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应用探析

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应用探析

时间:2025-08-03 03:06:06 浏览次数:

【摘 要】在煤矿工作生产管理中,煤炭通风问题一直是关系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必须注重煤矿开采中通风安全技术的优化,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以此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就将对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优化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1、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1.1、自然因素。众所周知,煤矿开采是在地下进行的下开采煤矿难度较大,需要克服多种自然因素,如地应力、低温、瓦斯压力等等。我国地质结构是非常奥妙的,尤其是煤层,其复杂性是一般地质所达不到的,从煤层中开采煤矿是需要不断增加开采的深度,相应的地应力、低温、瓦斯压力将不断增高,这对煤矿开采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就以瓦斯压力来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将会不断的涌出,煤与瓦斯突出现象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就加剧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而瓦斯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影响是随着瓦斯含量的增加将会使通风系统阻力增加,降低通风系统的通风功能,促使通风系统不能有效的进行通风。在自然环境中,不仅仅是瓦斯压力给煤矿通风安全带来威胁,还有多种自然因素在威胁着煤矿通风安全。可见,自然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具有一定的危害。

1.2、人为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对煤矿通风具有较大危害以外,人为因素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给煤矿通风安全带来的危害是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煤矿开采部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对于安全意识和遵守安全生产制度的行为较差,在进行煤矿通风过程中不注重工作质量和效率,马虎行事,容易使通风系统无法有效的发挥作用;监督、检查工作不及时不到位,企业采用一些专业技能不过关的工作人员执行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执行煤矿通风安全的监督与控制,可能无法及时地发现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给煤矿开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3、装置设施。在煤矿开采中所构建的通风系统,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各种设施很容易出现磨损、老化、损坏等情况,这将会导致通风系统的通风功能降低,无法保证通风系统高效进行运作。另外,若通风系统设施不佳,并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可见,煤矿通风系统所应用的装置设施也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之一。

2、煤矿通风安全技术的应用要点

2.1、均压通风技术

2.1.1、确保风机的均压。煤矿要实现均匀式排风通风,就需要以保证风机的均压性能为基础,否则通风道的两边会出现差值,导致瓦斯等气体渗入,影响到机器的正常运作。均压通风技术的优势在于实现较为简单、可靠性强、操作方便,即使风机停止运转,同样可以依靠主扇的负压推动来进行通风运作,保证正常的通风,并不会给瓦斯的排除带来影响。

2.1.2、保障风扇风机的联合均压。如果通风系统出现停止运转等情况,需要及时打开溜子道和回风道的调风门,否则会导致瓦斯气大量涌入挖掘作业层,造成安全威胁,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警报控制体系;在溜子道控制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封闭装置,以实现挖掘作业层的降压作用;溜子道的风筒出口必须远离挖掘作业层的下端口,以防风机射流导致瓦斯气体的燃烧;根据不同的矿井和作业情况,操作人员需要合理地调节风窗的同流面积,以求保证最佳的均压;煤矿的作业层风流参数和指标是通风效果的重要指标,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时定期地对均压控制装置进行检测和调试;煤矿存在诸多的巷道,在作业层会出现转移,上下风门出现外移时,需要先固定外风门,然后对内风门进行拆除

2.2、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回收作业生产区的部分回气,让其自行返回到作业生产区的进风中,以实现循环、多次利用,同时还必须时刻监控排放目标区域的空气质量。相对于“可控”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借助外在的动力资源,使得部分回风流到进风巷;第二,对循环的风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这些风量进行降湿降温降尘等技术处理,使得混合气体中的CH4、CO等气体的溶度降低到安全标准范围。

2.3、综放面B型通风技术。煤矿生产运用B型通风技术,主要考虑在综放面设置两个不同的回风巷,使煤矿的瓦斯排放途径上有两条通风路径。但是,瓦斯的通风排放通道是和采空区相互连通的,并且会遭到挖掘作业的破坏,使得通风阻力较大,通风巷道出现滞后作业面的煤层壁,在5min左右才出现冒落。煤矿生产中可在综放面的瓦斯排放管理薄弱面应用B型通风技术。煤矿通过调节B型通风装置的回风巷来调节和控制增阻风力门,进而减弱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因为通风装置支架高层部分的排风巷道的通风压力要比各个节点的通风压力低,导致瓦斯气体会在作业面的高顶等部位出现聚集,使得瓦斯气体从特定通道排放出去,保证综放面瓦斯的顺利排除。

3、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

3.1、落实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首先需要根据煤矿井下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通风系统,并根据井下作业实际情况编制管理计划,在完善计划的基础上落实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如果因生产环境等变化需要改动通风系统,必须上报总工程师。矿井安排生产布局、组织生产时,需要首先考虑通风能力按风定产,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追求产量导致通风不合理、区域风量不足等。制定专门的措施对局部供风进行审核与批准。矿井开拓布局、作业规程等的审查必须有通风技术主管参与,由其对通风系统的改造提出意见。此外也要完善通风设施的管理维护制度,通风队每月初需要划分自身的管理职责范围,采掘队对责任范围内的通风设施负责。

3.2、排查与治理安全隐患

对与在煤矿中潜伏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及时的排查与治理,这就要求煤矿的管理阶层要建立起专门处理安全隐患的系统,主要从预测隐患、确认隐患、分辨隐患和对隐患的危险级别进行评估、排查及治理等。并通过完善有效的处理后,降低在煤矿中存在的通风安全危害与隐患;

3.3、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管理的完善也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作为载体。生产管理中需要赋予通风部门足够的权利,确保矿井有可靠安全的系统,同时要树立起全过程的技术管理观念,从设计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技术现场指导。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首先应当选取合理的风筒。风筒具体应当按照以下几点原则进行选择:通风最大距离时应当保证作业面实际的风量。通风巷道断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取直径较大的风筒,以减少风筒阻力,控制风阻问题。其次,对于通风机的选取,需要尽量选择节能型,提升通风机的工作效能,降低设备噪音等的污染,合理降低系统整体的通风管理费用。对于长距离通风的管理,应当选取每一节长度在30-50mm之间的长导型风筒,控制接头漏风的现象,同时有效控制通风电耗。而日常的设备管理则需要实行挂牌管理,保证通风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总言之,对煤矿通风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能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得到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史国安.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应用探析[J].河北企业,2014,01:104.

[2]张栋梁.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2:137+144.

[3]姚帅.安全价值工程与煤矿安全决策研究[D].江苏大学,2009.

[4]汪西荣.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应用及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

[5]陶铁军.大安山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检测与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通风 煤矿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