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反映我国服务业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环境,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正式启动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由于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方法制度尚不健全,在实际调查工作仍存在数据采集困难,上报率低,数据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江苏省盐城市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工作实际,对调查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小微企业;调查难点;工作对策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服务业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弥补服务业统计基础资料来源不足的缺陷,2013年,国家统计局在原有部分服务业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正式启动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调查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9个行业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两个行业中类,共计30个行业大类。做好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及时反映服务业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各级政府研究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对加快发展服务业,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方法制度尚不健全,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工作存在数据采集困难,上报率低,数据质量不高,不能充分反映全市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面貌,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
一、盐城市被调查企业数据填报情况
盐城市共抽中服务业小微企业样本85家,以2013年上半年上报情况为例,实际上报44家,上报率为51.8%。未完成报表41户,其中,营业无回答2户,停产5户,撤消30户,筹建4户。
二、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
难点一:调查总体难把握
由于服务业行业准入门坎较低这一特殊属性,服务业企业差异性比较大,生存周期短,开业歇业频繁,这些变化严重影响了抽样的代表性,导致调查样本的更换率居高不下,给统计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不少服务业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复杂,有的业主一年更换一两次营业执照,从事不同的门类,同样一个经营场地有的一年要换三四个不同门类的经营户,有的规模很大,抽样时规模却缩小了,有的效益很好,抽样时却亏损严重,这些变化都影响了样本的代表性。
难点二:调查对象难配合
国人普遍存在“藏富”心理,加之服务业小微企业企业可能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所以他们在与政府部门的人员接触时,容易产生抵触或戒备心理,对填报数据心存顾虑,担心如实上报会增加税收、管理费,给自己添麻烦,所以配和程度普遍偏低。对营业收入、上缴税、费等敏感指标,一般总是故意回避或者随口说一个数据,难以达到如实申报的要求。
难点三:调查数据难把关
服务业小微企业大部分是小、散、杂的单位,很多单位经营管理不规范,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没有设置统计机构和配备统计人员,有些企业为了逃税,专门请一些所谓的“避税高手”代账,从账册上不可能得到真实材料。数据缺乏上报依据,导致样本数据总体偏小。尤其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后,一些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争取利润,不索取发票,现金交易部分就越来越多,这部分统计成为最大的漏网之鱼。
难点四:调查人员难创新
服务业统计工作起步晚,基层调查力量更是薄弱,大多数调查人员身兼数职且更换频繁。每次开展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的时间与其负责的其他报表时间往往冲突,为了按时上报,经常加班加点,被动应付的现象在所难免。尤其是兼职人员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对调查业务、调查技巧生疏,加上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考核,调查员本身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就不高,进行调查好比打仗,匆忙解决问题,难以保证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质量,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突破了。
三、搞好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工作的对策
对策一:维护好样本框,保持样本相对稳定
抽样调查的样本来源于样本框。由于现实中抽样调查使用的样本框多为过去一段时间的资料。因此用样本框抽样,在抽样前和抽样后,一定要对样本框进行维护,对名实不符或不具代表性的企业或单位,允许进行申报更换。要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对样本框进行科学的评估调整,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样本框老化对抽取样本的影响。样本一经确定无特殊情况应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就更容易保证数据质量,推算出的数据更具可比性,同时已经完善的原老样本调查网络仍可利用,减少了重新布置的成本。
对策二:依靠法制保障,提高调查对象认识
由于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致使调查对象统计法制意识薄弱。企业重会计、轻统计。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统计法所规定的义务不够理解。因此,开展抽样调查必须与宣传《统计法》相结合,在认真细致做好被调查对象思想工作的同时,把《统计法》作为开展抽样调查的抓手和保障。通过宣传使业主认识到:如实提供统计资料是他们的义务,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数据资料。同时统计调查机构和人员要对被调查者的商业秘密保密,不得随意向外透露,以打消他们的顾虑,提高他们的配合程度,为顺利开展调查、保障调查数据准确可靠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策三:强化基层工作,加强数据监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搞准统计数据,重在源头,重在基层。只有源头数据质量过关了,整个链条才不会脱节。在保证源头数据准确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数据监督,减少工作误差。每次调查结束后,要抽取10%左右的样本单位进行复查。对主要指标质量不复核要求的单位,坚决要求进行重新调查,并把这些单位列入重点监测对象。要加强实地入户调查,摸清企业的真实情况,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评估,使调查数据更趋于实际。
对策四:提高调查人员业务素质,合理增加调查经费
首先,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使调查员掌握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指标的口径、范围和容易出错指标,严格执行调查方案,按要求填报各项调查表。其次是调查技能的培训。如采取迂回访谈等方法,得到一些老板不愿提供、外部人难以了解的信息。通过“看”、“问”、“算”等各种形式,采用现场估算、成本倒推、利润倒挤等多种方法客观评估被调查者提供的数据,以降低现场调查的失真程度。再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调查员增强工作责任感,做到依法统计。由于调查工作要布置落实到镇和样本单位,调查难度和调查频率相对较高,应该落实一部分补贴经费,从而调动调查人员和被调查对象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调查质量。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难点 服务业 对策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