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练习(三)

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练习(三)

时间:2025-08-02 17:41:38 浏览次数: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 (三)

 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传播 例 1.(2016 年全国高考天津卷 11)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 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3)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举一反三】(2015 年福建卷 28)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 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例 2.(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1 卷 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 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探究】(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2 卷 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举一反三】(2015 年广东卷 32)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 5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 ( 三)

 )

 文化传承与创新 答 答

 案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传播 例 1.B 【变式探究】D 【举一反三】C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例 2.A 【变式探究】D 【举一反三】A

 4 / 5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 ( 二)

 )

 文化传承与创新 解 解

 析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传播 例 1.B 【解析】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A 不选;用 4D 技术来展示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有效地吸引观众,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B 项正确;C 的说法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选 D。故本题答案选择 B。

 【变式探究】D 【举一反三】C 【解析】本题属于确定主题型选择题,解答时要把握关键词“大众传媒”对“现代公民素养”,A、B、D 只谈到了大众传媒,没有涉及对现代公民素养的作用,不适合题意;C 既谈到大众传媒,高中生形象的塑造又指向公民素养,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例 2.A 【解析】“华阴老腔”的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①②适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③是错误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 A。

 【变式探究】D

  【举一反三】A 【解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说明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题中强调体现一脉相承的气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

 5 / 5

 并没有涉及纵向上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同时本题通过比较,找出传统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强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故排除。

相关热词搜索: 高考 传承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