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人教版小学分数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学分数教案模板

时间:2025-08-02 21:03:13 浏览次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确定单位“1”

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倍.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3.白兔只数的是黑兔.

4.红花朵数的相当于黄花.

(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二、讲授新课

(一)将复习题改成例1

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

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教师提问:

(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谁是单位“1”?

(2)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

(3)全村耕地面积的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

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公顷.

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

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

(1)把解.) 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是原方程的

(公顷)

(根据棉田面积和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

(二)练习

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解1:设一共有果树棵.

答:一共有果树640棵.

解1:(棵)

(三)教学例2

例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一件上衣多少钱?

1.教师提问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

(2)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2.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上衣价格的

3.分析:上衣价格的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

4.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

解:设一件上衣元.

答:一件上衣元.

5.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出上衣的单价?

(元)

6.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

不同点: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
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

(一)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分数学习概念总结

一、最大公因数求法

1、互质数最大公因数1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3、一般的数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到互质数,左边相乘。

二、求最小公倍数

1、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两数相乘。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3、一般的数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到互质数,全部相乘。

三、有限小数化分数

1、小数去掉小数点做分子

2、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做分母

3、能约分的要约分到最简分数。

四、分数化小数 分子除以分母。

五、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原则

1、最简分数

2、分母分解质因数只有2或只有5或只有2或5.

六、假分数化带分数

分母不变, 分子除以分母,商做整数部分,余数做分子。

七、带分数化假分数

分母不变,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分子做分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

1、能自觉用解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正确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分数除法运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在解决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因此教学时,我让已经养成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的学生利用这幅主题图做充分预习,然后把所有信息设计成开放式,让学生根据信息大胆找到关系,提出问题,并出示探究指导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思之有法,学之有据,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馈时,学生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如果有学生选择用除法计算,要引领学生做好分析,可借助线段图的功能沥青思路。

课前预习作业:

1、读一读、想一想:P29

2、写一写、填一填:

操场上有( )人参加活动;

跳绳的有( )人;

踢毽子的有()人;
打篮球的有()人;
跑步的有(

踢足球的有( )人。

3、说一说、做一做:

感到认识模糊的与父母和同学说一说,试做名校。

4、质疑:

教学流程:

)人;

一、创景激情:

同学们,你们喜欢课外活动么?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课外活动?你们的课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在课外活动中也能发生数学故事那,今天就让我们这节课进行一次快乐的数学活动好么?(1分钟)

预习检测:5分钟

1、判断谁是整体1,说出个数量关系。

(1)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2/5。

(2)一种书包打九折出售。

(3)参加跳绳的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

2、解方程:

8x=4/75/8x=1/4

3、前面的填一填。

二、自主探究:

1、同学们观察很仔细,预习很认真,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么?

可能会出现: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4/9等等 (随即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能会出现:踢足球的有多少人?等等。( 随即板书)

3、同学们你们想解决哪个问题?

选定探究问题,出示探究指导:

独立思考我能行:(3分钟)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提供的哪些条件?

找到整体1,等量关系是什么?

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我最棒:

做完后与同座交流列式的根据是什么?(2分钟)

4、汇报交流

方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提倡)

除法:可借助线段图理解。

5、探究其余问题。

6、总结方法:

分数应用不算难,

掌握方法是关键;

是、占、比、与、相当于,

后面数量看作1;

知一求几用乘法,

知几求一用方程。

三、运用提高:

生活处处用分数:

1、某月双休日共有9天,是这个月总天数的3/10,这个月有多少天?

2、丑小鸭超市让利大酬宾,商品一律八折,一件衬衣现价40元,这件衬衣原价多少元?

四、小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尾小测。(10分钟)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分数乘分数

(二)》教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四课时

分数乘分数

(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4,做一做1~3,练习一8~13。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2)分(

1、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 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 千米/分的 。

(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a、提取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 速度:乌贼的速度是910千米/分

时间:30分钟

所求问题: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列式为91030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
(㎞)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
(㎞)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三个小题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的。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问题1: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9~1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分数乘分数

(一)》教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三课时

分数乘分数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做一做1~3,练习一4~7。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1/105=

7/95= 23/7=

2/57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 1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 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 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12 公顷的1/5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12 1/5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12 1/5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2 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2 15 =110 。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 ,再把这12 部分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110 。说明12 15 =110 。

5、演示进行归纳。 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 ,又把这12 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 。由此可以得到

12 15 =110 (板书算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2 公顷)的3/5,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2 公顷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12 3/5。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2 的3/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练习。

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

1、2题。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4~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分数乘分数,人教版,(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分数乘分数,人教版,(1)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模板6

人教版小学数学10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模板人教版

相关热词搜索: 人教版 教案 分数 模板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