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永远在路上》感言
该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观看《永远在路上》感言
观看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本人感触很深。
一是改进作风,关键在情感上。我们都非常清楚,焦裕禄同志担任XX省XX县委书记仅一年半时间(1962年12月-1964年5月),但是群众对他的感情和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工作几十年,甚至工作一生都无法超越或达到的,这就是源于他对老百姓的真情、真心的付出。我们局机关绝大部分党员干部来自于农村,“血液”中先天就有群众情怀的“基因”,应该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先把自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
二是改进作风,核心在思想上。改进作风,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基层局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体现宗旨意识,这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是检验共产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应按照“自加压力、自我锻炼、自强不息、自律有为”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党性锻炼与修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榜样的正能量,引导机关干部职工为市场监管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改进作风,落实在行动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作风建设重在行动上。党员干部代表党的形象、代表政府的威信。抓好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是改进作风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要求;同时,在服务上要搞清服务与监管、服务与发展、监管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到沉下身,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诉求,有效解决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改进作风基本途径;第三,在实践上要始终把保障民生、实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效能建设、作风建设为载体,切实提升自己对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和担当力,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永远在路上》电教片带给我们是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推进,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造自己,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局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观看《永远在路上》感言
由中纪委和央视联合制作的8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反腐会不会或者什么时候会降温?这个“反腐之问”时时出现于网上,并伴随着各种江湖版的猜测解读。“永远在路上”,这个片名也许是一种答案。第一集《人心向背》,所呈现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反腐决心,在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这些曾经的高官讲述中,我们还看到了腐败之所以发生的内在逻辑。
比如人性弱点。白恩培说起他的腐败动因,特别提到商人“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眼热攀比,人之本性,常人如此,官员也不例外。对于这样的人之本性,教育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当权力和诱惑都足够大,单纯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尽管人性弱点,绝不是贪官腐败的借口,但从反腐的角度讲,这是必须要正视的。人性共通,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有犯错犯罪的“本能”。腐败永远可能发生,反腐自然只能“永远在路上”。
再如制度漏洞。周本顺关于“站台”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起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别人就知道这个人上面有人,这个事都会办得通”。简单一句话,道尽现实的复杂,反腐的困境。尽管权力的“笼子”在收紧,但永远都可能有疏漏。
从这些贪官的讲述来看,腐败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技能,无非给商人站台、亲朋“搭权力便车”等,这就意味着制度还不够严密,反腐还极有必要“永远在路上”。
那些曾经位高权重、始终容光焕发的官员,如今镜头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样子。这些贪官的本色出演,把腐败的风险和可能的落寞结局,演绎得非常到位。从教育的层面说,可能比发文件、开会宣讲的千言万语更有直接效果。《永远在路上》还在继续,也许从这些“巨贪”的演绎中,可以进一步反思过去的问题所在,探寻未来的希望所在。
观看《永远在路上》感言
最近,中纪委联合中央电视台继《永远在路上》之后,又推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上、中、下三篇电视专题片,通过朱明国等10余位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现身说法,抽丝剥茧,严防“灯下黑”,体现了政治上的清醒与韧劲。
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反腐败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形成了良好政治生态。但是,全面从严治党并不等同于反腐败。各级党员干部也应该深刻认识到,“四风”等问题的树倒了,但根还在。从近期中纪委的一组数据来看,XX年查处的违纪案件数量同比有所提升,虽然多数是牵涉的前几年的违纪问题,但这也说明,全面从严治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收敛不收手的人依然存在。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寸土不让。今年元旦,中央下发了《关于做好XX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除了节日安全、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外,“严防各类节日腐败”依然最为重要一条提了出来。各级党员干部需要认识到,越往后执纪越严,要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要经常抓、抓经常,抓出习惯。
二是提升监督执纪的能力是现实需要。四风问题不常见了,并不代表不存在了。有的穿上了“隐身衣”,有的玩起“躲猫猫”,有的钻进“青纱帐”,有的打起“游击战”。纪检监察部门需要一双火眼金睛,组织部门评价干部需要延伸考察,看乡语口碑,看八小时之外。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用好广大群众这一张无形的“天网”,使之成为监督部门的千里眼、顺风耳。
三是固本凝魂才是除根之道。加强党性修养,树牢理想信念,强化理论学习,才能不断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解决根本问题。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等等,都是上好的精神食粮,是祛病除邪的灵丹妙药。此外,党员干部不但要加强自我修养,还要注重家风建设,引导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六月的风中飘散着麦子熟透的气息---又一个毕业的季节来临了。
笑过,但没能道尽心中快活;哭过,却有能诉尽心中苦楚;不知快活与苦楚如何去换算,但我清楚,月光未尝不是阳光的另一种倾诉。曾经的单纯,过去的迷惘,已是仲夏的绿叶,夹进日记本。曾经的遗憾,曾经的光荣,曾经的无知地写在天上,想云会把它们带走,送给每一颗星,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青涩不再,已被真情感染,毕业了,但我们的青春还在延续。。。。。。(四年了,偶瘦了、白了,你们呢?)
四载光阴,你我携手并进!原我们共同铭记那些激动的泪水,成长的性格。
四年转瞬流逝,回忆尽在眼前。忘不了老旧阁楼,承载你慈祥的注视;仍然眷恋灰瓦屋檐,似你裙摆轻扬。总愿再听听百次千次入耳的铃,是你欢乐的笑语;总想再走走千遍万遍踏过的路,循着你在尽头的眺望;总念那日复一日暗中绽放开的灯光,轻易驱散迷惘。石碑上的箴言已然刻在心上,拾级而上,感谢有你,牵着我,越来越靠近理想。
彼时,我们是命运垂青的宠儿,带着一身光环来到这里。也许大学四年只是人生长河中微不足道的片段,但它又注定是最美的花样年华,是最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忘怀的时光。此刻,我们即将告别,不想说青春散场,因为梦想正从这里拉开帷幕。
四年时间过得很快,感谢党和国家给了一个安心学习的地方,以后恐怕没机会这么尽情的学习了。
离开,不代表不再想念,而是,把你们的笑脸永远刻在心间。
因为大学,我们从五湖四海会聚在一起!四年生活忙碌而闲适,学习紧张而刺激,友情诚挚而纯洁!春去秋回,时光荏苒,岁月带走了我们的稚气,留下了永恒的回忆!大学四年,我们曾经一起走过!
与你同行,回想起我们曾拥有过的共同理想;与你分手,憧憬着我们重逢时的狂欢。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大学四年已经过去,回首我的大学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然会怀念那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
与君既相逢,何忍轻离别。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难说再见。难说再见。
时光如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然而四年的大学生活确是这飞速流逝的时光中一个精彩的停顿,一个值得永远回味的定格。遇见你们真好。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回想起四年走过的路程,有欢笑、有泪水。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满面风霜。曾经憧憬的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即将落幕。回想起这四年的生活,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时常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忘不了大一时的军训,忘不了和室友的彻夜长眠。忘不了和同伴一起听课、去图书馆排队。。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请不要悲伤,请为我,留一个记忆的角落。
我总是将毕业与成长和时光两个词相连。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内心的逐渐强大,而最好的时光总是不自知的。如果有那么一刻,回首的时候发现,跌跌撞撞的过往可以让你心怀感激,而所谓的结果又是长久以来的期望,那么,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每一次的脱壳,都是向成熟的蜕变。然而,时光洗刷。我们任何的过去,只剩下最美好的。献给每一个你们,以及最美好的,年华。
有谁能挡住时光的脚步,有谁能长留青春的容颜,这一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我们就要面临毕业.大学是人生一个里程碑,里程碑的周围往往有着很多很多的叉路口,而毕业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一条路继续走下去.毕业前,我们努力了;毕业时,我们流泪了;毕业后呢?让我们将感恩的心、激动的泪和深情的爱化作虔诚的祝福,祝福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六月,充满热情季节,我们整理行囊,准备再度出发,要在前方的战场挥撒我们的智慧和才华。带着在母校四年积累的力量,传承着南师人睿智、进取的精神,我们自信满满,昂首向前。鹰击长空,我们,在路上。
记者节感言我们在路上
一
今天是我们国家的第14个记者节。对于记者来说这是一个没有休息的节日,即使没有鲜花,没有掌声,记者依然在坚持工作,依然奔波在采访的路上。
今天早上一大早,我们宿迁综合频道的多位记者和主持人一起来到了市区箭鹿广场做宣传活动。虽然是记者节,他们却依然选择了走上街头,与老百姓面对面接触,重复他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记者解秀晴:作为记者还是非常辛苦的,为了把更多的新闻带给大家,应该说我们整天是奔波在大街小巷,奔波在每一个新闻事件的现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记者这份工作,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关注吧。
记者陆莹:这个职业可能赋予了我们更过的使命,通过记者这个身份啊来传达老百姓的心声也可以讲政府一些政策性的东西传达给老百姓。
记者张浩:如果有突发情况的时候,我们比消防员比交警还先到达现场,这就是为了第一手资料遭我们手里。
市区、农村,不管有多远,只要有新闻发生的地方,就会有记者出现。开车、扛摄像机、写稿子、后期编辑,这就是记者每天要做的事情。
记者王政:你扛的摄像机有多重?大概十几斤吧。每天要拿多长时间?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感觉扛这个累不累,辛不辛苦?还好吧,你说战士扛枪累不累,如果说不累那是骗人的,扛这个今天晚上肩膀受不了。
皮肤被阳光晒得黑黑,身体被到处奔波弄得累累的,即使这样,一群记者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大家小巷,用镜头记录现实,用手撰写事实,用声画还原真相。今年3月7日,我们楚风夜话的记者全面报道了英雄张森的新闻。5月底,我们帮助安徽女孩叶可群寻找父母。10月份,我们记者亲身体验,记录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变化,完成系列报道《我家门口,幸福瞬间》。新闻每天都在发生,记者的脚步永远停不下来,摄像机的镜头始终跟随着老百姓身边点点滴滴的事情。
记者陆莹:作为一个90后的记者,以后也会继续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工作,也会一如既往的不管是开车到哪里以后的采访地点在哪里都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记者解秀晴:我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事,疑难事,烦心事,都可以找我们《楚风夜话》我们会竭尽所能为您解决,也希望大家能关注我们《楚风夜话》。
二
每年的11月8日,是一个属于我们的特殊的日子。从踏进新闻行业那天起,如今已经过了五个年头。回想这五年里的工作经历,我感悟颇多。
记者是我的第一份职业。一开始工作时,对记者真正的含义并不懂,只知道盲目地仰慕记者的光辉与自由。于是,这个蜕变的过程变得极为漫长和艰辛。五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着力营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进步,是记者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使命。
采访的过程千篇1律,从接到任务到联系采访对象,再到采访和写稿。整个过程让人感觉紧张、惆怅和疲惫。只有在完成一篇稿件并顺利刊登后,才是我们可以稍微松口气的时候。在这过程里,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三年前的一个采访对象。那是一户残疾人家庭,妻子瘫痪在家,瘸腿的丈夫每天靠捡破烂为生,还要供一个女儿上学。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上的累与他们生活上的苦比起来不值一提,尤其是他们那种对生命的执著总会让我感动,此时,放弃的念头便打消了。
记者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当有人肯定了我们的努力,所有的疲惫与惆怅便会很神奇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尤其是当文章见报后我们所接到的每一句赞扬与批评,便会化成我们工作上进步的动力。社会赋予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让我们去见证、去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我们需要不断去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焕发出一种青春的激情。这些经历让我获益良多。这种珍贵的收获不分季节,每天都是进行时。所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言
中纪委又放大招了!连日来,由中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并迅速掀起收视高潮。落马高官现身说法,透露鲜为人知的贪腐细节,剖析思想滑坡的心路历程。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言
对于白恩培等人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们在这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堕落为犯罪分子。观看结束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些人在他们强取豪夺完成由腐而败的进程中,为什么会一路畅通呢?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几点:
一、执法观念严重错误,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贪婪成性,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称霸”的“法宝”。那么权力的本质是什么?权力因何而生,又应为谁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在他们手中的权力却蜕变为强取豪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
二、缺乏执法监督机制、体制漏洞,民主建设形同虚设,出现利用手中职权为所欲为,以个人意识代替法律。从外部环境分析,这十几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新旧体制转轨,两种体制并存,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体制上漏洞为他们的犯罪提供了空间和土壤,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促使一部分公职人员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产生了错误认识。从制度层面看,我们的一些制度缺失,也是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遏制,但是收效仍然不很明显。从法制层面来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群众在恶权面前的是无奈和妥协。从深层次看,是社会法律意识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因为前者的缺失使人们不懂得、不善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唯有妥协;制度的缺失,则导致无法可依,对霸权的滋生横行无能为力,为权钱交易留下空隙。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防腐拒败的基础,务必长抓不懈;现有的法律规范更多的是关注和惩罚已然的职务犯罪,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性立法远远不够。立法的欠缺和法律监督权限设置上的结构性缺陷,也给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
因此,我们认为要从根源上防止腐败,应该作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这些腐败分之地下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言
昨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该专题片“主角”正是已落马的多名“大老虎”。在第一集《人心向背》中,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现身说法”。这也是多位落马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严治党必须具体而不是抽象、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这些启示和经验,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党改进作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次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了,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继续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必定能以好的作风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言
观看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本人感触很深。
一是改进作风,关键在情感上。我们都非常清楚,焦裕禄同志担任XX省XX县委书记仅一年半时间(1962年12月-1964年5月),但是群众对他的感情和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工作几十年,甚至工作一生都无法超越或达到的,这就是源于他对老百姓的真情、真心的付出。我们局机关绝大部分党员干部来自于农村,“血液”中先天就有群众情怀的“基因”,应该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先把自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
二是改进作风,核心在思想上。改进作风,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基层局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体现宗旨意识,这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是检验共产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应按照“自加压力、自我锻炼、自强不息、自律有为”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党性锻炼与修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榜样的正能量,引导机关干部职工为市场监管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改进作风,落实在行动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作风建设重在行动上。党员干部代表党的形象、代表政府的威信。抓好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是改进作风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要求;同时,在服务上要搞清服务与监管、服务与发展、监管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到沉下身,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诉求,有效解决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改进作风基本途径;第三,在实践上要始终把保障民生、实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效能建设、作风建设为载体,切实提升自己对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和担当力,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永远在路上》电教片带给我们是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推进,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造自己,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局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在路上
一片一片的透明玻璃
张扬的锋利
刺入疲惫的躯体 殷红殷红的血水 如红玫瑰怒放大地 覆盖一寸一寸缝隙 疼痛,令人窒息 头颅,孤傲未低 身后,荆棘踩入泥 留下,斑斑血迹 山顶,云霞万丈生辉 脚底,泥泞蜿蜒深入云际
深吸一口气
有一个声音始终清晰 决不放弃,决不放弃 决---不---放---弃!
在路上
去年的夏天,我们从高考中收获了南林,也许每个人心中都带有稚气与不甘,但是,我们也从南林收获了彼此,拖着从高考中带来的疲惫和喜悦,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继续前进!
从不服输的我们,为了证明自己一直在挥洒汗水,只为收获最美好的青春。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不能停下脚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向前进。
心存信念,我们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列车,我们从呱呱坠地时就开始了人生的旅程。一开始,当同行的人走掉后又换了一批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陌生,感到恐惧,但慢慢地,我们学会了欣赏沿途的风景,也习惯了同伴的来来往往。是啊,沿途的我们上上下下,来来去去,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个信念,我们不再畏惧死亡,也不曾忘记死亡,相反,我们学会了生活......
或许,我们曾经彷徨过,但是因为信念在,我们咬牙挺住,昂首面对生命中艰难的岁月;
或许,我们曾经失败过,但是因为信念在,我们不畏失败,勇敢地战胜生命中的阴影;
或许,我们曾经成功过,但是因为信念在,我们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地完成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篇章......
有人问,是什么支撑你活到现在,让你无怨无悔,我想,是信念。因为信念,我们在黑暗中找寻到了光明;
因为信念,我们在胆怯中找寻到了勇气;
因为信念,我们在芸芸众生中找寻到了自我!
人,不能没有信念。
每一朵花都会绽放,每一根草都将萌芽,每一个生命也必定完成使命......
心存信念,春暖花开,我们都在路上。在路上,我们学会了宽容待人;
在路上,我们学会了谦虚礼让;
在路上,我们学会了平淡生活。我们一直都在路上,收获最美的生命!
在路上
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静静地在大地上流淌。沿途有沙漠对她的吞噬,有美丽的草原对她的诱惑,但她只管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最终流向了宽阔的海洋。一个人走在路上也难免会遇到诱惑和磨折,但只要心中明确前进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就会到达终点。正如有人所说,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并不是走得最快的人,而是在路上不停地走的人。
一、屈原走在回国的路上
一袭白衣,长发披散,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那是你吗?屈大夫。仅仅是因为才华横溢,超越了他人;
仅仅是因为对国家的真诚,说了一些逆耳的忠言。你便一个人,行走在流放汨罗的黄尘古道。
但是,你的内心却始终眷顾着自己的祖国。从你的人离开国都的那一刻起,你的一颗心就走在了返回祖国的路上。你给怀王写信,表明自己“存君兴国欲反覆之志”,但是糊涂的怀王却始终不肯接纳你。于是,你作《怀沙》之赋,自投汨罗以死。虽然你的身体已没于江水,但是你的那颗爱国心却更加鲜艳,你欲返回祖国的意志更加坚定。
从汨罗到郢都,一段并不算太长的路,你一走就是千年,始终不辍。
二、苏轼走在贬官的路上
一辆破旧的牛车,一片扬起的尘沙。你就像一名囚犯,被人这样押解着离开了繁华的京城,离开了你施展才华的地方。这就是你啊,东坡先生。你的一生颠沛流离在被贬官的道路上。于是在你的道路上,多了几分对家人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多了几分忧伤和孤独,“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但是,通向绝境的道路,你越走越光明;
一条狭窄的路,你越走越宽广;
一条忧伤的路,你越走越旷达。你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你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说“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于是,在仕途上,你虽然走向了偏僻,但你的心灵却走向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远。
一个人,走在路上,难免会陷进泥潭和沼泽;
难免会遭受风霜和雨雪。但是,年轻的我们,人生的道路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我们的路还很长。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就要有屈原的执着和苏轼的旷达,去迎接人生路上的风雨。
后记:诸生作文,所引材料皆为陈事,且不合题。为师者,不揣浅陋,亦作上一篇,是为范文。
在路上听着《离开的时候》,在列车上一个人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想着刚刚还是和朋友们在奶茶店里喝着那只属于我们的味道,说着我们那些令我们疯狂的事儿,现在我们一群人已在梦想的路上行走着,适才的那份兴奋渐行渐淡了,亲爱的伙伴们进入梦乡,脸上露出一种别样的心情!穿梭在两节车厢之间看每一个伙伴的的快乐与悲伤,列车将一路的风景往后退,夜变得更静了,看着窗外的灯火阑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情!走在人挤人的走道我问了自已,前路我一点也不知晓,一个人面对我会害怕吗,还会一个人哭泣吗?那些曾经常常让人感觉快乐,但是我不后悔选择出发,坐在角落我又问自已:究竟应该继续还是该放弃?没有人能了解我现在的心情,想看清未来的路,想躲开前方的那些忧伤,难以决定!
现在我想靠近这个社会,因为现实所以残酷,现实所以才真实,不管北城以北又会遇见怎样的境遇,都会冷静的面对,因为不是我一个人,生命的晴天,我亲爱的伙伴们,给自己一个拥抱,生命永远都是晴天,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可以坚强的骄傲!眼看窗外夜空下的一切仿佛已经说明,只想要证明我们这段疯狂的青春,但想靠近也很想要抱紧,总会想到那过去和现在的点点滴滴。
想要参与伙伴们的生活点滴,只要大家肯相信,我一定会陪你们走下去,能不能够笑着回忆这个令我们疯狂的青春,能不能够将曾经的一切彻底的抛开,做好我们选择的!只要大家再相信,我们定会手牵手心连心的将我们的选择精彩的诠释。
江城的夜褪了颜色,窗外缠绕着梦想,忧愁一地洒落,城市的街灯闪烁,离开的时候 有些话没亲口说,再多的信誓旦旦,未来也难预测;
孤单的自由,没有想象中快乐!已不知所措 ,回忆刚刚在忽明忽暗的夜色下聚集的我们,拉着行李箱,带着好奇与害怕我们上路了,亲爱的伙伴们耐心等候明天吧,就算心里百般舍不得我们还是要出发,只有出发了我们才能找到我们所想要的,总要一个人生活的,日出又日落,每一天都前行。
谁还记得,是谁先说从不后悔,手牵手要一起走到最后!我们都不曾忘,这条路走多久,心中是清楚的,有一天有一天都会停的,让时间说真话,虽然我也害怕在天黑了以后,都不知道会不会遇见我们不想要的,手牵手要一起走到最后,我们也许会很苦很累,但却没办法往回走,前方都迷惑,都想看看肚饿又有点胆怯,为什么?谁也不懂,现在我们走在路上。眼中看见了不同的天空,终于走到分岔路的路口,是不是都会找到想要的,答案不得而知,也许殊途同归,更或许会同路异果,谁都无法知晓。但要一直记得要一起走到最后,前方的路我们一起走!
只剩下我独自一人陪伴黑夜,睡梦中的伙伴们,晚安!害怕现在的快乐短暂一秒就崩落,对我来说离开是一种解脱,也许北城以北也许会是我的转折,在那里我要重拾曾经那天真无邪的我,大学带给了我太多的东西,一个人来江城快两年了,哭过、笑过、疯狂过、后悔过、但从没放弃过!不会再将自己丢失,再狠一点,在胆大一点,也许就可以坚强的骄傲!想好好的过,我想要的那片天空,能不能拥有,把爸爸说选择了就要做好,别给自己找借口!现在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但我可以告诉自己我会努力的去做,不管多难我要对自己负责!怀念过去,曾经的不以为然,现在的后悔。不想让哭泣重演,为什么过去忘得一干又二净?其实我不是在逃避,只是生活太现实谁都无能为力,不再轻易的说承诺这两个字,那样只会让人更加伤心更加抑郁,因为无法兑现的时候,只是伤人的利器没有快乐的价值,过去再美终究是过去,现在我要抓住此刻,重新找回自我,全新的开始,是该改变了!偶尔心会痛一次,也许这就是成长吧,渐渐地不再那么天真的看待一切,心被现实腐蚀再美也是过去!曾经的一切已逝去,后悔已来不及,拥有过就算幸运!
从此不用在乎那么多,做好自己也许很容易,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不在苛求自己,不在
苛求一切,其实简单就好!不给自己太多压力,那样会透不过气!也许在静静的夜里,我才会将自己的伪装卸下,静静地看着夜空,世界上多了什么?好像变得很不同,这一切都好美!静静的就这样一直走下去,静静的看着夜空,心里面藏着什么,原来是我的梦,也就是要走的路,静静的看着夜空,不曾忘记那天自己许下的承诺!静静的看着夜空,静静的和伙伴们手牵手面对前路,是最简单的梦!
2013.1.1104:11果果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在路上 读后感(共3篇)
观看《永远在路上》有感
家在远方,爱在路上
走在学习路上
相关热词搜索: 感言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