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来的精神称谓,将其抬到一个时代标杆的高度。
这件事之后他就发烧了,在家休息了8天,这也曾是“秘密”,如今回忆往事,他娓娓道来:当时我左上肺有肺炎,全身没力,还在发烧,我首先考虑自己会不会得了非典,但担心影响医护人员的士气,我不能在自己的医院住院,也不能对外说。后来,我在家休息,由医护人员上门打吊瓶,由于没有地方挂吊瓶,在我家走廊门框上钉了个钉子,我爱人至今仍不愿意拔掉。每天我进家门,都要把衣服换掉,保姆都怕我可能传染。这可以说是我最艰难的时候,但我爱人一直照顾我,一句话都没说。好在5天后拍片子,肺部的阴影消失了!我又在家休息了3天后回到医院。今年是十周年,我很感慨,我们医院把全院得过非典的医护人员都请来吃年饭。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左胸很疼,很虚弱,拿个碗都会往下掉。但一直有个信念,就是不能出事!
我回到医院后,大家对我很支持。我对时任院长叶广春说,现在呼研所碰到枪口上了,敢不敢把别的医院的病人接过来?如果做得好,医院形象大大提升,如果做不好,可能连一般的病人也不敢来看病了。他想了半天,回答说:干吧!
十年心路感慨多
这十年来,他的声誉达到顶峰,特别是出任中华医学会会长,打破了卫生部部长兼任会长的惯例,今年又连任全国人大代表。但他也累坏了,做过一次心脏支架手术,听说手术前还写了遗嘱。
对此,他说:事业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我只是年长几岁,当一个带头人,荣誉应该归于团队的每一个人。我现在的任务是多培养、多帮帮年轻人。
很多职务都是有关领导找我谈,让我当的。比如当中华医学会会长,当时没有先例,其实我不想干,因为当时我心脏有房颤,担心身体受不了,领导专门找我谈,甚至还让我直接去北京工作,不要在广州了,但我不同意,我的根在广东,我始终想当一名医生。
我2007年做了一次心脏除颤手术,不能再打篮球。这场病让我对健康和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我现在常说,事业是一个皮球,掉下去还能弹起来;但健康是一个玻璃球,一掉就碎了。
这十年来有成功也有遗憾。钟南山说:我本人没有太多的遗憾。但公众、政府部门以至媒体对医务界的一些偏见没有改变,我觉得这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能非典一走,汶川地震一过去,医生就从“白衣天使”变成“白衣狼”。这个队伍是有害群之马,是存在问题,但大部分人是很辛苦地工作,很多问题是体制性问题,不能只怪他们。
2003年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采访我时,主持人王志说到对医务人员的看法,我说社会对医务人员是不公平的。有份报纸曾经这样登过,一个版面是描写医务人员如何抢救非典病人,另一版是说他们如何拿回扣,这就好像给你一块糖、再打你一巴掌。谈到这个问题我很激动,哭了。但真正播出的时候这段全部被删掉了。
还有最近中央电视台评选“最美乡村医生”,让我去颁奖,我说了一段话,大家都很敬仰这10个最美乡村医生,但别忘了,他们中有5个有重病,公众、社会是否应该对他们多关心?还有更多的乡村医生,不能光是歌颂,至于怎样帮他们就没下文了。在我看来,他们最需要的不单是敬重和爱戴,更重要的是实质性的支持。结果这段话在播出时全被删掉了。对于这两次被删,我觉得遗憾。媒体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我会继续关注基层医生待遇和灰霾、青少年体质、食品安全等问题,现在还在搜集意见。
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两会时。每年的两会都是舞台,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上面演绎属于这个时代也属于他们自己的剧目。有人一言不发,有人言必叫好;有人卑之无甚高论,有人哗众取宠博名声;有人雷声大雨点小……这时候,你会想念那个已年龄过古稀的老人,钟南山。
钟南山把真话提到和真药一样重要的位置,也许对他而言,为数不多但次次见血的真话,就是他给这个社会开出的“真药”。
从当年的非典到2009年的甲流,再到目前的灰霾,转眼十年,一个个重大公共事件让他始终站在聚光灯下。
对灰霾的问题,中央电视台记者给他打电话,他在家里连线说了几句。对于这些关于全民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他觉得有必要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欣慰的是,现在国家及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和解决这一污染问题,包括提高油品国标。
钟南山很感谢公众和媒体对他的信任。他说,很多时候,我们专家的声音通过媒体放大,可以与民意互动,影响政府,推动社会进步。比如去年的PM2.5监测和公布问题,我们在全国“两会”上通过媒体呼吁了,广东珠三角率先动起来,后来全国各地也纷纷跟进,比原本2016年公布的计划大大超前。
我推崇讲真话,但真话不是真理,真话不一定是对的。但真话起码是心里话。任何一个群体,或者单位、家庭,如果都能够讲真话,一定会是和谐的群体。当然,讲真话要以事实为依据。特别是涉及到人体健康,要非常严肃地对待。
十年新计:
心愿是建立广东呼吸中心
十年过去了,从非典到灰霾,又来了个呼吸系统的问题,给我们敲响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警钟。展望下个十年,他说: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把广东呼吸中心建立起来。我们的呼研所专业已经连续3年在全国排第一了,希望能利用这个龙头地位,做好研究而不是扩大病床。
现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为什么要比心血管等疾病落后?因为这种疾病往往没有早期没症状,不容易被重视,如果出现明显症状,就来不及了,就像肺癌、慢阻肺等。应该像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还没有症状时就开始注意和治疗。我希望与加拿大、日本、丹麦等很多出名的研究所合作,在广东打造国际先进的呼吸中心,一个产学研结合的、临床和基础结合的、具有转化医学特色的中心。这个中心要做的事有三大方面,包括疑难病治疗,全国高级人才培训以及科学研究。这是我作为一个老呼吸科医生的心愿。
相关热词搜索: 非典 南山 不快 回顾 胸有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