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限时训练21 农业区位选择

限时训练21 农业区位选择

时间:2025-08-02 23:39:11 浏览次数:

 1 分层限时集训(二十一) 农业的区位选择 蓝莓野生于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果实为浆果,鲜果采收成本高。到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 100 多个,目前蓝莓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我国蓝莓产业化始于 2000 年,现广泛栽培于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产品大多出口。阿根廷主要栽培喜湿润、温暖的南高丛蓝莓,是世界蓝莓主要出口国。据材料完成 1~3 题。

 1.美国蓝莓快速成为主栽果树树种主要得益于(

 ) A.科技先进

 B.消费升级 C.气候多样

  D.种群优势 2.我国蓝莓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比较优势是(

 ) A.土地辽阔

  B.产量巨大 C.政策支持

  D.劳动力廉价 3.阿根廷蓝莓产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是(

 ) A.鲜果

  B.冷冻果 C.蓝莓色素

  D.加工果酒 1.B 2.D 3.A [第 1 题,市场(消费)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快速成为主栽树种”等可知;B 正确。第 2 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廉价是我国产业活动的主要优势。第 3 题,阿根廷位于南半球,可与北半球国家(如美国、中国)错开鲜果上市时间。]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 a),下田弃畎(图 b)”两种方式。据此完成 4~6 题。

 4.“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增加土层深度 B.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C.增加耕地面积

 2 D.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5.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 A.土层较薄

  B.光照充足 C.降水多

  D.温度高 6.“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 A.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D.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4.D 5.C 6.C [第 4 题,上田弃亩,是指在地势高的田地,作物种植在沟里。相比于垄,沟风速小蒸发弱,且有利于集水,因而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起到抗旱作用。第 5 题,在地势低的田地,作物种植在垄。相比于沟,垄不易积水,可以排水起到防涝的效果。南方因为降水多,种植于垄上可排涝。第 6 题,畎亩需要有垄有沟,而水田农业需要土地平整,因而不适合种植水稻。] 18 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 7~8 题。

 7.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

 3 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7.D 8.A [第 7 题,由材料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属于商品农业,农产品主要向市场销售。小麦种植与绵羊饲养有生产上的联系,大部分农作物为饲料饲养绵羊。第 8 题,由题干材料“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可知,该地河流水量减少,易导致湿地面积减少、土地盐碱化等问题。] 位于非洲北部内陆的某国通过研究,成功在干旱地区的咸水湖中养鱼,使当地鲜鱼价格大幅度降低,并进入到普通人的餐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鱼苗直接投入湖泊,会当天死亡,而投入室内装有湖水的鱼池,鱼苗才能正常生长。据此,回答 9~11 题。

 9.该地实验前鲜鱼价格高的原因是(

 ) A.湖泊面积小

  B.养殖技术落后 C.区域鱼苗少

  D.鲜鱼运输成本高 10.该国能在咸水湖中养殖成功的原因是(

 ) A.控制饵料投放

  B.控制鱼池水温 C.冲淡湖水盐度

  D.增加鱼池水量 11.与同纬度沿海地区水产养殖比较,该地养殖优势是(

 ) A.污染小,肉质好

  B.鱼品种多 C.热量足,生长快

  D.水域面积广,产量高 9.D 10.B 11.A [第 9 题,非洲北部的内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淡水河湖稀少,在咸水湖养鱼困难,因此该国的鲜鱼基本依赖于进口。因活鱼运输成本过高,导致该国鲜鱼价格昂贵。第 10 题,湖水盐度不会因室内、室外而有差异,排除 C;如果湖泊中缺乏饵料,鱼苗也应该不会一天内死亡,排除 A;湖泊水量主要影响鱼类养殖的数量,排除 D;非洲北部内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强,水温过高,夜晚则水温过低,不利于鱼类生长,故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调节水温以保证鱼类生长。第 11 题,与滨海地带相比,非洲北部内陆咸水湖距人类生产生活密集区遥远,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小,故其优势在于污染少。] 12.读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状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4

 (1)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外,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析大分水岭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探究解决该影响的措施。

 【解析】

 第(1)题,可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展开分析。第(2)题,该模式的优点从生态、经济、时间安排上展开分析。第(3)题,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的大量水汽,东侧降水多于西侧,可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合理利用水资源。

 【答案】

 (1)墨累—达令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为牲畜提供饮用水;附近工业发达的城市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农药等;铁路、公路运输发达;政府的鼓励政策促进其形成发展。

 (2)通过羊粪还田、秸秆还田、休耕轮作恢复土壤肥力,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根据市场对羊毛、羊肉、小麦的需求来调节生产,通过循环生产(秸秆作为饲料、粪便作为肥料)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答案合理即可) (3)灌溉用水不足。开源(合理地跨流域调水、取河流水、抽取地下水等)、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藜麦,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近年热销于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价格高昂。藜麦耐寒耐旱,理想生长温度是 15-20℃,在土壤养分中等,坡度适中,排水良好地区适宜种植。藜麦优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降雨量 300 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玻利维亚西南部是其主要产区,但该区产量低,出口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我国山西、甘肃等地引种藜麦,尝试规模化种植。下图为玻利维亚位置示意图。

 5

 (1)分析玻利维亚西南部发展优质藜麦种植的优势条件。

 (2)简析玻利维亚藜麦产量低的原因。

 (3)我国山西省欲大规模引种藜麦,打造藜麦种植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先了解藜麦的生长习性,然后根据玻利维亚西南部的地理特征,分析适宜藜麦生长的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玻利维亚海拔高、山地多,种植业难以大规模发展。此外,玻利维亚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产量不会太高。第(3)题,开放性试题,能分析出合理的依据即可。

 【答案】

 (1)低纬高原,生长期气候温凉适宜;海拔高, 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山区坡地有利于排水;高海拔地区环境洁净无污染、虫害少。

 (2)山区地势崎岖,耕地少;海拔高,生长期短,一年仅可种植一季;经济落后,农业技术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作物易受灾害影响。

 (3)赞同:山西多高原山地,有适宜的地形及气候条件,藜麦耐旱,用水量少;藜麦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不赞同:气候条件与原产地有差异,藜麦引种后品质可能下降;国内市场知名度低,消费者需求小。藜麦为外来物种,目前对其病虫害及生态影响研究不足。

相关热词搜索: 区位 限时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