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5-08-02 05:18:35 浏览次数:

【摘要】高职院校的电子技术课程,应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素质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适应社会需求夯实基础。

【关键词】电子技术;理论教育;技能训练;创新能力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了,企业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能够承担任务完成任务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而且希望他们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创新,能够对现有的生产工艺、工作流程、设计方案、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出独创的见解及革新措施,以便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笔者一直担任《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应用电子技术》、《电视技术》、《传感器及应用》等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平时教学中,围绕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作了些探索。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课堂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做”的能力呢?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教师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事实证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是教师最根本的任务,是“做”的能力的培养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内容是各专业的专业知识,怎样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于专业课的教学中。我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到学生对电子元件知识的匮乏,有的学生甚至分辨不出哪是电阻、哪是二极管,有的学生毕业了都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万用电表。因此,我在讲解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二会、二懂”的教学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索。“二会”是指通过演示教学(各种教学演示板如彩色电视机故障演示教学板)、演示实验,教学生做(测量)、在做中学。使学生一会应用各种仪器、仪表、设备对元器件好坏判断、极性判别、参数的检测;二会用万用表对三极管(放大电路、振荡电路)、集成块各脚在线电位的测量,判定三极管、集成块是否正常工作的检测方法。“二懂”是指通过必要的电路原理教学。使学生一懂电路的工作原理(直流通路、交流回路),信号的来龙去脉及信号幅值和频率的变化;二懂元件的作用(放大、振荡、运算、耦合、传输、选频、滤波、陷波、检波、整流、阻尼等等)。辅导学生制作或组装无线话筒、迷你广播电台、彩电消磁器、故障寻迹器、信号发生器、自动光控窗帘、自动收衣装置、助听器、小型单放机、超外差式收音机、功率放大器、逆变电源、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等。通过对这些电子器件、维修设备(工具)的制作和组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及创新的潜能。

二、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

心理学家们研究表明,高智商不一定会带来成功,而人的情商,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却影响人的一生。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并非是智力上的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致。只有帮助学生培养和配置非智力因素,养成优良品质,克服不良习惯,才能使学生的潜在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针对高院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我认为在教学中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也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做出那么大的成就,原因也是他们对科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兴趣不仅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之母,没有浓厚的兴趣是不能达到痴迷的程度。高职学院的专业课都是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当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时会很自然产生兴趣,教师就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并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法让学生保持、发展这种兴趣。如笔者在三十多年的应用电子技术教学中,通过以“实”引趣、以“新”引趣、以“奇”引趣、以“情”引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创新能力的心理依据。从古到今,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充满自信的人。相反,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很难成功的。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由于其在中学的学习成绩差,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也就少,渐渐地就产生了自卑感,把学习当作负担,学习成绩差而又不努力提高,对功课漫不经心,不求上进,甘居人后。尤其是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整天无所事事,这样更容易招致老师的训斥、处分,更容易伤害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于老师产生了对立情绪,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性思维、创造力是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升华、飞跃。教学实践也证明,凡具备了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应知识信息的学生,对于解决问题就充满了信心和把握,学习情绪、思维活跃。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谢父母对子女的哺育和教育,感谢父母、感恩社会的最好办法是好好学习。

其次,要树立热爱专业的思想。教育学生既然选择了高职学院,选择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不管最终目的是作为谋生手段还是继续学习深造,我们都要喜爱它;在现实生活中电脑、电视、手机、MP5、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汽车电子(倒车雷达、电子狗、GPS导航刹车防抱死系统ABS、刹车力量分配系统EBD)、国防电子(导弹、雷达、无人侦察机)、电子交通(电子警察)、电子体育、电子商务、电子玩具(遥控汽车、遥控直升飞机)、医疗电子(CT、B超、腹腔镜……)机器人等等都是应用电子技术的产品,都得益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都应该热爱电子技术、认真的学习工作原理,多思考勤动手。

再则,帮助和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教育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并不困难(如在笔者举办的无线电维修短期培训班中,有些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小学都没毕业,但是通过自己刻苦学习,学会了家用电器维修,有了一技之长)。

第四,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我在讲授模拟电路专业课程时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查复习这一环节,发现学生缺少什么基础知识,先给补上,使知识的链条不脱节,这样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就有自信,才有效果,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应该说,课堂教学仍是目前我国高等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改革教学方法切入。首先,要改革课堂讲授方法。积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和研究式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提问,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大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优化课堂教学,可采用二种做法:一是“三个字”的方法,即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一个“用”字,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一个“活”字,在教学手段上追求一个“新”字;二是“三个运用”的方法,即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运用自学式教学法伸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有这些措施,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上主动深入下去,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足且多强调理论性、结构化的现状,实验教学应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勤工助学、义务修理家用电器、电子制作竞赛等多种形式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根据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引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高校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行为模式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作者简介:杜柏华(1962—),男,湖北仙桃人,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机电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电工教学与实验,汽车构造与驾驶。

相关热词搜索: 培养学生 浅谈 创新能力 电子技术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