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我国沿海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区域协同经济的发展要求,分析当前我国沿海旅游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沿海旅游功能分区。系统阐述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布局特点及开发重点,从沿海旅游空间结构、沿海旅游区域开发重点以及构建相关保障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沿海旅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建设的策略,旨在促进沿海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沿海旅游 产业结构 功能分区 调整与优化
引言
沿海旅游产业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引擎。沿海旅游产业结构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充分协调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协调和功能优化。根部不同地区的特点,明确该区域旅游产业范围、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从而促进我国沿海旅游资源有序开发,推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沿海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以及区域功能划分
由于沿海地区涉及到我国众多的省市地区,且每个省市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以及功能划分都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调整沿海旅游产业结构,对于沿海各个城市进行旅游功能定位。根据不同旅游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旅游资源等地域差异,稳固沿海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沿海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进行详细划分,对于重点旅游开发地区可以分为旅游资源功能型、经济功能型以及产业发展功能型;旅游资源结构优化区可分为综合驱动型以及产业发展驱动型;旅游资源引导驱动开发区开分为经济驱动型、资源驱动型以及产业发展驱动型。通过进一步细分不同旅游经济功能区的旅游经济类型以及发展方向,可以实现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
(一)旅游产业结构分区旅游产业结构布局
从旅游产业结构分区来看,重点旅游开发地区与引导驱动开发区相比,后者的旅游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旅游资金投入,因此旅游产业开发规模有限。同时引导驱动开发区多为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这些城市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但是由于缺少经济发展基础以及有效的环境开发,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亟需进行产业引导。而通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挖掘出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提升旅游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可以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不同地区进行旅游功能区划分,可以进一步明确地区旅游经济的定位,为实现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管理与发展的区域旅游政策提供了指导,从而进一步实现不同功能区实行分级区域空间管治。
(二)旅游资源结构优化区旅游产业结构布局
旅游资源结构优化区包括杭州、深圳、厦门、上海、天津、珠海、福州、三亚等十余个沿海城市,这些沿海城市的共同点都是经济条件较好,旅游产业结构布局较为成熟。因此该地区应该进一步巩固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加大地区旅游投入以及政策扶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区域发展优势,加快推进滨海旅空间管治措施,优化地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沿海地区旅游产业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通过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大力兴建现代化的旅游配套设施,将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提升旅游产业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重点旅游开发区旅游产业结构布局
沿海重点旅游开发区包括河北省唐山市、海南省海口市、山东省日照市、辽宁省丹东市、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温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广东省东莞市等十七个沿海城市。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地区对外开放时间以及开放都较高,因此在进行旅游产业定位的时候要突出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将旅游产业的发展当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由于国家对于这些地区的政策较为亲写,因此这些地区应该在充分利用和争取国家旅游产业优惠政策的前提之下,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旅游开发资金,将旅游业当做一项惠民、为民的事业来做,明确当地政府在旅游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旅游资源资源、环境保护、宣传促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推进旅游开发市场化、产业聚集化和管理社会化。
(四)沿海旅游引导驱动开发区旅游产业结构布局
沿海旅游引导驱动开发区包括葫芦岛、潍坊、漳州、嘉兴、台州、东营、盘锦、防城港等二十余个沿海城市,这些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慢,对于旅游产业的投入也较小,尚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结构,因此,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缓慢。为了应对这一现状,该地区应该深刻挖掘地区的旅游资源潜力,充分利用地区自身旅游资源特色,将特色旅游作为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大对于地区旅游产业的资金透雨与政策帮扶,进一步明确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优化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开发沿海旅游资源,打造地区旅游品牌。
二、沿海旅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建设的策略
(一)消除行政区域壁垒,加强政府间协调
消除行政区域壁垒,淡化不同地区的行政隶属关系,在各种资源的配置利用上要按照实际需要来进行分配,进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以及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对于沿海地区的不同地理优势以及经济优势,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为旅游产业依托,对于不同地区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明确整体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目标,促进整个地区经济产业化的形成。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来进行,由于现代工业污染导致沿海地区生态都比较脆弱,因此在进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要充分保证不能够破坏生态环境,沿海地区政府要加强政府间协调作用,共同开发沿海资源,打造生态旅游。
(二)完善区域交通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所站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地区的旅游业来说,缺乏一个完善的交通体系是不能将旅游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的。近些年来高铁、动车在沿海地区大量兴起,尤其是上海、杭州、天津、深圳、厦门等地的接通体系更是四通八达,每年的铁路运输客运量都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当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仍然较差,不论是铁路、公路还是航空交通体系建设上仍然处于落后地位,进一步影响了地区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与结果调整。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拥有着较独特的旅游开发资源,如自然保护区、海洋保护区、沿海湿地保护区,同时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也较好,是理想的旅游胜地。但是由于区域交通体系建设较为落后,即使很多游客想来这些地方旅游,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便取消了来旅游的打算,因此交通便利的地方往往会比其他地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旅行者。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各个地区人们的文化,达到一定的融合与交流,这样就会使得我们的地区得以协调发展,这样就会使欠发达地区沿海旅游资源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更加的与时俱进。将会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促进商品的外销,这样就会带动当地文化的传播,在文化理念传播的同时,就会形成一系列的经济效应,这样就会带动地区发展,缩小了与其他地区的贫富差距,这样就会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经济环境。
(三)加强区域产业转移与合作
地区协同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必定是产业转移以及产业整合,因此在进行地区旅游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加强产业各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以及区域产业的转移、整合。将对于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或者产业迁移出去,提高第三产业在沿海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过发挥地区协调经济优势,不断淘汰掉落后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布局,加强沿海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合作,促进优势产业的整合发展。上海、天津、广州、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沿海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优化现有的工业以及制造业产业结构,并且以自己为中心,辐射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盘锦市、东营市、滨州市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技术水平,加强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行“品牌战略”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增强,对于生态旅游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迎合社会对于生态旅游市场的要求,进而提高沿海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提升旅游产业的产品档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的规模,加大对于生态旅游的投资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提高从事生态旅游的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当今的竞争社会,品牌意识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于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来说也是这样,只有通过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自己的品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市场竞争,提升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品牌的树立还可以使得地方旅游产业效益不断的增加,增加了生态旅游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如通过旅游产业可以将地方的水果等特产推销出去。所以无论对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来说,品牌战略的实行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实现沿海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促进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升级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协同经济,将传统旅游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结合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求,正确定位旅游产业的功能,提出具体的旅游开发方向与建设对策,实现沿海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麻雪锋,马红鸽.区域性旅游业内部结构优化的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张家界数据的实证[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
[2]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
[3]苗淼.国内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9.
[4]黄月玲.基于区域旅游合作平台的产业集群系统构建——以桂林旅游圈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
[5]张河清,王蕾蕾,田晓辉.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比较研究———基于广东省21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0.
[6]孙根年.视野宏通,体系严密,理论创新,富于实效——评王兆峰教授《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
作者简介
杨永辉(1987-),男,学历:本科,工作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PA学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相关热词搜索: 结构调整 沿海 旅游产业 优化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