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蔚蓝色的罪恶

蔚蓝色的罪恶

时间:2025-08-02 19:23:55 浏览次数:

没有什么东西能像大海一样,让人同时联想到生命之初与死亡之末。大自然在海洋中缔造了很多神话,即使在纳米都能做面包机的今天,海洋依然是一个谜。然而人类并没有向她抛洒理应的敬畏,反而人类特有的偏要、愚蠢在践踏着海洋的权威。我们在刀叉越伸越远,高级的餐巾掩饰不信嗜血的残忍。在一片蔚蓝色下,捕杀的罪恶正进行。

大海的恩惠 自然的杰作

鲸鱼不是鱼!

这并不是什么科学知识,也不是探险名言。所有受过初中教育的成年人都知道,鲸鱼的繁殖方式为胎生,属于哺乳动物。只不过,的确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鲸鱼生个孩子并不比人类十月怀胎更容易。鲸鱼一般在8到10年后达到性成熟,繁殖期多在冬、春季。须鲸类一般一年半到两年才能年产仔一次,每次只产一胎,多胞胎对于鲸鱼家族来说并不常见。而更为稀有和聪慧的领航鲸每隔三到五年才能产一胎,雌兽的怀孕期长达15个月,不但每胎只有一个幼鲸诞生,而且哺乳期更是要延续12个月至数年不等。

这一切都意味着鲸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摆脱过度捕杀的影响,恢复原有种群数目。

海豚是最接近人类生活的一种鲸,虽然海族馆里的过滤水并不是它们生存的最佳环境,但是至少人们还愿意看着它们活着,并为它们的生命喝彩叫好。可悲的是,海洋中其他鲸类的命运却是血淋淋的。因为人类掌握了一种叫“科技”的东西,凭借它,人类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想吃。而跟鱼类有着共同生长环境的鲸自然也逃不过被端上餐桌的命运。

被捕食的鲸鱼种类主要集中在座头鲸和须鲸上,因为这两种鲸的体积庞大,且数量“曾经”很惊人。最小的须鲸体长也大于6米,如蓝鲸体长可达33米,体重190吨,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动物。而在詹姆士·米舍内的《夏威夷》一书中,他写道“座头鲸个头硕大,连海洋都快装不下它了!”这是海的恩惠,这些智商超高的生物只有在海里才能长得这么大。

在砧板上被“鱼肉”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是这并不是所有被捕杀鲸类的惟一归宿,它们的利用价值远不止如此。鲸体中利用价值最大的是鲸油,可作黄油的代用品供食用,或提炼高级润滑油,用作化工原料。抹香鲸的油脂优良,称抹香油,耐热性强,适宜作精密机械、仪表用油j它们的皮可制高级皮革产品;肝脏可用以制取维生素。胰脏、卵巢及脑下垂体可提取胰岛素和激素,比如,抹香鲸的肠内有一种分泌物叫龙涎香,是贵重香料的原料。

鲸鱼不是鱼,但它是大海的恩惠、自然的杰作,最重要的是,它不是人类的食物,而是朋友。

极地乐园

南大洋是世界上“最新”的大洋,直到2000年才被正式命名和认可,而直到现在还有人不承认它的身份。它指的是南纬60度以南,包围南极洲的海洋,经国际海道测量组织认可的南大洋面积大概是美国的两倍。有20多万座千姿百态,大小不等的冰山漂浮在浩瀚的南大洋上,它也是世界上惟一完全环绕地球,而没有被任何大陆分割的大洋。

这里冰天雪地,是个名副其实的“超级节能”大冰箱。常年保持在零下2℃左右的水下温度、时速160公里的狂风、刺骨的寒冷和随时扑面而来的巨型冰川让人类以各种名义发起的考察探险都异常艰难。探险家们纷纷称这片海洋是世界上最险恶的海域,“征服”两个字在这里是不受欢迎的。

大自然以最恶劣的气候对待企图接近它的人类,其实是为了保护南大洋的纯净。因为没有人烟的南大洋中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从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到几米长的大型海藻从小型的浮游动物到大型的哺乳动物海豹,海狮,乃至百吨重的巨鲸;从会飞的海鸟到不会飞的企鹅,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就生物的分布而论,从岸边的礁石、沙滩到潮间带;从浅海到数千米的海底深渊;从海水到浮冰、冰上,都有它们的踪迹。可以说分布广泛,个体稠密,种群幕革,一派生机。

与世界其他各大洋相比,南大洋的生物种类不是最多的,但数量却大得多,如南极磷虾,其蕴藏量约4亿到6亿吨,这也为在这里生活的20种鲸、20种海豚和6种海豹提供了完美的粮食贮备。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南大洋的捕鲸量占世界总捕鲸量的70%如今的南大洋是世界上80%的鲸的栖息地。

然而,白色天地不都是童话世界。低温、高寒、日照稀少、降水量少、融雪量大这些特定的环境因素导致了生物生长周期短而生命周期过长、繁殖困难等现象。换句话说,这个具有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生物乐园也具有生物链,食物链的脆弱性。逐年的全球温度升高使得南极冰山融化速度是上个世纪的几倍,过多的淡水注入南大样使得浮游藻类锐减,以此为生的鲸类已经面临着断粮的危险。而越来越多的探险、考察、商业船只的闯入也带来并加重了海水的污染。逃过了灾荒和污染的鲸类的前途也不容乐观,因为它们随时会遭遇到冷血捕鲸船。2005年到2006年,日本在南大洋共捕杀了853头小须鲸及10头濒危的长须鲸。日本并且宣布,从2007年到2008年这一季开始,“科学”捕鲸限额除935头小须鲸外,还增加长须鲸和座头鲸各50头,即每年捕杀逾千头鲸。

新生的南大洋还没有从庆生的喜悦中苏醒,就已经跌进了另一个黑色的噩梦。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国际条例的诞生与无力

达尔文认为人类的祖先是猿猴,我们相信他说的是对的。过了很久以后,人类辨别是非的手段越来越高级,很多理论先后被质疑、推翻、颠覆。目前人类起源的最新说法是我们的祖先是一种海底古猿,这应和了已经存在的“大海起源论”。

不管科学界如何纷争,大家却保持着一种默契海洋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的最终归宿。它既不是我们的“金鱼盆”也不是我们的“垃圾桶”,一切的索取和破坏都将由人类自己承担。

为了保护海洋及其海洋生物,国际组织制定、颁发了很多限制性条例。

1931年有关国家曾在日内瓦签署了捕鲸条约,但直至1937年才达成基本协定。在此期间,日本、英国、挪威等国家曾各自制定捕鲸法规。1948年7月条约生效。1949年又在伦敦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捕鲸委员会(1wc)会议,此后每年召开一次,讨论修正捕鲸法规、受保护鲸的种类和捕鲸限额等。目前受保护鲸种除原规定的北极鲸、露脊鲸、灰鲸外,又陆续增加了蓝鲸、座头鲸、长须鲸和鲸。1979年第31届国际捕鲸委员会会议决定无限期禁止捕鲸工船在南极作业(捕小鲸除外),并将印度洋划为保护区。1982年第34届国际捕鲸委员会又通过决议,在1986年度捕鲸季节过后暂时终止商业性捕鲸。

保护措施的出台并没有挽救鲸类的命运,我们无法谴责规则的软弱,却不得不正视打破规则后物种灭绝的后果。这里,有一个国家不能不出现,那就是日本。

日本虽然在美国的压力下接受1986年实施的商业捕鲸禁令,但日本渔业厅每年都会送船队去南极洋,进行“科学”捕鲸。从1999年,日本加紧步伐吸纳更

多国家加入国际捕鲸委员会,目前的成员国中超过21个是日本在1986年商业捕鲸禁令发布之后被吸纳,或者是在日本的游说下,转变态度支持捕鲸。在2004国际反捕鲸委员会年会上,日本宣称在南极洋捕鲸是该国的传统。而实际上,日本直到1934年才第一次在南极洋捕鲸,而且南极洋远在日本国土6000多里之外,传统一说禁不住推敲。日本最新一期的“科学研究”计划,是从2007年11月起,把濒危的长须鲸和座头鲸亦列入捕杀范围以内。日本的市场和餐馆,每年有2000吨的鲸肉销售。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DNA采样分析结果显示,日本市场销售的鲸肉包括座头鲸、长须鲸、灰鲸、露脊鲸等多种濒危鲸种。

除了日本以外,挪威和冰岛亦拒绝接受1986年的禁令,继续捕鲸行为。

正如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著名古人类学家梅亚维,利基所说:“我们有一个漫长复杂的过去,我们是生存下来的惟一人种,但我们的生存也不安全,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我们也面临着绝种的危险。”

绿色和平组织三十多年来的保护历程

1975年,有一张新闻图片同时出现在各国重要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上,画面上有一艘名为“Dalniy Vostok”的俄罗斯捕鲸船和一艘小型的气垫船,捕鲸船上的枪手无视气垫船上挥舞的双手,端着手中的鱼叉枪照样瞄准射击。鱼叉擦过气垫船上试图阻止射击的人的头顶,击中鲸身。气垫船上那些不顾生死的船员就是当年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

三十年前,他们的装备简陋,气垫船跟面前庞然的捕鲸船相比,简直就像一件粗制滥造的玩具。大家手中既没有能伤害对方的武器,也没有能保护自己的工具,是地地道道的赤手空拳。而他们阻止捕鲸船的方式也原始得可爱,就是跟随大船飘荡在海洋上,只要捕鲸船上有人要出手,气垫船立刻上前,挡在大船和猎物中间,充当人墙。

这张照片震动了很多人的心灵,也促使国际社会马上采取行动反对商业捕鲸。时至今日,绿色和平组织已经蜚声国际,可是依然没有什么更高、更快、更强的手段来对付那些猎杀者,似乎没有什么办法能比生命换生命更解决问题的了。

过去的三十余年中,绿色和平在海上与来自澳大利亚、挪威、俄罗斯、西班牙、冰岛、秘鲁和日本等国的捕鲸船队对峙。在全球公众的大力支持之下,1985年绿色和平向国际捕鲸委员会递交了一百万个签名,呼吁禁止捕鲸。一年之后,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的全球商业捕鲸禁令正式生效。1993年绿色和平又向美国政府递交了两百万个签名,呼吁设立南极洋禁捕鲸区。1994年,国际押鲸委员会将南极洋指定为禁捕鲸区。除了向公众呼吁及把国际社会民意呈现给国际捕鲸委员会,绿色和平还至次进行直接,有效的海上围截行动。2005年1 2月至200t年2月期间,绿色和平的两艘船“希望号”和“极地曙光号”在南极洋联合行动,有29天与日本捕鲸船队直接交锋,令82头在捕杀目标内的鲸得以继续在南极洋畅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近身肉搏中,一切战略都是无用之功。即使是最勇猛的战士也需要用武器来保护自己的生命,或者说战士的勇猛一半是来源于他手中的“器”如何。在绿色和平数十年的反捕鲸战役中,有两个大“家伙”功勋卓越,不能被遗漏。

①希望号

任何进入海洋的船只都会多多少少因为制造垃圾污染而伤害到这片蔚蓝色,绿色和平用了好几个月时间,尽最大努力把“希望号”改造为一艘对环境无害的船,这些改变包括了:移除或者密封石棉;换了一个不溢漏的特殊燃料系统;安装了新型的、更高效的柴油机推进系统;安装了循环水装置,最终只把净水排出;安装了废物发热系统,安装了比现有立法的要求标准要高15倍的船底污水过滤器;使用不含TBT的船体涂料,用氨水做制冷剂的冰箱和空调取代了造成气候变迁和臭氧污染的氟利昂,这也是第一艘使用这种装置的德国注册的船只;还有一个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的环保高效的推动力系统。除此以外,她还安装了绿色和平标准的操作设备,包括 个适合直升机起降的甲板和充气船的起重机。

“希望号”在绿色和平参与的第一个行动是推广2002年“原始森林:保护还是消失”的项目。

寻找最完美的船……这是我加入绿色耗平九年来一直魂牵梦萦的事,

两年前绿色和平同意了更换船只的要求。按照要求的规格找到合适的船是一个非煮难的任务,我们发现Echo Fighter号(希望号的原名)有很大的潜力,虽然她需要次大改装,

——绿色和平总工程师Dayld de Jong

船籍港:阿姆斯特丹,荷兰

原名:Echo Fighter

起租日期:2000年

卧铺数目:33

救生艇数:2艘大型硬壳船,4艘小型充气船

船载直升机:有

船的类型:探险/研究

电台呼号:PD 8484

制造:1984年荷兰格但斯克

总吨数:2078 BRT

长度o.a:72.3米

宽度:14.3米

吃水:4.7米

最大速度:14节

主引擎:5.878马力,2*2.983马力Sulzer V12

②极地曙光号

讽刺的是,在绿色和平租用极地曙光号之前,她一度是艘用来捕杀海豹的船。这艘船的船壳是圆型的而且没有龙骨,因此船可以滑过而不用压碎冰面。在1996年底,绿色和平给北极曙光号装备了可以适应南极洲冰冷条件的设备。在1997年,“极地曙光号”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成功环绕南极James Ross Jsland航行的船,这次航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原来连接JamesRoss Jsland与南极大陆的200米厚的大冰块因气候变化而崩塌。自此,这艘船多次协助绿色和平见证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动物生存家园的破坏。在南大洋上,极地曙光号反对日本进行所谓的“科学”捕鲸计划,并追踪非法捕捉巴塔哥尼亚齿鱼的海盗船直到最大的海盗港毛里求斯。

声音

我们那时正在南极洲的海域和平抗议日本捕鲸船的捕鲸行为,突然,我们听到很大的撞击声,同时船开始渤烈摇晃,轮枧长David de Jong跑到船桥大声喊:“听起来不像碰到冰!”

他是对的,我们不是碰到海洋上的浮冰,也不是冰山,是日本捕鲸船尤招峦栌,一艘比北极曙光号重十倍的船,正猛撞向我们。

——极地曙光号的船长Arne Sorensen描述在1999年11月在南冰洋的远征

船籍港:阿姆斯特丹,荷兰

原名:Polarbjorn

起租日期:1995年

卧铺数目:28

救生艇数:2艘大型硬壳船,4艘小型充气船

船载直升机:有

船的类型:适于远航的发动机风帆船

电台呼号:PCTK

制造:1975年AS Vaagen Varft

总吨数:949吨

长度o.a:49.62米

宽度:11.5米

最大吃水:5.3米

最大速度:13节

主引擎:MAK 9M452AK 2495 IHP 1619kW

副引擎:2×Dautz BF6M716 208hp(175 kva)

船首和船尾推进器:各400 hp

相关热词搜索: 蔚蓝色 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