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旅行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诗组成。这六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构想】
先引导学生谈自己旅行中的收获,然后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后,回归全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指导学生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由学生所喜欢的旅行入手,引出本文,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你们喜欢旅行吗?那就让我们跟随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旅行的快乐,来,出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指名读课文。
三、品读
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
(1)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 “永远”、“长久”又说明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
(4)出示课件“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
这里“„„”表示什么?试着补充一下。
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试着说一说。
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5)总结学习方法。
①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
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③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
④有感情朗读。
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点:《老师》:“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最重要的实现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你体会到什么?
《小纸船》:“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更何况怎样? 《听广播》:“这种联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种“联系”指的是什么?
《标本》:“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无用的东西”?应该记住哪些?
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
6.背诵《旅行者之歌》。
四、拓展延伸
诗中说:“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作业设计】
背诵本文的最后一部分。
【板书设计】 少年旅行队
《出发》 期待与激动
《老师》 对知识、成长的渴望
《小纸船》 美好的憧憬与梦想、热爱自然 《听广播》 关注国家发展 热爱生活 《标本》 是非辨别,价值取向 《旅行者之歌》 美好愿望,高尚心灵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有感情朗读课文,熟练掌握本课5个生字以及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旅行者之歌》。
二、练习:
1.形近字组词。
簿( )幢( )相( ) 薄( )撞( )箱( ) 撞( )茂( )柯( ) 幢( )茅( )苛( ) 2.缩句:
小纸船带走了我们童年的幻想。
我愿意当一个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
3.反问句:
大海使我心胸开阔、镇静。
小纸船带走了我们童年的幻想,我们在小溪边恋恋不舍地追着。
4.区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写法;
“茂”下半部分的写法。
三、背诵课文 1.指名背诵课文。
2.齐背课文。
3.默写。
《少年旅行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品味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2、体会诗歌所要表现的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 3、体味少年旅行队队员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并体会诗所表现出的队员们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熟读生字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情、入景
1、观看广告,说说广告中印象深刻的话语。
2、出示广告中的广告语,集体朗读: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3、引语:是的,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今天让我们带着心灵,跟随少年旅行队到人生里游览一番。
二、初读、初感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结构特点。 2、分节朗读: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3、点拨生字新词。
4、说说你在读的时候的感受。
5、引:就让我们都带着这愉快的心情去品味人生。 三、品读、悟情 (一)学习“出发”
1、请想读的同学一齐朗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在这一小节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说说感受。 3、重点点拨:
(1)“明亮的阳光在喊他们;
窗外的小鸟在喊他们,喊他们到田野里去,到山林里去,到生活里去……”
a、他们还会到哪里去呢?欣赏图片(配乐),补充:他们到田野里去,到山林里去,到生活里去……
百度图片搜索:
森林、大海、花园、城市等等。
b、加上学生的补充,齐读句子。
(2)“就这样,我们永远出发,长久地在知识的世界野远足……今天走到这里……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
a、理解:为什么说永远出发?联系生活的例子说说。
b、还有哪些词语有这个意思?(长久、又、不停、走遍) c、指名朗读,评价。
(3)小结学法:读整体;
读喜欢的语句;
读并理解重点的词语,从而感悟深意。
(4)过渡:我们的人生之旅已经出发了,心情更加兴奋。在这奇妙的旅途中,遇到了什么呢?请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小节有感情地读出来,我们一齐感受。
(二)学习“老师”
1、有感情朗读问句,说说:这些问题可以问谁?(课件出示:老师) 2、这里说的“老师”指的是谁?(课件出示:生活) 3、有感情朗读。
4、生活的老师教会我们什么?(读重点句子)
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告诉我们这个,又告诉我们那个。最重要的是先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让我们经历许多艰苦,而又让我们在劳动的时候,得到快乐!
(三)学习“小纸船” 1、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2、欣赏歌曲《小纸船的梦》,齐唱一小节,说说:这首歌曲描述的小纸船给你什么感觉? 百度视频搜索:《小纸船的梦》。
3、品读重点句:“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 想一想“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更何况……” (四)学习“听广播” 1、小组读。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件出示填空题。)
这是我们跟(
)、(
)的联系,即使没有这收音机,我们也听见,也晓得,因为(
),因为我们爱(
),爱(
)。
(五)学习“标本”
1、指名读。
2、找出最有体会的句子,有感情朗读。
3、品读“我们的记忆,也是一只箱子,一只大得无边的箱子。让我们把珍贵的、有用的、值得记忆的东西,放到这只奇异的箱子里去吧。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
4、讨论:在记忆的箱子里,你会放什么?不要什么?(播放与童年有关的图片,配乐:《童年》,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喜与忧。)
(六)学习“流浪者之歌” 1、男、女赛读。
2、品读排比段。
3、课件出示:仿照排比句的句式,续写。 4、配乐朗读。
百度MP3搜索《流浪者之歌》。
四、分享、悟理 课件出示,设问:
1、你在人生旅途中学会了什么?
2、你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旅行人生? 3、再朗读广告语,加深体会。
4、以歌曲《旅途》结束。
百度MP3搜索:《旅途》。
五、本课小结
《少年旅行队》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诗组成。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以轻松、优美的语言探讨人生的散文诗,课堂上先运用一个同样主题的广告导入,一下子让学生抓住了文本的主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品读过程中,以品读重点词句为主,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次再创作。如第一小节《出发》中,让学生想象“他们还会到哪里去呢?”并出示优美的图片,配上音乐,学生很容易进入了情境,挥发想象对文本作补充,从而领略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品读“永远”这个关键词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说出例子,让学生从实际的事例中懂得生活充满挑战。在品读《小纸船》一节时,运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小纸船的梦》一曲,勾起学生对梦想的思考。学习《标本》一节,重点朗读后,让学生想象“在记忆的箱子里,你会放什么?不要什么?”各个部分配合课件,学生用多种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少年旅行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诗组成。这六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构想:先引导学生谈自己旅行中的收获,然后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的理解。
最后,回归全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指导学生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由学生所喜欢的旅行入手,引出本文,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1 / 5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你们喜欢旅行吗?那就让我们跟随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旅行的快乐,来,出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朗读,xx评议
4、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指名读课文。
三、品读
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
(1)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永远”、“长久”又说明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4)出示课件“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
这里“……”表示什么?试着补充一下。
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试着说一说。
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2 / 5
(5)总结学习方法。①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③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④有感情朗读。
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点:《老师》:“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最重要的实现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你体会到什么?
《小纸船》:“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更何况怎样? 《听广播》:“这种联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种“联系”指的是什么?
《标本》:“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无用的东西”?应该记住哪些?
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6、背诵《旅行者之歌》。
四、拓展延伸
诗中说:“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作业设计:
背诵本文的最后一部分。
3 / 5
板书设计:
少年旅行队 《出发》期待与激动 《老师》对知识、成长的渴望
《小纸船》美好的憧憬与梦想、热爱自然 《听广播》关注国家发展热爱生活 《标本》是非辨别,价值取向 《旅行者之歌》美好愿望,高尚心灵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熟练掌握本课5个生字以及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2、背诵《旅行者之歌》。
二、练习:
1、形近字组词。
簿幢相 薄撞箱 撞茂xx 幢茅苛
4 / 5
2、缩句:
小纸船带走了我们童年的幻想。
我愿意当一个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
3、反问句:
xx使我心胸开阔、镇静。
小纸船带走了我们童年的幻想,我们在小溪边恋恋不舍地追着。
4、区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写法;
“茂”下半部分的写法。
三、背诵课文 1、指名背诵课文 2、齐背课文 3、默写 作业设计:
预习《古诗两首》 板书设计 少年旅行队 1、形近字组词。
2、缩句:
3、反问句:
课后反思:
5 / 5
《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少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旅游教学设计
少年 教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少年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