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健全从生产策划到生产技术,再到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的完整生产管理体系。统筹配套资源集中采购,开展管理提升专项活动、加强供方产品质量控制、强化管理以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管理水平提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持续完善
去年,骨干船舶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中船集团非船装备产业逐步形成特色,盾构机、陆用环保设备、钢构、风塔等业务进一步拓展市场,院所科技产业发展持续发力。沪东重机开展动力装备全球服务,初步形成售后服务组织HHM GTS,并推进汉堡、雅典、新加坡、迪拜、休斯敦等网点建设,在多地已有合作方。华南船机深耕东南亚售后服务市场,营业收入占比攀升。中船重工在海洋装备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机电装备产业、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等四大领域形成一批处于领先地位的非船品牌产品。
推进兼并和重组
去年,造船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化解过剩产能。工信部公告通过评审的《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第三批11家企业和《海洋工程装备规范条件》第一批7家企业。集团企业落实压缩产能,中船集团关闭上海船厂浦西厂区的修船业务;长航集团压缩青山船厂能力,整合江东船厂生产管理,退出宜昌船厂造船业务;中海集团按照“有进有退,进退有序”的战略要求重整修船板块。骨干企业推进兼并重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兼并大连大洋船舶船厂;泰州口岸船舶回购泰州中航船舶45%股权;中集安瑞科有限公司收购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30%股份。据不完全统计,全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超过1000万DWT。
修船业稳定增长
去年,受益于低油价影响,油轮修理业务大幅增长,但大型海工装备和特种船舶修理改装需求不足。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组织编订《中国修船质量标准》和修编《中国修船价格指引》,推进行业修船价格本的编辑工作,推进以超高压水除锈为重点的绿色修船产业联盟,保持修船业发展。统计显示,船舶修理业完成利润总额8.2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国前15家修船企业完成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9.6%;修理完工船舶3740艘,同比增长12.8%。除常规修理任务外,骨干修船企业还承接高端改装工程,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交付全球最复杂VLCC改装FPSO项目;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完成LNG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改装修理;上海华润大东有限公司承修“大西洋”号大型豪华邮轮;金海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改装世界首艘单钩起重工程船“振华30”,同时推进技术革新,采用液压平板车技术实现超大型集装箱船球鼻艏整体建造、整体吊运和整体合拢,实现105吨巨桨吊装。
预测和建议
预测
预计今年新造船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全年新船成交量约7000万DWT,较去年下滑。新船价格或继续走低。受低油价刺激效应减弱及运力快速增长影响,油轮市场将出现下降、散货船市场总体仍将处于低位、集装箱船市场或将明显回落、特种船市场鲜有热点,多数船型需求稳定。
预计,今年中国船舶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有望保持增长,新接单总量力争保持稳定,按手持订单统计,造船完工约4100万DWT,手持订单量将低于1.2亿DWT。
建议
主动对接国家支持政策。去年,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被纳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颁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船舶和海洋工程被列入重点推进行业;央行等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促进金融业做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服务工作;财政部、工信部、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被纳入目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被列为六大重点领域。中国船舶工业各领域要主动对接政府各项支持政策。
研发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创新基础,增强技术储备,打造原始创新能力。利用中国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方面的新技术研发,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绿色船舶,引领市场需求;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解决相关领域技术难题。
金融机构加大融资力度。当前融资支持对船舶工业获取订单至关重要。呼吁银行等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船舶企业,特别是骨干船舶企业的支持力度,实行差异化管理,扶优扶强,向有品牌、有市场、有订单的船舶企业提供授信、融资、保函等金融业务支持,帮助骨干船舶企业平稳渡过市场低迷期;同时向实力强、信誉好的国外船东投放买方信贷,定向下单;进一步加快《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相关政策落地,帮助中国船舶企业渡过难关。
加强财务管理管控风险。今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将加大,船舶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积极调整财务策略,建立适应当前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及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的监控和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融资成本,控制汇率风险,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作用。继续加大船舶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对外交流和行业服务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权益。探索实践经济运行信息服务模式,使信息、统计、加工分析成为行业发展及服务企业的纽带。逐步建立行业监测预警机制,引导行业发展;应对活跃造船专家联盟相关工作,推动国际船级社协会新近发布的URS11A和URS34以及船级社集装箱船结构规范修订工作,开展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283-5内容研究,协助防腐工程师协会展开关于船舶行业涂层标准腐蚀情况数据搜集等工作,提升中国造船界话语权。
相关热词搜索: 低位 震荡 综合实力 提升