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种植技术

时间:2025-08-02 06:43:17 浏览次数:

谷子种植技术

一、种子选择及种子处理

1、选用良种 

按照牧场地理特点,选用高产、质优、熟期适中的品种如金香玉、红谷8号、红谷4号、叉谷及公矮系列的优良品种,种子纯度要达到98%以上。

2、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一周,进行晒种2-3天,然后采用盐水或清水选种,即在播种前3-5天,将种子放在浓度为10%的盐水或清水中,捞出秕谷、草籽和杂质,除去旧谷和种子上的病菌孢子,然后将下沉籽粒捞出,用清水洗3遍,捞出晾干备播种,或用35%瑞毒霉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防治白发病。

二、选地

选择土壤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力高、排水良好的岗地。谷子前茬以豆类最好,其次是耕地条件好的玉米和高梁茬。

三、施肥

亩施农家肥2吨做底肥;
在孕穗期追施饼肥,苗根处亩施饼肥(豆粕或碎黄豆)75千克,炒熟苏子1千克,煮熟芝麻1千克,保证后期肥料的需求量。

四、适时播种

1、播种时期

当耕层10厘米处稳定通过8-10℃时即可播种,谷子播种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5日,但根据本地地理特点,于5月10左右播种最适宜。亩用精选后的种子0.5千克。

2、播种方法

(1)机械簇播 

采用机械精量簇播种机播种,即在67厘米的小垄上机械播种,行间距12厘米,簇间距15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播后及时镇压,达到开沟、播种、施肥、镇压一次完成。

(2)宽幅点播 

在已起好的垄上,利用12厘米宽的小铧开沟深8-10厘米,然后用拉棒将沟拖平,宽12-14厘米。用点葫芦加宽后点播,播后踩好底格子,覆2-3厘米的细土。隔一天再镇压,如墒情稍差,用石磙子及时重镇压;
如墒情稍好,用木磙子及时镇压。

五、加强田间管理

1、播后趟一犁   

以利防风,达到增温、放寒、灭草的目的。

2、镇压蹲苗   

•           早春季节进行耙耱和播后镇压,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是保苗和促进根系生长的重要措施;
苗后3叶期进行压青苗,有利于根系发育。

3、适时间苗 

谷子子粒小,一般播量大,出苗后幼苗密集。为了减少相互竞争,有利于幼苗生长,一般以幼苗3-5叶期为谷子间苗适宜时期。第一次在3-4叶期先疏苗,即拔开死撮、拔掉杂草、病株;
第二次定苗在谷苗6-7叶期定苗,机械簇播的每簇留3-5株,宽幅点播的留苗30-36株。公顷保苗52.5-60.0万株。

4、及时铲趟

要求三铲三趟,其技术要点:“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第一遍铲趟结合间苗进行,第二遍铲趟在谷子拔节期清垄后进行深锄,锄深7-8厘米,然后趟一犁培土。第三遍在谷子抽穗前封完垄,要封成张口四方垄。拔除田间杂草,特别是9月1日后要保证田间无异株,杂草。

5、及时灌水  

在拔节期、抽穗期如发生胎里旱、卡脖旱,应及时灌水;
在灌浆期如发生夹秋旱要采取隔垄轻灌。

6、人工除草

为保证小米优质,真正达到有机米的标准要求,在谷子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全程使用人工,人工锄草,人工间苗;
同时将发现的病株及时除掉带出田地。

六、适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收获过早,子粒尚未完全成熟,造成秕粒或不饱满;
收获过晚,如遇大风穗粒相互摩擦造成落粒,或遇阴雨天气容易引起穗粒发芽,影响子粒品质;
当粒色变为本品种固有色泽,子粒变硬时应及时收获。

种植技术员岗位职责(共7篇)

种植场技术员岗位职责(共9篇)

种植部技术员岗位职责(共11篇)

种植公司生产技术员部岗位职责

花卉种植技术总监岗位职责(共17篇)

相关热词搜索: 谷子 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