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农业信息化最新进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最新进展

时间:2025-07-31 18:37:36 浏览次数:

zoޛ)j馟iM:M:MM8Mxm5m5m5ߍ~_}m6m56m5o6M~}Om5n<M5iMwO:MwOyiMv}}}~9nMw]|}}uMv]v^5}}v_6{|㮺M9۝ۿiv]]4Mt]4u}zm]׭iM=Mw|yЄn6]}7~?]|Oi|M8^:m5}wӞ5㾴ӝwmӝvM|^}ۍ}wMwiMv`v`B/m5m4ӝ<m5]wm7]9ۭ:M8Mv:MwM6^5M?im6i۞Q]im]{iMvmtiiiMwF总结与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带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承担。支持社会组织发挥好作用。积极推动与尽快成立全国农业信息化协会,凝聚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形成稳定的信息化投资渠道,着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进一步提升农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水平。重点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土地确权登记管理服务、耕地流转管理服务、土地纠纷仲裁服务、农民负担监管等平台或信息系统,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强化对农村耕地、草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规范经营权流转程序,提升纠纷仲裁效率,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显著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包装标识、索证索票等信息化监管机制,抓紧建设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预警信息系统。完善以12316热线为纽带,农业专家和信息资源为依托,村有信息点、乡有信息站、县有服务中心、省有云服务平台的国家“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四)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继续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二是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研制推广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三是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鼓励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价格信息、农资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重点支持大型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影响越来越深,越来越大。汪洋副总理在2013年3月视察农业部国家农业数据中心时曾深刻指出,信息化是核心竞争力、领导力,是现代化的制高点,农业信息化能够有力帮助缩小我国城乡发展的数字鸿沟,能够帮助我国农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在2013年6月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在报告中曾概括指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体现出三大特点:打造工作亮点的抓手;解决工作难题的途径;缩小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差距的现实选择。可以预见,农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晓华主编.农业信息化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 陈晓华.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扎实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全面融合.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

[3] 周宏仁.信息化理论基本框架.CIO时代网,2009

[4] 周宏仁主编.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周宏仁主编.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 周宏仁主编.中国信息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周宏仁著.信息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 郭作玉.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J].中国信息界,2009(12):17-22

[9] 郭永田.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成效与展望[J].电子政务,2012(2-3):99-106

[10] 郭作玉.中国农业网站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1] 郭永田等撰写. 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农业部信息中心承担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研究,2013

[12] 郭作玉主编.百宝箱:中国农村信息服务案例选[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3] 郭作玉主编.百宝箱:中国信息化与现代农业案例及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4] 董惠娜.我国农业信息化问题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7):41-42

[1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7] 李华锋,章颖.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J].世界农业,2012(6):92-94

[1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

[19] 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http:///ztzl/sewgh/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农业 信息化 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