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正式学习英语的初中生来说,拥有良好的语感是他们学好和用好英语的关键。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欣喜地发现有的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对话,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表达得非常自然,这就是良好的语感在发挥作用。虽然学生语感的形成是随着自己的实践积累而产生的,但是,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拥有良好的语感,就需要我们教师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探究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加速语感的形成和优化。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当采用哪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笔者浅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各位同仁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教师要在课堂上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汉语”的授课原则,为学生营造英语交流的环境,即便有的时候要使用汉语也要加强两种语言的对比,使学生通过比较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表达习惯,进而有助于他们英语语感的形成。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状况:有的英语单词、语句很难用汉语准确解释出来,即便勉强解释了,学生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用英语编写一段包含这些单词和句子的对话,或者可以为学生播放与这些知识有关的录音材料,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和理解这些单词和句子的真正含义。这样,学生通过听教师设计的对话和录音,就能够快速顺利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通过背诵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说,熟读背诵了很多首唐诗,即便是不会写,也能够吟诵很多诗句,这说明了背诵的重要性。虽然英语学习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但是,背诵优美的课文和语言材料是学生学习英语表达习惯、掌握语言规律的有效方法。而且通过背诵,学生能用自己有声的语言再现文章中的情形,仿佛进入了英语所蕴含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中,是学生获得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应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首先,要精选背诵的材料,抓住主要内容;其次,要先听读,理解意思后再进行背诵;再次,结合背诵内容的汉语意思,努力做到背译同步,理解了课文的含义将会使背诵速度事半功倍。
三、开展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逐渐增多,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这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多种英语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应用英语和培养语感。
1.学唱英文歌曲。教师每个星期可以教学生一首优美的英文歌曲,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既增加了自己的词汇量,也培养了语感。
2.通过观看英语电影培养学生的语感。观看经典影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了解了英语的日常口头用语等,还使学生通过影片人物的对话准确完整地理解具体情景中去如何表述,这对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语感是十分必要的。
3.让学生用英语写日记。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课下用英语来写日记。刚开始,学生可能会很吃力,语句中会出现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现象,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日记及时进行批改。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是通过汉语来拼凑英语句子,而学会“用英语思维”,有了这种能力,学生的英语语感就会大大增强。
四、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不仅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对于我们学习其语言将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倘若我们不了解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歧义和误会,也就不可能有效地促进语感培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这样他们就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能够避免以汉语思维方式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语的现象出现,进而促使他们掌握良好的语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复杂和递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课堂学习中多读、多看、多听、多背,还要求他们在课后多练习、多实践,努力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整体应用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 语感 培养学生 初中英语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