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整改报告整改报告
精神病防治院有关“平安医院”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5-09-08人已围观
精神病防治院有关“平安医院”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精神病防治院关于“平安医院”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0年,我院围绕着平安罗源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卫健系统工作特点和行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平安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同时,持续推进平安医院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强治安保卫和综合治理,强化警医协作,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发应急事件,较好的实现了全年平安医院建设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平安医院创建。
成立了由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建设(综合工作)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平安创建日常工作。同时,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分工,把平安创建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和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与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人、每一处,切实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反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扩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2020年6月3日组织全院职工召开提升平安“三率”工作部署会,发动全院医务人员扎实开展宣传,动员职工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平安“三率”电话测评;
日常工作中,通过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标语播放、发放宣传单、微信群、各科室办公显眼处粘贴“平安三率”内容等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并把平安“三率”落实到各科室早会日常工作内容中,通过问答、宣教等方式加强全院职工对平安“三率”认知意识扩大平安建设宣传影响面,形成人人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治理长效机制。
通过建立患者投诉接待制度、医患纠纷调查处理制度和建立重大医患纠纷处置预案,完善了内部工作机制,同时制作《投诉处理流程图》,对医院管理、医德医风、医疗质量、护理质量、价格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等情况设立专门科室负责医患纠纷处置工作。
四、落实措施,扎实开展平安医院建设。
(一)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结合“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医院对全院医疗、护理安全制度进行了再完善,以在工作中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等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为切入点,要求各科室严把各环节质量,加强细节管理,加强制度落实,完善服务流程,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二)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设立意见箱、投诉电话等,畅通患者投诉举报渠道。同时设立专门部门受理患者投诉的问题,对于能现场调查核实的一般性问题,现场给予答复,并按规定处理;
对于较复杂问题,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引导患者用法律手段解决间题。同时定期征求患者对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意见,持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三)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工作,创造有序诊疗环境。
1.加强消防安全和治安安全管理。结合院内实际,制定医院(病房)防火工作应急预案,组织医院职工展开应急演练;
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畅通;
落实消防安全监管,定期展开消防安全检查,即时整改消防隐患;
增强消防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工作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科室、分部门针对性学习培训,重点培训应急处置水平和疏散逃生水平。2020年,我院共举办2场消防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培训,共进行了3次消防安全预案演练,提高了干部职工应急情况处置水平,有效避免了重大火灾的发生。设立保卫科,并按规定配备保安人员;
结合以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为手段,对重点科室、窗口和部位实行24小时监控,在与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联网基础上,实现“一键报警”功能。
2.加强医疗器械和药品安全管理。增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作、使用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仪器设备合理、安全使用;
增强对各类精神药品的管理,严防发生流失和违规事件;
增强专用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特种设备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加强门诊、住院处方点评,坚持合理用药,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3.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增强了院内医疗垃圾的收集、暂存点的规范管理,并按政府的规定统一处理处理,完善交接登记。
4.强调食品安全,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才能上岗,同时采购的食品原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并做好采购物品专人专职登记,院部不定期的对其实行抽查,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5.规范用水、用电、用气安全。总务科、保卫科增强对单位宿舍、食堂、病区的管理,即时排查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强化对单位水、电、气、设备的管理。
五、积极开展涉黑涉恶护工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加大摸排治理,建立健全打击整治涉黑涉恶护工长效工作机制。
成立护工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开展自查自纠,每月以扫黑办摸排、各科室自查等方式,分别对“黑护工”、疫情期间食品价格、设备采购、红包收受、 “药贩子”、口罩等防护品采购、骗保、乱收费、医闹、违法执业等行业乱象进行摸排,不存在“黑护工”等行业乱象;
坚持扫黑除恶宣传,通过粘贴海报5张,发放宣传单500份、宣传品305份,LED滚动宣传标语5条,播放宣传视频2条,专题宣传活动2场,微信公众号2条,微信群、扫黑除恶工作会议7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动员,强力治理行业乱象,坚决做好扫黑除恶行业整治工作,创建平安和谐医院。
六、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助力平安罗源建设。
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平安医院建设。利用专业优势,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成立罗源县心理协会,挂靠罗源县精神病防治院,开设24h心理热线。面向罗源县民众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心理咨询热线自开通以来,共接听热线254人次。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为职工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传授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为职工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经历特殊突发事件的员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强化职工社会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解决职工心理问题,提升职工幸福感。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和各种宣传阵地的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探索有本地特色的心理健康文化宣传模式,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单位、企业、家庭、监所“六进”活动,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群众文化生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同时,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心理伤害。
创建平安建设是关系医院发展的根本,是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我们一定会把它当成自觉行为,持之以恒,为单位的发展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为平安罗源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罗源县精神病防治院
2021年4月6日
镇医院精神病防治工作总结(共7篇)
精神病医院工作总结
精神病医院工作计划
精神病医院半年工作汇报
精神病医院医生工作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
平安
工作情况
精神
医院
报告
精神病防治院关于“平安医院”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0年,我院围绕着平安罗源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卫健系统工作特点和行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平安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同时,持续推进平安医院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强治安保卫和综合治理,强化警医协作,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发应急事件,较好的实现了全年平安医院建设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平安医院创建。
成立了由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建设(综合工作)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平安创建日常工作。同时,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分工,把平安创建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和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与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人、每一处,切实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反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扩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2020年6月3日组织全院职工召开提升平安“三率”工作部署会,发动全院医务人员扎实开展宣传,动员职工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平安“三率”电话测评;
日常工作中,通过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标语播放、发放宣传单、微信群、各科室办公显眼处粘贴“平安三率”内容等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并把平安“三率”落实到各科室早会日常工作内容中,通过问答、宣教等方式加强全院职工对平安“三率”认知意识扩大平安建设宣传影响面,形成人人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治理长效机制。
通过建立患者投诉接待制度、医患纠纷调查处理制度和建立重大医患纠纷处置预案,完善了内部工作机制,同时制作《投诉处理流程图》,对医院管理、医德医风、医疗质量、护理质量、价格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等情况设立专门科室负责医患纠纷处置工作。
四、落实措施,扎实开展平安医院建设。
(一)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结合“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医院对全院医疗、护理安全制度进行了再完善,以在工作中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等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为切入点,要求各科室严把各环节质量,加强细节管理,加强制度落实,完善服务流程,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二)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设立意见箱、投诉电话等,畅通患者投诉举报渠道。同时设立专门部门受理患者投诉的问题,对于能现场调查核实的一般性问题,现场给予答复,并按规定处理;
对于较复杂问题,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引导患者用法律手段解决间题。同时定期征求患者对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意见,持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三)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工作,创造有序诊疗环境。
1.加强消防安全和治安安全管理。结合院内实际,制定医院(病房)防火工作应急预案,组织医院职工展开应急演练;
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畅通;
落实消防安全监管,定期展开消防安全检查,即时整改消防隐患;
增强消防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工作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科室、分部门针对性学习培训,重点培训应急处置水平和疏散逃生水平。2020年,我院共举办2场消防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培训,共进行了3次消防安全预案演练,提高了干部职工应急情况处置水平,有效避免了重大火灾的发生。设立保卫科,并按规定配备保安人员;
结合以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为手段,对重点科室、窗口和部位实行24小时监控,在与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联网基础上,实现“一键报警”功能。
2.加强医疗器械和药品安全管理。增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作、使用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仪器设备合理、安全使用;
增强对各类精神药品的管理,严防发生流失和违规事件;
增强专用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特种设备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加强门诊、住院处方点评,坚持合理用药,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3.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增强了院内医疗垃圾的收集、暂存点的规范管理,并按政府的规定统一处理处理,完善交接登记。
4.强调食品安全,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才能上岗,同时采购的食品原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并做好采购物品专人专职登记,院部不定期的对其实行抽查,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5.规范用水、用电、用气安全。总务科、保卫科增强对单位宿舍、食堂、病区的管理,即时排查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强化对单位水、电、气、设备的管理。
五、积极开展涉黑涉恶护工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加大摸排治理,建立健全打击整治涉黑涉恶护工长效工作机制。
成立护工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开展自查自纠,每月以扫黑办摸排、各科室自查等方式,分别对“黑护工”、疫情期间食品价格、设备采购、红包收受、 “药贩子”、口罩等防护品采购、骗保、乱收费、医闹、违法执业等行业乱象进行摸排,不存在“黑护工”等行业乱象;
坚持扫黑除恶宣传,通过粘贴海报5张,发放宣传单500份、宣传品305份,LED滚动宣传标语5条,播放宣传视频2条,专题宣传活动2场,微信公众号2条,微信群、扫黑除恶工作会议7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动员,强力治理行业乱象,坚决做好扫黑除恶行业整治工作,创建平安和谐医院。
六、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助力平安罗源建设。
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平安医院建设。利用专业优势,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成立罗源县心理协会,挂靠罗源县精神病防治院,开设24h心理热线。面向罗源县民众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心理咨询热线自开通以来,共接听热线254人次。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为职工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传授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为职工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经历特殊突发事件的员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强化职工社会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解决职工心理问题,提升职工幸福感。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和各种宣传阵地的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探索有本地特色的心理健康文化宣传模式,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单位、企业、家庭、监所“六进”活动,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群众文化生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同时,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心理伤害。
创建平安建设是关系医院发展的根本,是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我们一定会把它当成自觉行为,持之以恒,为单位的发展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为平安罗源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罗源县精神病防治院
2021年4月6日
镇医院精神病防治工作总结(共7篇)
精神病医院工作总结
精神病医院工作计划
精神病医院半年工作汇报
精神病医院医生工作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
平安
工作情况
精神
医院
报告
上一篇:粮库清仓查库自查报告
下一篇:红顶中介,自查报告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