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题目为:
《西安博迪学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研究报告举例如下:
《陕西省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与康复研究》
横向课题研究报告
主题词:陕西省;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原因与防治 一、立论依据
(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一)研究意义 乒乓球运动是速度快、变化多、动作结构较复杂、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有着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高,国民的身体锻炼意识在不断加强,参加的人数也随之增多,同时在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肩关节必须要灵活快速的配合,这一特点决定了乒乓球运动对肩关节的冲击很大并容易造成损伤。通过初步走访陕西省乒乓球队、陕西省至善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针对乒乓球运动中易损伤的部位及发生率进行了初步了解,结果显示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最多,,这是与乒乓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人体解剖结构特征密切联系的。肩关节损伤之所以排名第一,主要是因为肩关节损伤是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且较难治愈的外伤疾患,尤其是运动员患者,常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时出现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训练和比赛。因乒乓球的击球动作大多以肩为轴,因此对乒乓球运动员握拍手臂的肩关节灵活性要求较高,肩关节灵活性不好也非常容易受伤。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肩关节损伤发生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初步研究相关的处理措施及防治方法,对探索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一般规律和防治,减少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意外损伤事件的发生以及乒乓球运动的科学训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打法技术风格的交汇融合,乒乓球比赛的对抗性越来越强,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也更加细化, 随着我国乒乓球运动事业的广泛开展,对参与乒乓球运动所造成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也逐渐被国内外研究人员所关注。
一些学者对部分大学生业余乒乓球运动员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和病因分析,结果表明,大一、大四和赛前封闭训练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多发期,认为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缺乏科学性、身体机能不佳、训练水平不足、心理状况不良等因素。指出应从运动训练学方面、组织管理学方面、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但是,国内外针对乒乓球运动所造成的运动损伤总体研究范围过于笼统,不够具体,特别是对乒乓球运动中损伤发生率非常高、对技战术水平起关键影响的肩关节损伤的研究更是甚少。
本项目研究认为运动员所面临的主客观环境的不同会使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发病率、原因等都存在个体的差异性。由于乒乓球运动技能水平、打法类型、握拍习惯的不同所引发的损伤在部位、程度及机率上也存在差异,由此,对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与防治的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方案
1 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陕西省乒乓球队(训练基地在陕西省至善乒乓球俱乐部)、陕西省至善乒乓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肩关节损伤情况的调查统计,对乒乓球教学训练及比赛中肩关节损伤发 生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处理措施及防治方法。为提高乒乓球运动的科学训练水平和推动陕西省乒乓球运动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 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准确的判断并做出快速的击球动作,在此过程中肩关节必须要灵活快速的配合,这一特点决定了乒乓球运动对肩关节的冲击很大并容易造成损伤。
在乒乓球运动员中,躯干和下肢的伤病也较为常见,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乒乓球运动员最忌讳的是肩部受伤.据他们反映,其它部位的损伤一般不会严重影响到他们挥拍训练的效果,因此不会影响到已经形成的技术动作,也不会使“球感”和“球性”降低;而肩部受伤后,运动员在正手拉球的途中出现痛感,不敢发力,这无疑会影响技术的提高,导致成绩不稳定,如果损伤经久不愈,还会使已经形成的击球动力定型发生改变,对运动生涯影响很大. 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之所以排名第一,主要是因为肩关节损伤是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且较难治愈的外伤疾患,尤其是运动员患者,常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时出现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训练和比赛。乒乓球的击球动作大多以肩为轴,因此对乒乓球运动员握拍手臂的肩关节灵活性要求较高,肩关节灵活性不好较易受伤。肩关节长期磨损,肩峰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
在整个过程中几乎从来不能得到休息,因此常损伤伴有发炎,如果不注意调节运动量及时治疗,有的就变为慢性炎症。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动作精细,这些精细的动作都是由小肌肉群和大肌肉群协调完成的.在肩部,构成肩袖的肌肉则积极参与协助三角肌完成外展及内旋动作,组成肩袖肌肉的力量较三角肌要小得多,在多次的反复活动中极易受伤。本研究旨在找出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原因并解决如何预防和康复的问题。
(三)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以乒乓球运动中的运动负荷和技术特点为切入点,重点探索乒乓球运动员最易导致肩关节损伤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和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更好地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区别就在于运动负荷的不同,,所以业余训练的运动员一般少有中度和重度伤病史。但是运动员一旦由业余训练转为专业训练以后,运动量立刻较从前明显增加,肩关节疼痛便逐渐在大运动量的基本技术训练中发生.据统计,运动员在地方业余体校训练,每天练习 2 小时,正手攻球 1800 次左右,弧圈球练习 1500 次左右;而在省队,每天练习 4 小时以上,正手攻球 12000 次左右,弧圈球练习 10000 次左右.由于运动量过大或者增之过急以致超过了人体组织器官的承受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训练,运动员的肩关节因过度的摩擦挤压,或因过度牵扯拉张,极易产生运动损伤.
运动员拉、接弧圈球时,手臂的动作是以肩为轴,以大臂带动小臂,此时肩关节的负担过重是造成肩部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运动员患肩部损伤的几率最大,这与该打法 的动作结构特点有关.弧圈球正手发力时,挥拍的路径是一条从右后下方到左前上方的内弧线,挥臂时以肩关节为轴,动作幅度较大.这些运动员的肩伤都是肩袖伤,肩袖指的是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所组成的一层彼此相连的腱板,分别止于肱骨的大、小结节.由于弧圈球打法的运动员经常做反复的正手发力动作,肱骨头反复的大范围急剧扭转,肩袖与滑囊受到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挤压、摩擦与牵拉,尤其是冈上肌腱必须通过肩峰下面与肱骨头上面的狭小缝隙,因而最容易受到挤压、摩擦而损伤.这种损伤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急性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转化成慢性的.慢性肩袖损伤是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且较难治愈的外伤疾患,尤其是运动员患者,常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训练和比赛。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已经比较清晰,但研究内容的一些细则还需要实际数据的支撑才能够更加的完善,因此快速有效的回收问卷和数据整理分析以及治疗实验是调查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2 2 、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一)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包括期刊、专著、学位论文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及分析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研究现状。同时收集国内外有关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资料和病历,借鉴了国内学者的部分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专家访谈法 对陕西省乒乓球队、陕西省至善俱乐部青少年乒乓球队的教练、队医以及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相关理论、肩关节损伤的原因和防治情况等总体概况以及问卷设计的可靠性等相关问题对专家们进行访谈,为本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操作性基础。
(3)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的,阅读了大量有关乒乓球运动及运动损伤等方面的书籍, 并经过专家咨询和反复修改后,精心设计了《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状况调查问卷》。
(4)数理统计 运用SPSS13.0对其中有效问卷和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情况做常规数理统计和统计学处理。
(5)逻辑分析 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实验比较、归纳与演绎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实验论证。
(6)针对研究对象中发生的肩关节损伤进行治疗实验。
(二)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理论分析—实践求证—实验总结。第一步先对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步对陕西省乒乓球专业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预防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第三步在对前面研究并结合检查治疗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及操作性建议。
3 3 、研究计划及进展 第一阶段:2012 年 9 月----2013 年 2 月,对陕西省乒乓球队和陕西省至善乒乓球俱乐部青
少年运动员肩关节损伤情况的调查统计和相关治疗实验。
第二阶段:2013 年 3 月----2013 年 9 月,针对前期调查统计和相关治疗实验取得的真实可靠的数据,探索有效的处理措施及防治方法。为乒乓球运动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第三阶段:2013 年 9 月----2014 年 3 月,在项目经费还有结余的情况下,课题组将继续深入的探索针对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更加有效的处理措施及防治方法,为乒乓球运动员减少和避免肩关节损伤的发生,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研究基础
1 1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项目研究将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西安文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还有部分兄弟单位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本项目组高职称成员长期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以及学校体育的教学和训练工作,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项目组的所有成员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非常关注本项目发展的前沿动态,保证了本项目的顺利进行。
项目组负责人陈昱是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研究生学历,副教授,长期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以及大学体育的教学、实验和运动训练工作。主持了本单位资助的基础研究项目《对我校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已经圆满结题。
项目组负责人陈昱发表的相关论文如下:
陈昱·运动预处理对力竭运动大鼠大脑皮质 GFAP 表达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0·137 陈昱·人参总皂甙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99 陈昱·西安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4·110 陈昱·跌打丸外敷配合频谱仪与抗炎止痛药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对比研究·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8·1·117 陈昱·对西安文理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2·110 陈昱·旋转在乒乓球、网球技战术中的结合与应用·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2·116 西安文理学院现具备先进齐全的教学训练场馆、实验楼、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多种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训练及科研中心。学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较高,通过我院培养和不断引进综合型高水平人才,使我院教学训练及科研队伍实力不断提高。
四 、 项目 研究 成果
陕西省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陈昱
(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乒乓球队运动员和陕西至善乒乓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旨在预防和减少乒乓球运动员在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访谈等方法研究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及损伤特点。结果显示,乒乓球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为肩关节,不同技战术打法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不同,运动年限不同导致乒乓球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不同;造成损伤的原因主要有运动员思想不重视,准备活动不当,技术动作错误等;并针对实际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陕西省;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分析;对策 1 前言
众所周知,乒乓球运动是以速度、爆发力、灵敏等为主的运动项目。以技术训练为核心,战术训练为重点,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没有明确的区分。乒乓球运动是智能、技能、体能三者兼容的隔网对抗运动项目。运动员挥拍打出的每一个球都包含速度、旋转、力量、弧线和落点等五个竞技要素。其运动特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随着乒乓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在乒乓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多,探索其运动损伤的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通过对陕西省乒乓球队的运动员和陕西至善乒乓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统计,对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肩关节损伤发生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初步研究了相关的处理措施及防治方法,为乒乓球专业科学训练提供指导依据,以尽量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使运动员能够正常的参加训练和比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乒乓球队的运动员和陕西省至善乒乓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共计 40 名)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及通过互联网搜寻、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主要为期刊类文章。
2.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面访有关专家、教练后,主要针对乒乓球专业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损伤情况,研究设计了 “陕西省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调查问卷”,并对陕西省乒乓球队的运动员和陕西省至善乒乓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 40 人逐个发放,统一回收问卷表 40 份,无效问卷 0 份,总有效率为 100%。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对调查所得数据资料利用 Excel 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一般情况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发现,被调查者 40 人, 其中男性 35 人, 女性 5 人。有运动损伤者 23人,发生率为 57.50%。男运动员有运动损伤者 21 人,男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 60%;女运动员有运动损伤者 2 人,女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 4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造成男运动员损伤发生率高于女运动员的原因可能与男运动员乒乓球运动训练负荷比较大有关。在 40 名被调查对象中,多数运动员患有肩、肘、腕、腰、膝、踝等部位的损伤。
3.2
乒乓球运动员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表一
乒乓球运动员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部位 肩关节 膝 关节 踝关节 腰部 肘 关节 腕关节 指 关节 其它 损伤人次 22 16 12 10 8 11 5 5 百分率 55.00 40.00 30.00 25.00 20.00 27.50 12.50 8.00
乒乓球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为肩关节和膝关节。调查资料表明,乒乓球运动损伤以肩关节为最多,共 22 例。乒乓球击球动作大多以肩为轴,因此对乒乓球专业运动员握拍手一测的肩关节灵活性要求较高,肩关节灵活性差较易受伤。在运动中,肩关节长期磨损,肩峰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在整个过程中几乎不能得到休息,因此易损伤并伴有发炎,如果不注意调节运动量并及时治疗,就可能变为慢性炎症,这是肩部运动损伤较多的重要原因。
从被调查运动员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最多,占总人次总数的55.00%,这可能与乒乓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人体解剖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3.3
不同技战术打法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
表二 不同技战术打法运动员的肩关节损伤发生率
各种打法损伤 人次
占总损伤人数(率)
通 过 调 查发现,直拍单面拉弧圈球打法的运动员肩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达到 27.77%,横拍弧圈球打法的损伤发生率为22.22%,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的损伤发生率为18.05%,这3种打法的损伤发生率居前 3 位。位居 4 到 6 位的分别是: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损伤发生率为 15.27%,横拍削球打法损伤发生率为 11.11%,直拍正胶快攻打法损伤发生率为 6.94%。
直拍单面拉弧圈球打法的肩关节损伤发生率之所以排名首位,主要是因为该打法的跑动范围大,正手弧圈球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拉弧圈球时手臂的动作是以肩为轴,以大臂带动小臂,此时肩关节负担过重是造成肩部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3.4 运动训练年限与运动损伤发生率 表三 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肩关节的损伤发生率
本次调查结果还表明,训练年限在 1-2 年的运动员发生肩关节损伤 11 人,占总数的 42.83%,与训练年限在 7 年以上(2 人,占 8.69%)的运动员的肩关节损伤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据调查,陕西至善乒乓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一般从事乒乓球运动年限不长,没有长时间系统的专业训练,运动员的一般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专项技战术都没有得到全面提高与发展。由于训练时间较短,并且训练内容多以基本技术为主,为了使技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重复练习较多,由于肌肉耐力较差,肩关节负担过重即可能致伤,如在练习拉弧圈球术时,常常一个练习就是几十分钟,造成肩关节负担过重即可能致伤。而中后期的训练任务则由基础训练变为专项训练,训练的量和强度也大大提高,有的运动员承受不了越来越大的运动负荷而导致肩关节损伤。肩关节致伤的原因多因肩部负担过重造成,主要发生于训练中。
直拍单面拉弧圈球 20
27.77
横拍拉弧圈球 16
22.22
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
13
18.05
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 11 15.27
直拍快攻
8
11.11
削球
5
6.94
合计 72 100.00
不同年限 损伤人数 损伤发生率(%)
1-2 11 42.83
3-4 6 26.08
5-6 4 17.39
7 年以上 2 8.69
合计 23 100.00
3.5
肩关节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表四 造成运动员肩关节损伤发生的原因 损伤原因 人次 百分率(%) 思想因素 15 65.21% 准备活动不当 10 43.47% 身体素质差 16 69.56% 运动技术水平差 15 65.21% 心理素质差 6 26.08% 技术动作错误 10 43.47% 锻炼环境及体育器材 5 21.73%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肩关节损伤的原因,以身体素质差占第一位,共 16 人;思想因素、运动技术水平差分别占第二、第三位,分别为 65.21%、65.21%。
3.5.1
思想因素
肩关节损伤的发生多数与教练和运动员对损伤不够重视。认为乒乓球运动不存在身体接触,就不会受伤,思想上麻痹大意,因此不注意科学的训练方法,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成,动作太随便,疏忽大意而导致肩关节发生损伤[5] 。
3.5.2
准备活动不当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充分动员起来的情况下,就进行练习或比赛,此时肌肉温度没有提高,力量、弹性和伸展性不够,容易发生肌肉或韧带损伤。缺乏专项准备活动使承但运动负荷较重的肩关节功能没有得到改善,或准备活动的量过大,在进入正式训练时,身体功能已经下降或疲劳,这些情况下运动也易引起肩关节损伤[6] 。
3.5.3
身体素质差
由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以及灵敏素质较差,致使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也不够,都可能造成肩关节损伤[3] 。
3.5.4
运动技术水平差
技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特点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就容易受伤,这是刚参加系统练习或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发生肩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3.5.5
心理素质差
运动员心情不佳,情绪不高时,对技术动作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急躁、犹豫等不良心理状态,也容易造成动作失误而导致肩关节损伤。
3.5.6
技术动作错误 运动员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方法及要领,违反人体结构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在练习中也容易导致肩关节损伤的发生[4] 。
3.6 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治疗和恢复情况 3.6.1 治疗时间 肩关节发生损伤后立即进行治疗的有 16 人,占肩关节损伤人数的 72%;过一段时间治疗的有4 人,占损伤人数的 18%;延误治疗的有 2 人,占损伤人数的 9% 3.6.2 治疗效果 我们预约了部分肩关节损伤的运动员,为他们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和理疗。受伤较轻的运动员,通过一般跌打损伤的药物治疗同时结合部分仪器进行理疗,一月左右基本痊愈。肩关节损伤较重的运动员恢复时间较长。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为他们进行了药物外敷结合口服、推拿按摩以及仪器理疗等多方面治疗,使他们的伤情有了很大的缓解,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4
结论
4.1
乒乓球运动肩关节损伤率较高,。损伤率主要受乒乓球运动特点和运动员的技战术打法类型影响较多。
4.2
不同技战术打法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的发生率不同。弧圈球打法的运动员损伤率最高,主要因为该打法的跑动范围大,手臂运行轨迹长,易疲劳而造成损伤。
4.3
运动年限不同的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的发生率也不同。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运动年限 1-2年的肩关节损伤率占总数的第一位,与运动年限 7 年以上的运动员肩关节损伤发生率相比有明显差异。
5
预防措施
对乒乓球专业运动员而言,如何既能保证必要的训练强度,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伤病?我们认为运动员、教练、队医应密切合作,共同防范运动损伤的发生。
5.1
加强有关体育保健理论知识学习
教练和运动员都应该加强体育保健以及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对乒乓球常见运动损伤特别是肩关节损伤的认识,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在乒乓球运动中,肩、膝等部位的负担较重,在训练结束后,教练和队医可指导运动员采取热敷、按摩等手段,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在运动过程的间隙中,教练应有意识地要求运动员放松这些部位的肌肉等等,以减轻运动员局部负担、消除疲劳[9] 。
5.2
调整技术训练方法
治疗永远是被动的,与其等到出现损伤再去治疗,不如主动调整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还应采取各种技术穿插进行训练,训练时要因人而异,不要太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避免“单打一”练习,造成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肩关节损伤[7] 。
5.3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员每次站到球台前时,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活动?如果上去随便拉几个球、转转腰、伸两次肩就以为做好了准备活动那就错了。如果不给肌肉充分的预热过程,身体各系统就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损伤的发生机率会很高,更别说迅速进入状态了。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须培养运动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把运动损伤的发生降到最低程度。
5.4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在乒乓球运动的肩关节损伤中,一方面是由于高强度的技战术训练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比如肩膀的肌肉力量不够,锻炼不足,又频繁使用,自然很容易受伤。因此只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技战术训练更上一层楼。同时还要考虑到乒乓球运动是单手执拍,往往容易造成身体的不平衡发展,在身体素质训练时应左右兼顾,这对预防脊柱侧弯也有好处[6] 。
5.5
加强肩关节等易伤部位的训练
平时运动员应加强肩关节等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不断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肩关节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如: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以及做有助于防止肩关节过伸而造成肩关节损伤的准备活动。
5.6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在乒乓球专业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负荷安排要有大、中、小,避免在高强度的运动之后或疲劳的状态下进行复杂的技术练习,不断培养运动员自我监督的能力[8] 。
5.7
做好医务监督工作 教练员应坚持在训练中利用准备活动与结束部分进行专门性身体素质练习,使肩关节等部位的力量和柔韧性不断得到锻炼和加强。教练应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指导运动员有关保健康复的方法。加强运动员自我控制和调整运动负荷的能力,队医要及时了解运动员的伤情,早发现、早治疗,做好医务监督工作,尽最大努力预防和避免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须晓东,刘守嘏,周映春.江苏高校高水平乒乓球学生运动损伤周期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1):11-14.
[2]亓圣华,李繁荣,庄明谦.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J].山东体育科技,2002,(04):37-39. [3]张伟峰.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肩关节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48-50. [4]张秋芬.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与防治[J]湖北体育科技,2006,(01) 37-39. [5]刘欣华,刘旭华,吴文侃.对乒乓球运动员膝、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09):687-689. [6] 须 晓 东 . 优 秀 乒 乓 球 运 动 员 运 动 损 伤 的 调 查 分 析 及 对 策 研 [A]. 体 育 科 研 ,2005,26(03):108-110. [7]厉彦虎.有多少伤病可以重来[J].乒乓世界,2004,(12):28-29. [8]赵宏图,许英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防治[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03):77-80. [9]张志超.试谈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恢复[J].安徽体育科技,2004,(09):55-56 [10]厉彦虎.对乒乓职业病说不[J].乒乓世界.2003,(08):52-53
[11]曲绵域,等.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55-558. [12]王振国,等.颈肩病康复治疗[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7-210. [13]杨兆民,等.肩部损伤的手法治疗[M].伤科临床推拿法.1990.127-132.
作者简介:陈昱 (1962- ),男,上海人, 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于体育教学、训练以及体育保健研究。
电话:13891977512 E-mail:r196552
陕西省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
A、女
B、男 2、你所在单位?( )
A、省乒乓球队
B、乒乓球俱乐部
C、大学乒乓球队
3、从事乒乓球运动年限?(
)
A、1~2 年
B、3~4 年
C、5~6 年
D、7 年以上 4、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是否受伤?( )
A、经常
B、很少
C、没有 5、在乒乓球比赛中是否受过伤?(
)
A、经常
B、很少
C、没有 6、受伤的部位是?(可多选)(
)
A、肩部
B、腰部
C、膝关节
D、肘关节
E、踝关节
F、腕关节
G、指关节
H、其它 7、受伤程度?(可多选)
(
)
A、关节软组织损伤
B、肌肉韧带损伤
C、关节脱臼
D、骨折
E、擦伤
F、关节变粗、变形 8、在乒乓球运动训练或比赛中因何受伤?( )选 A 到 9 题,选 B 转到 10 题继续往下作答
A、快攻型打法
B、削球型打法
C、弧圈型打法 9、由何种进攻动作导致损伤?( )
A、直拍单面拉弧圈球
B、横拍拉弧圈球
C、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
D、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
E、直拍快攻
F、削球 10、你认为是何种原因造成上述伤害?(可多选) ( )
A、准备活动不充足
B、训练缺乏科学性 C、身体机能不佳 D、训练水平不足
E、心理状况不良
F、受场地影响 11、受伤后是否停止训练?( )选 A 转到 13 题 ,选 B 到 12 题继续往下作答
A、是
B、否 12、停止训练时间为?( )
A、1 周以内
B、1 周~1 个月
C、2~6 个月
D、半年以上 13、你对乒乓球专业训练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相关热词搜索: 横向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