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巴黎的建筑和民族文化

巴黎的建筑和民族文化

时间:2025-08-02 21:06:49 浏览次数: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精髓在于饮食文化,法国的文化精髓在于建筑文化。虽然两者皆有失偏颇,然而却多少能够勾画出两种杰出文化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宗教建筑的典范——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宗教在欧洲历史中曾一度拥有过人类思想史上至高无上的权威,宗教的建筑从思维模式上充分表现了宗教思想,是宗教艺术的最高典范。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始建于1163年,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它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曲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它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长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 “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表现出14世纪欧洲教会的思想风格,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但是,从堂内的彩色玻璃窗的色彩绚丽,气势恢宏,也表现出了当时欧洲在建筑材料上的领先技术。大厅可容纳9000人,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

现代建筑科学的先驱——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如果说在人类的建筑艺术史上很难找到一个点,能够从艺术角度将其截然分割开来,那么埃菲尔铁塔却是近代建筑史上,开启探索现代材料科学在建筑工艺上应用之门的杰作。

今天,埃菲尔铁塔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宏伟建筑仍展示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它不仅是一座吸引游人观光的纪念碑,而且是巴黎这座美丽而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耸立在巴黎市区塞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埃菲尔铁塔高320.7米,是世界最高建筑之一。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是钢铁构成,为钢架镂空结构,重达9000吨,共用了1.8万余个金属部件,以100余万个铆钉铆成一体,全靠四条粗大的用水泥浇灌的塔墩支撑。全塔分为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缝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现已安装电梯,故十分方便。每层都设有带高栏的平台,供游人眺望那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美景。每逢晴空万里,这里可以看到远达70公里之内的景色。

它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是为迎接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博览会而于1889年建成的。它的名字则是以铁塔的设计者、杰出的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的名字命名。

尽管今天,它已成为法国人甚至欧洲人的骄傲,但据说铁塔初建时,曾遭到各方面非议和反对。好在历史是公正的,人类总是要进步的。如今,铁塔已代表建筑新美学的兴起,成为举世闻名的法国象征。

今天,这座建筑丰碑,正在接受定期使用新的科技成果的维护,每隔10年用60吨新型无铅油漆更换外衣,以使这座蜚声世界的巴黎名胜春颜永驻。

(摘自《地产互动》)

相关热词搜索: 巴黎 民族文化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