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与监督体系与模式,使之能够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选择农村污水治理技术的原则应以投资少、运行费低为主,并考虑农村的人口规模、所在的地理条件、区域与地区经济条件等。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我国有借鉴意义,应努力使其本土化。国内目前研究和应用的分散污水处理技术类型很多,但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不足,同时有关分散污水治理尚缺乏长期有效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田娇.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5): 83-85.
[2] 国家环境保护部. 2007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 北京: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41.
[3] 沈东升,贺永华,冯华军,等.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111-115.
[4] 梁祝,倪晋仁.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8-22.
[5] 孙兴旺,马友华,王桂苓,等. 中国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384-388.
[6] 曹群,佘佳荣.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综述[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34(3):118-121.
[7] 訾健康. 简述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成因[J]. 现代化农业, 2012(7): 52-53.
[8] 幸红. 农村水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以广东农村水污染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32(5): 137-142.
[9] 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R].2010.
[10] 姚伟,曲晓光,李洪兴,等. 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1):10-12.
[11] 孙瑞敏.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分析[J]. 能源与环境,2010(5):33-34,42.
[12] 谭学军,张惠锋,张辰.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J]. 净水技术,2011,30(2):5-9,13.
[13] 彭举威,汪诚文,付宏祥,等. 分散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01(1):28-30.
[14] 陈吕军. 我国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及政策的思考[J]. 环境保护,2014,142(15):30-33.
[15] 王庆永.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处理模式探讨[J].农技服务, 2009, 26(3): 141-142.
[16] 贾静,傅大放,马强,等.苏南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的处理与回用[J].中国给水排水, 2007,23(6):31-34.
[17] COOPER P F,PEACE G. The potenti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ed wet and in the village situation in arid developing counties[C]//Paper presented to the CIWEM/A quaEnviro Conference. Waste water treatment. Standards and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challenge of the 21 century. Leeds,20.
[18] 李亚峰,佟玉衡,陈立杰.实用废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19] 柳君侠,李明月.浅谈人工湿地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能源与环境, 2010(2):64-65.
[20] 侯立安,郭珍珍,左莉.小型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及装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1] 王琳,王宝贞.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2] 钱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取得成效[J].建设科技, 2011(5):60-62.
[23] 吴光前,孙新元,张齐生.净化槽技术在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技, 2010,23(5):36-40.
相关热词搜索: 水污染 污水处理 现状及 农村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