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 2019- -0 2020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 6 页,20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2. 选择题的答案请用 B 2B 铅笔以正确的填涂方式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答题栏内,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相关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S 32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应用中,解释时所用知识错误的是 A.食品保存时加抗氧化剂 —化学反应速率
B.用草木灰水清洗油污—盐类水解 C.用电泳法除尘—电解
D.在牙膏中加入适量钙离子—溶解平衡 2. 对滴有酚酞的下列溶液,对其进行相关操作后,有关现象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颜色变浅
B.小苏打溶液加热颜色变深 C.氨水中加 NH 4 Cl 固体颜色不变 D.小苏打溶液加 NaCl 固体颜色变深 3.
下列是教材中常规电化学示意图,其标注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4.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 NO 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 SO 3 的反应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 D.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 K 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5.
用盐酸标准液来滴定 NaOH 待测液,下列操作可能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 酸式滴定管只用水洗
B. 锥形瓶只用水洗 C. 使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D. 第一次观察酸式滴定管的刻度时仰视 6. 向 MnCl 2 溶液中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 MnS,可使溶液中含有的 Cu2+ 、Pb 2+ 、Cd 2+ 等金属离子转化为硫化物沉淀,从而得到纯净的 MnCl 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nS 溶解度大于 CuS、PbS、CdSB. B.MnS 有还原性,可将 Cu2+ 、Pb 2+ 、Cd 2+ 还原后除去 C.MnS 具有吸附性 D.MnS 与 Cu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 2+ +S 2- =CuS↓ 7.
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 CaF 2 —CaO 作电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 TiO 2 制得 1mol 金属 Ti,理论上外电路转移 4mol 电子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O2- -4e - =O2 ↑ 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 CaO 的总量会不断减少 D.装置中石墨电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 8. 298 K 时,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①N 2 (g)+O 2 (g) 2NO(g) K =1×10-30 ;②2H2 (g)+O 2 (g) 2H 2 O(g) K =2×1081 ;③2CO2 (g) 2CO(g)+O 2 (g) K =4×10-92 ,则常温下,NO、H 2 O、CO 2 这三种化合物分解放氧的倾向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9.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最近设计出生产氢气的人造树叶,原理为 2H 2 O(g)2H 2 (g)+O 2 (g)。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人造树叶和太阳能的作用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B.该反应最终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该反应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开辟了广阔前景 D.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10.在 1.5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N 2 和 3 mol H 2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10 分钟后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 0.8,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 K=0.44 B.该 10 分钟内 v(H 2 )=0.1 mol/L·min C.N 2 的转化率为 25% D.若向该容器内充入 He 使压强增大,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用蒸馏水稀释 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 )/c(NH3 ·H 2 O)
B.n(OH- )
C.c(NH 3 ·H 2 O)/c(H+ )
D.c(H ﹢ )
12.25 ℃ 时,AgCl 的 K sp =1.8×10-10 ,Ag2 CO 3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 2 CO 3 的 K sp 为 8.1×10-12
B.Ag 2 CO 3 (s)+2Cl- (aq)
2AgCl(s)+CO2-3 (aq)的平衡常数 K =2.5×108
C.向 Ag 2 CO 3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K 2 CO 3 (s),可使 c (CO2-3 )增大(由 Y 点到 X 点) D.向同浓度的 KCl 和 K 2 CO 3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0.001 mol·L-1 AgNO3 溶液,CO2-3 先沉淀 13. 我国科学家设计二氧化碳熔盐捕获及电化学转化装置,其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为电源的负极 B.①②中,捕获 CO 2 时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
化 C.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 2 O 52﹣ ﹣4e ﹣ ═ 4CO2 +O 2 D.上述装置存在反应:CO 2
C+O 2 14.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煤液化过程中有反应
CO(g)+2H 2 (g) ===CH 3 OH(g),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 H =+91 kJ·mol-1
B.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Δ H 变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 15.如图表示的是可逆反应 A+2B 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出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 A、B 是气体,则 D 一定是纯液体或固体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始终没变 D.A 的转化率最终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60 分)
16.(12 分)根据要求填空 (1)打火机、运动会中的火炬一般采用丙烷(C 3 H 8 )为燃料。丙烷热值较高,污染较小,是一种优良的燃料。已知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 CO 2 和1mol H 2 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请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CO 与 H 2 反应还可制备 CH 3 OH,CH 3 OH 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H 3 OH 和 O 2 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①电池总反应为 2CH 3 OH+3O 2 ===2CO 2 +4H 2 O,则c 电极是
▲
(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
▲
。
②用该燃料电池电解 1L 饱和食盐水(足量),当燃料电池消耗 0.56L(标准状况下)氧气时,溶液 pH=
▲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3)有人设想以 N 2 和 H 2 为反应物,以溶有 A 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 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该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原因是
▲
。A 是
▲
(填物质名称)。
17. (12 分)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所示的相同装置,用以探究影响 H 2 O 2 分解速率的因素。
(1)仪器 a 的名称
▲
。
(2)MnO 2 催化下 H 2 O 2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请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未填部分。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T /K 催化剂 浓度 甲组 实验Ⅰ 作实验 参照 298 3 滴 FeCl 3
溶液 10 mL 2% H 2 O 2
甲组 实验Ⅱ ①
▲
. 298 ②
▲
.
10 mL 5% H 2 O 2
(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①由甲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文字结论
▲
。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 H 2 O 2 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Na 2 O 2 和 K 2 O 2 溶于水放出气体速率较快的是
▲
;乙组提出可以用 BaO 2 固体与 H 2 SO 4 溶液反应制 H 2 O 2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
▲
。
18.(12 分)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 2 (g) 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 K 1 ;化学反应②:Fe(s)+H 2 O(g) FeO(s)+H 2 (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 K 2 ,在温度 973 K 和 1 173 K的情况下,K 1 、K 2 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K 1
K 2
973 K 1.47 2.38 1 173 K 2.15 1.67 请填空:
(1)反应①的 K 1 表达式是
▲
。
(2)现有反应③:CO 2 (g)+H 2 (g) CO(g)+H 2 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3 ,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 K 1 、K 2 与 K 3 之间的关系式为
▲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能推断出反应③是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能判断反应③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填写字母序号)。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H 2 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 H 2 和 H 2 O(g)的物质的量相等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 t 1 时刻达到平衡,在 t 2 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 t 2 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
。
②图乙中 t 2 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
。
(5)一定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③当使CO 2 和CO 的浓度同时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向
▲
移动(填“不”、“逆反应方向”或“正反应方向”)
19.(12 分)连二次硝酸(H 2 N 2 O 2 )是一种二元酸,可用于制 N 2 O 气体。
(1)常温下,用 0.01 mol·L-1 的 NaOH 溶液滴定 10 mL 0.01 mol·L-1 H2 N 2 O 2 溶液,测得溶液 pH 与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 H 2 N 2 O 2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
②c 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③b 点时溶液中 c (H 2 N 2 O 2 )
▲
c (N 2 O2-2 )。(填“>”“<”或“=”,下同) ④a 点时溶液中 c (Na+ )
▲
c (HN2 O-2 )+ c (N 2 O2-2 )。
(2)硝酸银溶液和连二次硝酸钠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的连二次硝酸银沉淀,向该分散系中滴加硫酸钠溶液,当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共存时,分散系中22 224c(N O )c(SO )=
▲
。[已知 K sp (Ag 2 N 2 O 2 )=4.2×10-9 , Ksp (Ag 2 SO 4 )=1.4×10-5 ] (3)有时我们将 NaHCO 3 溶液中的平衡表示为: 2HCO 3-H 2 CO 3 +CO 32- ;为了证明该平衡存在,你认为应向 NaHCO 3 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试剂合理
▲
(填序号)
A.适当浓度的盐酸 B.适当浓度 Ba(OH)
2 溶液 C.适当浓度 BaCl 2 溶液 20.(12 分) 室温下,将一元酸 HA 的溶液和 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 反应后溶液的 pH c(HA) c(KOH) ① 0.1 0.1 9 ② x
0.2 7 (1)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 pH=9 的原因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实验①和实验②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
▲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
▲
。
(3)
x
▲
0.2 (填“>”“<”或“=”), 若 x = a ,则室温下 H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
(用含 a 的表达式表示)。
(4)若用已知浓度的 KOH 滴定未知浓度的一元酸 HA,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1-10
CBDCD
ACABD 二、11-15
C
CD
AB
CD
BD
三、非选题 16.(1)C 3 H 8 (g)+5O 2 (g)=3CO 2 (g)+4H 2 O(l)
OH=-2215.0kJ/mol (2 分)
(2)①负极
CH 3 OH-6e- +H2 O=CO 2 +6H+
②13
(5 分)
(3)N 2 +8H+ +6e - =2NH4+
合成氨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氯化铵 17.(1)锥形瓶(1 分)
(2)2H 2 O 22MnO2H 2 O+O 2 ↑ (2 分)
(3)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滴 FeCl 3 溶液
(2 分)
(4)①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 分)
②K 2 O 2
Ba 2 O 2 +H 2 SO 4 =BnSO 4 +H 2 O 2 制备 H 2 O 2 的环境为酸性环境,H 2 O 2 的分解速率较慢 18.(1)2( )( )C COC CO
(1 分)
(2)K 3 =12KK
吸热(4 分)
(3)CD
(2 分)
(4)①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
(答案完整得 2 分,只写其一得 1 分)
②降低温度
(1 分)
(5)不
(2 分)
19.(1)①H 2 N 2 O 2 HN 2 O 2- +H +
②C(Na+ >C(N2 O 22- )>C(OH - )>C(HN2 O 2- )>C(H + ) ③>
④> (2)3×10-4
(3)C
(每空 2 分)
20.(每空 2 分)
(1)A- +H2 O HA+OH-
(2)①
1×10-5 mol/l
(3)>
-82 100.2 a (4)当加入最后一滴 KOH 溶液,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相关热词搜索: 公安县 湖北省 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