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对联。我还有很多称号,比如楹联、偶语、俪辞、联语、门对。我是汉字和书法的美妙结合,在全世界都是很受欢迎的哦!只要是在使用汉语的地区,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怎么样,我很厉害吧?
对联的悠久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把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所制成的符印。人们把桃符悬挂在门两边,用来驱鬼压邪、求个吉祥。这种习俗曾经持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时期,人们觉得用吉祥话代替两位降鬼大神的名字会更好。于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手下的学士幸寅逊便写出了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对联上写着:“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到了宋代以后,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就像现在的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对联,慢慢地,文人学士都把吟诗作对当成雅事。特别是清朝后,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万能的对联
先见识一下写景的对联:燕子衔泥,双飞双舞,剪一幅人间春色。蚂蚁搬家,合心合力,集万处天地秋收。
春天燕子归来的时候,带回来了春天的气息;而蚂蚁们齐心协力努力的场景,则又表现了秋收时人们的忙碌景象。这副对联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立意深远,引人深思。
再看看唐景崧写郑成功的叙事对联: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上联写郑成功的抗清之路,赞扬他的功绩,下联写他的驱夷壮举,提出对后辈的希望。整副对联对郑成功作了全面的肯定和颂扬。
对联与孩子的故事
林则徐对联立志
提起林则徐,大家都知道他虎门销烟的壮举,敬佩他是个民族英雄!但你知道他也是个思想家和诗人吗?知道他小时侯对联立志的事吗?
有一回,老师带同学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大家都兴奋不已。于是,老师以“海”为题让学生们作对联。老师出了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没多久,就有一位学童对了出来: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就是林则徐。此联后来刻在了马尾罗星公园内。
小林则徐对得多好啊!这不仅仅是一副对联,更是他的远大志向。老师上联的意思是,海的尽头是天,海天相连,气魄宏大。以此来比喻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林则徐的下联则表现出了他顶天立地的男子气概,抒发了他的凌云壮志。
伦文叙改对联
伦文叙是明朝的状元,从小就很聪明,被人称为鬼才。
十一岁那年年底,伦文叙去舅父家玩,舅父正愁没人写春联呢,见文叙来,忙拿出纸和笔。小文叙见对面薛举人门前种的数十棵观音竹长得十分优雅,便灵机一动,挥笔写下:“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写好就贴上了。
薛举人看到了很生气,心想:竟敢将我家竹子写进你家春联。于是,他将观音竹削去半截。小文叙发现竹子短了,就在上下对联上各添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薛举人一见,气得要死:“干脆把竹子砍掉,连根拔起。看你还怎么写!”结果,徐文徐的对联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相关热词搜索: 对联 火红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