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 建设方案
第 第 1 章
智慧 旅游数据 云 中心 建设方案 1 11 .1 建设目标
数据云中心是基于 Hadoop 体系构建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基础平台,主要实现数据的接入、存储、分析、统计展示等基础功能。
一期建设的旅游基础数据平台预先规划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框架及基础功能。本次建设主要实现基于大型数据库及互联网实现的各类旅游基础数据(景区、旅行社、酒店、旅游咨询中心的分布情况、游客票务信息、入住情况等)的上报、批量导入、接口互联功能,信息的查询和共享、信息发送,各类旅游数据的分时间、分类别的汇总、统计、比较等功能。数据中心系统将部署在联通“沃云”上,并要求模块拓展性强,支持后期其他政府相关数据、运营商游客数据、互联网舆情数据、游客投诉信息、及各类旅游相关信息系统的接入、存储、交换、挖掘分析,可视化展示。
1 1. .2 2 技术框架图
(1)数据接入层 数据接入层是根据数据源存储的不同分类而设计的,本质是通过分析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存储库的特点来针对性的选择接入方式,以追求卓越的性能。
(2)数据计算层 数据计算层是根据不同类型数据接入到不同数据区、不同数据区选用不同数据处理 ETL技术,不同数据区以不同形式存放数据、以追求卓越的性能、高质量的数据、高可用性及可扩展性的数据存放及加工方式。
(3)数据应用层 支持各种报表定制、历史查询、不同要素的统计分析以及针对外部用户的数据定制报告销售。
1 1. .3 3 实现功能
建设智慧旅游数据云中心,为未来规划建设大数据应用平台预留数据接口,实现旅游产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云中心建成后,将实现以下功能:
(1)支持多种数据源 旅游业务数据:
支持旅游管理部门各类专业化的旅游应用系统及全区景区监控平台的业务数据,能无缝历史数
数据接入层
应用集市数据区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产生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预处理组件
数据计算层 数据应用层 实时数据区 人流量主题
收入主题
地理空间主题
数据增
产业要素数据
地理信息数据主题数据区
… …
用户访问层 人流量汇总
收入汇总
… …
社交媒体
移动互联
舆论汇集
访问日志
处理后大数据 流程调度数据标准流程调度平台
数据管控平台
流程调度层数据管控层
数据 源层 数据接入层 实时数
景区管理人流量管理 ……外部用贴源数据区
……统计分析
政务部门用户
历史归档数据区 IT 人员
旅行社管理半结构化数据预处理组件
非结构化数据预处理组件
地理空间汇总
数据仓库数据区 大数据数据区
待处理大数据 数据科学家
业务管理系统 景区监控系统 公共资源信息库 Gis 信息系统 历史统计报表
集成,引入并高效利用。
运营商数据:
支持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提供的手机用户统计数据,该类数据可通过数据文件传递,也可通过数据服务接口进行对接。
其他政府部门相关数据:
支持公安、交通、气象、环保等其他政府部门涉旅数据,能将该类数据引入到大数据平台,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利用。该类数据可通过数据文件传递,也可通过数据服务接口进行对接。
旅游市场数据(旅行社/酒店游客数据):
支持全市旅游社数据、导游团队信息、酒店信息的接入,并获取其提供的游客信息,包括旅客人数、客源地、游览景点、酒店入住等信息,可通过文件传递,也可通过数据服务接口进行对接。
互联网游客舆情数据:
支持各大 OTA、点评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上的游客点评信息,对游客体验数据进行全面监控、智能分析和统计。
(2)集成对接 支持与现有的旅游市场监管系统对接,获取并分析全区旅游举报和投诉数据,以及旅游行程监管及旅游团队情况信息; 支持与全区景区监控平台进行对接,实时查看各景区的监控视频图像。同时获取各景区门禁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 (3)实现各类业务数据的分析展示 针对上述各类数据源和从不同系统获取的现有数据信息,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样化的图表展现分析结果,帮助旅游管理部门准确掌握武隆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和运行情况。通过深入挖掘分析发现业务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发现业务发展趋势,找出业务发展规律,以更好地实现旅游业务的监管。
第 第 2 章
智慧 旅游大数据 平台 总体 规划 2 21 .1 建设目标
针对各类数据源和从不同系统获取的数据信息,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业务建模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多样化的图表展现分析结果,一方面,展现业务现状,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分析发现业务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发现业务发展趋势,找出业务发展规律。在此为基础,帮助旅游管理部门实现对该市旅游质量的有效监控、旅游投诉、高峰期游客引导、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游客行为分析、把握市场需求和客源市场变化、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营销的针对性以及时效性。
2 2. .2 2 实现逻辑构架
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围绕“感知、互联、智慧”三个方面来推动旅游市场监管从“被动、分散”的传统模式向“自动、实时、智能”的模式转变。
(1)感知 将各类旅游企业、旅游消费者、旅游管理部门、机构和社会的各种旅游业务、商务、服务、政务相关的物件中,并将其普遍地连接起来,形成所谓“旅游物联网”
(2)互联 通过高速网络,将“旅游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旅游活动、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3)智能 通过各种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旅游相关企业的智能自主管理;基于云计算、商业智能等技术,开展多维度的分析、预测和优化,实现面向旅游企业内外管理的智能决策 2 23 .3 系统 架构 图
2 2. .4 4 整体 技术 框架
整体技术架构由 4 层组成,分别是:
(1)采集层 支持海量多源异构的旅游大数据高效采集、整合各类异构涉旅数据资源,建立旅游大数据资源库。
(2)数据层 支持数据的预处理、存储及管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通过大数据共享交换技术,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实现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体系。
(3)能力层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数据挖掘与深度应用系统,提升旅游管理、服务、营销、保护等智慧能力。
(4)应用层 通过输出可视化结果,为旅游管理部门面向游客、景区、旅行社、导游等提供相应服务提供智能决策。
2 25 .5 数据流程设计
2.5.1 数据交换 数据云中心平台提供了支持异构数据结构的数据交换机制,针对不同类型数据库共享的需求,分别建立各自的数据库,并设置不同的数据共享交换流程。通过统一规划管理,数据云中心平台可满足旅游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需要,共享软件平台数据共享形式如图所示。
2.5.2 数据 同步 数据同步是将 RDBMS 数据源数据、Excel 文件数据、非结构化文件数据进行数据抽取、数据转换的过程。数据同步流程图如下:
2.5.3 数据 挖掘 数据挖掘主要的数据流主要从获取数据、字段过滤、定义变量、样本拆分、建模、模型输出 6 个步骤进行。将数据交换采集过来的数据定义为数据挖掘的数据源,并从其中获取数据表信息。在取得的多个数据表中进行数据字段确认,并确认字段排序分类、字段类型确认,再次进行模型选择,并进入建模输出模型。
2.5.4 数据 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根据实际的数据维度、指标等信息进行数据抽离、抽取、转换等过程。它主要包括维度指标定义、建立关联关系、数据执行、多维数据展现流程,如图所示:
2.5.5 数据 展现 数据中心平台在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流程都是数据的后台操作流程,并不适用于所有用户,当数据挖掘与分析出来的数据结果时,我们需要将其展现给更多的人员进行数据共享,完成旅游大数据平台的宗旨,提供数据的统一展现出口。
2 2. .6 6 应用 功能 设计
2.6.1 旅游 产业 宏观监控 对各类旅游产业要素数据、以及历史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游客来源地、景区游览热度等,进行统一管理,支持查询、可视化展示,帮助政府全面完整的了解旅游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从而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该模块主要实现:
(1)各产业要素汇总 通过 GIS 图、统计表格、各类图表等形式,对该市景区、酒店、餐馆、旅游购物商店、休闲娱乐场所、旅行社、导游人员、集散中心、咨询中心、温泉、高尔夫场、滑雪场、旅游度假村等各要素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
(2)行业统计分析
统计要素包括重庆市及各个景区的历史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客源分布,以及酒店持证留宿人员数量,展示形式包括分布图、统计表、各类图表等,统计时间支持每日、月度、季度、年度以及旅游黄金周。
(3)旅游社团队监管 支持旅行社每日行程监管,以及旅行团队信息查询、报表呈现,信息涵盖来渝旅游团队数量、来源地、目的地景区等信息,展示形式支持分布图、统计报表、图表,统计时间支持每日、月度、季度、年度以及旅游黄金周。
2.6.2 客流量监测预警 利用物联网、监控设备和无线技术,在该平台上实现对各景区客流量的自动监测和实时统计。通过 GIS 地图实时呈现各个区域的人流量及饱和度情况,帮助政府管理人员实时了解各个旅游景点的动态情况。当人流量达到饱和时,通过自动报警,为政府应急指挥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该模块数据来源包括各景区门禁、联通基站定位和视频监控设备,其中景区门禁数据用以反映景区内当前总游客量,基站定位可以反映游客在景区中的分布情况,视频监控设备可以反映某个监控点具体的游客情况。该模块主要实现 (1)客流量实时监测 通过 GIS 地图实时呈现景区不同区域的人流量,并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区域人流量大
小。通过双击活动窗口区域名称,可查询单个景区的区域人流详细信息。
(2)人群实时统计分析 通过 24 小时时间粒度显示不同时段各景区的人流量变化趋势、人群来源地、驻留时长、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比例,可准确掌握该区域人群流动性,为区域人群疏导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3)景区视频监控 将全市各景区内各类智能化设备、信息采集设施通过无线网络接入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各景区传感器数据采集及视频监控,实时了解各个景点的动态情况,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2.6.3 客流量 预测 依据历史游客数据,根据景区接待量、游客流量走势、天气预报、国家法定节假日、民俗节日、宗教节日、景区节日等诸多因素,并参考门票、酒店、餐饮、导游、停车位的预定量,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模型,预测出未来某月、某周、某日,各景区的游客高峰流量及低谷流量,为保障假日旅游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2.6.4 游客价值 挖掘 (旅游市场大数据洞察报告)
对重庆市年度旅游总人次、持证留宿人次、不同交通方式的输送人次等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并结合游客的信令数据,为游客进行全面、完整的人群画像。从游客的地域分布、兴趣偏好、出游时间特征、出游方式、停留时间、目的地景区等角度出发,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来渝游客的“吃、玩、住、行、游”偏好,输出旅游市场大数据洞察报告,为政府建设智慧旅游提供决策支撑,为景区的景观开发、配套设施优化、活动项目开发,以及旅游企业的精准营销、客源拓展提供权威的大数据支撑。
2.6.5 互联网 舆情 监测 通过爬虫技术,监测游客互联网(OTA、社交媒体)的各景区、酒店、旅行社、餐饮、交通、安全、人文、企业的相关评论数据、游客反馈信息及游客原创内容信息,借助语义分析、情感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来渝游客的体验数据进行全面监控、智能分析和统计,为进一步提高游客满足提供有力参考。
2.6.6 旅游行业诚信监管 将游客投诉热线信息接入该平台,对信息进行读取、入库、支持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旅行社、景区诚信度排名等,投诉处理措施指导,提高管理人员旅游诚信信息处理效率,改善滞后的投诉处理服务。
2.6.7 短信自动推送 支持为进渝及各景区的国内外游客主动推送旅游信息,推送内容包括:欢迎致词、天气灾害预警、拥堵预警、旅游资讯、景区人流量、安全预警、周边交通状况以及停车位等信息。
2.6.8 移动终端 APP 开发 通过使用移动执法终端,可满足政府执法人员实现旅游移动执法,在外随时进行现场执法监督处理,对旅游社、景区、导游、车辆以及游客进行监控管理。
第 第 3 章 总体预算分析 项目内容 功能 预算成本 备注 智慧旅游数据云中心 (1)数据管理:清洗、存储、加工 (2)数据交换管理 (3)文件资源管理 (4)系统管理:我的面板、机构用户、系统设置、日志查询 (5)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6)展现门户 1000 万元
平台开发和运维费用等方面工作量较大,人员投入较多;
(1)指数总览
智慧旅游数据大数据平台 (2)客源总览 (3)游客特征分析 (4)游客轨迹分析 (5)吃住行游购娱 (6)地市热搜分析 (7)景区热搜分析 (8)地市逗留分析 (9)景区逗留分析 (10)APP 使用分析 (11)实时客流监控 (12)整点客流监控 1000 万 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后续扩容功能)
(1)客流量预测分析 (2)游客价值挖掘 (3)互联网舆情监测 (4)旅游行业诚信监管 (5)短信自动推送 (6)移动终端 APP 开发
500 万 1、不包含外部数据源接入的开发费用; 2、最终报价以实际数据量、开发工作量的确定为准 洞察报告 根据旅游市场热点及游客需求,推出游客行为分析、市场预测等大数据服务,为旅游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帮助旅游局识别市场机会,了解市场需要 50 万/份
相关热词搜索: 智慧 方案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