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海宁县史志档案工作情况汇报(最后定稿)1

海宁县史志档案工作情况汇报(最后定稿)1

时间:2025-08-02 17:39:47 浏览次数:

  县委常委会汇报材料

  全县 史志档案工作情况汇报

  县史志档案局

 县委党史联络组 (2013 年 5 月 10 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近年来全县史志档案工作有关情况,作个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近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史志档案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党史、方志、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1、编纂编研硕果累累。2011 年以来,编撰出版了《海宁县百年风云人物》、《红潮》、《大写的乡亲》、《春风》四本红书和《海宁县史话》、《海宁县风物拾遗》、《庭除长见好花开—海宁县家庭建档一瞥》等,其中《红潮》荣获全省党史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12 年,启动了《海宁县通史》编撰工作,开创全国县编通史之先河,已完成初稿。《海宁县年鉴(2008~2011)》即将出版,《海宁县年鉴》(2013 卷)已进入审稿阶段。

 2、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参与、承办“海宁县庆祝建党 90 周年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申苏”有望申报为“湘鄂赣苏区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村(社区)创建“示范档案室”活动蓬勃开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建档,弘扬家

  庭档案文化,稳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县档案馆热情接待利用者,服务民生。

 3、宣传报道亮点纷呈。在《中国档案报》、《湖南日报》、《档案时空》等媒体发表各类文章 100 余篇,在《星沙论坛》、《星沙时报》开辟专栏,连载《红潮》、《杨立三与金井》等。拍摄了《依法修志传承文明》、《建家庭档案助文化繁荣》、《史志档案擦亮文化名片》等电视专题片。

 4、服务功能全面拓展。倡导“海宁县革命先烈后代困难家庭幸福计划”。撰写的论文《发挥党史资政功能,助推嘉惠先烈后代工程——海宁县“革命先烈后代幸福计划”纪略》荣获全省资政论文类一等奖,并喜获全国三等奖。助推伯瑜万福源博物馆挂牌成为湖南首个红色档案馆。指导刘少奇天华农村蹲点调查纪念馆拍摄《天华啊天华》宣传片。

 二 、3 2013 年 主要 工作

 2013 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实做活史志档案工作,擦亮文化名片:

  1、年底公开出版《海宁县通史》;

  2、做好《海宁县历史陈列馆》布展有关工作; 3、纪念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编辑《毛泽东与历史风云中的海宁县人》一书;

  4、编纂出版《海宁县年鉴》(2013 卷);

  5、全面启动县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建设; 6、加强民生档案建设。

 7、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 建议和请求

  我们在推进史志档案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请求:

 (一)请求增加事业编制 2 个。我局在 1994 年机构改革中由原县党史办、县志办、县档案馆、县档案局合并而成,原有人员 24名,对口上级党史研究室、方志办、档案局三个业务主管部门。现核定编制 14 人,在职在编人员 14 人(不含政府雇员 1 人,劳务派遣人员 2 人),工作人员一直偏少。新档案馆启动建设后,档案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仅靠局内现有人员难以完成。同时,年鉴编纂由“五年一鉴”改为“一年一鉴”后,工作量剧增,县年鉴编辑部至少需要 2 名专业人员才能确保年鉴按时如质出版。根据县委常委会议纪要〔2010〕17 号文件精神,县委同意按照“以钱养事”、“一事一议”的模式,我局已选聘了 1 名党史专业人才,但由于其身份为劳务派遣人员,难以留住此类人才。为此,请求增加事业编制 2 个,重点用于引进党史(方志)和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

 (二)请求增加和更换公务用车各 1 台。我局现有公务用车 3台,其中湘 A·A1996 已达报废年限,年修理费用超过 5 万元。目前,我局仍在市区办公,出门办事均须用车,极为不便。同时,因工作需要,必须经常派人到基层上门指导业务、征集资料和宣教等,加之群众工作站、“两帮两促”等中心工作,用车频率较高,现有车辆难以保障工作需要。根据县委常委会议纪要〔2010〕17 号文件精神,同意我局所需党史征集和宣教工作用车在 2011 年统筹研究解决,后因多方原因,车辆配置一直未予落实。请求县委特批增加和更换公务用车各 1 台。

 (三)请求解决有关经费。1、请求将档案数字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我局现有馆藏档案近 20 万卷,卷内文件目录 200

  多万条,需全文扫描 1000 万页以上,预算经费达 500 万元。请求从2013 年起将档案数字化建设专项经费 500 万元纳入县财政预算,并分三年安排。2、请求追加《海宁县历史陈列馆》布展前期启动经费10 万元。目前,陈列布展方案(初稿)已经基本完成,计划图片 400多张,计解说文字 5 万多。为使展览内容更加丰富、翔实,需要到有关地方拍摄文物、遗迹,到相关单位查找图片、收集文物档案资料等,尔后设计制作展览送审稿,需要经费 10 万元,请求在今年上半年追加。3、请求将《海宁县年鉴》印刷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确保《海宁县年鉴》每年能够及时出版,请求从今年起将其印刷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 20 万元。4、请求安排《海宁县通史》印刷经费 40 万元。目前《海宁县通史》初稿已经完成,通过修改完善、评审,预计年底公开出版。按上、中、下三册各印 2500 册(其中精装版 300 册)需要印刷经费 40 万元,请求县财政今年年底安排。

相关热词搜索: 海宁 定稿 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