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原创技术向海外输出专利
◎实施资本运作同在纽约上海香港上市
◎铸造一支爱岗敬业强国的领导核心团队
杨德玉同志简历:杨德玉,男,1949年4月出生,大学学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任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至1989年12月先后任兖州矿务局唐村煤矿副矿长、矿长;1989年12月至1994年9月任东滩煤矿副矿长、矿长;1994年9月至1996年3月任兖州矿务局副局长;1996年3月起任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安全监察局局长;1997年9月至2002年6月任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2年6月至2003年12月任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2003年12月至今,任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生产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这些问题怎样解决?批评和采取严管措施固然是必要的。但我们认为: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造就更多管理精英人物两大方向,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更为重要。因为,只有靠先进的体制和先锋人物的作用,才能使更多处于困境中的煤炭企业走向成功之路。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践,已从新的角度回答了社会普通关心的问题。
为此,本刊邀请2005年管理精英人物——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玉,来京接受本刊管理访谈。为了表示本刊对我国煤炭企业焦点的关注,以及对杨德玉总经理的尊重,特意安排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次管理访谈活动。这次访谈活动还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在突出主访内容的同时,还增加了主访人与企业员工代表和记者之间的现场互动。从而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尊重精英、尊重知识、开创未来”的热烈氛围。大家一致评价认为:这种管理访谈活动跳出了过去简单的采访模式,比较好地把主题访谈与解决企业深层次管理问题探讨相结合,创出了个性化管理访谈研讨新模式,这一新模式为现代企业打开一扇发展之窗。访谈结束前,本刊主编还以“赞煤炭精英”为题,赠送兖州煤业杨德玉总经理诗一首:
激情访谈会堂来,
煤炭骄子巅峰迈;
管理兴企标杆争,
士兵将军人生凯。
此时的管理访谈现场,访谈声和韵诗声合为一起,使管理与文化实现了融合。这一新的管理文化现象将为进一步搞好管理访谈活动增添新的活力。
管理精英人物就是要
走在时代的前列
记者:据了解,您是获得多项荣誉称号的著名企业家,这次您是作为煤炭行业唯一管理精英人物的企业领导人。这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访谈,因为,管理精英人物访谈是成思危副委员长重视的一项活动,您对此有什么感受?
杨德玉:首先,非常感谢《管理科学文摘》杂志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对兖州煤业的关注与支持。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由兖矿集团控股,1998年成功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生产、洗选加工、煤炭销售和铁路运输。2004年,公司生产原煤3915万吨,实现商品煤销量3800万吨,其中出口销量1002万吨,销售收入达105.75亿元,净收益达31.54亿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商,中国盈利最好的煤炭企业和最大的煤炭出口商之一。
现代企业管理是公司多年来始终抓在突出位置的一项工作,也是公司精心打造的一项品牌工程。前两年,兖州煤业在全行业首家先后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奖和中国质量鼎。今年,兖州煤业又被入选为2005年国家软科学项目管理案例调研单位,这是兖州煤业获得的又一项重要荣誉。以上荣誉的取得,我们也深刻感受到,管理科学工作已经成为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强大推动器,也是公司构建国际化、现代化跨国公司的强大优势所在。
管理点评:当今,煤炭管理精英不仅仅是煤炭工业先进代表,更重要的是担负着改变煤炭企业落后现状,使管理真正硬起来,让煤炭企业成为全国人民对安全放心和发展瞩目的现代企业,这是煤炭管理精英新的使命。
煤炭工业的方向在于 技术和管理创新
记者:近几年来,由于煤炭行业新闻公开化,许多安全事故纷纷曝光,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傻、大、黑、粗的粗放型行业。兖州煤业的成功证明,煤炭工业是有高科技含量的一个行业,它由一系列原创性的技术品牌支撑着兖煤高速度增长,由您主持并研发的世界第一套“两柱式”放顶煤支架已开始技术出口。兖州煤业技术进步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你们加速企业科技进步的政策和措施是什么?您认为我国煤炭行业在科技进步方面主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杨德玉:对于你刚才所讲的煤炭行业形象问题,我认为,目前部分煤炭企业,尤其是一些规模小的矿井的确存在着管理落后、现代化生产程度不高、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这也集中说明了我国煤炭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煤矿95%以上为小煤矿,在全国2.4万处小煤矿中,约有40%的矿年产不足3万吨。从这儿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生产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煤矿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给煤炭工业整体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但是,媒体上曝光的这些问题大多数发生在管理落后的小煤矿,不能完全代表整个煤炭行业的主流。从整体上看,我国煤炭工业还是功不可没,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历来占70%左右。“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方略。全国煤炭产量从2000年的9.99亿吨到2004年的19.56亿吨,四年间翻了一番。正是以能源为保证才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家正在积极培育和组建一批实力强大,竞争优势明显的大型煤炭集团,随着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构建和运作,我相信煤矿的安全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形象将得到好的改观。
兖州煤业是一个采掘装备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公司,是70年代国家规划的重点煤炭建设基地之一。进入90年代,面对国内外煤炭行业的迅猛发展和竞争挑战,兖州煤业也预见到,未来的煤炭行业必须依靠技术和装备现代化,必须瞄准世界先进的开采技术,全面实施科技战略,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针对传统的采煤方法,煤炭产量和效率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实际,公司积极培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把综采放顶煤作为主攻方向,在大规模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全力组织了对综采放顶煤开采存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进行了攻关,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工作。目前,兖州煤业的综采放顶煤技术、辅助运输、掘锚一体化、安全技术装备等都达到了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综采放顶煤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由公司研发的“两柱式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是公司综采放顶煤生产工艺的核心,拥有多项国内专利,并于2004年在澳大利亚获得两项发明专利,是我国煤炭行业目前唯一在国外获得专利的技术。该技术有效解决了目前世界厚煤层开采的技术难题。2005年5月1日,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德国鲁尔工业集团子公司DBT签下了“两柱式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专利转让使用合同。这是我国煤炭行业首次向国外输出采煤技术,为中国煤炭工业向海外输出技术、走出国门辟开了先河。
从我国煤炭行业在科技进步方面的主要努力方向来看,大力发展高效集约化生产,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煤炭科技进步,是实现煤炭行业现代化生产的有效途径。公司从综采放顶煤技术广泛推广以来,煤炭产量由1992年的1089.9万吨,猛增到2004年的3915万吨,每年平均以235.43万吨的速度增长。始终保持中国煤矿赢利最高和世界井工矿井成本最低的地位,靠的不是规模式扩大再生产,而是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发展之路。
从我国煤炭的可持续发展看,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大国,但还不是产煤强国。要从产煤大国向产煤强国过渡、发展,就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大型煤业集团,优化产业结构,彻底改变产业集中化程度低的状态,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管理水平,坚持装备与管理并重,加强对开采技术和安全预防的研究和应用,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安全的防护能力,推动中国煤炭工业持续和谐发展。
管理点评:兖州煤业成功再一次让世人转变一个根本认识:煤炭工业不完全是一个技术水平很低,傻、大、黑、粗的粗放型行业。当今现代煤炭企业是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并能向海外输出技术的新型企业。
实施跨国战略建构
现代企业
记者:从一些国内外的大媒体上了解到,兖州煤业是迄今为止唯一同时在国内外上市的中国煤炭企业,去年又在澳大利亚收购并经营煤矿,这些都表明兖州煤业在国际化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请您谈一下兖州煤业的国际化发展。
杨德玉:兖州煤业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要解决“钱从那里来?”要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必须实施资本战略,必须坚持以产业运作为依托,以资本运营为手段,构建资本运营体系,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1998年,在亚洲金融风暴肆虐的严峻形势下,兖州煤业审时度势,在全面分析把握形势的基础上,果敢地做出了在境内外发行股票的重大决策,相继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上市以来,先后5次发行股票,4次融资收购,共计融资58亿元,为公司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也为我国国有企业建立资本运营体系树立了时代楷模。
作为资源型煤炭企业,占有和控制一定的优良煤炭后备储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为了保持兖州煤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把战略资源开发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2004年,公司成功地收购了澳大利亚原南田煤矿(现改为澳思达煤矿)。这次海外煤矿项目的收购,是兖州煤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迈出的坚实步伐,也是中国采矿业第一个到海外发达国家全资收购煤矿的企业,它不仅为我们到海外开发建设煤矿积累了经验,而且也为我们在澳洲拓展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澳思达煤矿项目,不仅使公司在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公司可以通过澳思达煤矿的成功效应建立队伍和积累经验,以综采放顶煤技术为先导,在澳大利亚以及周边推行兖州煤业的先进采煤技术,加快国际化、现代化跨国公司的建设步伐。
管理点评:兖州煤业技术进步需要资本支持。兖州煤业从三地上市赢得巨大资本,反过来又为加速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兖州煤业的实践证明:一个巨大的资本只有与技术进步和先进管理相结合,才能如虎添翼,发挥结构性最佳效应,实现资本的长效机制。
知识品牌是现代企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
记者:国家项目专题研究组通过近3个多月的案例研究和兖州煤业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一部反映我国煤炭企管知识品牌的专著《搏击巅峰》即将问世了。您认为:此项案例成果新在何处?怎样把案例新成果变为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杨德玉:经过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领导小组与“兖州煤业”专题项目组的共同努力,在对公司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搏击巅峰》这一实证案例研究分析成果。《搏击巅峰》一书站在全行业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真实刻画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开发建设、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总结、提炼和升华了兖州煤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所展现的“搏击巅峰精神、搏击巅峰风范、搏击巅峰境界”,是兖州煤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集大成。《搏击巅峰》的重要性就在于为企业管理起好名,给企业找魂,为企业发展引路,是公司管理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搏击巅峰》案例翔实、视角独到,对公司的改革与发展有极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对引领公司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因此,《搏击巅峰》一书出版后,我们将利用这一成果进一步来优化和提升兖州煤业的管理,追求卓越绩效模式,推动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同时,举办各个层次的管理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公司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使这一成果真正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
管理点评:兖州煤业《搏击巅峰》案例新成果问世,既是兖州煤业企管知识品牌的形成,也是首家煤炭行业知识品牌的诞生,这一成果的出现标志首我国现代煤炭企业已开始进入知识管理的时代,知识共享也将大大地推动我国现代煤炭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必将让社会各界改变对现阶段煤炭企业落后的认识。
从大风大浪中才能
学会管理
记者:和许多企业家不一样,您是一个从“士兵到将军”的企业家。作为一名依靠实干,从实践中走出来的企业领导人,你的最主要体会是什么?许多年轻的管理工作者都想知道您是怎样成功的,您向他们告诫什么?
杨德玉:煤炭工业是“共和国脊梁”,煤矿工人是开采光明的人。温家宝总理在深入井下慰问矿工时说,“煤炭是我国的能源主体,煤炭工人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光荣的事业。”我是一名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企业经营者,对煤矿工作有深刻的感触:煤矿是个特殊的工作行业,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干煤矿首先要有一个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煤矿工人就像煤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特殊的工作环境就要求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同时,煤矿又是一个需要管理和科学不断创新的行业,要依靠创新来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作为兖州煤业的总经理、党委书记,我也时常教育年轻同志,一要勤奋学习。学习是进步的根基。青年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要通过掌握丰富的知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本领,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掌握和驾驭现代化大生产的基本技能。二要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境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工作精益求精,如果立志当工人要做顶尖工人,当工程技术人员要做顶尖工程技术人员,当企业经营者要做个顶尖的经营管理者,立志岗位成才。三要勇于创新。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现代社会已经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理想抱负的舞台,青年人更要树立雄心壮志,勇于创造、不断创新,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煤矿工人的历史使命,为振兴中国煤炭工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管理点评:作为一个企业高层管理者,如果没有做工人的基础,或者说没有“工科”学识和实践的背景,他就不知道管理者应当做什么?管理者只因为有了实践创新,才能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一个真正的管理领导人是学不来的,他是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出来的。一个想成为企业领导人的年轻人,应当从基础做起,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勇于创新,才能走向成功。
(本文记者:寇建平编辑:于晓艳)
相关热词搜索: 骄子 巅峰 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