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结合。农村中的基层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结合,并且借鉴具有现代特点的文化观念和艺术手段,充分开发民间文化,使其与新文化之间互相交融形成新的发展路径。这样可以使民间文化不仅被老一辈的人喜欢,也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接纳。

2.2.3 要加强民间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工作

为了让民间文化在创新中得到长远发展得机会,就需要传承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积极寻求新的民间文化的载体。一些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们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他们所掌握的民间艺术往往已经没有继承人了。因此要让老一辈的民间艺术家们将自己所掌握的民间艺术记录下来,使更多的年轻人获得学习这些珍贵民间艺术的机会。

2.3 建立民间文化产业,夯实文化根基

建立民间文化产业实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标需要新农村建造者们不断发展民间文化,使其让农村文化具有明显的特色,要积极提高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水平。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总的来看仍然比较落后,因此要注重民间文化质量的提高,才能保证民间文化产业的逐步建立,才能保证农村文化的市场管理和培育逐渐趋向于高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农民的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要坚持面向群众的理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 结语

通常来讲民间文化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但仍然要重视民间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在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使用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宣扬和传播有益民眾的文化,逐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以及农村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敏.论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3(6).

[2] 王娟.浅谈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社会博览,2011(3).

相关热词搜索: 村中 民间文化 作用 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