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奶牛大户”封满群的维权怪圈

“奶牛大户”封满群的维权怪圈

时间:2025-08-02 13:50:30 浏览次数:

在熬了近700个日日夜夜的绝望后,相关部门依然在玩击鼓传花。作为曾经的养殖奶牛大户,封满群不知道自己的困局究竟有没有可能打破、怎样才能打破。

2013年3月15日,乍暖还寒。望着手里的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两份裁定书,年过半百的封满群明白,经历2年的风风雨雨后,他又回到了原点。望着依旧空空如也的牛棚,这位曾经的奶牛养殖大户感到了“透心凉”——在熬了近700个日日夜夜的绝望后,相关部门依然在玩击鼓传花。封满群不知道自己的困局究竟有没有可能打破、怎样才能打破。

抢牛风波

封满群,男,54岁,河北省鹿泉市大河镇南故城村人,退伍军人、鹿泉市冀鑫养殖场场长(企业法人)。在响应鹿泉市政府号召、成为一名奶牛养殖专业户之前,封满群在退伍回乡的20余年间尝试过农、林、牧、副、渔、运输各行各业,随后的奶牛养殖历程让他一度在致富奔小康的这条路上越走越红火。

作为当地奶牛养殖户中的“带头大哥”,封满群在2003年建场时组建了鹿泉市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存栏量可达上千头奶牛的养殖小区。到后来,他还当选了鹿泉市第三届、第四届优秀政协委员。不仅封满群及其家人享受着奶牛养殖给他们带来的殷实生活,“老百姓也受益了,对空气污染也有改善,还提高了政府税收”,封满群回忆起那几年生意如火如荼的光景,声音里流露出两年来少见的喜悦。据了解,封满群的养殖场曾安置周边农民就业40多人、回收秸秆上万亩,不仅消除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还为当地农民创收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不过,令封满群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幸福去得太过匆匆——好不容易挨过“三鹿事件”给河北乳业造成的寒冬,他又在2011年5月17日晚上,被命运尘封在冰里。

回想起2011年的那个初夏之夜,封满群仍感到如噩梦般心有余悸。据他回忆,2011年5月17日晚上7点,出差回到养殖场的他正在值班,大概一小时后,突然有十来名青年男子从养殖场西边闯入,手持砍刀、铁棒、木棒等直奔他办公室,“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这伙人围住用棍棒殴打,身上的手机也被他们抢去”,倒地后的封满群被拖入办公室,又遭一顿暴打,“这次除铁棒、木棒、拳打脚踢外,他们还用砖头猛击我的头部”。其间,有人拿着20多公分长的刀子直言“别动,再动捅死你”。在这样的威胁恐吓下,身体的疼痛让他曾一度昏迷。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看守他的四五个人才离开房间。被囚禁在办公室里的封满群清楚地记得,那一夜,他那投注了多年血汗的养殖场里传来一阵阵轰鸣的大型铲车和运输车工作的声音,这让他心如刀绞。

当时,河北电台新闻广播以《“土匪”夜袭奶牛场,160头奶牛一夜被抢光》为题报道了封满群遭遇的“抢牛风波”。河北电台新闻广播实习记者李芳在鹿泉市中医院见过卧病在床的封满群后来到了鹿泉市冀鑫养殖场,她亲眼所见的场景是:在养殖场门口有一扇大门被推倒并用牛粪堵上。在养殖场内,触目惊心的是满院子空空如也的牛棚。

在对封满群哥哥的采访中,李芳了解到,这里有5座牛棚,是鹿泉市最大的养牛场,大小奶牛加起来有160多头。现在,这里什么都没有了,一共损失300多万元。当晚,一二十名青年男子开着推土车将大门推倒,然后开着大卡车进到养殖场,用推土机排了两排土堆把牛赶上去,然后再赶到车上。就这样,160头牛一夜之间全部被抢光。在封满群当时被胁迫受困的办公室里也一片狼藉,矿泉水瓶、零食袋满地都是,养殖场工人说都是那伙人当晚带来的,打完人还在这里吃吃喝喝,显然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

2011年5月18日凌晨,当养殖场恢复平静后,封满群忍着疼痛爬起来,面对满目疮痍的冀鑫养殖场,他用借来的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据他回忆,李村刑警队和大河派出所的民警大概于早晨5点左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取证。9个月后的2012年2月29日,封满群才接到鹿泉市公安局刑警队以非法拘禁罪立案的通知。事后,封满群从卖牛中介方证人杨军棵的证言得知,他的牛在案发当夜被以85万元的总价卖给了行唐县西伏流村的陈大立。而据封满群反映,这个价格仅为当年市场正规收购价的一半。

策划这场抢牛风波的台前人物是冀鑫养殖场的副场长王聚才。根据公诉机关调查的证据及证人证言,王聚才和王付文由于经营问题,与封满群产生矛盾。为了偿还养殖场与王平文之间的400万元债务,他们决定在封满群外出时偷偷地卖牛还债。抢牛当晚,面对突然回场的封满群,王聚才临时联系了朋友陈荷冲帮忙。陈荷冲又联系了摆摊卖羊肉串的吕帅、翟少阳等人来到冀鑫养殖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其中,王聚才和王付文分别为冀鑫养殖场的副厂长和董事长,而王平文是鹿泉市长城水泥厂厂长。但是,对于王聚才的说法和王付文的职位,封满群却在法庭上和采访中多次否认。

两起诉讼

案发第二天,封满群回到家中,前一夜的阴霾还未散去,上午10点,一纸诉状抵达他家。这是鹿泉市人民法院就王聚才和王付文诉其请求法院解散合伙、要求分割财产的民事诉状,起诉时间为案发前的2011年4月25日。与诉状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份法院当天作出的依法封存冀鑫养殖场账目的民事裁定书(2011鹿民一初字第00497号)。

5月26日,鹿泉市人民法院下达了“长城水泥厂厂长王平文诉封满群欠水泥厂款”的民事裁定书(2011鹿民二保字第00006号),并对封满群位于南故城村西南的一处房产和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了查封。从此,封满群无奈地走上了一条至今仍在途中的漫漫诉讼路,辗转于各个相关部门,在希望与失望间挣扎徘徊。

2011年10月18日,王平文追加王付文和王聚才为被告。2012年1月10日,鹿泉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三被告给付原告长城水泥厂借款295万元及利息。在庭审中,原告提供了冀鑫养殖场于2003年7月4日、7月24日和11月29日分三笔共从长城水泥厂借款400万元现金的支出凭证,凭证上均有封满群及冀鑫养殖场会计梁爱兰的签字。对此,法院予以确认。对于被告之前已经归还的105万元事实,法院也予以确认。但是,封满群辩称他当年所借款项为“鹿泉市政府对辖区内奶牛养殖户的扶持款”的情况法庭没有采纳,他为此提供的三份河北田园乳业公司与鹿泉市财政局之间签订的协议书也被认定为未能显示冀鑫养殖场权利和义务、不能证实养殖场所借款项直接向鹿泉市财政局偿还而未得到支持。之后,封满群不服判决,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2012年6月20日,二审法院以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了一审判决,并作出发回重审的裁定。就这样,封满群作为被告经历的第一场诉讼——民间借贷纠纷案历时一年有余,重审结果仍在等待中。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2012年6月20日,封满群开始了他作为原告的第二场诉讼,由公诉机关鹿泉市人民检察院以鹿检刑诉[2012]8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聚才、吕帅、翟少阳犯非法拘禁罪,向鹿泉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在他多了原告与被告的双重身份之时,那曾经让他引以为豪的政协委员资格被撤销了。

这第二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于2012年8月20日,以“三被告被判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一年”的结果结束。而附带的民事诉讼请求均未得到支持。关于当晚被连夜运走的163头奶牛,法庭认为被告人王聚才与被害人封满群因合伙纠纷正在诉讼中,王聚才卖牛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不构成抢劫罪;至于封满群诉求退还的与163头牛一同丢失的包括现金8.5万元在内的其他财物,法庭认为仅有被害人封满群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实,缺乏事实依据,不予支持;至于赔偿医药费的诉求,也因被害人未能当庭提供相关证据而被驳回。最后,关于被害人主张退还奶牛的诉求,法庭认为这不属于本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也未得到支持。

封满群经历的第二起诉讼再次经历了上诉与发回重审的历程。一审判决下发后,鹿泉市人民检察院以“原判认定王聚才、吕帅、翟少阳对封满群实施了推搡及轻微殴打行为,对三人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一年,量刑畸轻”为由提起抗诉。

2012年12月19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对王聚才、吕帅和翟少阳定罪量刑部分的事实尚不清楚,撤销了一审判决,驳回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求,作出发回鹿泉市人民法院重审的决定。

一年内,两起诉讼,两次上诉,两次发回重审,均至今未果,封满群在这条艰难的维权之路上蹒跚前行。

三份协议

无论是那一夜历时9个小时的抢牛风波,还是后续两年间的两场官司,一切事件的起因,仿佛都与2003年7月2日鹿泉市财政局与河北田园乳业有限公司之间签订的一份《委托协议书》难脱干系。

这是一份鹿泉市财政局为支持奶牛养殖、培植奶源而发放周转资金的协议。封满群也多次提及,正是当年政府的宣传吸引他投身奶牛养殖行业。后来,养殖场的蓬勃发展也得益于政府的多项优惠政策。然而,这份当年帮助封满群发家致富、如今又被他视作至关重要证据的协议书,究竟能否再助他一臂之力,还要由其中一条条白纸黑字条款背后的实情决定。

协议书的具体内容为:

甲方:河北田园乳业有限公司

乙方:鹿泉市财政局

为培植奶源、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乳品产业发展,甲方委托乙方发展优先股,用于支持奶牛养殖。现就具体有关事项签订以下协议:

一、甲方委托乙方发放优先股200股,每股股本1万元,以银行进账单为准。

二、优先股每年按7%固定红利分红,每年分红时间为入股当月,从第三年开始返还股本的30%,五年退还全部股本。

三、甲方负责筹措每年需返还的股本和红利,并委托乙方按时返还股民。

四、乙方受甲方委托,负责按时向股民发放股本和红利。

五、甲方每年随红利按所用股本的1.5%付给乙方,作为委托代办费用和资金周转时间差所产生的费用。

六、甲方付给乙方股本和红利时间为入股当月三日前(遇节假日顺延),每逾期一天,按照股本的千分之一加收罚息付给乙方,作为乙方周转资金费用。

七、此款项大河镇200万元(南故城封满群购牛及建棚舍200万元)。

八、此项资金由大河镇担保200万元,到期后,如甲方不能偿还,由大河镇政府负责偿还担保的本息。

九、固定红利起始时间从2003年7月10日起。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一份,乙方两份,担保方一份。

二〇〇三年七月二日

记者调查得知,河北田园乳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6月16日注册,注册资金为330万元,经营范围为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生产、销售。上述协议落款的“甲方(章)法人签字”是王平文,他也是将封满群告上法庭并讨要400万元借款的人。这样的协议书,记者在采访期间共见到三份复印件,另外两份分别为2003年10月15日发放100股优先股(每股股本1万元)把款项用于封满群购牛以及2004年8月30日发放50股优先股(每股股本1万元)把资金用于大河新庄头齐风维养牛。但是,据封满群透露,协议中涉及的所有款项,他均是从与协议无关的鹿泉市长城水泥厂(该水泥厂法人亦是王平文)打条支出,而后的利息也都给付于水泥厂,对于没有按期返还款项的其他养殖户们也没有债主前来向他们讨债。

那么,“款项来自哪里,国家扶助款还是社会资金;股民是谁,款项去了哪里,之后的利息返还回哪里,河北田园乳业有限公司、鹿泉市财政局、长城水泥厂、奶牛养殖户之间到底是种什么关系”。2013年1月29日,《法律与生活》杂志社记者带着诸多疑问来到鹿泉市财政局一探究竟。

当天上午9点,记者在鹿泉市财政局大楼里遇到的第一位工作人员就是财政局办公室主任。问明记者的来意后,该不具名人士以“局长去政府开会了”为借口将记者安排在一间会议室里等待。等待的过程中,鹿泉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预算科刘科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看到记者递出的有着“当时主管副市长签字、畜牧局、大河镇以及田园乳业公司章印”的协议书时,刘科长称从来没有见过眼前的协议书。当被问及与协议有关的疑问时,除了“不清楚”、“看不懂”、“不能随便说”或面露难色、尴尬不语外,记者没有得到任何明确答复。工作人员前后翻阅着三份在他们看来也晦涩难懂的协议书十几分钟后,要求记者先去鹿泉市委宣传部走一趟程序,获得许可后才能继续采访。

上午10点多,记者又辗转来到鹿泉市委宣传部新闻科,新闻科冯科长表示“我们只是沟通部门,责任不在这里,你们还去财政局采访吧,我们可以协调”。就这样,记者又回到鹿泉市财政局,这时已经是上午11点20分,财政局局长仍然没有回来。

在财政局的另一间办公室里,办公室主任、预算科刘科长以及另外一名不具名人士连同鹿泉市委宣传部一名副部长、新闻科冯科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一次,办公室主任表示已与局长通话,可以就记者的问题给予一定的答复。

工作人员:当时,这家乳业刚起步的时候,奶源不足,要从外地进奶源,价格高,受限制,所以就想扶持一下养牛户、扩大一下奶源。田园乳业它就是个乳业公司。

记者:田园乳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私企?

工作人员:对,私企。它想扩大下奶源,但自己做不了,政府帮助一下它,把这个事做了下来,通过筹集优先股扶持养牛户,用于养牛户养牛。

记者:那这个款项来源呢?

工作人员:来源就是社会上的钱,财政局是个担保。

记者:田园乳业向养牛户发放高息的养牛钱,财政局只是担保,不负责筹集,不负责放款,为什么田园乳业会在协议中同意给财政局那么多管理费用作为你们的周转资金费用呢?这种“生意”太好做了,什么也不用你管还给你钱?

工作人员:它又没有给,它没有付财政局这么些钱。筹来的钱都是给到田园乳业了。

记者:那股民是谁?

鹿泉市财政局接受采访的三名工作人员无一作答。

记者:(打破沉默)财政局是不是把国家的钱以收取利息的方式下放出去了?

工作人员:这个肯定不是国家的钱。

记者:那财政局可以向社会募集钱吗?

工作人员:(沉默片刻)规定是不可以。

记者:是不是不可以向社会募集钱?

工作人员:(肯定地)不可以。

关于记者的“款项来自哪里,股民是谁”的问题,鹿泉市财政局未能给出合理的答复。同样,“款项去了哪里,与养殖户间有何相关协议”的问题,也依然在工作人员低头研读协议书的沉默中无果而终。

记者:这笔款项是怎么到达奶牛养殖户手里的,有什么协议吗?

工作人员:是不是田园乳业和奶牛养殖户之间有协议呀。

记者:可是,部分奶牛养殖户表示他们没有任何协议和手续。

鹿泉市财政局工作人员第三次沉默。

最后,关于记者的第三个问题“之后的利息返还回哪里,股民从乙方财政局获得股本和红利有何相关凭证?”,工作人员慎终如始,“解释不清”依然是他们呈现最多的状态。

记者:奶牛养殖户的还息账入哪里?这是其中一位养殖户还息给长城水泥厂的凭证,你们怎么看?

工作人员接过记者递出的一沓凭证,一页页翻着,却并不作答。

记者:有关这份协议的情况,您刚才和局长沟通过,是否问他当时是集体决定、还是某个个人决定的?

工作人员:只是大概给他说了一下意思。

记者:是几位领导私下决定的,还是在会上讨论作出的决定?

工作人员:私下的肯定不敢决定。

记者:那要是公开决定的,肯定都有相关会议记录等文件吧?

工作人员:咱没管这个事。

第二段的采访持续了近半个小时,最终,工作人员复印了协议书,表示向领导汇报后给记者答复。然而,至记者截稿,也未收到鹿泉市财政局就协议书中款项“来,去,回”三点疑问的回应。

2013年3月,距离抢牛风波已经过去了22个月,封满群收到两份重审判决也已分别过去9个月和3个月,事件的真相究竟为何,养牛大户的崎岖维权路还要蜿蜒至何时?我们等待着司法机关的秉公执法。

相关热词搜索: 怪圈 奶牛 大户 维权 封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