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心得 5 5 篇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心得篇一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陈希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精心做好庆祝建党 100 周年有关工作,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广大党员要以庆祝建党为契机,以历史为“坐标”,以理论为“钥匙”,以榜样为“灯塔”,忠实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凝聚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以历史为“坐标”,校准前行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党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峥嵘岁月,记录着过去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也向世人展示着信仰之美、崇高之志和使命之重。学习党的历史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党员不了解党的历史,对党的认识还有没有那么深刻?对党的热爱还会不会那样深沉?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品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重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全过程。
以理论为“钥匙”,开启实践大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钥匙。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时刻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事实证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就没有方向;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蓝图也会成为空想。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提升理论素养,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在真学真信中牢记初心使命,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这把“金钥匙”,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结合具体实际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通过理论指导解决实践问题,不断增强“开锁”本领、提高“开锁”能力。
以榜样为“灯塔”,照亮奋斗征程。一个政党因榜样而焕发活力,一个国家因英雄而充满希望。细数百年来党内涌现的先进典型,有刘胡兰这样“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革命先烈,用热血诠释了对党忠诚;有雷锋、焦裕禄这样“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英雄儿女,用一生书写了无私奉献;有黄文秀、吴国良这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扶贫干部,用生命浇筑了脱贫之花。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告慰。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两个一百年”在此交汇,“两个大局”在此交织,“两个五年”在此交接,党员干部当以榜样为“灯塔”,继续发扬和践行共产党人对党之忠诚、对国之至诚、对民之赤诚的优良传统,立足岗位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共同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心得篇二 学习党史 听春天“歌唱”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春,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是一切新生命的起点。在这样的日子里品读党史,翻动书页间,更能触摸到那百年来仍旧充满活力的“脉动”,正如春天里一首优美的歌。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春天的风是柔和的,却又不失力量。它那承袭自寒冬的温度,自有一幅凌然不可侵犯的傲骨。1920 年 2 月,“五四运动”的余波尚在,巴黎和会给全体中国人留下的屈辱伤痕仍在流血,当时的知识界空有救国图存的热情,却像笼中之鸟,找不到变革的方向。此时,在浙江义乌一个小村庄里,陈望道先生避开春节前后熙攘的人群,写下了这段经典译文——“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这本《共产党宣言》中文版本的诞生,正如一阵春风,吹开了思
想的樊笼,建立起了中国革命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此后,又有无数的知识分子加入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行动中来,这一缕风一夜吹绿江南岸,给了早期向往共产党的同志们建党的信心——“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你听那春风自由穿梭过原野,在歌唱希望。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春雷是雨的协奏曲,每当闪电划破天际,轰隆隆的雷声紧接而来,万物苏醒,犹如新生。有一首老歌唱道:“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改革开放正如一道滚滚春雷,冲破思想桎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开启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反而让我们对自己的道路更加坚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后,党的十二大召开,在改革开放的积极探索中,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了结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你听那春雷雄浑有力的歌声,在称颂改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像一层轻纱,朦胧而又温柔地笼罩整个大地,于细微处滋润万物。2021 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百年风雨,百年辉煌,我们经过奋斗,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道路上可能还会有新的困难和挑战。但就像去年那场艰苦卓绝的疫情攻坚战一样,只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至上”的情怀,化为春,化为雨,紧紧团结群众、带领群众,我们就能发挥制度优势,打赢攻坚战,享受今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热闹繁华。站在新的一百年的起点上,更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你听那春雨义无反顾冲向泥土,在拥抱团结。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身为党的基层干部,多读史、多学史、多思史,便能从党史中汲取勃勃生机和力量。让我们一起侧耳倾听春天的声音,听这一首有关“希望”“改革”“团结”的大合唱。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心得篇三 @党员干部 收下学好党史的“三把钥匙”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
强党史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学好党史,筑牢思想之“魂”、汲取奋斗之“智”、砥砺为民之“心”,从党史中汲取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
在学习党史中“明志”,筑牢信仰之“魂”。党的百年成长史是一部镌刻着坚定信念的信仰史。信仰是精神之钙、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才实现了从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发展壮大到拥有 9100 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奇迹。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踏上新时代“十四五”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史作为学习教育的“必修课”,补足精神之“钙”,从充满曲折的百年党史中咀嚼苦难,体悟革命先烈和英雄志士一段段艰苦卓越、坚毅顽强的红色历程,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信仰之“魂”,凝聚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让红色基层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在学习党史中“提能”,汲取奋斗之“智”。党的百年成长史是一部充满政治智慧和政治担当的艰苦奋斗史。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建立陕甘宁解放区,从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不体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直面问题 、解决问题的智慧担当。党员干部在学习党史中,不仅要学习革命先辈勇于斗争、敢于担当的精神,更要学习他们善于斗争、善作善成的智慧和本领。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担当。要从学习党史中汲取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弘扬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以艰苦为“忧患”、奋斗为“安乐”,奋力书写新时代艰苦奋斗新篇章。
在学习党史中“悟情”,砥砺为民之“心”。党的百年成长史是一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史。百年历史深刻诠释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精神内涵。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从红船精神到革命精神再到改革开放精神,无不蕴含着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生命和献血践行了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要从党史学习中深刻领悟党和人民的鱼
水情深,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以人民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惠及于民、取信于民。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心得篇四 党史学习要“耳到”“眼到”“心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来龙去脉,在学习党史时注重“耳到”“眼到”“心到”,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经常回忆,深入思索,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让伟大事业“不绝于耳”。优秀的红色歌曲以其高亢嘹亮的旋律、催人奋进的词作激荡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弦。红色歌曲中的党史,是《红梅赞》中江姐英勇就义时的英雄豪胆,是《我的祖国》中志愿军战士无畏向前的爱国情怀,是《赞赞新时代》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红色歌曲作为联系党史的纽带,不能将其束之高阁,基层党员干部要注重对红色歌曲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在各部门各单位举办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并加入全新的演奏形式,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红色歌曲常唱常新,让红色歌曲中的党史“不绝于耳”。
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让伟大事业“尽收眼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党时,每一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近日,大型历史剧作《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热播,全景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清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影视作品作为重现党史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回顾那段历史,基层党员干部要运用好基层党建 APP 等信息平台,做好对党史剧作的宣传活动,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观后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感怀先辈们接续创造的丰功伟绩,让历史剧作中的党史“尽收眼底”。
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让伟大事业“扣人心弦”。党史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走出房门,去到革命圣地汲取精神养分。革命圣地作为承载党史的载体,能够让我们在圣地重游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将挖掘
宣传当地红色资源、革命圣地等结合起来,利用闲暇时间去实地考察学习,了解革命圣地背后隐藏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并在共产党员网上投稿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引导更多的人重游革命圣地,让革命圣地中的党史“扣人心弦”。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心得篇五 学习党史要做好“三篇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学党史不仅可以增强党性修养、牢记初心使命,还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党史,做好提升、巩固、运用“三篇文章”,努力成为学党史的表率。
做好“提升”篇,增强“只要主义真”的党性修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用勇气和智慧、热血和生命,不断创造新奇迹、走向新胜利,彻底改变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他们的英勇事迹是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营养剂”“活教材”。学习党史要用心用情感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不可漫无目的、断章取义。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端正态度、投入心血,做到学不深入不放过、学不精通不罢休,真正升华思想境界、培养浩然正气、增强党性修养。
做好“巩固”篇,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党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是共产党人“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的过去”,蕴藏着无穷智慧和力量,是巨大思想“宝藏”,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弱小逐步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要带着真情实感,学出理想信念,学出使命担当,牢记宗旨使命,紧跟方向“不跑偏”,执行政策“不走样”,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担负起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做好“运用”篇,借鉴“可以知得失”的历史经验。学好党史的最终目的是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要树立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全面、正确地把握党史国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坚持全面系统地学,联系古今中外学,正确看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把学习党史与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组织结合起来,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把贯穿其中的科学理念、务实方法、严谨作风,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实际作为,用忠诚和实干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相关热词搜索: 华诞 党史 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