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小麦种植基地、粮食仓储、加工生产线)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 - 1 -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6 -
第三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21 -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 - 24 -
第五章
节能措施
............................................................................ - 36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 38 -
第七章
消防与安全防护 ................................................................ - 41 -
第八章
企业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 46 -
第九章
项目进度计划
....................................................................- 49 -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0 -
第十一章
财务效益分析 ................................................................- 55 -
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分析 ................................................................- 62 -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65 -
第一章
总
论
1、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 1.2 项目承办单位:某农业有限公司 1.3 项目建设地址:某县焦庙镇十槐村 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为农业产业化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是建设 5 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二是建设库容10 万吨的粮食仓储设施;三是建设 50 万吨/年小麦加工生产线。
项目占地 100 亩,总建筑面积 82600 ㎡。
1.5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建议该项目建设期为 1 年,自二〇一一年六月至二〇一二年六月。
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 9000 万元。项目所需资金由两条渠道筹集,一是企业自筹 4000 万元;二是申请银行贷款 5000 万元。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1
项目占地 亩 100
2
建筑面积 ㎡ 82600
3
容积率
1.24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698.58
建设投资 万元 14010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28.58
流动资金 万元 1260
5
销售收入 万元 120900
正常生产年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11190.55
正常生产年
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万元 万元万元万元 4695.52 5013.93 1253.48 3760.45 正常生产年 正常生产年正常生产年正常生产年
6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16343.52 ic=10% 7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8.45 税后 8 投资回收期 年 3.48 税后 9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
68.45 正常生产年
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项目区概况 2.1 某县概况 某县地处鲁西北平原,与省会济南隔黄河相望。总面积
141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08
万亩,辖 14
个乡镇、 1
个经济开发区和
1 个街道办事处, 2009 年,行政村由原来的 1014 个合并到 424 个, 新建农村社区 289 个,总人口 62 万。
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称祝阿,宋称某县,春秋时为齐国 正卿晏婴采邑,境内有晏婴祠、龙山文化遗址、东汉古墓、600 年孟府老院等古迹,是全国劳模时传祥、 “ 感动中国 2007
年度人 物”孟祥斌的家乡。
某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是济南市周边最近的卫星城。京沪、济邯两条铁路,京福、济聊、青银三条高速公路, 308 国道和 804 、101、316、324 四条省道以及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穿越县境。乘车 15 分钟可到达济南市区,30 分钟到达济南国际机场。
某资源丰富,景色宜人。境内沿黄 62.5 公里,是北方少有的丰水县。林木覆盖率 47.2%。地下矿藏有煤、石油、温泉、优质矿泉水等,其中煤炭储量 60 亿吨,现有煤矿 3 座。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有百里黄河风光、百万亩绿树揽翠、500 年银杏树、天然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旅游景观。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科技进步、粮食生产、城市环境整治、劳动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育工作先进县, 全省发展民营经济、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县和全省双拥模范县、生态县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2009 年,又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百强县、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县、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全省环保模范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山东最佳投资城市等荣誉称号。
2010 年,某县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以实施“南融”战略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现代服务 业强势突破,都市农业快速发展, “ 南融 ” 战略稳步推进,改革开 放卓有成效,城乡统筹步伐明显加快,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主要 经济指标均居德州市各县市首位。
3、承办单位概况 某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私营面粉加工企业,创办于 1996 年,座落于鲁、冀两省交界的夏津县。北临青银高速公路,南靠308 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臵得天独厚。
公司占地面积86580平方米,总资产超过1.1815亿元,固定资本
产量超过6146.9万元,拥有员工558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264人。是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拥有三条现代化专用面粉生产线,三条高档营养挂面生产线,日加工小麦1500吨,年产小麦粉40万吨,挂面、营养面3.6万吨,年产值6亿元。在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会议上被认定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生产的腾永乐、永乐系列小麦粉、挂面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绿色食品、国家安全面、无公害农产品。滕永乐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我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认证、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计量体系认证。公司是德州市50强民营企业,省级AAA级信用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食品出口企业,乡镇企业国家重点品牌企业,全国食品行业优秀龙头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企业方
腾永乐、永乐、雪恩系列面粉挂面以“耕者有其田、食者受益”为宗旨,依托先进的设备、合理的工艺、优质的原料、严格的检测程序和科学的管理,出口到全国20多个省市和100多个大中城市,在市场上享有盛誉,畅销全国,深受消费者欢迎。
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4.1国家及山东省相关行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4.2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定;
4.3 国家发改委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要求; 4.4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实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4.6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7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8 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9 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10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技术资料和要求。
5、编制原则 5.1 坚持进行全面研究、科学评价的原则; 5.2 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可靠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5.3 报告按照国内有关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要求进行编写; 5.4 坚持“清洁生产原则”,采用能耗低、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的先进工艺,避免和减少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新的二次污染; 5.5 技术成熟、先进,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国家和当地环保要求、经济合理; 5.6 节约工程投资,尽量采用设备国产化; 5.7 工艺应尽可能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尽可能降低生产系统的投资与运行费用。
6、可行性研究范围 6.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6.2 建设规模 6.3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6.4 项目建设方案 6.5 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 6.6 消防及职业安全卫生 6.7 企业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 6.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9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0 财务评价 6.11 社会效益分析 6.12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分析 1.1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现状及未来趋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农民、企业和基层干部适应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伟大创造。自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增加,龙头企业壮大,服务组织成长,利益联结机制完善, 带动农户就业增收能力增强。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产业化经营,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国民经济“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近年来的中央涉农文件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目标、定位和重点进行了阐述和要求,并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集聚、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整体水平、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具有促进作用。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部分行业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国际市场贸易壁垒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政府要从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联结农户与龙头企业和市场的服务组织、加快建设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1.1.1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
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中,明确 提出积极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 经营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增加,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服务组织逐步成长,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快速发 展;二是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三是联结龙头企业与农产的服务组 织加快成长;四是带动农产和生产基地能力不断增强;五是利益 联结方式逐步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进一步 规范和完善;六是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1.1.2 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变迁 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常重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了明确的阐述,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 “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 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 现代化转变 ”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2)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定位非常明确。尽管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但中央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定位一直非常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二章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指出, “ 国家引导和支持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 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组织,通过与农民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
组织订立合同或者建立各类企业等形式,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 担的利益共同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发展”。
(3)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非常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 层次。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促进农业生产工厂化、管理企业化、组织规模化。
1.1.3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扶持和各方面的支持下,各类产业化 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适应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要 求,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
(1)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集聚。各地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指导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加工,按照加工要求建设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基地,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2)促进了农民多渠道就业增收。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了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
一是实行保护价收购保障农民增收。龙头组织与农户签订订单, 实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降低了市场风险,确保了农民的稳定收入。二是采取...
相关热词搜索: 小麦 建设项目 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