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高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高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84例,现回顾性的分析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分析。结果: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结论:高龄老年CAP患者因年龄大,身体各方面机能逐渐衰弱,在临床上的表现比较复杂,很难进行准确的识别,由此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病死率不断增加,为提高治愈率需要充分的认识该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高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思路构建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主要是在医院外罹患的一种感染性肺实质炎症,老年患者因身体各方面的免疫机能不断下降,脏器功能严重减退,且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诱发该病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因患者不具备较强的特异性,出现误诊、漏诊的可能性较大[1],为更好地认识高龄老年疾病,致力于诊断、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现选取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展开详细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6.06-2018.06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高龄老年CAP患者进行研究,男女比例为49:35。患者年龄80~97岁,平均年龄(85.51±4.46)岁,经过肺部CT检查病情得以确诊,与临床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
1.2 方法
对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的分析,做好记录工作,并开展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8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纳差、咳痰、寒战、尿失禁、头痛、胸痛、恶心等;体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肺部啰音、湿性和干性啰音;发热,体温高达39摄氏度甚至往上,每分钟的呼吸频率超过23次、心动过速即每分钟超过100次,并且伴有低血压。
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超过1万;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正常值;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动脉CO2分压超过45mmHg;C反应蛋白大于正常值;贫血。
2.2 影像学改变
经过肺部CT和胸部X线检查,患者的影像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如斑片、索条网状格、纹理增多等,详情见下表1。
2.3 病原菌分布
84份送检痰标本中,无致病菌生长的共有45份,分离出的菌株共有39份,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共有21株(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真菌13株、革兰阳性菌5例。
2.4 合并疾病
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疾病,如冠心病、低血蛋白症、糖尿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
2.5 治疗和预后
全部患者按照药敏实验和经验,均采用抗菌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如阿奇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等,必要情况下使用或联合碳氢酶烯类药物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病情的变化、痰培养与药敏结果,需要对治療方案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需要开展对症支持治疗,如止咳化痰、雾化吸入、退热、给氧气等。疗效判定: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经CT 检查炎性病灶被完全吸收;好转:症状与体征获得有效缓解、炎性病灶的吸收超过50%;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到[2]。
结果:住院时间为(18.38±13.72)天,治愈、好转与死亡人数分别为71例、9例和4例。
3 讨论
高龄老年CAP的存在已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现如今已经在诊断、预防、护理和抗菌治疗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但是该病的死亡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下,造成老年让多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具体如下:
降低的免疫功能: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免疫老化增加了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导致其呼吸道防御感染能力不断降低而定原因与吞噬、杀灭病原菌微生物能力的不断降低有关。(2)呼吸道组织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降低的粘膜清除功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或者存在慢性病灶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病原菌出现定植的可能性较大,进而极易导致吸入性感染的出现。(3)不断降低的吞咽反射功能,极易导致食物呛入下呼吸道中。(4)降低的肺功能,导致通气严重不足,增加了气道阻力并降低了咳嗽反射,导致分泌物与异物很难顺利的排出。(5)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和各种病因所造成的食道功能障碍、正常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等,都会造成肺部感染。(6)流行性感冒和其他因素,如吸烟、长期卧床、抗寒耐力降低和镇静剂的使用等[3]。
研究发现,患者在临床上的特点不存在发烧、胸痛和其它明显症状,非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的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其他胃肠道症状,老年患者的典型症状主要有不活动、尿失禁、技能丧失等,典型体征不具备,但是存在呼吸音降低、呼吸急促、肺底部湿性啰音等,与心肌衰竭和慢性支气管症状具有相似性,极易造成误诊。通过实验室检查,并未发现明显症状,但是极易出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心律失常等,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影像学检查典型性不明显。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掌握患者在临床上特点,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于治愈率的提高、死亡率的降低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余连香,王京萍.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调查[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06) : 786 - 787.
武莉莉,王健.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04) : 268- 271.
阙永康,张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0) : 1004 - 1006.
相关热词搜索: 高龄 临床 老年 构建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