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是为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及生育调控的专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和计划生育。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
骨盆的分界:以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假骨盆和真骨盆。
真骨盆特点:宽而浅、前浅后深。
外阴,前面为耻骨联合,后面以会阴为界。
内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阴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后壁长10-12cm。前壁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与直肠贴近。
子宫:
1、形态为倒置梨形,上宽下窄,分子宫体及子宫颈两部分。子宫峡部约1cm,上端—解剖学内口,下端—组织学内口。
2、(1) 子宫内膜:受性激素影响,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基底层无周期改变。
(2) 子宫肌层:0.8cm厚,外纵内环中交织,产后宫缩时血管收缩,有效止血。
(3) 子宫浆膜层:脏层腹膜。有膀胱子宫返折腹膜,直肠子宫陷凹。
(4) 子宫颈:粘膜上皮细胞高柱状,腺体分泌粘液,临床意义—判断排卵。阴道部为鳞状上皮覆盖,鳞柱交界是宫颈癌好发部位。涂片可早期发现病变。
3、位置
子宫韧带(4对):
(1)圆韧带(round ligament):12-14cm,使宫底保持前倾。
(2)阔韧带(broad ligament):翼形的腹膜皱襞,外端延伸至盆壁,称骨盆漏斗韧带(含卵巢动静脉),内侧为卵巢固有韧带,两侧为宫旁组织,富含血管、神经、淋巴。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
(3)主韧带(cardinal ligament):横行于宫颈与盆壁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4)宫骶韧带(utero-sacral ligament):将宫颈向后上牵引,保持前倾。
由于这些韧带及盆底肌、筋膜的支托作用,使子宫呈前倾前屈位置。
输卵管:为精卵相遇的场所;分4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管壁分为:浆膜层、肌层(内环外纵,可逆蠕动运送受精卵)、粘膜层(高柱状上皮,纤毛可摆动)。
卵巢:产生卵子及性激素的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
动脉:
1.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
2.子宫动脉:于宫颈内口2cm处,横跨输尿管达子宫侧缘。
3.阴道动脉:
4.阴部内动脉:
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分腹股沟深、浅淋巴结2 组。
2.盆腔淋巴:3 组。
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髂总组成。
骶前淋巴组
腰淋巴组 神经:
1.外生殖器由阴部神经支配。
2.内生殖器: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骨盆底:
(一) 外层:含会阴浅筋膜、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及肛门外括约肌。
(二)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其间有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三) 内层:即盆膈,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有加强盆底托力及加强肛门与阴道括约肌的作用。
临近器官:
1.尿道(urethra):短而直,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2.膀胱(urinary bladder):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必须排空膀胱。
3.输尿管(ureter):下行至宫颈外侧2cm处,与子宫动脉交叉绕行入膀胱。行子宫切除术结扎子宫动脉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
4.直肠(rectum):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避免损伤肛管、直肠。
5.阑尾(vermiform appendix):妊娠期可向上外方移位,妇女患阑尾炎时也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断。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一生的阶段分期: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 (3)儿童期:4周-12岁 (4)青春期:WHO规定为10-19岁,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时期。(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5)性成熟期:18岁开始,持续30年。
(6)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40岁左右,经时1-2年,长至10余年。
(7)绝经后期:60岁以后称为老年期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为围绝经期。10 % -30%妇女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
月经的定义(mensturation):随卵巢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月经血的特征:不凝固、暗红色、含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出血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经第一天为一个月经周期。21-35日,平均28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为经期,2-7天,多为3-5天。月经正常为30-50ml,超过80ml为多。
卵巢的功能:
1、排卵—生殖功能,
2、分泌女性激素—内分泌功能 卵泡生长阶段: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
自月经第一日至卵泡发育成熟,称为卵泡期,10-14天。
排卵: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7-8日为成熟黄体,排卵后9-10天退化,寿命14天,形成白体。
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卵巢甾体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雌激素:排卵前第一高峰,排卵后7-8日第二高峰(较平坦),月经前水平最低。
(2)孕激素:排卵后开始增加,排卵后7-8日达黄体成熟时最高峰,以后下降,月经时回复至排卵前水平。(有升温作用,是排卵的重要指标)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内膜分功能层及基底层,功能层又分海绵层及致密层, 其组织学的周期性变化分3期:
1.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在雌激素影响下,内膜很快修复,从薄到厚,间质致密、水肿,腺体数增多、增长、弯曲,至增生晚期内膜可达2-3mm,高低不平呈波浪形。
2.分泌期:
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分泌雌、孕激素,腺体更长、屈曲,出现核下空泡;
间质水肿、疏松加剧,晚期可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
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并超出内膜厚度。此期内膜可厚达10mm。
3.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体内雌激素水平更低,无孕激素存在。内膜血循环障碍,组织变性、坏死、出血。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
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前,随E 水平不断增高,宫颈粘液分泌量逐渐增多,变为稀薄而透明,似蛋清,在排卵期达高峰,延展性较强,可拉成细丝达10 cm以上。在月经第6~7天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状结晶,排卵前最典型。
排卵后,受P 影响,粘液量渐少,质地粘稠而混浊,延展性变差,拉丝时易断裂,涂片检查,结晶模糊,可见成排的椭圆体。
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2008.年2月 26 日 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学
年级
05
专业、层次
护理本科
授课教师
黄亦武
职称
副主任护师
课型(大、小)
理论大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与要求:识记
识记:
1、女性骨盆的形态、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标志。
2、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理解:
1、女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淋巴及神经分布。
2、女性盆底的解剖。
运用:
1、能讲述女性骨盆的组成、分界及各平面径线与分娩的关系。
2、熟习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简单介绍盆腔血液供应、淋巴及神经分布。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病例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手段:CAI课件、黑板。
一、外生殖器、内生殖器
(一)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详细讲授
10分钟
(二)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详细讲授
30分钟
二、邻近器官、血管、淋巴及神经、骨盆、骨盆底
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一般讲授
5分钟 血管、淋巴及神经一般讲授
15分钟 骨盆及骨盆底一般讲授
15分钟
小结、布置思考题
5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的结构及功能 难点:血管、淋巴及神经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
介绍新课,介绍课时目标
外生殖器定义: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包括: 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1.前庭球
2. 前庭大腺
3.尿道口
4. 阴道口及处女膜
内生殖器定义:内生殖器是指女性生殖器的内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两者又被称为附件。
(一) 阴道:
作用: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胎儿娩出通道。
(二) 子宫
作用: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
受孕后,为晚期囊胚着床、发育、成长的部位;
分娩时,子宫收缩可使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1.大小: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
2.容积:宫腔容量约为5ml。
3.重量:50g
组织结构:
1.子宫内膜:包括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和功能层(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形成月经)。
2.子宫肌层
3.子宫浆膜层 子宫韧带
1.圆韧带:使子宫保持前倾位置。
2.阔韧带:使子宫保持其盆腔中央位置。 3.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
4.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
(三) 输卵管
长约8-14cm,自内向外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
作用:“拾卵”作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部位。
(四) 卵巢
作用:产生卵子,分泌性激素。
大小:约4cm×3cm×1cm,重约5-6g。
CIA手段 简图
★--重点☆――难点 10分钟 一般讲述 30分钟 ★重点讲述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邻近器官
(一)尿道:阴道前、耻骨联合后
(二)膀胱:子宫和耻骨联合之间
(三)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
(四)直肠:肛门外括约肌为骨盆底浅层肌肉的一部分。
(五)阑尾:位置随妊娠月份的增加而移位。 血管、淋巴及神经 血管
动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 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二)淋巴
腹股沟浅淋巴结:
上组:沿腹股沟韧带排列,收纳外生殖器、会阴、阴道下段及肛门部的淋巴。
下组:位于大隐静脉末端周围,收纳会阴及下肢的淋巴。
(三)神经 阴部神经:系躯体神经,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为三支,分布于肛门、阴蒂、阴唇和会阴部。
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1.骨盆的骨骼:骶骨(一块) 尾骨(一块) 左右两块髋骨
2.骨盆的关节
3.骨盆的韧带 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骶棘韧带 骶尾关节骶结节韧带
(二)骨盆的分界
分界线:以耻骨联合上缘、骶岬上缘、两侧髂耻线为界,将骨盆分成上、下两部分,即假骨盆、真骨盆。
骨盆的标记:骶岬、坐骨棘、耻骨弓
(三)骨盆的类型
1.女性型
2.男性型
3.类人猿型
4.扁平型
CIA手段 视图 视图 CIA手段 视图 实物
5分钟 10分钟 ☆
20分钟 ★重点讲述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骨盆底 会阴浅筋膜
(一)外层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各一对) 肛门外括约肌
(二)中层
上筋膜、下筋膜、肌肉(一对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 肛提肌(一对)、筋膜 小结、布置思考题
CIA手段 视图
5分钟
小 结
小结讲授内容,强调本章主要是学习女性骨盆的形态、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标志。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复习思考题、作业 题
本章思考题:
试说出骨盆各平面的形态及界限.妇女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黄体退化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增生-分泌期-月经期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受精与着床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妊娠诊断产科检查方法
实 施 情 况 及 分 析
家畜生殖系统
◆ 教学目标
1.分别掌握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各器管的位置、形态和构造。
2.比较马、牛、羊、猪等家畜的雄性和雌性各器管的形态和构造特点。
3.了解母牛(羊)、母马和母猪子宫形态结构异同点 4.理解精索、排卵窝、子宫阜、阴道穹隆等的概念 ◆ 教学内容
§1.雌性生殖系统
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门。
一、卵巢:
1、功能:①产生卵细胞。
②分泌雌性激素。
2、位置:腹腔内,肾后方,盆腔入口处的两侧。
3、固定:①卵巢系膜:连于腰下,内有血管、神经。
②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
4、形态:分腹缘(游离缘)和背缘(附着缘)。
背侧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卵巢的部位,称卵巢门。
比较:马的卵巢呈蚕豆形,腹侧有排卵窝,被覆生殖上皮,其余被覆浆膜。
牛、羊、猪、犬无排卵窝,除系膜缘外均被覆生殖上皮。
牛、羊、犬:椭圆形。猪、犬:完全位于卵巢囊中。
猪:豆瓣状(4个月前),桑椹状(4个月后),葡萄状(性成熟后)。
5、构造:实质器官。
① 被膜:生殖上皮+白膜
② 实质:卵泡+基质。
二、输卵管:
1、功能:①输送卵细胞。
②受精场所及卵裂第一次的场所。
③壶腹部分泌的腺体对早期胚胎发育有调节作用。
2、位置:卵巢和子宫角之间,位于输卵管系膜中。
3、固定:①输卵管系膜
②卵巢囊(输卵管系膜与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形成的囊,包裹卵巢,向腹侧开口,保证卵细胞排出后顺利进入输卵管。)
4、构造:
① 漏斗部:边缘称输卵管伞,中央为腹腔口(通腹膜腔)。
② 膨大部:即壶腹部,是精卵结合部,体外受精适宜的取卵处。
③ 子宫部:即峡部,以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角前端。
三、子宫:
1、功能;
胎儿生长发育和娩出的器官。
2、位置:大部分位于腹腔内,直肠和膀胱之间。
3、固定:
① 子宫阔韧带:悬吊于腰荐腹侧和骨盆腔两侧。
② 子宫圆韧带:位于①的前部,靠近子宫角处有一向外突出的浆膜褶,称为子宫圆韧带。
4、形态:(马牛羊猪犬)双角子宫,(兔)双子宫,(鼠)双子宫,但开口合并,(人)单子宫。
5、构造: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
比较:
马:子宫角呈木叉状,体与角等长,子宫颈阴道部明显。
牛羊:子宫角呈绵羊角状,有伪体,子宫体短,角体黏膜上有半求形的子宫阜(约100多个),子宫颈阴道部呈菊花瓣状。
猪:子宫角很长,呈肠袢状,子宫体短,子宫颈管螺旋状,有子宫颈枕,无子宫颈阴道部。
四、阴道:
1、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
2、位置:骨盆腔内,直肠的腹侧。
3、结构特点:①阴道穹隆:(马)环形,(牛羊)上半环形,(猪)无。
②阴瓣:经产的不明显,其后下方有尿道外口,(牛羊)不明显。
五、尿生殖前庭:
1、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兼有排尿的功能。
2、特点:与阴道的分界以阴瓣为标志;
阴瓣后方腹侧壁上有尿道外口;
有前庭腺;
(牛羊猪)有尿道下憩室。
六、阴门:
1、位置:肛门腹侧。
2、特点:①阴唇:左右阴唇形成阴门裂,背联合、腹联合(夹角内有阴蒂)。
②阴瓣:(马)发达,(猪)细长,(马猪犬)有阴蒂窝。
§2.雄性生殖系统
组成:睾丸、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阴茎、阴囊、包皮。
一、睾丸:
1、位置:阴囊内,两股部之间,大腿内侧,(犬、猪)在股部后方,紧贴体壁。
2、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形态:椭圆形,(马)长轴与地面平行,(牛羊)长轴与地面垂直,(犬猪)长轴斜向后上方。
4、结构:分睾丸头、睾丸体、睾丸尾,分别与附睾头、体、尾相对应。背侧称附睾缘,腹侧称游离缘。表面为固有鞘膜(浆膜),深层为白膜(致密结缔组织),深入实质形成睾丸小隔,在中轴形成睾丸纵隔,实质被睾丸小隔分成若干个睾丸小叶,在纵隔处称睾丸网,每个睾丸小叶内有若干个曲精小管(精子产生地)和直精小管。
2 注:睾丸下降:胚胎时期,睾丸原位于腹腔中两肾的附近,随着胎儿发育,睾丸和附睾从腹腔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中的这一过程,称为睾丸下降。
二、附睾:
1、位置:位于睾丸背侧,以附睾韧带与睾丸相连。
2、形态:带状。
3、结构:分附睾头、体、尾。包括睾丸输出管和附睾管。
4、功能:储存精子,也是精子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场所。
三、输精管:
起于附睾尾→经腹股沟管→入腹腔→向后入盆腔,在膀胱背侧形成输精管壶腹(猪无)→开口于精阜(位于尿生殖道起始部背侧壁,也是精囊腺的开口)
精索:位于睾丸和附睾的背侧,呈扁平圆锥状的结构,基部附着与睾丸和附睾上,向上逐渐变细,穿过腹股沟管内环,沿腹腔后部底壁进入骨盆腔。内有输精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平滑肌束等,外包以固有鞘膜。
四、阴囊:借助腹股沟管与腹腔相通,容纳睾丸和附睾。
阴囊壁构造:与腹壁比较
阴囊壁
腹壁
——————————————————————————
①阴囊皮肤(正中有阴囊缝)
皮肤 ②肉膜(有阴囊中隔将阴囊分成两个腔)
浅筋膜
③阴囊筋膜
深筋膜+腹外斜肌 ④睾外提肌
腹内斜肌
⑤总鞘膜
腹膜壁层+腹横筋膜 ⑥固有鞘膜
腹膜脏层
——————————————————————————
注:阴囊韧带:又称附睾尾韧带,连系于固有鞘膜和总鞘膜之间系膜的增厚部分。
睾丸系膜:固有鞘膜向总鞘膜折转而形成。
五、尿生殖道:
1、定义:雄性尿道兼有排尿和排精的作用,故又称为尿生殖道,分为骨盆部和阴茎部,两者间以坐骨弓为界。
2、功能:排尿、排精。
3、结构:
① 骨盆部:起始部背侧壁有精阜。
② 阴茎部:经坐骨弓转到阴茎腹侧,坐骨弓处加粗形成尿道球(海绵体层变厚),末端开口于阴茎头,称尿道外口。
六、副性腺:
1、精囊腺:位于尿生殖道起始部背侧壁的尿生殖褶中,输精管外侧。开口于精阜。(马)囊状,(牛羊猪)实质性,发达,(犬)无。
2、前列腺:分体部和扩散部,以多数小孔开口于精阜周围。(马)体部发达,无扩散部,(牛)体部很小,(羊)仅有扩散部。
3、尿道球腺:位于骨盆部末端,坐骨弓附近。(马)椭圆形,(牛)胡桃状,(猪)发达,呈长圆柱形。
七、阴茎:
1、位置:腹壁之下,起自坐骨弓,经两股部之间,沿中线向前伸至脐部。
2、功能:排尿、排精、交配器官。
3、结构:
① 阴茎根:以两个阴茎脚附着于坐骨结节腹侧,进而合并为阴茎体。
② 阴茎体:牛羊猪形成乙状曲。
③ 阴茎头:(马)阴茎头端膨大,称龟头。有尿道突,尿道外口开口处,(羊)尿道突明显。
注:阴茎海绵体:位于尿道背侧。
尿道海绵体:位于尿道周围。
阴茎退缩肌:由尾椎(或荐骨)至阴茎头后方(马)或乙状曲第二曲,此机肌收缩,能将阴茎头藏于包皮内。
坐骨海绵体肌:为阴茎勃起肌。(犬)有阴茎骨,是由海绵体骨化而成的。
八、包皮:由内外包皮构成,保护阴茎头,勃起时展平。内外包皮均由深浅两层构成,其游离缘分别形成包皮内口、包皮外口。有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猪)有包皮盲囊。
【思考题】
1.母畜生殖器官的组成及功能如何? 2.牛羊子宫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3.公畜生殖器官的组成及功能如何 4.阴囊包括哪几层结构?
第十一章 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殖、发育、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卫生保健的概念。
2.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的发育和营养,人体发育的各个时期等方面的内容。
3.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学之中,结合学生现状,讲解上述内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学的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并认识到对其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及长远的意义。
4.第二节内容中配以3幅曲线图,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实际,对曲线图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继上一节所讲述的有关生殖等概念的基础上讲述这部分内容的。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整个时期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有人把这个时期比作生命道路上的里程碑,这话一点不过份。因此我认为,对于这部分知识要结合三幅曲线图及学生实际讲清楚。
2.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是本章教学的难点。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学生由于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发育成熟比较早,各种宣传媒体中有些不良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学生或多或少地已知道有关性的知识,但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识别,往往在这个时期把握不住自己,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就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浅出他讲清道理,个别问题课下单独解决,切不可在课上指名道姓。
建议在讲完本章第一节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下一节课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对于兼做班主任的任课教师来说,借此也是了解学生的一个机会。问卷调查的试题附在其后供参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章的参考授课时数为2课时。
二、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生殖系统挂图一套。
2.有条件的学校可展示与本课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标本及模型。
3.印制好的《青春期心理、生理现状调查》若干份。
【提示】学习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要端正态度,不回避,不隐讳,以科学的态度像学习其它章节的内容一样地学习,有不清楚的及时间老师、家长或医生。其次,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为今后一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引言】大家知道,生物的“生”一是指有生命,能够新陈代谢,而另一方面是指种族和生命的延续,或称之为繁殖。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要产生新的个体,但人是如何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产生新个体的呢?新个体又是怎样由小到大逐步成熟的呢?这节课首先初步了解一下有关生殖的一些问题。
【讲新课】首先了解什么叫生殖。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的生殖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人类的生殖系统。人体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展示】男性生殖系统挂图(侧剖图)。
【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确图中各部分的位置(用投影幻灯片),最后归纳如下:
1.内生殖器:
(1)睾丸:一对,位于阴囊,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3)输精管:输送精子的通道。
2.外生殖器:阴囊、阴茎。
从图上可以看出:男性输尿管长,它有排尿和排精双重作用。
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精子很小,长约60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等于一微米),有长尾,形如蝌蚪,能游动。(看教材P.106图Ⅳ-101)
下面介绍女性生殖系统和构造。
【展示】女性生殖系统的挂图(侧剖图)。
女性生殖系统的各器官的功能如下:(用投影幻灯片)。
1.内生殖器:
(1)卵巢:一对位于盆腔子宫两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输卵管:输送卵子的通道。
(3)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4)阴道:胎儿产出的通道。
2.外生殖器:(外阴)。
由于女性在生殖过程中有妊娠、分娩过程,因此结构要比男性生殖系统复杂。
女性的生殖细胞叫卵细胞,直径0.1毫米以上,几乎用肉眼可以看到。在正常情况下,两侧卵巢每月只有一枚卵细胞成熟,卵细胞是一个带放射冠的球体。(看教材P.107图Ⅳ-03)它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建议】在讲到子宫时是否考虑可增加一点关于它的位置、结构及分娩时变化方面的知识。(倒置梨形,平滑肌组成,正常重量50克,分娩时净重1500克,腔容量增加500倍等。)讲到阴道时,阴道口外的处女膜问题,未婚女子从事剧烈运动也可破裂,因此不能根据处女膜是否完整,判别是否为处女。
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之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子宫发育。(看图Ⅳ-04)
【建议】学生这时肯定会想到,如果卵巢排出的卵细胞没有受精怎么办,应提示学生,这正是下次课要讲的内容之一(月经的由来)。为下节课内容打下伏笔。
最后讲胚胎的形成和发育时是否可以把本节课内容前后串联起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投影幻灯片)
胚胎在母体子宫发育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都是通过胎盘(图Ⅳ-105)从母体获得的;
胚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也是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的,因此,妇女在怀孕的九个多月的时间里担负着自己和胎儿两个人的代谢负担,要适当注意营养和休息,以保证自己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照顾好孕妇是大家的责任。
【课上作业】1.动动脑:教材P.108 1.2。
2.填写问卷调查(请看小资料部分)。
【板书设计】
第十一章 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生殖
一、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
2.生殖系统:(1)男性 A.内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
B.外生殖器:阴茎、阴囊
(2) 女性 A.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B.外生殖器:外阴
3.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二、受精,胚胎发育及营养(用投影片,图见上)。
1 当外阴部受到损伤时,最易形成血肿的部位是()当外阴部发生炎症时,最易形成囊肿的部位是() A.大阴唇
B.小阴唇
C.前庭大腺
D.阴道前庭
E.阴蒂
2 宫颈阴道部为何种组织覆盖()宫颈癌好发部位是() A.宫颈管柱状上皮
B.复层鳞状上皮
C.柱状上皮
D.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
E.鳞状上皮
3 从宫颈到骨盆侧壁为()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为() A.圆韧带
B.主韧带
C.宫骶韧带
D.阔韧带
E.骨盆漏斗韧带
4 外伤时易形成血肿的部位是()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是() A.阴阜
B.阴蒂
C.前庭球
D.阴道前庭
E.大阴唇
5 相当于阴蒂、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部位的是()相当于阴道口部位的是() A.阴户
B.子门
C.阴门
D.子处
E.子肠
6 卵巢组织中不包括() A.生发上皮
B.腹膜
C.皮质
D.髓质
E.卵泡
7 有关外生殖器描述错误的是() A.阴阜即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B.大阴唇为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 C.两侧大阴唇之间的菱形区为阴道前庭
D.阴蒂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韵顶端
E.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
8 关于生殖器的中医称谓,与宫颈相应的是() A.胞脏
B.子处
C.子门
D.阴门
E.阴户
9 骨盆出口后矢状径是指() A.坐骨棘连线中点至
4、5骶椎间的距离
B.坐骨棘连线中点至尾骨尖的距离
C.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
4、5骶椎问的距离
D.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
E.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尾骨尖的距离 10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是由() A.盆底肌肉及其上下筋膜支撑
B.膀胱和直肠的支撑
C.子宫四对韧带及盆底肌肉、筋膜的支托作用
D.腹腔压力作用
E.子宫四对韧带的作用
1 宫颈阴道部为何种组织覆盖()宫颈癌好发部位是() A.宫颈管柱状上皮
B.复层鳞状上皮
C.柱状上皮
D.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
E.鳞状上皮
2 从宫颈到骨盆侧壁为()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为() A.圆韧带
B.主韧带
C.宫骶韧带
D.阔韧带
E.骨盆漏斗韧带
3 骶骨的上缘向前突出,形成骨盆内测量的重要标志,称为()两侧坐骨结节的后上方,各有一尖形突起,称为() A.坐骨棘
B.髂嵴
C.坐骨结节
D.骶岬
E.髂前上棘
4 相当于阴蒂、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部位的是()相当于阴道口部位的是() A.阴户
B.子门
C.阴门
D.子处
E.子肠
5 阴道黏膜是()宫颈黏膜是() A.高柱状腺上皮
B.有纤毛的高柱状上皮
C.复层鳞状上皮
D.生发上皮
E.鳞状上皮化生
6 关于生殖器的中医称谓,与宫颈相应的是() A.胞脏
B.子处
C.子门
D.阴门
E.阴户
7 阴道形态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阴道下端比阴道上端宽
B.平时阴道前后壁互相紧贴 C.上端包绕宫颈,下端开口于前庭前部
D.阴道黏膜覆盖单层柱状上皮
E.阻道黏膜有腺体
8 关于女性生殖器的解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阴道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
B.子宫颈管黏膜上皮是高柱状上皮,有腺体
C.子宫内膜分功能层与基底层
D.输卵管黏膜为有纤毛的单层高柱状上皮
E.卵巢的外膜为腹膜
9 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的韧带是() A.圆韧带
B.阔韧带
C.主韧带
D.宫骶韧带
E.卵巢固有韧带
10 子宫最狭窄的部分是() A.组织学内口
B.解剖学内口
C.宫颈管
D.子宫峡部
E.子宫外口
教学系统设计名词解释
教育系统党员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解剖学教学课件
动物解剖与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解剖学教案模板(共6篇)
相关热词搜索: 解剖 教案 生殖系统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